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
南北
鳴山先生:
從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三家村塾師叫學生作論,題目是“問南北之爭起於何時?”學生們翻遍了《綱鑒易知錄》,終於找不着,一個聰明的學生便下斷語云,“夫南北之爭何時起乎?蓋起於始有南北之時也。”得了九十分的分數。某秀才見了說,這是始於黃帝討蚩尤,但塾師不以為然,他說涿鹿之戰乃是討蚩,(一說蚩尤即赤酋之古文,)是在北方戰爭,與南方無涉,於是這個問題終於沒有解決。
近來這南北之爭的聲浪又起來了,其實是同那塾師所研究的是同樣的虛妄,全是不對的。粵軍下漢口后,便有人宣傳說南方仇殺北人,後來又謠傳劉玉春被慘殺,當作南北相仇的證據,到處傳布,真是盡陰謀之能事。我相信中國人民是完全統一的,地理有南北,人民無南北。歷來因為異族侵略或群雄割據,屢次演出南北分立的怪劇,但是一有機會,隨復併合,雖其間經過百十年的離異,卻仍不見有什麼裂痕,這是歷史上的事實,可以證明中國國民性之統一與強固。我們看各省的朋友,平常感到的只是一點習慣嗜好之不同,例如華伯之好吃蟹(彭越?),品青之不喜吃魚,次鴻之好喝醋,(但這也不限於晉人,貴處的“不”先生也是如此,)至於性情思想都沒有多大差異,絕對地沒有什麼睽隔,所以近年來廣東與北京政府立於反對地位,但廣東人仍來到京城,我們京兆人也可以跑到廣州去,很是說得來,腦子裏就壓根兒沒有南北的意見。自然,北京看見南方人要稱他們作蠻子或是豆皮,北方人也被南方稱作侉子,但這只是普通的綽號,如我們稱品老為治安會長,某君為疑威將軍,開點小玩笑罷了。老實說,我們北方人聞道稍晚,對於民國建立事業出的力不很多,多數的弟兄們又多從事於反動戰爭,這似乎也是真的。不過這只是量,而不是質的問題。三一八的通緝,有五分之三是北人,而反動運動的主要人物也有許多是南人,如張勳,段祺瑞,章士釗,康有為,……等輩皆是。總之,民國以來的混亂,不能找地與人來算賬,應該找思想去算的,這不是兩地方的人的戰爭,乃是思想的戰爭。南北之戰,應當改稱民主思想與酋長思想之戰才對。現在河南一帶的酋長主義者硬要把地盤戰爭說是南北人民的戰爭,種種宣傳,“挑剔風潮”,引起國民相互的仇視,其居心實在是凶得可憐憫了。我們京兆人民酷愛和平,聽見這種消息,實在很不願意,只希望黃帝有靈,默佑這一班不肖子孫,叫他們明白起來,安居樂業,不要再鬧什麼把戲了,豈不懿歟!先生隱居四川,恐怕未必知道這些不愉快的事情,那倒也是很好的。何時回平水去乎?不盡。
(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