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和洞窟

菩提樹和洞窟

菩提樹和洞窟

在鹿野苑產生了一個願望,很想再東行二百多公里,去看看那棵菩提樹。菩提樹的所在,叫菩提迦耶。

我想走一走釋迦牟尼悟道後走向講壇的這條路。二百多公里,他走了多久?草樹田禾早已改樣,但山丘巨石不會大變。

從瓦拉納西到菩提迦耶,先走一條東南方向的路,臨近菩提迦耶時再往東轉。出發前問過當地司機,說開車需要十一個小時。二百多公里需要十一小時?這會是一條什麼路?

待到開出去才明白,那實在是一個極端艱難的行程。窄路,全是坑坑窪窪,車子一動就瘋狂顛簸,但獲得顛簸的機會又很少,因為前後左右全被各色嚴重超載的貨車堵住了。

好不容易爬到稍稍空疏的地方,立即冒出大批乞丐狠命地敲打我們的車窗。荒村蕭疏、黃塵滿天,轉眼一看,幾個一絲不掛的男子臉無表情地在路邊疾行,這是當地另一種宗教的信徒,幾百年來一直如此,並不是時髦的遊戲。

幸好,向東一拐快到菩提迦耶的時候,由於脫離了交通幹道,一切都好了起來。路像路,樹像樹,田像田,我們一陣輕鬆,直奔而去。

菩提迦耶很熱鬧,世界各地的朝聖者摩肩接踵。滿街都是銷售佛教文物的小攤,其中比較有價值的大多來自西藏。很多歐美人士披着袈裟、光着頭、握着佛珠在街上晃悠,看起來非常有趣。

先去大菩提寺(Mahabodhi)。

脫鞋處離寺門還有一段距離,因此脫鞋后需要走過一段馬路。多數人穿襪而行,少數人完全赤腳。我想在這裏還是赤腳為好,便把襪子也脫了,向寺門走去。

迎面便是氣勢不凡的大菩提寺主體建築。這個建築一色凈灰,直線斜上,雕飾精雅,如一座穩健挺拔的柱形方台。門戶上方,有一排古樸的佛像,進得內殿,則是一尊金佛。

我在金佛前叩拜如儀,然後出門繞寺而行。在後面,看到了那棵菩提樹。

菩提樹巨大茂盛,樹蓋直徑近二十米。樹下有兩層圍欄,里裡外外坐滿了虔誠的人。

內層有考究的石圍柱,裏邊只能坐二十來人。佛教本性安靜,這裏也不存在任何爭擠。我與李輝居士在石圍欄門口一看,正好有兩個空位,便走進去坐了下來。

我閉上眼,回想着佛祖在這裏參悟的幾項要諦,心頭立即變得清凈。

現在的這棵菩提樹雖然只有幾百年歷史,卻與釋迦牟尼悟道的那一棵有直接的親緣關係。當年已有僧侶留下樹種,代代移植,也有譜系,這一棵的樹種來自斯里蘭卡。

在菩提樹下打坐后,我們還去拜見了大菩提寺的住持。住持還年輕,叫帕拉亞先爾(PrajnaSheel),是個大喇嘛,受過高等教育。問他當初為何皈依佛教,他說一讀佛經覺得每一句都能裝到心裏,不像以前接觸過的另一個宗教,文化水平高一點的人怎麼也讀不進它的經典。

他說,這些年佛教在印度的重新興盛是必然的,因為佛教本身沒有犯什麼錯,它的衰落是別人的原因。

說到他為什麼如此快速地接見我們,他說當然是因為法顯和玄奘。他們一千多年前長途跋涉來到這裏,對這裏的描述句句如實,也成了我們重溫菩提迦耶當年盛況的根據。他說,總之,中國對佛教太重要。

告別住持,我們繼續回溯釋迦牟尼的精神歷程。最想尋找的,是他悟道之前苦修多年的那個地方。

據佛教史料記載,那兒似乎有一個樹林,又說是一個山坡。幸好有當地人帶路,我們的吉普歪歪扭扭地駛進了一個由密密層層的葦草和喬木組成的樹林。這裏沒有公路,只有人們從葦草中踩出來的一條依稀通道。開了很久,我們都有點害怕了。終於,開到了一個開闊地,眼前一堵峭壁,有山道可上。

我領頭攀登。很快發現,山道邊黑乎乎地匍匐着一些軀體,仔細一看竟是大量傷殘的乞丐。只有骨碌碌的雙眼,表明他們還保存着生命。

當凄慘組成一條道路,也就變成恐怖。只得閉目塞聽,快步向前。

在無路可走處,見到了一個小小的岩洞。彎腰進入,只見四尊佛像,其中一尊是釋迦牟尼在這裏苦修時的造像,骨瘦如柴。佛像前的燃燈,由四位喇嘛守護着。

鑽出山洞,眼前是茫茫大地。我想,當年釋迦牟尼一定是天天逼視着這片大地,然後再扶着這些岩石下山的。山下,那棵菩提樹正等着他。

我轉身招呼李輝一起下山。守護洞窟的一位喇嘛追出來對我們說:“下山後趕快離開這裏,附近有很多持槍的土匪!”

我聽了一驚,心想:宗教的起因,可能是對身邊苦難的直接反應。但一旦產生便不再受一時一地的限制,因此也無法具體地整治一時一地。你看悠悠兩千五百多年,佛祖思慮重重的這條道路,究竟有多少進步?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印度菩提迦耶,夜宿Asoka(阿育王)旅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年一嘆(余秋雨至為珍貴的代表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千年一嘆(余秋雨至為珍貴的代表作)
上一章下一章

菩提樹和洞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