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篇 相信自己,才會成功

第六十五篇 相信自己,才會成功

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的是自信,要始終相信自己。自信是對自我能力和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有自信,才會有成功。美國作家愛默生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即個體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產生的消極情感,是一種危機心態。自卑是束縛創造力的一條繩索,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拒絕與自卑糾纏。據有關專家統計,世上有92%的人是因為對自己信心不足而不能走出生存的困境。這種人就像一棵脆弱的小草一樣,毫無信心去經歷風雨。這就是說,缺乏自信,而在自卑的陷阱中爬來走去,是這些人最大的生存危機,自然就會導致挫敗。如果不能從自卑中掙脫出來,那麼就成不了一個能克服危機的人。有一次,松下電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層管理人員,採取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法。計劃招聘15人,報考的卻有幾百人。經過一周的考試和面試之後,通過電子計算機計分,選出了15位佼佼者。當松下幸之助將被錄取者一個個過目時,發現有一位成績特別出色、面試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未在15位之列。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於是,松下幸之助當即叫人複查考試情況。結果發現,神田三郎的綜合成績名列第一,只因電子計算機出了故障,把分數和名次排錯了,導致神田三郎落選。松下立即吩咐手下糾正錯誤,給神田三郎發放了錄用通知書。第二天,松下先生卻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沒有被錄取而一下自卑起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於是跳樓自殺了。錄用通知書送到時,他已經死了。松下知道之後自己沉默了好長時間,一位助手在旁邊自言自語:“多可惜,這麼一位有才幹的青年,我們沒有錄取他。”“不”,松下搖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如此自卑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人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因為求職未被錄取而拿死亡來解脫自卑的情緒,簡直太可惜了。“成功者”與“普通者”的區別在於:成功者總是充滿自信,洋溢活力,而普通人即使腰纏萬貫,富甲一方,內心卻往往灰暗而脆弱。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力量和毅力。具備了這些,困難才有可能被戰勝,目標才可能達到。但是自信絕非自負,更非痴妄,自信建築在崇高和自強不息的基礎之上才有意義。心中有自信,成功有動力。莎士比亞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人們一直將4分鐘內跑完一英里認為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但這一神話在1954年5月6日被美國運動員班尼斯特打破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班尼斯特每天早上都會大聲對自己喊出“我一定能行,我一定可以在4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我的夢想終究會實現,我肯定會取得成功!”他就是這樣不斷鼓勵自己,並在教練庫里頓博士的指導下,艱苦訓練,終於以3分56秒6的成績打破了一英里跑的世界紀錄。這就是自信的力量。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就會有高昂的鬥志和無窮的力量,當我們面臨困難的時候,也才能積極地去應對,頑強地去拼搏,正如蕭伯納所說:信心使一個人得以征服它可以征服的東西。心理學感言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即使面臨絕境,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會撥雲見日,走出困境;只要手中握着自信,握住希望,就會在人生路上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確立宏大的目標,開發自己的潛能很多人沒有足夠的進取心來開創自己偉大的事業,因為他們的期望值很低,不可能從一點一滴做起,進而開創一項偉大的事業。生活目標的狹隘限制了他們確立宏大的進取心。雄心壯志使得美麗的人生有了可靠的基石。它督促人們去完成任務,幫助人們去抵抗那些足以毀滅人們前途的誘惑。詩人、作家歌德說:“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樹立遠大的目標,並且以足夠的才能和堅強的忍耐力來實現它。”我們幾乎隨處能見到這樣的人,他們一生都做着簡單而又平常的事,他們似乎也因此就滿足了,但事實上他們完全有能力做一些更複雜的事,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勝任。假如人類沒有創造世界和改進自身條件的雄心壯志,世界將會處在多麼混沌的狀態啊!和為了實現雄心壯志而進行的持續努力相比,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如此地堅定人們的意志。它引導人們的思想進入更高的境界,把更加美好的事物帶進人們的生命。在不同的文明下,人們的理想也不同。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的理想與其現實條件和未來發展潛力是息息相關的。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要勇敢地對自己說聲“我能行”。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路上總會充滿荊棘,如果你放棄,那麼你永遠不會成功;如果你不斷地堅持,告訴自己能行,總有一天你會成功。曾有一個農夫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捉到一隻小鷹,他把小鷹帶回家中,養在雞籠裏面。這隻小鷹與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認為自己也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了,羽翼也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因終日與雞混在一起,它已變得與雞完全一樣了,根本沒有飛的能力了。農夫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了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下去。這隻鷹,像一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扑打着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或許你會說:“我已懂你的意思了。但是,它本來就是鷹,不是雞,它才能夠飛翔。而我,或許原本就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從來沒有期望過自己能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來。”這正是問題的所在――你從來沒有期望過自己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來,你只把自己釘在自我期望的範圍內。事實上,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必須由你自己親自來鍛造,而這正是釋放你的潛能、喚醒你的潛能的過程。心理學感言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只是有的人潛能已蘇醒,有的人潛能卻還在沉睡中。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關鍵在於開發出了無窮無盡的潛能。只要你能持有積極的心態去開發自我的潛能,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用越強,你離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反之,假如你抱着消極的心態,不去開發自己的潛能,任它沉睡,那你就只能自嘆命運不公了。時時保持自信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最後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這就是美國職業橄欖球聯會前主席D.杜根提出的杜根定律,即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有世界第一CEO之稱的前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傑克韋爾奇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父母結婚16年後才有了這個獨生子,父親為“波士頓與緬因鐵路公司”工作,早出晚歸,所以培養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母親的肩上。與其他獨生子女的母親不太一樣的是,她對兒子的關心更主要體現在提升他的能力和意志上。傑克非常尊敬乃至崇拜母親,“她是一位非常有權威性的母親,總是讓我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幹,是我母親訓練了我,要我學習獨立。每次當我的行為稍有越軌,她就一鞭子把我抽回來,但通常都是正面而且有建設性的,還能促使我振作起來。她向來不說什麼多餘的話,總是那麼堅決,那麼積極,那麼豪邁。我總是對她心服口服。”母親教給傑克3門非常重要的功課:坦率的溝通,面對現實,並且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是母親始終抱持的理念。日後證明,在傑克的管理生涯中,這種稟賦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樹立自信。儘管傑克到了成年還略帶口吃,可母親說這算不了什麼缺陷,只不過是想的比說的快些罷了。結果,略帶口吃的毛病並沒有阻礙傑克的發展,而實際上注意到這個弱點的人大都對他產生了某種敬意。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總裁米高對他十分敬佩,甚至開玩笑地說:“他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在韋爾奇看來,人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成為自信心建立的基石。當你被選為一支球隊的隊長時,當你在球場中選隊員時,你就掌握了這支隊伍。然後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漸漸地,你會習慣這些經驗,而且人們也會信任你,給予你善意的回應。韋爾奇的中學成績應該是可以保證他進入美國最好的大學,但因種種原因而事與願違,只是進了麻州大學。開始他感到非常沮喪,但進入大學之後,沮喪就變成了慶幸。“如果當時我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那我就會被昔日的夥伴們打壓,永遠沒有出頭的一天,然而這所較小的州立大學,讓我獲得了許多自信。我非常相信一個人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成為建立自信的基石:包括母親的支持,運動,上學,取得學位。”事實證明傑克是麻州大學最頂尖的學生,看來他沒有到麻省理工學院是對的。擔任傑克大學班主任的威廉當時也看出了傑克成功的初期徵兆:“是他的雙眼,他總是很自信,他痛恨失敗,即使在足球比賽中也是一樣。”“自信”在日後成為通用電氣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傑克說:“所有的管理都是圍繞‘自信’展開的。”韋爾奇1981年成為GE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CEO。十幾年來,公司的市場價值從原來的120億美元,升到了如今的超過4000億美元,而且一直被公認為是管理最優秀和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對事業懷有信心、相信自己乃是獲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當然其他因素也非常重要,但最基本的條件,是激勵自己達到所希望的目標的積極態度。懷有信念的人是了不起的。他們遇事不畏縮,也不恐懼,就是稍感不安,最後也都能自我超越。他們健壯而充滿活力,能解決任何問題,凡事全力以赴,最終成為偉大的勝利者。他們都有一個神奇的座右銘――那就是“信念”。心理學感言自信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種生活習慣。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發現,全球的總裁大約有99.9%的人都會表現出比實際上更強的自信氣質。如果你善於觀察、善於學習,你也可以像他們一樣,時時表現自信。平日裏你不妨多注意那些善於運用自信技巧的人,觀察他們的身體語言,看他們是怎樣說的,又是如何做的。五、相信心靈的力量一個人的世界總是從心靈深處開始的,從那裏探出無形的觸角,向外延伸、延伸……最後構成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世界。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心靈的力量,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不被金錢左右,保持沉穩與寧靜的心情,朝賞春花秋月,晚看星光滿天;相信心靈的力量,身處激烈競爭時,學會保持輕鬆與平和,讓自己笑到最後、笑得最恬淡;相信心靈的力量,面對人生的困境,不被一時的挫敗蒙住雙眼,選擇堅強與豁達,守得雲開見月明!用手觸摸工作,用心感覺生活學會成功時不得意,失敗時不失意我們在工作時,不可能事事一帆風順,也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對我們笑臉相迎。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被他人誤解,甚至被嘲笑、被輕蔑。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將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當我們遇到意外的溝通情境時,就要學會用幽默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輕易發怒只會造成反效果。勝利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一時的失意並不代表最終的結果。松下電器的總經理山下俊彥在談到失敗時曾這樣說:“要使每個人在松下工作感到有意義,就必須讓每個人都有艱難感。如果僅僅工作不出差錯,平平安安無所事事,那就毫無意義。艱難的工作容易失敗,但讓人感到充實。我認為即使工作失敗了,也不算白交學費。因為失敗可以激發人們再去奮鬥。”一般人都不太知道,山下從1948年到1954年,曾經脫離松下公司到一個小燈泡廠工作。當時山下的頂頭上司谷村博藏(其後當上了松下副經理、山下的同鄉),也是脫離松下單幹的,山下就是跟谷村去的。山下自己回憶說:“我當時是糊裏糊塗進松下公司的。所以谷村一勸說,沒有多考慮就辭掉了松下的工作。”“我是個怯弱的老實人!是極平常的職員。”然而谷村的公司沒幹上兩三年就垮了,谷村又回到松下。山下沒回去,轉到另外一個燈泡廠。對於怯弱的人來講,一旦離開的地方,是不情願再回去的。山下的那個小工廠里,從製造、銷售到當經理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山下回顧說:“那裏的生活是充實的。當時真想在那裏干一輩子。”假如是這樣,今天松下就沒有山下經理了。在山下脫離松下的第六年,谷村希望山下回到松下與菲利浦聯合企業。當時該公司正在開發電子設備產品,急需中層管理人才。山下確實是個老實人,他幾次回絕了谷村的招聘。不過,他最終沒能按自己的意志堅持下去,他被谷村說服了,重新回到了松下。從此,山下變了,他從一個老實脆弱的人,變成一個不屈不撓的人,這是經受挫折與痛苦之後磨鍊出來的。谷村當時在與菲利浦公司聯營的松下電子廠。山下被拉去后,曾當過電子管理部長、零件廠廠長。他把菲利浦公司的經營管理方法學到手,其後又出任西部電氣常務。過了4年,他升任冷凍機事業部長。這中間他吃過許多苦,他後來回憶說:“西部電器、冷凍機事業部時代的經驗對我來講實在珍貴。當時,幾次陷入困境,硬着頭皮埋頭苦幹,總算自己感到揚眉吐氣了。那正是我三四十歲階段,做了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對於當時所受的困苦,山下認為是鍛煉。他告訴我們,不要擔心失敗,這不算白交學費。他說:“困難並不是壞事,是對希望的挑戰。工作中克服困難的過程可以培育人才,也會有發展。單純追求利潤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困難的工作帶來的好處是產生興奮,刺激大夥更好地協同合作,而且也能讓工作人員明白自己的地位和責任。”山下之所以能如此講,是與他三四十歲時所經歷的曲折道路有關。如前所述,山下在當空調機事業部長時,吃過一次大敗仗。那一年,山下的空調機事業部年產量從10萬台增長到50萬台。可是沒想到遇上一個冷夏的氣候,真是意外打擊。對此慘狀,山下非但沒有嘆氣,反而親自舉辦盛大宴會,激勵職工重新大幹。一個人如果只能享受成功時的得意,不能忍受失敗時的失意,允許情緒控制自身行動的人,在生活中只能成為一個弱者。英國科研人員最近發現,人如果工作失意,容易導致中風發生。心理學家發現,若為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老闆工作,不僅會帶來精神上的不快,還容易影響身心健康。研究人員為28名關注自身健康的職員進行了數日血壓測定,結果顯示,那些認為上司不公或不講道理的僱員,在與上司打交道時血壓顯著升高。研究還發現,那些不受人尊敬和信賴、偏聽偏信的上司最容易引起僱員血壓升高。儘管短暫的血壓升高並不算什麼大問題,但如果在工作中一直處於高血壓狀態,心血管系統就很可能受到損害,具體表現為冠心病發病風險上升16%,中風的危險上升38%。此外,研究還發現,對不喜歡的上司或同事忍氣吞聲容易引起頭痛。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是一些頭痛患者的主要病因,而頭痛又會導致失眠,失眠又導致精神緊張,長期下去造成損害健康的惡性循環。心理學家認為,宣洩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憂鬱時,不妨與異性朋友傾訴;也可以通過熱線電話等向主持人和聽眾傾訴;也可進行一項你所喜歡的運動。如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洩積鬱。隨遇而安也是防衛機制中一種心理合理反應。培養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遇事總能滿足,煩惱就少,心理壓力就小。古人云:“吃虧是福。”生老病死,天災人禍往往會不期而至,而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你將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精神勝利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衛機制。在你的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在你因經濟上得不到合理對待而傷感時,在你無端遭到人身攻擊或不公正的評價而氣惱時,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鬱鬱寡歡時,你不妨用阿Q精神來調適你失衡的心態,營造一個祥和、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難得糊塗是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上“糊塗”一下,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率值,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楚和心理困惑。有這層保護膜,會使你處亂不驚,遇煩惱不憂,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對待各種生活中的緊張事件。幽默人生是調和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衡。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心理學感言中國明朝學者崔后渠曾有句名言:“得意澹然,失意泰然”。意思是說,在人生得意或某件事情得以圓滿解決的時候,不要那麼興緻勃勃,而要努力保持謹慎、冷靜的態度;而在失意、落魄的時候,決不能傷心氣餒,亂了方寸。在忙碌中調適自己的心態生命是人從降生到死亡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細心地去品味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幸福與美好。領略生命歷程中的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對周圍事物的微妙的感情。只有用心去觀察,用生命去感受,這樣的人生才會擁有最美好的生活,才能體會到生活帶給我們的每一份感動。經常聽到一些人因工作繁忙而叫苦不迭,殊不知,只有善待工作的人才會忙,只有“忙”才會讓你有成就感,才能讓你的生活有意義!有些人在退休后感到無事可做時,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想做些什麼也不可能了,早知這樣,當初就應該多做些事。奉勸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人:努力提高自己,投身工作,享受工作。李君是一家機械維修公司的一級修理工,上班時他不是擰螺絲,就是開車床,整天得跟這些油乎乎的機器零件打交道,工作無聊到極點,但是,他卻不能放棄這些,因為他必須以此為生。於是,李君就下決心改變這個局面,他開始着手鑽研這些機器的構造是怎樣的,如:為什麼汽車能運行?運行一段時間後為什麼會發熱?汽車運行原理與火車有何不一樣?如此一來,他的這份工作對他就很有吸引力。經過努力,他成為該公司的維修專家,後來他被送到一所大學去進修“機械製造”專業。一個人對工作所具有的心態,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薪水去工作,那就代表他是不忠於生活的。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樂趣。世界上不存在永遠讓你high的工作。任何的工作最終都會歸於一種平淡,就像生活給我們的感覺一樣。你要想做好並享受你的工作,就必須接受這種平淡,而且從這種平淡中享受它帶給你的樂趣。我們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大腦總是處於一種緊張、亢奮的狀態,一個工作結束,另一個馬上接替上來,周而復始,身體機器超負荷運轉,來不及調整,最終以崩潰作為代價。於是,很多人的工作、生活理念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渴望在工作之餘找到一片能使身心放鬆、壓力緩解的“綠洲”。其實,在工作的同時你也可以享受到它的快樂,可以讓自己過得輕鬆愉快。有張有弛,像音樂一樣有節奏感,才會讓工作變成悅心的事情,完成後才會有成就感。工作總是無止境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很重要,不要把工作當成自己唯一的生活重心,否則心很快就會疲憊,興趣很快就會消失,如果想到工作后還有上網,聽歌,聚會,聊侃,你會充滿希望,輕鬆應對。在這种放松的狀態中,你也許還會思路大開。放慢腳步,於緊張中找些悠閑,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用手觸摸工作,用心感受生活,就會多一分享受,少一分抱怨;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敗。心理學感言無論你平時工作多忙,都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也不要活得太累,要有張有弛,這樣,生活工作才能相得益彰。順境乘風,逆境破浪順境與逆境就像生活的快樂與痛苦,不過就是漫長生活里的一個個短暫的過程。人的一生中,沒有誰會一條直線的走下去,坎坷與挫折也是人生旅途的一道風景,它的色彩是我們自己描上去的。它們才是幸福生活的奠基石。順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則相反,都是人成長過程中必然面對的人生境遇。我們都看過《西遊記》,西天取經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取經的結果,而是這一路上克服了困難的這種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遇到困難時的痛苦,還有克服困難時的勇氣和信心,以及快樂時的興奮。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大家在身處順境的時候,也應當做好迎接逆境的準備。只有既能夠在順境中不驕不矜,又能夠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人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美麗。順境,人之所求,卻無法有求必應;逆,人之所畏,卻往往不期而遇。註定我們要用良好的心態去面對這些不測。在近兩千年漂泊流離的生活中,猶太人一直處在逆境之中。在這漫長的日子裏,一方面,他們把逆境視若尋常事,在此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和等待,堅信一切很快就會過去的,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發展的智慧。另一方面,把逆境看作是一種人生挑戰,發揮自身潛在的能力,精神抖擻地在逆境中崛起。猶太人把這種智慧運用到商業操作中,就形成了在逆境中發財的生意經。猶太實業家路德維希蒙德學生時代曾在海德堡大學與著名的化學家布恩森一起工作,發現了一種從廢鹼中提煉硫磺的方法。後來他移居到英國,在那裏他幾經周折才找到一家願意同他合作開發此技術的公司,結果證明這項技術的經濟價值非常高。於是蒙德萌發了開辦化工企業的念頭。蒙德買下了一種利用氨水的作用使鹽轉化為碳酸氫鈉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他一起參與發明的,但當時還不是很成功。蒙德於是一邊買下一塊地建造廠房,一邊繼續實驗,以完善這種方法。儘管實驗屢屢失敗,但蒙德從未放棄,他仍然夜以繼日地研究開發。經過反覆的實驗,他終於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1874年廠房建成,剛開始生產狀況並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連續幾年,企業都處於虧損狀態。同時,當地居民擔心大型化工企業會破壞生態平衡,也都拒絕與他合作。猶太人在逆境中堅忍的性格幫助了蒙德,他沒有氣餒,終於在建廠6年後取得了重大突破,產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來,產品由每噸虧損5英鎊,后變為獲利1英鎊。當時的英國,工廠普遍實行12小時工作制。蒙德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將工作時間改變為每天8小時。通過這項決定,工人的積極性極度高漲,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和原來的12小時一樣多。周圍居民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爭着進他的工廠工作,因為蒙德的企業規定,在這裏做工,生活可獲得終身保障,並且當父親退休時,還可以把這份工作傳給兒子。後來,蒙德建立的這家企業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產鹼的化工企業。無論是從順境還是逆境中走過來,心靈始終寬容豁達,不再有順境逆境之分,心情平和淡然,懂得享受生命的過程,理解得失是生命中必然發生的事,不會因為結果的成敗而耿耿於懷。貝弗里奇說:“人們最好的工作往往是在處於逆境情況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逆境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也是人生的試金石。逆境有時候就像人生的分水嶺,跨過它,你就會成功,否則,你還是在逆境的深淵裏繼續掙扎。當我們打開一個偉人的一生后,你會驚奇的發現,他們的道路中逆境要遠遠的多於順境,但是他們卻成了偉大的人。生活中挫折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不是絕對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幸福與不幸是事物發展的兩個輪子,不幸是幸福之母,是幸福的先導。幸福與不幸,相隔只有一步。即使你認為不幸了,只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樂觀心態,還是可以戰勝逆境的。增強對逆境的承受力,並在挫折與風險中磨鍊出堅強的意志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獲得幸福。做任何事情,無論是順境逆境,都要保持快樂的心態,我們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意外在等着我們。這時,對自己要充滿信心,要始終保持一種樂觀情緒,學會給自己解壓,在困境中鼓勵自己。當逆境出現時,相信自己能夠掌握自我命運,能夠從逆境中走出去,在善對一個個逆境中獲得健康、知識、活力與成功。心理學感言人生都有兩份履歷,一份是逆境或順境中產生的不幸,一份是逆境或順境產生的幸福。處順境時就要乘風直上,更要懂得“惜福”;處逆境時也不要放棄自己,只要勇敢的破浪而行,幸福就在我們的腳下!拿出勇氣來,拿出信心來成功其實並沒有想像得那麼難,它有時需要的僅僅是你的勇氣,這正是有些人所缺乏的!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會在內心中形成;有了成功的信心,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這就是美國學者貝爾提出的“貝爾效應”。台塑創始人王永慶賣米的故事也說明了這一點。15歲小學畢業后,王永慶到一家小米店做學徒。不久,他用父親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自己開了一家小米店。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里混雜着米糠、沙粒、小石頭等,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想,我要是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的雜物揀乾淨,人們肯定會更加喜歡我賣的米。他這樣做了,結果這一做法深受顧客歡迎。在當時,其他的米店都不提供上門服務,王永慶賣米則提供這項服務。他在一個本子上詳細記錄了顧客家有多少人、一個月吃多少米、何時發薪等。算算顧客的米該吃完了,就送米上門;等到顧客發薪的日子,再上門收取米款。他給顧客送米時,並非送到就算。他先幫人家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將米缸刷乾淨,然後將新米倒進去,將舊米放在上層。這樣,米就不至於因陳放過久而變質。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令不少顧客深受感動,鐵了心專買他的米。就這樣,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從這家小米店起步,王永慶最終成為今日台灣工業界的“龍頭老大”。王永慶的一系列做法都是當時各米店老闆不願意或是不屑於去做的,但王永慶做了,並取得了成功。同樣是賣米,結果會如此不同,關鍵在於王永慶拿出了一種改變服務觀念的勇氣,並且將之付諸實施!事情似乎很小,做起來好像也輕而易舉,但卻只有成功者才做得出來!英國前首相威廉皮特還是一個孩子時,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就一番偉業。在成長過程中,無論他身在何處,無論他做些什麼,不管是在上學、工作還是娛樂,他從未放棄過對自己的信心,不斷地告訴自己應該成功,應該出人頭地。這種自信的觀念在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中生根發芽,並鼓勵着他鍥而不捨、堅忍不拔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公正睿智的政治家――前進。22歲那年,他就進入了國會;第二年,他就當上了財政大臣;到25歲時,他已經坐上了英國首相的寶座。憑着一股要成功的信念,威廉皮特完成了自己的飛躍。很多事情我們沒有做,並不在於它們難,而在於我們不敢做。其實,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並相信自己能成功,那麼你就能做成。所以,對那些說你不會成功、你生來就不是成功者的料、成功不是為你準備的等等閑言碎語,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你要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想着成功,你的內心就會形成為成功而奮鬥的無窮動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那麼,最終你也一定會成功。心理學感言不論環境如何,在我們的生命里,均潛伏着改變現時環境的力量。如果你滿懷信心,積極地想着成功的景象,那麼世界就會變成你想要的模樣。你可以達到成功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庸庸碌碌中悲嘆。而這一切的不同,僅僅在於你是否有成功的信念!六、正確認識自己,發揮自身優勢有這樣一句話曾經廣泛流傳:沒有哪一個認識到自己天賦的人會成為無用之輩;也沒有哪一個出色的人在錯誤地判斷自己天賦時能夠逃脫平庸的命運。西德尼史密斯說:“不管你天性擅長什麼,都要順其自然;永遠不要丟開自己天賦的優勢和才能。”觀察自己、了解自己,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遠勝於彌補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優勢每個人身上都有最優秀而獨特的地方,這份優秀只屬於你自己。而一個人成功與否,取決於他是否能發現自己的優勢,並全力將它發揮出來。只有了解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長,才能讓你登上人生的絢麗舞台。我們要通過正確地評價自己來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的方向和內容對人自身有很大的關係,只看自己的缺點好像千百遍地聽人說“你這不行,你那不行,不準干這,不準干那……”但從來不知道自己哪兒行、不知道要幹什麼,這種情景是令人非常絕望的。然而如果自我評價的方向是正向的、自我肯定的,能夠準確發現自己的長處有優勢,自己不僅會由此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將更有可能發展出好的行為,產生良好的結果。有一個小男孩很喜歡柔道,一位著名的柔道大師答應收他為徒。然而,還沒有來得及開始學習,小男孩就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那位柔道大師找到小男孩,說:“只要你想學,我依然會收你做徒弟的。”於是,小男孩在傷好后,就開始學習柔道。小男孩知道自己的條件不如他人,因此學得格外認真。三個月過去了,師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感到很納悶,但他相信師傅這樣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又過了三個月,師傅反反覆復教的還是這一招,小男孩終於忍不住了,他問師傅:“我是不是該學學別的招數?”師傅回答說:“你只要把這一招真正學好就夠了。”又過了三個月,師傅帶小男孩去參加全國柔道大賽。當裁判宣佈小男孩是本次大賽的冠軍時,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只有一條手臂的他,第一次參賽就以唯一的一招打敗了所有的對手。回家的路上,小男孩疑惑地問師傅:“我怎麼會以一招得了冠軍呢?”師傅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學會的這一招是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對付這一招的唯一辦法是抓你的左臂。”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廢物,只要找到勇敢出擊的突破口,誰都是可用之材。而對每個人來說,自身的缺陷在某種情形下正是自身的優勢能力所在,而這種優勢能力是獨一無二的,他人是無法模仿的。發現自己的優點,即使你只是半截牙籤,你也會發出光與熱。因為上帝給你關上一扇大門的同時,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只要打開那扇窗,陽光就會灑滿心房,照亮七彩的人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命運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世界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但我們在認識自己的時候往往陷入誤區,我們常常更關注自己的劣勢在哪裏,卻忽視了優勢;我們常常更多地考慮自己如何去適應工作,卻很少考慮自己適合怎樣的工作;我們常常更多地沉溺於對自我的責備中,卻很少積極地認同自己;我們常常更多樂於取長補短,卻很少靈活地揚長避短。因此,我們的悲哀不在於缺乏才能,而在於沒有發現才能。培養積極的心態,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只需根據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優勢,依據能力確定目標,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法,必會成就自我。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自身的明確定位,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同的自我,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走他人走過的路,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心理學感言一個人擁有明確的目標固然重要,但如果不了解自身的優勢,那麼這個目標幾乎難以實現。原本個性天馬行空,那麼就不要做個品質管理員,做個策劃專員好了;本來十分善於講話,那麼就不要當作家,而去當演說家好了。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行。人不能總盯着自己的缺點,最主要的是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勢。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哈佛大學的D.伯恩斯教授作了一個統計,發現幾乎所有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特徵:不論聰明才智高低與否,也不論是從事哪一個行業、擔任什麼職務,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事實表明,一個人的成功來自他對自己擅長的工作的專註和投入,無怨無悔地付出努力和代價,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實。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家嘎納教授的多種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有八種,各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每個人的智力都有所特長,如有些人的語言智力水平很高,但他的邏輯、數學智力可能平平。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必須在智力方面揚長避短,用自己智力上的強項來爭取優勢。精英總是善於把自己的長處轉化為成效。他們明白,人應當儘可能地揚長避短。為了取得成效,我們必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長處――同事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和自己的長處。這些長處構成了實實在在的機會。組織的唯一用途就是把組織成員的長處轉化為成效。在發揮特長方面,沒有比美國鋼鐵工業之父安德魯卡內基為自己挑選的墓志銘更加值得引以為豪的了。他的墓志銘是這樣寫的:“這裏安息着一個懂得如何使他身邊工作的人比他本人取得更大成效的人。”在他身邊工作的每一個人之所以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因為卡內基善於發現並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這些鋼鐵公司的經理人人都是某個特定領域和特定職位上的能人。不管怎樣,卡內基就是他們中間最有成效的一員。羅伯特F.李將軍的故事很能說明變長處為成效的意義。故事是這樣的:李將軍手下的一位將領違抗命令,甚至全盤否定他制訂的作戰計劃,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李將軍雖然通常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這次卻大發雷霆。等他冷靜下來后,他的一名副官十分恭敬地問道:“您為什麼不解除他的指揮權?”聽到這話,李將軍驚訝不已地看着這位副官回答說:“多麼愚蠢的問題!因為他卓有成效。”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這是因為經營自己的長處能給自己的人生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自己的人生貶值。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把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社會需要做什麼綜合加以分析,找出最佳結合點,正確做出職業選擇,你就邁出了人生事業發展的第一步。愛默生也曾說過:“什麼是野草?就是一種還沒有發現其價值的植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優勢,也有自己天生的劣勢。無論怎樣的人生規劃都是為了尋求成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我們也都知道:做自己喜歡的拿手的事,總是會更容易些。人生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應該在自己更容易作好的領域科學地規劃。那麼,怎樣尋找自己的長處呢?其實很簡單,在生活中或許你看到他人做某事時,你有種痒痒的召喚感,也希望做這件事,當你完成這件事時,感覺如行雲流水,輕鬆愉快的做完了。甚至有些事是無師自通,並且能做得有聲有色。那麼,我敢肯定這就是你的天分,你的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沒有開發出來的優勢,這種未經開發的優勢,在心理學上叫做“潛力”。潛力是指潛在的能力和力量;內在的沒有發揮出來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人類原本具備卻忘了使用的能力。假如我們能夠準確地發現併發揮自身的潛力,經營自己的長處,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人生規劃,那我們一定會把理想的風帆揚向成功的彼岸,我們的人生規劃一定會是一部燦爛的畫卷。只要你善於發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經營自己的長處,就能找到發展自己的道路,創造美好的人生。心理學感言我們要規劃自己的人生,就應該先尋找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才能的突破口。只有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倍增。相反,總是怨天尤人、自卑自棄,或是經營自己的短處,只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貶值。從失衡中找回自信一旦你選擇突出自己的長處和優點,自卑的性格便會消失,一種強而有力的能力便會取代你的缺陷及弱點。這就是性格原理!自卑性格是許多悲劇的根源所在。我們希望像他人那樣去生活,買漂亮的衣服;像他人一樣無拘無束地說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將自我置於別人的人格之下,批判自己,無限誇大別人的能力,這種誇大又反襯出自己的渺小,這是傷害自我的致命武器。我們會覺得自己的人格極不完善,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不足,而別人卻完美無瑕,顯得沉着自信。這種感覺是極其荒謬的。有些人沉淪在自卑感的迷霧中,渴望自己是堅強的、睿智的、成功的;在平凡的日子裏創造了不平凡的生活;擁有幸福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業和很高的名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和熱愛。而其實,他不知道自己卻戴着有色眼鏡,透過茶色的鏡片來看自己,這難道不是很可悲的嗎?有自卑性格的人是這樣:自己瞧自己不順眼,自己總覺得矮人一頭,這就是自卑。當然這“不順眼”、“矮一頭”都是以別人為參照的。“我皮膚黑”,是和別人比而顯得“黑”;“我個矮”,矮是相對於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許多大眼睛的人,才襯托出了“小”。這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實實在在擺在那裏,讓你藏不了、躲不了、否定不了、忘不了,於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憐自己又恨自己,於是耗費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時間精力,企圖去改變那些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但卻常常成效甚微。不管你承認與否,自卑者面對生活缺乏勇氣,不能與強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掙扎。有誰願意成為一個自卑性格的人呢?大概沒有。所有在實際生活中說自己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認為自卑不是好東西。他們渴望着把“自卑”像一棵腐爛的枯草一樣從內心深處拔出來,扔得遠遠的,或者把自卑重重地摔在地上,從此挺胸抬頭,臉上閃爍着自信的微笑。自我貶低很容易使人自卑,並且自棄。為什麼許多人會深陷於自卑情緒中而痛苦呢?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類性格中最常見的弱點之一便是他們“不想要成功”。沿着這條思路發展下去,他們認為成功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要保持成功的地位,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所以,他們便故意或者無意地強調自己的弱點,顯示出不如他人的樣子。克服自卑心理有時要用精神勝利法。精神勝利法能使自卑轉化為自信,使失衡的心理得到平衡。伊索寓言裏的那隻狐狸用盡了各種方法,拚命地想得到高牆上的那串葡萄,可最後還是失敗了,於是只好轉身一邊走一邊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這隻聰明的狐狸得不到那串葡萄,心裏不免有些失望和不滿,但它卻用“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來解嘲,使失望和不滿化解,使失衡的心理得到了平衡。心理學感言人的一生,誰都難免會有失誤,誰身上都會有缺陷,誰都難免會遇上尷尬的處境。有的人喜歡藏藏掖掖,有的人喜歡辯解。其實越是藏藏掖掖,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辯解,卻會越辯越丑,越描越黑。最佳的辦法是學會從精神勝利法中解脫自己,從失衡中找回自信。七、勇敢面對失敗放大遇挫的痛苦是愚蠢的行為。成功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向你招手,只會離你更加遙遠。如果能正確對待挫折,成功總有一天會向你走來。因為,失敗驅除了自負,被謙恭取而代之,而謙恭可使你得到更和諧的人際關係;失敗使你重新認識你在身心方面的資產和能力;失敗藉著使你接受更大挑戰的機會,增加你的意志力。在成功與失敗互換推動與轉化中,你的人生將日益成熟與完美。積極迎接失敗的挑戰一次成功的遠洋航行,必定要經受無數次暴風雨的洗禮;一次成功的探險,必定要克服無數的艱難險阻;一次成功的登月,更是要人類無所畏懼,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成功的路上,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放大痛苦只會讓你更痛苦,只有正確對待失敗,才能成功。在克服失敗的旅途中,我們不僅時時受到外界的壓迫,而且還時時受到自身的挑戰。我們認為自己無法抵擋困難,我們不是被對手擊倒的,而是被自己打敗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即使是最堅毅、最具英雄氣概的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失敗的恐懼中度過的。一個不敢挑戰自我的人,如果經受不住考驗,就不可能成功。只有激起挑戰生存困境的勇氣和決心,才能戰勝自我。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奮起效應”。“奮起效應”是一種積極效應。當一次大的挫折后,受挫人不僅不氣餒,反而激發起改變現況、奮力向上的意志,從而迅速成功的心理效應,就是“奮起效應”。瑞典著名化學家諾貝爾被認為是“科學瘋子”。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的研究,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諾貝爾在瑞典的時候,開始製造液體******。這樣的大危險在這種**投產後不久得到了驗證。工廠發生爆炸,諾貝爾最小的弟弟埃米爾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於危險太大,瑞典**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被認為是“科學瘋子”的諾貝爾,只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進行實驗。諾貝爾將火棉與****混合,得到膠狀物質,稱為炸膠,比達納**有着更強的爆炸力,在1887年的時候諾貝爾發明了無煙**。失敗可以毀滅一個人,也能夠成就一個人。對於意志堅定的人來說,失敗恰好提供他最需要的意志,就是因為失敗的教訓,才把他推向成功。許多偉人、成功的企業家大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他們有的甚至認為,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是一個人能否有成就以及有多大成就的試金石。能否踏過坎坷,邁向光明,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亞特林克勒特說:“我剛剛步入這個社會時所遭受的打擊正是我後來事業成功的基礎。”我們愈不把失敗當作一回事,失敗就愈不能把我們怎麼樣。只要我堅持下去,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因此,我們要增強自己堅持下去的決心,因為每一次的失敗都會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機會。每個追求成功的人都是沿着“挫折―克服危機―再挫折―再克服危機”的模式前進的,失敗的屠宰場不是命運的歸宿。心理學感言一個人的態度反映了他內心的想法。有積極態度的人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事情,不懼怕失敗,只要堅持,就有可能成功。既要贏得起,也要輸得起人生難免成敗,做一個人不僅要能贏得起,同時也應輸得起。因為勝敗實乃兵家常事,也是人生常事。能以客觀、平常心去看待這種勝負,不那麼計較成敗,便可在糊塗時,擁有良好的心情。才不至於在勝利時沖昏頭腦,在失敗時,耿耿於懷,一蹶不振。在一次殘酷的長跑角逐中,參賽的有幾十個人,他們都是從各路高手中選拔出來的。然而最後得獎的名額只有3個人,所以競爭格外激烈。一個選手以一步之差落在了後面,成為第四名。他受到的責難遠比那些成績更差的選手多。“真是功虧一簣,跑成這個樣子,跟倒數第一有什麼區別?”這就是眾人的看法。這個選手若無其事地說:“雖然沒有得獎,但是在所有沒得到名次的選手中,我名列第一!”誰說跑第四名跟跑倒數第一沒有什麼區別!在競爭中,自信的態度,遠比名次和獎品更為珍貴。贏得起,也輸得起的人,才能夠取得大的成就。如果你不能將輸贏看淡,而是格外認真的去計較這一切。結果很有可能會事與願違。周谷城先生有一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問他:“您的養生之道是什麼?”他回答說:“說了別人不信,我的養生之道就是‘不養生’三個字。我從來不考慮養生不養生的,飲食睡眠活動一切聽其自然。”他講得太好了,對比那些吃補藥吃出毛病來的,練氣功練得走火入魔的,長跑最後猝死的,還有秦始皇漢武帝等追求長生不老之葯的,賈家寧國府里煉丹服丹最後把自己葯死的……他的話很清楚地說明了糊塗做人的深意。1996年英國舉行的歐洲杯足球錦標賽半決賽,競爭雙方分別是德國隊和英格蘭隊。英格蘭隊狀態極佳,又是在家門口比賽,志在必得。德國隊當時也處在高峰時期。90分鐘內兩隊踢了個平局,加時又是平局,最後只得點球大戰決勝負。英格蘭隊極興奮,踢進一個點球球員就表露出興奮若狂不可一世的架勢,而德國隊顯得很冷靜,踢進一個點球也基本上無甚反應。後來,英格蘭隊輸了。一位中國足球評論員說:“英格蘭隊太想贏了,所以反而輸了。”查斯特?菲爾德說:“一個富足的個性,在生活中能夠笑看輸贏得失。他們深信自然和自己的潛能足以實現任何夢想,認為一個成功者周圍倒下千百個失敗者是不成功的,真正有效的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有首禪詩寫道:“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都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當我們拚命在物質世界中尋求快樂的時候,往往忽略了我們的內心世界――自己的精神家園,而當我們真正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時候,卻會發現,真正的快樂只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安詳。人生無論成敗,都沒有什麼值得牢記於心的。糊塗一點,儘快忘記那些過去的不快記憶,才會少一些壓力,以後的路才能走的更順暢。韓國早期有一位乒乓球運動員李善玉,在國內屢戰屢勝。一次代表國家隊參加世界錦標賽,臨賽前的一天晚上,她承受不住心理壓力,用刀將自己的手腕割破,謊稱有人行刺她后跑了。結果這件事被查出,成為國際上一大丑聞,為此國家隊將她除名。但在隨後的韓國國內比賽中,她又屢屢獲勝。為了給她機會,國家隊又將她重新召回。在一次國際重大比賽中,她遭遇一名之前從未輸過的德國運動員。開始,李善玉連贏兩局,第三局對方趕上幾分后,李善玉開始動搖了,結果連輸三局。外電評論:李善玉沒輸在技術上,而是輸在只想贏不想輸的心態上。李善玉的這一路因贏得起卻輸不起,走的坎坷崎嶇。這便是不能糊塗就不能勝利的代價。心理學感言每個人都不必總乞求陽光明媚,暖風習習,要知道,隨時都會狂風大作,亂石橫飛,無論是哪塊石頭砸了你,你都應有迎接厄運的氣度和胸懷,在打擊和挫折面前做個堅強的勇者,跌倒了再重新爬起來,將自己重新整理,以勇者的姿態迎接命運的挑戰。失敗並不可怕,退縮才可恥人生無坦途,在漫長的道路上,誰都難免要遇上厄運和不幸。人類科學史上的巨人愛因斯坦在報考瑞士聯邦工藝學校時,竟因三科不及格而落榜,被人恥笑為“低能兒”。小澤征爾這位被譽為“東方卡拉揚”的日本著名指揮家,在初出茅廬的一次指揮演出中,曾被中途“轟”下場,緊接着又被解聘。為什麼厄運沒有摧垮他們?因為在他們眼裏始終把榮辱看做是人生的軌跡,是人生的一種磨鍊,假如他們對當時的厄運和恥笑,不能泰然處之,也許就沒有日後絢麗多彩的人生。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失敗,情感上的,生意上的,學習上的,失敗是不斷伴隨着我們的。人們遇到失敗時,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態度。綜合起來,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對失敗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即理智的態度,這時的失敗激勵人追求成功;另一種是採取消極防範的辦法即非理智的表現,這時的失敗使人放棄目標,甚至造成傷害。無論對於誰,面對失敗的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挺住失敗給自己帶來的打擊,用堅持不懈的努力來開闢全新的道路,曾在伊利打拚的蒙牛集團老闆牛根生就是這麼做的。1987年,當時還在伊利工作的牛根生正在為新出的雪糕搞調研,當他將開發出來的雪糕拿給兒子品嘗時。不料,兒子僅咬了一口,就將整支雪糕扔到了地上。他沒有怪兒子,而是反思自己的產品:產品做不好,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理會,更何況消費者呢?從那時起,牛根生髮誓要把伊利雪糕做成中國第一!為了做出品牌,他去求教一位非常著名的策劃人。三番五次登門拜訪,但是人家一次又一次地推掉。牛根生對策劃人說,自己雖然是賣冰棍的,但是自己表哥非常了不起。策劃人問:你表哥是誰?牛根生說:賣可口可樂汽水的。賣冰棍的是賣汽水的孿生兄弟,既然可口可樂可以做品牌,賣冰棍的為什麼就不能做品牌呢?幾年後,牛根生做到了:伊利雪糕風靡全國,銷售額由1987年的15萬元增長為1997年的7億元,成為中國雪糕第一品牌。牛根生的區域銷售額佔到伊利總銷售額的80%。很多成功的人在嘗試之初往往要遭受一定的失敗,這是毫無疑問的,畢竟世界上的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那麼,同樣是失敗的嘗試,為什麼有的人最終成功了呢?原因很簡單,那些成功的人在嘗試失敗之後挺住了,挺住了失敗帶給他們的苦難,所以最終才能品嘗到成功的甘甜,才能感悟到成功帶給他們的喜悅淚水。失敗是存在於失敗者心中的一種感覺,是他們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由於行動上受到阻礙而產生的一種悲觀情緒。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使我們的工作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它可能會隨時拋棄我們而選擇更加出色的人。這種競爭的殘酷性也在一點一點地剝蝕着我們的自信,所以,有的人就會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破罐子破摔,沉淪下去,從此一蹶不振。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就叫“破罐效應”。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后我們沒有從中學到任何東西,哪怕是一點點的收穫!總結經驗,然後我們就要再重整山河,從零開始,繼續前進,萬萬不可從此永無鬥志的沉沒下去!“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單純的失敗並成為不了成功之母,只知失敗,不知總結,那我們就永遠只有失敗,只有失敗―總結―實踐,這樣,失敗才能成為成功的母親。心理學感言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對失敗、害怕失敗,遇到困難就放棄。只要把每一次失敗都看作新的起點,看作新的動力,堅持不懈、加倍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在艱難的人生道路上,越遇到失敗越要振作,越要拼搏。其實,失敗只是短暫的,只要鼓起勇氣,去戰勝新的困難,就一定能迎接勝利的明天!失敗也是一個機會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機會無處不在。但機會又是稍縱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準備后再去把握。這就要求我們有一種試錯精神。即使最後證明自己錯了,也不會後悔。因為你把握了機會,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機會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們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一筆財富,含義也大致在此。寶潔公司有這樣一個規定:如果員工三個月沒有犯錯誤,就會被視為不合格員工。對此,寶潔公司全球董事長白波先生的解釋是:那說明他什麼也沒幹。汽車工業是個“全球性”工業,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企業大規模向外發展是從汽車開始的。但日本汽車第一次嘗試進軍美國市場,卻以失敗告終。面對失敗,它們不埋怨、不相互指責,而是舉國一致、重新部署,反覆斟酌查找失敗的原因,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他們重新確定了向美國提供油耗低、質量好、符合美國人的操作習慣、具有美國風格的美式汽車的戰略。實踐證明,他們的新戰略是可行的。IBM公司在1914年幾乎破產,1921年又險遭厄運,20世紀90年代初再次遭遇低谷。但是,在一次次糾錯中,他們最終都戰勝了暫時的困難。有一次,IBM公司的一位高級負責人曾由於工作嚴重失誤,造成了1000萬美元的損失,他為此異常緊張,以為要被開除或至少受到重大處分。後來,董事長把他叫去,通知他調任,而且還有所提升。他驚訝地問董事長為什麼沒把他開除,得到的回答卻是:要是我開除你,那又何必在你身上花1000萬美元的學費?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認為,無論是誰,做什麼工作,都是在嘗試錯誤中學會的,經歷的錯誤越多,人越能進步,這是因為他能從中學到許多經驗。杜拉克甚至認為,沒有犯過錯誤的人,絕不能將他升為主管。日本企業家本田先生也說:“很多人都夢想成功。可是我認為,只有經過反覆的失敗和反思,才會達到成功。實際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稱為失敗的東西的結晶。”著名的比倫定律就是這樣說的:失敗也是一種機會。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於嘗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中國有句眾所周知的俗語:“失敗是成功之母。”太過一帆風順,從不犯錯的人很難相信他會取得多麼了不起的成績。縱觀全世界的歷史偉人或者當今的領袖人物,無論是商場上還是政場上,成功的人中無不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失敗和挫折,而能夠從這些挫折和失敗中不斷爬起來的人都取得了成功。無論是政治偉人,還是商場巨人,都是經歷過很多的挫折的人。心理學感言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猶豫不決,因為害怕犯錯而縮手縮腳,失敗也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可以比從成功中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怎樣對待“失敗”是人生旅途中迴避不了的問題。一個有所作為的人,他會知道從失敗中記取“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教訓,不單是從失敗中找到能夠孕育出成功的“成功之母”,更是從失敗中更多地知道了什麼不應該做,應該割捨什麼。不要為失敗而後悔,而要通過失敗學習自己原先不知道的很多東西。知道了這些東西,就能把握住後來的機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觸摸你心靈的讀心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觸摸你心靈的讀心術.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五篇 相信自己,才會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