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章 朝會 議政
只聽門外隨堂太監盧九德叫道:“皇上,該上早朝了。”
崇禎聽了默默的坐到塌沿,周皇后急忙起身給他批上衣服,然後門外侍候的宮女內侍捧着各色物品進來給皇帝穿衣洗漱,再到外間吃幾個點心,喝碗奶子。走出坤寧宮,在一應儀仗的組擁下到左順門(現協和門)朝會。
明代朝會制度,每年的元旦冬至,生日等在皇極殿(太和殿)舉行宏大的朝會,但只是儀式。日常政務分大朝和日朝,日朝又分早朝和晚朝,大朝在皇極門(太和門),每月初一和十五舉行。日朝也承常朝,早朝在左順門(協和門),午朝和晚朝在右順門(熙和門)。真正的政務其實在日朝處理的。自從洪武帝朱元璋定了這個制度,其實明代除了他本人沒幾個皇帝會遵守能堅持的,比方說這個早朝,要三點鐘起床,五點鐘到皇宮,六點鐘正式奏本,天天如此誰能受得了,那幫閣臣大都是六十多七十了,每天這樣就不用做事了,下了朝總要補補覺吧。
歷史上嘉靖和萬曆都曾經幾十年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並不代表不理政務,通政司還是要把各類公文送到司禮監再到皇帝硃批的。
左順門,大堂,群臣禮畢。
崇禎目掃群臣:“各位閣部,尚書,諸位臣工,今天是我們新一屆的政務樞要第一次朝會,請你們依次闡述怎樣司職,怎樣開創新政,興我大明社稷。”
新任內閣首輔大臣徐光啟出列奏道:“皇上,臣請召西洋傳教士湯若望,會同宋應星兄弟到京,開講西洋學術,大興科技強國之路,這是條陳。”
“准奏。”崇禎不等他人出聲反對,立即斬釘截鐵的應允:“再有其他通曉科技學術之人一應召來,就在重華宮開設一個科技院,所有官員士子都要積極的去聽講,學的好朕會提拔重用,學不好的,反感不學的就要被朕的新時代淘汰。還有,朕已經選定內廷職司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秉筆太監王德化提督東廠監察百官,隨堂太監盧九德提督御馬監並組建西廠保衛皇家所在,提督太監韓贊周組建內行廠專司皇家經濟事務……別出聲,聽朕說完,這可都是祖制有的,不是朕的發明創造,西苑果園廠已經挖了一個大糞池子,誰要再提什麼祖制的反對朕,就先把他扔到那個糞坑裏嘗一天味道……”
崇禎看了看神情古怪的群臣,繼續道:“傳旨駱養性繼任錦衣衛都指揮使,依例司職,主要行動在軍事上,保護樞密機要,刺探敵情為重點。……諸位大臣,你們放心,朕興廠衛,不是針對你們的,各自有他們要做的事,但是東廠有督察百官不法的職責,若有作姦犯科,貪污腐敗,瀆職失職的,還是要抓,要交刑部大理寺論罪。”
次輔來宗道上前:“皇上,閹黨定案的名單可要繼續議議?”
“不議了”崇禎大手一揮:“以後不管什麼黨,只要忠心做事都是好黨好官,一朝天子一朝臣,魏閹得勢的時候去獻媚去討好的大有人在,也不一定就出自本心,不得已而為……都察院曹於卞可會同東廠對所有官員一一核查,並統計各職司庫府,朕要知道一個真實的數目,算算家底啊。”
來宗道暗暗鬆口氣,前陣子被東林黨人指責討好過閹黨,好在皇上乾剛獨斷,幸好自己是今上的擁立派啊,當初信王懼怕魏忠賢,不敢去皇宮,是自己帶人拉着去的。他卻不知道此崇禎已經不是彼信王了,不搞逆黨是因為崇禎不願內耗,要開創新政。
歷史上的崇禎就是一開始就盡顧着擴大化的追究閹黨,走馬燈似的換大臣,在位十七年十七個首輔,五十多個尚書,這樣誰還能安心朝政,最後無人可用,自取滅亡。
次輔周道登上前:“臣兼領禮部,會試已過,請准於三月十五於皇極殿欽點狀元。”
“准奏!”
“還有,皇上已經改元,請下旨於江南,及各府道為皇上採辦秀女,為我皇選妃……”
“這個不準,現在國家危機四伏,財政枯竭,朕不是昏君,知道事情輕重緩急,以後再說吧。”
崇禎盯着周道登看了又看,心想,你這個老小子,滿嘴的仁義道德,其實內心一股子的男盜女娼,就是你三年後回江南娶了十四歲的柳如是(明末江南名妓,1618年生,最後又嫁錢謙益,清兵滅南明,本來相約投水撲死,錢謙益卻變卦了,說水太涼,頭皮癢,剃髮結辮降了清朝),朕偏不能如你的意,扣你在京,給老子修史書吧。
戶部尚書房壯麗奏:“臣查了戶部庫房,去年稅銀還差七十萬兩未解到京,去年天旱,冬季水淺漕運中斷,差二百萬擔糧米未到京城已鬧飢荒,邊軍缺餉一百三十萬兩白銀,已有兵營嘩變鬧餉……”
“財政和吏治才是當前政務的首要”,崇禎看了看吏部尚書王永光道:“賦稅入不敷出從萬曆皇帝三大爭之後就一直困擾朝堂,所以萬曆皇帝想要徵收礦稅和商稅,然而大商人和礦主其實就是大官僚和大地主,而我朝的大地主來自士紳階層,有了功名之人就無需交稅納糧,靠投現帶動更多的人亦不納糧交稅,此消彼長,皇朝養士二百多年,自然就積累成了大勢力,礦稅商稅也就征不上來,稅監被逐被打,反而落下罵名……你們不要激動,各自想想是不是這個理?朕現在還沒說要士紳一體納糧的。”
何為投現?就是通過科舉取士得到了改名的士子,依大明例律是不用納糧交稅服徭役的這些舉人進士一但有了不用納糧交稅的身份,他的親朋好友就把自己的田地也劃到了他的名下,亦不用納糧交稅了。因為明太祖朱元璋是出身於社會底層、放牛郎,在明初時為了籠絡士紳文人集團所謂的養士之策。剛開國時有功名的少,還影響不到國家大政,明成祖還可以五伐北元,七下南洋……然而二百多年下來,大明士子年年增加,終於,養出了一個龐大的不用納糧交稅的文官士紳集團,也終於國家財政枯竭了,小民沒有土地交不起,再加稅吧,明末就有了李自成,張獻忠……
看着百官鬆了一口氣,崇禎的火氣又上來了:“現在的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已經佔有國家財富的十之八九,卻是不用交稅納糧的特層階級,需要交稅的自耕農只佔有國家財富的十分之一,卻要養活整個國家,就如此還是不滿足,仍然要變着法子想把一點點的財富再摟到自己懷裏,大斗小斗,折色銀,火耗,國家徵收一分銀,下面敢收二分!自開中葉琪變法,餵飽了大鹽商卻又把軍屯給荒費了,當時銀貴米賤就定製收銀充稅,說是省了運輸費用,可是國家收了銀子卻仍然要買米糧以輸京師,要支付運費給漕幫,還要出工錢疏浚運河水道,也因此而有了新名堂曰火耗!現在是銀賤米貴了又該怎麼說?此類種種究竟是為了什麼人的利益?反正是國家戶部是越來越沒錢,朕也越來越窮。你們說說看,該怎麼辦?朕還有理由去選秀女嗎?”
列位看官,知道何為火耗嗎?“火耗”起於明代萬曆年間,原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賦稅一律征銀上交國庫,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就有了火耗。徵稅時加征的“火耗”大於實際“火耗”,差額就歸官員了。清初的官員沿用了這種做法。而且,“火耗”不斷加重:一般州縣的火耗,每兩達二三錢,甚至四五錢。
一番話說得群臣懵逼一片,半天不說話,怎麼也不知道皇帝看的如此通透,這些事實其實人人都感覺,卻沒有想到這麼深奧,怎麼也想不到足不出戶的皇帝能夠想的這麼系統……
崇禎看着群臣相互你看我,我看你的也覺得可笑——這些理論可是後世的專家學者調查研究透了的道理,應對辦法都給出來了的。但是能夠進到閣部的大臣哪一個不是人精,都是從下到上摸爬滾打混上來的,但是誰也不想也不敢開口把自己的蛋糕切一塊給國家,縱然自家不心疼,別人呢?
“好了,朕也知道,這些事情由來已久,不能一下子改變,每一個官員都要想想該怎麼辦?你們要保家族利益,也要國家發俸祿,需要兩頭兼顧,下去以後都寫一篇策論吧……對了,三月十五殿試的題目就是這些,把朕剛剛說的,起居官,抄錄一份給禮部,就以此為題寫出好策好辦法的為一甲。”
“還有,以後朝會的制度朕也想改,都這麼起五更爬半夜的誰都不好受,罷朝三天,三月十五皇極殿(太和殿)大朝會一起議定!退朝。”
——00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