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物質精神雙脫貧才是脫貧最終目標
天依然晴朗無雲,但吳勇的內心卻愁雲密佈,一種無形而又巨大的壓力使他感覺有些喘不過氣來。隨着工作的推進,他在逐步改變過去的認識,甚至可以說一天一個認知。他越發感到國家實施脫貧攻堅戰略的重大意義,絕不僅僅是改變貧困戶物質匱乏、條件落後的問題,而是一個改變精神缺鈣、失常的問題,是一個政治方向問題、社會治理問題、歷史選擇問題。也越發感到身上擔子的艱巨,不僅僅是下下村、入入戶、填填表,解決物質方面的問題,那只是基礎和前提,最終的目的還是拯救靈魂的問題。
他又想起有一天一個老黨員的一個問題,說脫貧攻堅中是不是有點養懶人的感覺。他和老伴一直起早貪黑、勤耕苦做,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好日子,國家不激勵鼓勵,而是倒幫助那些“躺在牆角曬太陽,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懶漢,這與國家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倡導是不是有點背離了。吳勇當時也被問蒙了,回答說這是國家戰略,社會主義國家在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戶一人,所以儘管他有這樣那樣的不良習性和不足,該幫扶還得幫扶呀。
如果是現在,吳勇可能會這樣回答了,貧困戶從某個角度而言是患疾生病的“病人”,對於“病人”而言,豈有見死不救不進行“醫治”的道理呢。
……
手機的鈴聲打斷了吳勇雜亂無章的思緒。他拿起一看,是趙小鵬打來的。
“喂,吳書記老弟,下村在哪兒呢?”對方直接問道,“村上怎麼沒見你倆呀。”聽口氣他已經回到了村委會。
“鵬哥,我們下村入戶了,正在返回的路上。”吳勇回答,並問候“您高血壓好點了嗎?”
“好點了,老毛病,死不了的。都好些天沒來村上了,心裏憋得慌,回來大幫小補點總可以吧。”趙小鵬在電話那頭說,聽語氣很是激動。
“好吧!鵬哥,回來再細聊,也為你接風洗塵呀。”吳勇心底甚是高興,趙小鵬能來說明一方面自己的三人隊伍沒有出問題,再者,這趙小鵬農村經驗豐富,工作認真負責,工作上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好吧,回來細聊。代我問候丁琳妹子!”對方說完掛了電話。
“鵬哥讓我問候你!”吳勇轉身對丁琳說。
“知道了!”正在開車的丁琳應了一聲,“本想問候一聲,都掛了電話,回去當面問候了。”
因為吳勇滿腦袋的想法,開車經常“開小差”,出現過幾次危險動作,所以一般情況下,丁琳堅持自己開車。她開玩笑說,要是出點意外,本是吳勇自己“開小差”造成的,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是兩人在車裏有不軌行為才造成的,那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吳勇開玩笑說,要跳就跳長江吧,黃河水渾是洗不清的,話是這樣說,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索性就讓丁琳當司機了,自己空出身盡情“開大差”吧。
就在這時,電話又響了,是支書陳德早打來的,問吳勇他們中午回不回去,說是下午打算開個支委會,按照鎮上的要求,對貧困村出列和貧困戶脫貧進一步“對標對錶”查缺補漏,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得知吳勇他們在回來的路上,說等回來再商量就掛了電話。
“吳哥,這脫貧攻堅工作我是越做越糊塗了,看着已經差不多了,結果又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回頭看”和“對標對錶”複核,丁琳顯得有些急躁和灰心。
“這工作絕不可能一揮而就的,得沉下身子慢慢來,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功到自然成。特別要清醒認識到,貧困戶精神脫貧才是真脫貧,那你就知道我們當前做的離要求還有多遠,才會知難而進而不至於盲目樂觀。”吳勇安慰並開導說。
接着吳勇又說脫貧攻堅看似煩亂,但萬變不離其宗,“回頭看”和“動態調整”是手段,即活動組織形式;“六清”是表,即現實情況;“村十一條(十條)”和“兩不愁三保障”是標,即目標要求;“六個精準”是基本要求和基本步驟。簡而言之就是通過不同的活動,表標對照,找出差距和短板,按照基本要求和步驟,及時補上,最終表標一致,精準脫貧。
二人一路聊着,不知不覺就到了村委會。午飯已經早做好,大家見吳勇二人到達就直接進入食堂開始就餐。飯桌上,陳德早要求大家中午各自梳理自己掛包村民小組和貧困戶的情況,下午會上逐戶“過篩子”,集中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和短板。所以吃過午飯,大家都各自回到宿舍自行準備去了。
下午二時,大家相繼拿着各自的資料來到了會議室,開始召開支委會,陳德早主持會議並傳達了鎮上的文件要求,都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佔了大半,到底該怎麼做呢,他好像也沒有深入研究,大而化之就是要“對標對錶”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別的好像也沒有其他什麼了。
不過畢竟久經考驗,懂得知人善任,見自己說不出道道,他把吳勇拉了出來,說吳勇理論水平高,讓他給大家詳細講講。
吳勇謙虛了一番,見大家都期待着他講,也只好接受安排了。
“我要先提醒大家的是,脫貧攻堅任重道遠,同仁們切忌麻痹大意、盲目樂觀,也切忌妄自菲薄、失去鬥志。”吳勇剛一說話,幾個幹部就有些不耐煩的表情,心想又是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空話和套話。
“我認真分析總結過,貧困戶貧困的根本原因大致有六方面:基礎條件匱乏,自立信念喪失,優良傳統遺缺,價值觀念錯誤,文明認知偏低、心理扭曲有恙。這六方面中,只有第一方面是物質方面的,其餘五項均是思想意識和精神層面的,從中可以看出,解決貧困戶物質方面的問題只是前提和基礎,這個可能十天半月再長到一年半載就可以做到。而決解意識和精神方面的問題才是脫貧工作的重點和最終目的,這是個較難的也是一時半會兒無法完成的,也許幾個月,也許幾年。”這一全新的提法,讓在座各位耳目一新,細想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們目前工作多是從物質方面考慮,沒有深究其貧困原因的根源,換句話說,就像面對一個病人,我們只看到了病人的病態表象,治了標,沒有分析病理根源,去治本。所以我提醒大家保持頭腦清醒,同時在本次的分析研判中,增加這些方面的思考,我覺得物質精神雙脫貧才是脫貧最終目標。”吳勇接着補充道。
從內心而言,吳勇還是感謝陳德早的,因為他的推薦,自己才能把心中所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以便在工作中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