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聊齋志異》

5.《聊齋志異》

作品及作者簡介

《聊齋志異》的作者是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生在一個世代讀書但卻科名不顯的沒落地主家庭。蒲松齡一生的作品數量很多。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獨特的人物形象。他們既有與同類人物相似的特點,又有自己特殊的個性。作者在塑造這些人物時,往往抓住他們個性色彩最鮮明的一兩點,進行層遞式的描寫,使這些特點得到充分展現,令人難以忘懷。

《聊齋志異》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它創造了一個獨特的藝術世界。在這裏,現實與幻想可以自由地交錯變換,人的生存空間因而擴大了,上可以通神界,下可以通地獄。人與現實生活中的萬物,無論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也可以一一相通。這樣,蒲松齡就給自己的藝術創造帶來了他人所沒有的自由,能夠比較方便地實現作者的藝術構思,比較自由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全書想像豐富奇特,故事變幻莫測,境界神異迷人。這種藝術風格使讀者在閱讀時往往陶醉其中。作者顯然是繼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傳奇等前代小說傳統,並加以創造性發展。

此外,《聊齋志異》情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而又使人覺得這些分明是幻異的故事合情合理,並非全出臆造。這是《聊齋志異》又一個突出成就。此外,作品的語言大都典雅工麗而又生動活潑,精雕細琢而又自然流利,恰到好處。蒲松齡把文言文的表現能力發揮到極致,《聊齋志異》中的許多篇章段落可以作為優美的散文閱讀。

《聊齋志異》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許許多多狐鬼與人戀愛的美麗故事。另外,作者還把真實的人情和幻想的場景、奇異的情節巧妙地結合起來,從中折射出人間的理想光彩。

作品內容梗概

《聊齋志異》共四百九十一篇,涉及內容極為豐富。從題材上看,全書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描寫愛情婚姻,表現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含有強烈的反對封建禮教的精神,如《小翠》、《嬰寧》、《連城》等。

《小翠》說的是一個浙江人王太常在小時候,一個比貓大的動物在雷鳴電閃時鑽到他的身下。後來王太常中了進士,並做了侍御。他膝下只有一子,但是個傻子。一日一位婦人到他家,並將自己的女兒小翠留給他做兒媳。小翠聰慧過人,深得公婆喜愛,但就是整日裏和傻兒子瘋鬧。有一個官員王給諫想誣告王侍御,小翠扮成宰相親臨王侍御家,讓王給諫看到,從此收起了誣告王侍御的惡念。一次王給諫到了王侍御家,看到傻兒子扮成皇帝模樣,王給諫上告了王侍御謀反之罪。皇上驗明不過是瘋兒傻媳的玩鬧后,反倒將王給諫發配充軍。王侍御覺出小翠不是尋常之人。一日傻公子洗澡,小翠趁勢捂死了他。等公子又活過來后,傻病全好了。過了一年,王侍御被王給諫的同党參奏被罷了官。他準備拿一隻玉瓶送給朝中之人,好給自己找路子。誰知玉瓶被小翠打碎了,公婆二人將小翠一頓大罵。小翠不堪忍受公婆的辱罵,決定離開王侍御家。臨走時告訴丈夫,說自己是狐狸,母親因避雷災曾受過王侍御的庇護,送自己來報恩。小翠走後公子痛哭欲死,王公夫婦也知自己鑄成大錯,追悔莫及。兩年後公子偶然又遇到小翠,但小翠不願再回他的家。和公子在外園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小翠的模樣漸漸變了。小翠為公子找了個於家姑娘為妻,自己便消失了。婚後公子發現於家女兒就是小翠的模樣,方才知道小翠模樣變化的原因。她將自己變成於家姑娘的模樣,為的是公子見到於家女兒就像見到她,以解公子對她的思念之情。

第二類是揭露政治黑暗,頌揚反抗精神的作品,如《促織》、《席方平》、《向杲》等。

《促織》寫的是一個人蟲幻化的故事。明朝宣德年間,皇室里盛行鬥蟋蟀的遊戲,每年都要向民間徵收。於是市上的那些遊手好閒的年輕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籠裝着餵養它,抬高它的價格,當作珍奇的貨物一樣等待高價出售。

縣裏有個叫成名的人,是個念書人,長期未考中秀才。他為人拘謹,不善說話,就被刁詐的小吏報到縣裏,叫他擔任里正的差事。他想盡辦法還是擺脫不掉(任里正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產都受牽累賠光了。正好又碰上徵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沒有抵償的錢,憂愁苦悶,想要尋死。他妻子說:“死有什麼益處呢?不如自己去尋找,也許還有找到的希望。”成名認為這些話很對。於是早出晚歸,提着竹筒絲籠,在破牆腳下、荒草叢裏,挖石頭、掏大洞,各種辦法都用盡了,一直沒有找到。即使捉到兩三隻,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規格。縣官定了限期,嚴厲追逼,成名在十幾天裏被打了上百板子,兩條腿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來覆去只想自殺。

這時,村裡來了個駝背巫婆。據說,她能借鬼神預卜凶吉。成名的妻子準備了禮錢去求神,只見少女和老婆婆擠滿門口。成名的妻子走進巫婆的屋裏,只看見暗室里拉着帘子,簾外擺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爐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邊望着替他們禱告。約一頓飯的工夫,帘子動了,一片紙拋落下來了。成名的妻子拾起一看,並不是字,而是一幅畫,上面畫著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紙片摺疊好裝起來,回家后交給成名看。

成名反覆思索,莫非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嗎?細看圖上面的景物,和村東的大佛閣很相像。於是他就忍痛爬起來,拄着杖,拿着圖來到寺廟的後面。然而心力、視力、耳力都用盡了,結果還是一點蟋蟀的蹤跡都沒有。他正用心搜尋着,突然一隻癩蛤蟆跳過去了。成名更加驚奇了,急忙去追它,卻看到了一隻蟋蟀。抓住仔細一看,只見蟋蟀個兒大,尾巴長,青色的脖項,金黃色的翅膀。成名特別高興,用籠子裝上提回家,全家慶賀,把它看得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珍貴。他們用蟹肉栗子粉喂它,愛護得周到極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縣裏去繳差。

成名有個兒子,年九歲。一天,看到父親不在(家),偷偷打開盆子來看,結果把蟋蟀給放跑了。等抓到手后,蟋蟀已經死了。孩子害怕父親打他就哭着跑了。

不多時,成名回來了,聽了妻子的話,全身好像蓋上冰雪一樣,怒氣沖沖地去找兒子。後來在井裏找到他的屍體,於是怒氣立刻化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絕。直到傍晚時,才拿了草席準備把孩子埋葬。但夫妻走近一摸,還有一絲微弱的氣息。他們高興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裏孩子又蘇醒過來,夫妻二人心裏稍稍寬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情獃獃的,氣息微弱,只想睡覺。成名回頭看到蟋蟀籠空着,急得氣也吐不出,話也說不上來,也不再把兒子放在心上了。從晚上到天明,成名連眼睛也沒合一下。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他還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發愁。忽然他聽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吃驚地起來細聽時,那隻蟋蟀彷彿還在。可是,等到抓到再仔細看它,形狀像土狗子,梅花翅膀,方頭長腿,覺得好像還不錯。成名高興地收養了它,準備獻給官府,但是心裏還很不踏實,怕不合縣官的心意,他想先試着讓它斗一下,看它怎麼樣。

村裡一個喜歡多事的少年,養着一隻蟋蟀,自己給它取名叫“蟹殼青”,他每天都跟其他少年鬥蟋蟀,沒有一次不勝的。他想留着它居為奇貨來牟取暴利,便抬高價格,但是一直也沒有人買。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門來找成名,看到成名所養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進比試蟋蟀的籠子裏。成名一看對方那隻蟋蟀又長又大,自己越發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殼青”較量。少年堅持要斗,成名心想養着這樣低劣的東西,終究沒有什麼用處,不如讓它斗一斗,換得一笑了事,於是兩個蟋蟀放在一個斗盆里。一開始,小蟋蟀趴着不動,獃獃的像個木雞。不一會兒,只見小蟋蟀跳起來,張開尾,豎起須,一口直咬着對方的脖頸。少年大驚,急忙分開,使它們停止搏鬥。小蟋蟀抬着頭振起翅膀得意地鳴叫着,好像給主人報捷一樣。兩人正在觀賞,突然來了一隻雞,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嚇得站在那裏驚叫起來,幸好沒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遠。雞又大步地追逼過去,小蟋蟀已被壓在雞爪下了。成名嚇得驚慌失措,不知怎麼救它,急得直跺腳,臉色都變了。忽然又見雞伸長脖子扭擺着頭,到跟前仔細一看,原來小蟋蟀已蹲在雞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發驚喜,捉下放在籠中。

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獻給縣官,縣官見它小,怒斥成名一番。成名講述了這隻蟋蟀的奇特本領,縣官不信。於是試着讓小蟋蟀和別的蟋蟀搏鬥,所有的都被斗敗了。又試着和雞斗,果然和成名所說的一樣。於是縣官獎賞了成名,把蟋蟀獻給了巡撫。巡撫特別喜歡,用金籠裝着獻給皇帝,並且上了奏本,仔細地敘述了它的本領。到了宮裏后,凡是全國貢獻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及各種稀有的蟋蟀,都與(小蟋蟀)斗過了,沒有一隻能占它的上風。

不久縣官也以才能卓越而聞名了。縣官一高興,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囑咐主考官,讓成名中了秀才。過了一年多,成名的兒子精神復原了。他說他變成一隻蟋蟀,輕快而善於搏鬥,現在才蘇醒過來。巡撫也重賞了成名。不到幾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頃田地,很多房屋,還有成百上千的牛羊。他每次出門,身穿輕裘,騎上高頭駿馬,比官宦人家還闊氣。

第三類是通過談鬼說狐傳達生活哲理。如《畫皮》,寫王生貪戀一女子美色,將其置於家中。一日,王生在集市上遇到一道士,說他身上有妖氣纏繞,定是碰到了妖邪。王生不以為然,回到家中,卻不經意間發現一厲鬼正在書齋里描畫一張美女人皮,穿在身上,便化作美女。王生向道士求救,道士給他一蠅拂,讓他掛在門外。但厲鬼把繩拂弄壞,吃了王生的心。王生之弟二郎請來道士,殺死厲鬼。王生之妻陳氏聽從道士指點,找到一瘋癲乞丐,把王生救活。這一故事告誡人們不要被某些心如蛇蠍貌似善良的人所迷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學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學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
上一章下一章

5.《聊齋志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