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小街

沙漠小街

→金字塔邊的沙漠裏有一條熱鬧的小街,居住着各種與旅遊有關的人。由此想起一些歷史學家的判斷,埃及最早的城市就是金字塔建築者的工棚,金字塔是人類城市的召集人。直到今天,金字塔還在召集着遠近人群。

埃及人把生命看得很隨便,隨便得不可思議。

在這裏,每天上午9時上班,下午2時下班,中間還要按常規喝一次紅茶,吃一頓午餐,做一次禮拜,真正做事能有多少時間?

除了五分之一受過西方教育的人,一般人完全不在乎時間約定,再緊急的事,約好半小時見面,能在兩小時內見到就很不容易了。找個工人修房子,如果把錢一次性付給他,第二天他多半不會來修理,花錢去了,等錢花完再來。連農民種地也很隨意,由着性子胡亂種,好在尼羅河流域土地肥沃、陽光充足,總有收穫,可以餬口。

我們也許不必嘲笑他們的這種生活態度,比之於世間大量每天像機器般忙碌運轉卻不知究竟為了什麼的人,埃及人的生活態度也未必多麼荒唐。使我困惑的是,如果金字塔基本可以肯定是這個人種建造的,那麼,他們的祖先曾經承受過天底下最繁重忙碌、最周密精確的長期勞役,難道,今天相反的生態正是那場辛苦后的大喘氣,一喘就回不過神來了?

即使是在開羅較為現代化的街區,也可以看到大馬車悠然軋着道路。

做小生意的沙漠居民。埃及有95%的領土屬於沙漠。

埃及文明曾經不適度地糜費於內,又耗傷於外,最終選擇了一種低消耗原則,也可稱之為“低熵原則”。但埃及文明的現代生態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它確實已經體力不濟,至今還找不到復興的文化基點。

這種低消耗原則聽起來不錯,到實地一看卻實在讓人瞠目結舌。開羅城有一個區域專門安放死人,為了讓死人也能生活,居然築有簡陋的小房小街,現在則有大量窮人住在裏邊,真可謂生死與共,但其中又有大量的逃犯。

在正常的居住區里也有奇怪景象,絕大多數磚樓都沒有封頂,一束束鋼筋密集地指向藍天,但都不是新建築,那些鋼筋也早已銹爛。為什麼那麼多居民住在造了一半的房坯中呢?是不是造了一半全部資金中斷?一問不是,說這裏又不大下雨,能住就行,沒蓋完才說明是新房子,多氣派。以後兒孫輩有錢再蓋完,急什麼?

13世紀的開羅街景。看上去,這座城市似乎總是如此嘈雜和熱鬧。

他們不急,整個城市的景觀卻被糟蹋得不成樣子,讓我們這些外國人都焦急了。

街上車如潮湧,卻也有人騎着驢子漫步中間,有的人騎在驢上還抱着兩隻羊。公共汽車開動時,前後兩門都不關,只見一些頭髮花白的老者步履熟練地跳上跳下,更不必說年輕人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非亞之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非亞之旅
上一章下一章

沙漠小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