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

維也納

從意大利到奧地利,我們知道,已經從南歐進入了中歐,所見當然會有變化。

意大利當然很有看頭,但仰視的目光時時要避過那些破舊、潦倒的景象。家業太老,角落太多,管家們已經不怎麼上心了。奧地利則不同,處處乾淨精緻,很見章法。同樣一座小城,在意大利,必定是懶洋洋地展示年歲,讓遊人們來輕步踩踏、聲聲驚嘆;在奧地利,則一定把頭面收拾得齊整光鮮,着意於今天,着意於眼前。

也許某些評論家會指責奧地利的做法沒有文化,好像文化一定是皓首黃卷、頹牆殘柱、訥訥難言。但奧地利的小城顯然在聲辯:是文物古迹我們會保存,卻為什麼一定要讓普通的街道和建築也去比賽皺紋和老年斑?

建於1869年的維也納國蒙歌劇院。

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當然與小城不同,雖然年代並不久遠但很有文化。100多年前已經有旅行家做出評語:“在維也納,抬頭低頭都是文化。”我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是褒是貶,但好像是明褒實貶,因為一切展示性的文化堆積得過於密集,實在讓人勞累。接下去的一個評語倒是明貶實褒:“住在維也納,天天想離開卻很難離開。”這句評語的最佳例證是貝多芬,他在一城之內居然搬了80多次家,80多次都沒有離開,可見維也納也真有一些魔力。但這魔力對貝多芬比較具體,那就是當時作為音樂之都的聽眾基礎和整體氛圍。

多瑙河岸邊,休閑的維也納市民。

時至今日,這種魔力凝凍成一種重複式的紀念,藝術不再有勃發的創造勢頭,市民也不再有旺盛的發現激情,一切有關藝術大師在維也納被接納、受擁戴、被冷落的種種傳說,永遠只成了傳說。它當然還是有內涵、有氣勢的,但是,太重的文化負擔使它處處陷入程式化的紀念聚集,而自己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態又使它不能像巴黎、倫敦、柏林那樣為程式化的紀念注入實質性的現代精神,因此顯得沉悶而睏倦。奧地利人明白這一點,因此早已開始了對維也納的審美背叛和生態背叛。

奧地利的當代風采,在維也納之外,甚至在“維也納森林”之外。應該走遠一點去尋找,走到那些當初被看成冷僻荒野的山區農村,走到因斯布魯克到薩爾茨堡、林茨的山路間。尋找時,有小路就盡量走小路,能停下逗留一會兒當然更好。

奧地利的山區農村不僅背叛了維也納,也背叛了作為歐洲主幹的海洋文明。整個國家四周都沾不到海,這會給交通、貨運、氣候、風光帶來太大的局限,但他們國歌的第一句就自豪地宣稱:“高山之國……”它是歐洲的異數,因此極大地豐富了歐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歐洲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歐洲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維也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