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能坦然認識錯誤
很多人認為,領導的威信只能立,不能挫。
這話本來不錯,但卻有相當部分的人將它誤解了。把立威信誤認為護短,干錯了事既不敢公開檢討,又不樂意上司批評。
總之是只能說他好,不能說他壞,只能報喜,不能報憂。
這與掩耳盜鈴有什麼區別呢?古代那個盜鈴賊,因為害怕自己在行竊時引起鍾鈴發出響聲,所以想了個自以為絕妙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這樣就聽不到鈴聲了。
結果主人還是抓住了他。原因就是他堵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沒有堵住別人的耳朵。
在大街上不小心冒犯了別人,只要輕輕說聲對不起,就會皆大歡喜。如果舌頭懶得動一下,就可能演變成一場血戰。
同樣道理,領導幹部無意中犯了錯誤,只要坦誠認錯,很容易得到群眾的諒解,並能贏得大家的信任,更無損於領導者的威信。
相反,那種自作聰明,欺上瞞下的做法遲早都會敗露。而一旦敗露,即使是很小的事也會搞得你狼狽不堪,下不了台。
這就叫“偷雞不成反蝕米”,“聰明反被聰明誤”。
戰國時期的秦穆公就是一個敢於認錯的國君。
有一次,他的一匹千里良駒跑掉了,後來被不知情的窮百姓逮住,並殺掉吃了。地方官得知后,大驚失色,將吃了馬肉的300人都抓起來,準備統統處死。
秦穆公聽到稟報后卻說:“不能因為一個牲畜而害這麼多人。”
於是將關押百姓全數釋放,並向百姓檢討,說自己管教不力才差點讓地方官釀成人命關天的大禍。
後來,晉國大舉人侵,秦穆公率軍抵抗,這時有300勇士主動請纓參戰,原來這300人正是被秦穆公放掉並向他們認錯的300壯士。
唐太宗也是一位勇於接受別人意見和批評的皇帝。
有一天,太宗問丞相魏徵:“為什麼歷史上的君主,有的明智,有的昏聵?”
魏徵回答說:“能聽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就是明智的君主;只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是昏庸的君主。例如,隋煬帝就是昏君,因為他不願聽到有人造反的消息。佞臣虞世基就投其所好,隱匿實情不報,結果國破人亡。”唐太宗聽后很受啟發。
還有一次,唐太宗對大臣們說:“隋煬帝這人,學問淵博,也知道堯、舜賢明,桀、紂昏暴,可為什麼他自己還是那麼昏庸?”
魏徵答曰:“一個好皇帝光靠天賦聰明和知識淵博是不夠的,還應虛心納諫。隋煬帝自以為才高,目中無人,誰的話也不願聽,所以他說的是和堯舜一樣聰明的話,做的卻是桀紂那樣愚蠢的事,因而他自取滅亡。”
唐太宗聽了,深覺有理,感嘆道:“前世之事,後世之師。”
唐太宗也確實接受了魏徵的不少諫言,改正了自己的一些過失,以至於他有時行事,想到魏徵的批評就會改變做法。
有一次,唐太宗改變主意,不坐早已按他的吩咐準備好了的車馬。
魏徵問其緣故,唐太宗說:“只是想到你又要批評我張揚、奢侈,所以取消了這次出巡。”於是兩人哈哈大笑起來。後來,天下太平的時間一長,唐太宗就漸漸奢侈起來,於是魏徵的意見就越來越多。有時候,唐太宗聽得不是滋味,就拉下臉來,但魏徵彷彿視而不見,照樣據理力爭,讓唐太宗下不了台。
有一次,在上朝的時候,魏徵與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顧及自己的形象,勉強忍着沒有當場發作。回到內殿,唐太宗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把魏徵給殺掉!”
長孫皇后問他何故要如此做法,唐太宗說:“他總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羞辱我,我實在忍無可忍。”
長孫皇后聽了之後,轉身進了內房,不一會兒,她穿了一套朝見的正式禮服,一出來就對唐太宗下拜祝賀,唐太宗不知她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便問何以如此。
皇后答道:“我聽說只有在英明天子的統治下,才會有正直無畏的大臣。魏徵這樣直言不諱,不正說明了陛下的英明嗎?所以我應該祝賀你才是。”
長孫皇后的一番話使唐太宗清醒了許多。從此他不但不再忌恨魏徵,反而勉勵他以後要多提意見,要繼續揭短。
後來,魏徵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要求辭職,唐太宗堅決不同意,並對他說:“金屬摻在破石中就毫無用處,只有將它冶鍊出來才能做成器具。我怎能讓你告老辭職呢?”
魏徵病逝后,唐太宗十分傷心,他在朝廷上嘆息着對大臣道:“一個人以銅為鏡,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與行為舉止。以史為鑒,可以明白歷代興亡的原因;以人為鏡,可以知道自己行為的是與非。我曾擁有這三面鏡子,時時對照,以盡量減少自己的失誤。現在,魏徵去世了,朕喪失了一面好鏡子。”
唐大宗還要求群臣效法魏徵,知有不妥之處,一定要諷諫。
唐太宗與魏徵的故事之所以成為千古佳話,原因正在於一個至高無上的封建皇帝都敢於認錯,善於納諫,它對人們的啟迪和教育作用將是跨越時空的。
這樣看來,對領導者來說,做到“坦然認識錯誤”,又算得了什麼苛求呢?
唐太宗並沒有因為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就損害了自己的威信,相反,卻使他成為流芳千古的一代明君。在他的任期內,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極少有的盛世――貞觀之治。
所以說,作為領導幹部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既要和部下溝通、解釋,甚至承認錯誤,但萬不可有損人格和尊嚴之舉。
事情就是這樣,當我們刻意去追尋某種東西的時候,可能無功而返,但如果換一種方式,則可能輕而易舉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