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豎子姦猾
在涼州生活的人,無論是世家豪強,還是黔首百姓,都對“涼州三明”的事迹不陌生。
涼州三明,是籍貫為涼州的三位名將:皇甫規、張奐與段熲。
因為三人的表字都有個“明”字,又都在治羌中立功揚名,故而在當時被稱為“涼州三明”。
而先是大破西羌、又擊滅東羌的段熲,無疑是名聲最大的一位。
順帶的,他麾下兩名將佐,夏育與田宴也揚名於大漢。
就是這兩個人的結局都不太好。
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他們和匈奴中郎將臧旻三路討伐鮮卑,都大敗而歸,兵馬損失十之七八。事後,他們三人都罷官削爵免,成了個庶人。
不過呢,對於在涼州生活的黔首百姓來說,夏育這個名字,是值得尊敬的。
因為他早年在段熲的麾下,擔任護羌營的司馬,在與羌人的戰鬥中屢次立功,給了涼州的百姓十幾年沒有戰亂的好日子。
黔首嘛,不怕苦,但怕亂。
苦,日子熬着熬着就過去了;而亂,則是白骨露於野的滿目瘡痍。
不要懷疑這點,涼州斷斷續續持續了一百多年的東羌叛亂,用無數條人命,證明了戰亂才是黔首百姓之殤。
是故,在漢陽、隴西和金城等挨着西羌的郡,對夏育至今還親切的稱之為“夏司馬”。而不是他被罷官前擔任的職位:護烏桓校尉。
這種備受敬仰的人物,出現在眼前,還是很令人震撼的。
王達這個小子,直接躬身作揖,口氣謙虛無比,也恭敬無比,“原來是尊駕是夏司馬!小子無知,方才冒犯虎威,敬請海涵。”
而華雄呢,心中一動,便將手中的魚遞了過去,嘴巴還配合的一努。
意思很明顯:賠給你魚....
然後呢,行完禮直起腰的王達愣了。剛施施然接受王達行禮、用手撫着鬍鬚自持身份的夏育,也愣了。
什麼個意思?
報了名號,竟然還將魚給遞過來?
難道“夏育”這個名字的分量,在這個少年的眼裏,就值一條魚?!
先反應過來的是王達。
他用手偷偷的扯了扯華雄的一角,小聲提醒說:“阿兄,快點把魚放下,給夏司馬見禮了。”
他的出聲,也讓夏育反應了過來,臉上迅速變成鐵青一片。
馬上的,鐵青就變成漲得通紅了。
因為華雄,緊接着的話語是:“夏司馬,是覺得一條魚不夠果腹嗎?要不,我再去射兩條可好?”
好嘛,華雄的這句話,等於將夏育仗着身份索要魚兒,徹底變成了事實。
王達直接張大了嘴巴。
他實在是想不通。
平時很聰明、心眼很多的阿兄,怎麼今日在大好機遇面前,就變成了個死心眼呢?
難道阿兄看不出來,夏司馬已經對他流露了幾分欣賞之意了嗎?
只要在涼州有打好名聲的夏司馬,對外扔出一兩句誇獎的言辭,對阿兄的未來,會有多大的幫助啊!
而夏育呢,臉黑黑的盯着華雄看了好一陣子,才將情緒給收了起來,轉身離去。
還將一句惋惜,扔在了晚春的冷風中:“唉,不想是個愚鈍憨兒!可惜了這副身材和天生猿臂。”
不過呢,他還沒走兩步呢,就被華雄小跑繞到了前面給堵住了。
只見他拱手作禮,裝出一臉的疑惑,明知故問:“夏司馬為何無故折辱小子邪?方才夏司馬言無魚果腹,小子以魚奉上,有何不妥邪?”
“唉....”
夏育眼中帶上了一絲憐憫,殷殷謂之:“老夫乃何人也!安能貪圖汝之魚兒?不過是看汝生得雄壯和天生猿臂,便見獵心喜,借故試探汝是否為可造之材也。”
如果老天爺再給一次機會的話,夏育是絕對不會說著出這句話的。
因為馬上的,他的話語剛落下,華雄就行了個弟子禮而拜,“多謝先生不以雄愚鈍,收為徒!雄以後必然勤勉向學,不負先生厚望!”
夏育直接愕然。
什麼意思?
老夫什麼時候,說要收汝為徒了?!
好嘛,華雄終於圖窮匕見了。
他一直裝傻,是故意為之,為了挖個坑給夏育;更是為了自己的未來!
從去年魂穿華雄開始,他就一直思考着未來的人生路:作為一個郡縣屯長的兒子,一個父輩籍籍無名、家無餘財的黔首百姓,如何迎接馬上就到來的東漢末的亂世?
苟活,是想都不要想了。
現在已經是公元181年,再過三年就會爆發黃巾之亂,和迎來席捲西涼和關中三輔的羌人之亂。到時候他要麼跟着他阿父一起上戰場,要麼淪為被羌人拉去填溝壑的屍體。
利用先見之明跑去抱一條大腿,也行不通。
自己才虛歲十三,要家世沒家世,要名聲沒名聲,誰會鳥一個黔首百姓呢?
要是他膽敢未卜先知的,嚷嚷天下即將大亂什麼的,就會被當成妖言惑眾,直接官府拿下給砍了腦袋。
唯一能願意讓他抱的大腿,就是董卓!
董卓是隴西人,良家子出身。起家的資本是以勇猛聞名州郡,以恩義拉攏羌人和西涼遊俠兒。用他們的擁護征戰沙場,成為了繼“涼州三明”之後,西涼人權柄和兵權最重的人!官至并州刺史,又轉為河東太守!
自己若是努力練好騎射,將來跑去投靠董卓,以同為西涼人的鄉黨身份,肯定會被收留。再察言觀色的賣點乖和加把勁立下戰功,被倚為心腹也不是不可能。
就是有一點不好。
到了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會在陽人之戰中,被江東猛虎孫堅給砍了。
連屍首都收不回來。
好吧,就算是能逃過孫堅的刀,未來也沒有盼頭。
董卓被王允弄死後,所有的西涼諸將都會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還遺臭了萬年!
明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何苦跑去抱董卓大腿呢?
當然了,華雄也想過,要不跑去找個大儒拜師、賣弄點後世知識刷刷名聲什麼的。
嗯,就是想想。
別說他家中出不起拜師讀書的束脩,能湊齊了也沒有人引進大儒的家中啊!再說了,也趕不上趟了啊!就三年時間,能刷出什麼名聲來?
扔出一點超時的見識,那叫此子異於人;扔出來的多了,那就是妖孽!
會被人免費送個火葬!
不是說,步子跨大了,就扯到那個啥了嗎?
而偶然遇到的夏育,就是成了華雄未來人生路的那道曙光!
夏育一生都在為大漢朝征戰,人們對他的看法,稱讚他之前的赫赫戰功也好,嗤笑他兵敗被貶為庶人也罷,但沒有人會質疑他對大漢朝的忠義!
是的,忠義!
華雄知道眼前的人是夏育后,心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藉助夏育的名聲,為自己加上一個忠義的光環!
為了彌補自己的生而卑微,為了以後的立身之本!
畢竟,大漢朝積威四百年,深入人心。
畢竟,他華雄想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保住性命和順便做點什麼的話,除了高舉漢室旗幟、用忠義來標榜自己外,已經沒有了別的資本。
至於在胡漢雜居的西涼,在這個羌亂斷斷續續蔓延了百年的地方,以大漢忠義之士來標榜自己,會不會木秀於林嘛.....
那是真的想得太多了。
羌亂一起,人命賤如狗。要麼同流合污,要麼淪為馬蹄肆意踐踏的野草。
反正結局都不好,何必糾結那麼多呢?
還不如抓住機遇借夏育撈點名聲,積攢點威望,去拼搏出另一個未來!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
死了,一了百了,不必怨天尤人;活下來,就有了立身之本。
退一萬步來說,夏育在無論是才學還是征戰經驗,都足以成為良師。機會老天爺給了,能不能抓住,是靠自己把握的。
此時不打蛇隨上棍的拜師,更待何時!
呵!
而年近六旬的夏育,做為吃過許多鹽巴的老人家,愣了一會兒之後,終於反映了過來:他是被眼前虛歲才十三的小兒,給耍心眼詐了!
還成功了!
當即,就羞怒交加的咆哮如雷:“豎子姦猾,安敢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