第四十二章 畢業季

第四十二章 畢業季

王世川夫婦的綠茶生意終於走上了康庄大道,老父親王元初的學堂夢,也慢慢的開花結果了。

陽曆七月初,最後一套課桌椅完美收官,一年一度小升初的畢業季如期而至。

天剛蒙蒙亮,王元初和老吳就領着三位趕考的弟子乘船橫渡水庫,然後又步行了二十多里的山路,終於在開考前的半個小時,趕到了考場所在地老沙河中學。

方圓幾十里的大山深處,就這麼一所公辦初中,青磚灰瓦三進出的校舍,應該有些年頭了。

“不要慌,今年公社擴招,你們都能上初中!只要認真把試卷做完就成了!”

臨進考場前,王元初善意的欺騙娃們,給他們寬心加油。

他知道這三個娃都是讀書的好苗子,只要正常發揮,考上初中時沒有多大難度的。

紅石灣小學每年小升初剃光頭的歷史,今年在他的手裏肯定要改寫了。

開考的鈴聲響起,整個校園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兩位老園丁這才迴轉身來,去了附近的山民家裏,借用人家的鍋灶,為娃們準備中午的飯食。

離考試結束還有一個小時,王元初就早早的站在校門口,準備迎接弟子們凱旋歸來了。

兩年前女兒英子升初中時,老先生都沒有這麼緊張過。

把三個五年級的小娃全部送進初中,是他恢復公職以來的第一個人生目標。所以王元初比任何人都更加急迫,想知道最後的結果。

終於散場了,看着三個小娃有說有笑的結伴歸來,王元初欣慰的點上紙煙深深的吸了一口。

“考得咋樣?試卷難不難?”他故作輕鬆的問弟子們。

“都做完了!試卷不難!”那個學名叫袁滿的女娃開心的回答老師道。

目不識丁的山民,盡然能給女兒起出這麼吉祥的名字,真是用心良苦啊!

圓圓滿滿沒有缺憾的人生,人世間最美好的祝福和期望,全都包含在這個學名里了。

“都做完了!都會做!”另外兩個男娃也附和道。

“功夫到自然成,你們平時用心學了,自然都會考好的!哈哈哈!吃飯去咯!”

王元初開懷的樂呵了起來,領着三位學童去赴他們的“升學宴”了。

吳老師的飯菜早已備好,一盆鹹菜臘肉,一盆松菇蛋湯,還有一大陶盆的糙米乾飯,一大摞碗筷,全都擺放好了,就在山民茅舍外的草地上。

天地為席,艷陽高照,不遠處老沙河的濤聲隱隱傳來。

師生五人比肩而食,不時有小娃起身給兩位先生續飯,野餐的場景溫馨而又充滿了無窮的樂趣。

幾十年後,三個娃們早已走出大山功成名就了,或許永遠也不會忘記1980年的那個夏天,故鄉老沙河岸邊這頓無憂無慮的農家飯吧。

漫長快樂的暑假終於開始了,郵遞員肖叔送來了老沙河初中的入學通知書,還按照王元初校長先前的囑託,請來了一位鄉村攝影師,給紅石灣小學80屆的師生們留下了一張寶貴的全家福。

三個青澀的學生娃,四位老中青教師,表情輕鬆的分坐在兩條長凳上,對着鏡頭笑意盈盈。

黑白照片的效果,掩蓋了校舍的破敗,但也未能把燦爛的陽光、四周的青山綠水備份下來。

孩子們長大之後,再去回憶母校兒時的風景,就只能閉上眼睛,在記憶長河的深處慢慢的搜尋了。

“袁滿,下學期你們就要去讀初中了,離家更遠了,生活學習也會更加艱苦。不要怕吃苦孩子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也算是你們的爺爺輩了,將來學習上有啥克服不了的困難,都能來學校找我,找吳老師、張老師、還有小車老師。呵呵,祝你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臨別之前,王元初還不忘教誨孩子們,進入新的學堂后要好好學習不怕吃苦。

對於那個時代的學子們來說,吃苦和學習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不吃苦就能把學習搞好的。

就像一首唐詩中描述的那樣: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少年不知勤學早,老來方知讀書遲。

三個孩子都很懂事,靜靜站在路邊聆聽老校長的說教,向先生們鞠躬致謝,師生之間就此別過。

沒有長亭外古道邊,但有芳草萋萋,還有連綿的群山作伴。

“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民族的興亡…..!”

看着娃們遠去的身影,王元初忽覺鼻子一酸老淚縱橫,輕聲吟唱起《畢業歌》來,還一邊舞動着手臂打着節拍。

“老先生和這些娃相處久了,處出感情來了,呵呵。”

一旁的老吳不理解王元初為何如此用情,訕笑着安慰他道。

“哎,想起我初中畢業那時的往事啦,讓你見笑了,呵呵。”

王元初擦乾老淚苦笑道,也從離別的傷情中走了出來。

“老校長是哪一年去陸安州讀師範的?”老吳有點理解王元初了,接着問他道。

“抗戰勝利那一年,我就讀的老淠西中學是所戰時學校,整個中學階段都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我的同學全國各地的都有,江蘇的、山東的、河南的最多,都是從淪陷區過來的。有些外省財主家的少爺,甚至挎着駁殼槍帶着傭人過來讀書,哈哈哈!”

王元初的心情終於好轉了過來,從兜里掏出捲煙和老吳借火。

小車和老張正領着低年級的同學,去峽谷下面搬石頭,說說笑笑着從兩個老頭的身邊穿梭而過。

“這我聽說過,淠西中學解放前藏龍卧虎。老輩人說打東洋鬼子那幾年,省府的好幾個機關都駐紮在我們紅石灣。”

吳老師是本地人,這一帶大別山區的許多往事,他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

“是啊,當時學堂里的先生,有很多是從外省過來的青年才俊。我的班主任蘇雲蘇先生就是一位女大學生,老家在山東。我這輩子再沒見過那麼美麗那麼勇敢的女子了,這《畢業歌》就是她教給我們的。”

說到這兒,王元初迷濛的看着遠山,蘇雲先生鮮活的身影似乎又在他的眼前悅動了起來。

“那個時候,我們這些年輕學子,愛國情懷是融入自己骨血里的。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不是口號,是我們每個青年願意用生命去踐行的使命和理想。哎,一晃這輩子就快過去啦,啥事也沒幹成!哈哈哈!”

王元初又自嘲的長笑了起來,有了一種英雄氣短的悲愴感。

“老先生,你們這代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到了晚年,可要好好的享受享受!”

老吳感嘆的拍着老校長肩膀,兩人離開了路畔向操場走去。

“是啊,在時代的大潮中起起伏伏,很多人都沒幹出啥名堂。不過如今好啦!這些娃碰上了好時代,只要稍加刻苦,他們將來的前途都不會太差。”

“等這校舍建好,我們這些老傢伙的好日子也就來啦!每天上課之餘釣釣魚、下下棋、咪點小酒吹吹牛,能過上這樣的日子,老漢我今生也就別無所求咯!”

老吳同志的人生理想簡單而又現實,“鐵飯碗”的公家人就是這樣過日子的,也是那個時代的農家子弟最羨慕的美好生活。

王元初不再理會吳老師,往灶台那邊準備午飯去了,一邊繼續哼唱着《畢業歌》,深深沉陷在往日的情懷之中。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會的棟樑。

我們今天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歲月流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歲月流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畢業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