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會否節外生枝?
覃芳舒今日不是來和薛妃爭執的。
所以她並沒有阻止薛妃公然當陳皇后的面前提出即帶太子迴避的舉動,但她還是會訴苦:“殿下除聖人外,也極親近賢妃,又的確多虧賢妃廢心,因此才至殿下對賢妃也生孺慕之情,賢妃膝下沒有子女,殿下由她撫育,她也將殿下視如親出,因此妾身也明白賢妃是因為重視殿下,故而才不願殿下……為天倫血緣之情所牽絆。”
“阿薛不是如此小的器量。”陳皇后搖頭嘆氣:“咱們女人啊,有多少活着活着爭的心性無非是落在子女身上了,哪家的兒郎更長進,哪家的女兒得高嫁,若是在普通門戶,或許還能指望個能和夫婿長相廝守,但在這座宮廷的女人,誰都無法指盼帝王的專寵。
所以更得相爭,爭榮華加身,爭權勢在握,這就是世人眼中的后妃,彷彿不去爭不去奪必然就難得善終。而我卻是懂得阿薛的,這麼多年了,她只有盼求卻從不爭奪,她對安兒的愛護終究是心裏那份盼求的落實,無法將情意付諸夫君,卻也不願心藏冰霜的活着,她竭盡心思對安兒,不是為了讓安兒回報什麼,而是還想自己像個活人一樣。”
這話,陳皇后多少說的也是自己的心思,話說出來,卻引起了胸臆的一股悵郁,可她還沒有如何,卻聽芳舒竟哽咽了。
“聖人信任賢妃,妾身卻不得不多想,就連聖人都因心中不忍允許妾身對殿下略盡親長之慈,唯有賢妃阻撓妾身與殿下親近,指不定會誤導殿下,認定妾身心懷叵測,讓殿下提防疏遠妾身,最近這些日子以來,妾身常作噩夢,夢裏那些北遼的蠻人殺進了臨安城……”
“快別說這些糊塗話了。”陳皇后忍不住阻止芳舒:“我雖不懂戰事,這軍國大政之事也由不得我們這些婦道人家作主,可就連多少普通百姓都是明白的,如今朝堂之上有湘王殿下坐鎮,又有襄陽公、辛將軍等等勇將,再不比得當年,如同守不住開封般的再失了這半壁江山,阿舒你的憂慮我能夠體諒,但這種大不祥的話要真落人口實,可是會被治罪的。”
見芳舒又是驚怕又是哀愁,不哽咽了,淚珠子卻掉得兇猛,陳皇后忙勸了幾句,又勸不住,正好這時尚宮局的女官們奉詔來見,陳皇後分身乏術,潘氏便自然而然“請命”道:“聖人先去見幾位尚宮吧,奴在此侍奉覃娘子,待娘子情緒緩和了再送娘子返青梧閣。”
陳皇后並不作他想。
而芳舒的情緒經潘氏安撫,自然也漸漸平復了,當兩人往青梧閣去的時候,芳舒才終於說了正題:“我收到宮外送入的訊報,湘王妃今日已經動身出城,同行的還有太師府的家眷,很顯然,湘王動手在即,為防萬一才讓湘王妃避出城去以便發生意外時能安全脫身。”
“那覃娘子總算願意訴諸詳細計劃了?”
芳舒緩緩地往前走,清淡的眉壓着平靜的眼,聲腔里自是再不帶一絲半點的哽咽:“我非不信任娘子,只不過晏無端的詭計難測,咱們要挫敗他的詭計,實難定下具體策略,不過我揣摩着,晏無端欲行篡位,必然不會等大軍班師回朝,重兵在外,於他才更有勝算。
事發應當就在數日之間,咱們必需得先有準備,皇後殿裏的事還勞女官處處留心,若有風吹草動……此時也不必顧忌太多了,女官身邊無可信之人,需得親自往青梧閣知會。”
潘氏輕聲道喏。
“另有司馬芸過去的親信雖已盡被陳皇后所彈壓,均不再掌管要重事務,但陳皇後到底心慈心軟,不肯將那些人斬盡殺絕,我相信有哪些人還能利用女官應該心中有數。”
“娘子打算怎麼用?”
一絲似有若無的笑意從唇角掠過,芳舒眉眼更是低斂,幾個字輕輕道出。
那極輕的語音,也像並沒有造成潘氏任何震驚,而她的回應也僅“明白”二字。
“遊說這事就不必女官出面了,我自有安排,女官心裏也明白,咱們的成敗與生死可都在此一舉了……所以女官等會書於名下的人名,這些人不僅僅要具野心,且還必需得用。”
此刻,芳舒終於走盡了那曲折的游廊,她轉頭,看已經看不見的那座皇后居住的殿閣:“還有太子的安危,我也要盡託付給女官了,無論如何,太子不能受晏無端控制!”
——
大理國滅的喜訊自然也不會傳不進畔西園,雖然已經是次日了,但聽聞喜訊的宗室們還是狠狠喧嘩了一陣。
“想咱們當年,被遼狗欺凌侮辱的慘況,多得上蒼先祖庇佑,不僅讓咱們僥倖歸國,還終於眼見了遼狗得到此等報應!”
“要我說,段氏還是死得太容易了些,辛坦之就該把這狗賊押回臨安,讓這狗賊受凌遲之刑,才抵得過我等曾受的苦辱!”
“段氏雖死,可大理必定還有宗室存活,咱們應當主張,令上太保將段氏族人逮解臨安,將他們全都五馬分屍才能解我大衛皇族心頭之恨!”
“不僅僅是宗室,還有大理的臣民,為官者都該被處死,為民者沒為奴僕供我等驅使!”
覃澤默默的聽着這片嘈雜和喧嘩,眉頭越蹙越緊。
這就是衛國的皇室宗親,一場軍事的勝利在他們口中盡應歸功於上蒼和列祖,全不顧念將士們的浴血拚殺,而大理只是北遼名義上的屬國,一個屬國的覆滅竟成了遼人的報應?他們甚至還在埋怨辛將軍未將段懷森活捉,他們竟還以為他們有資格對湘王發號施令,北衛亡國之辱未血,淮河以北失土未復,他們心繫的卻仍是一己的苦辱。
他們的確受過苦辱,可曾想到過他們畢竟已然被釋歸國,坐享榮華富貴,而多少北衛的遺民尚且還在受奴役之苦,掙扎於生死邊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兩國之戰便是要誅連君臣,可與平民百姓有何干係?百姓是能左右國家稱臣於北遼,還是能左右自己的君帝暗殺西夏貴族?
大理雖非衛土,不過也曾為中原一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也實難怨得湘王對羿姓皇族的鄙夷,王朝已經腐朽,羿氏的國祚還當真應該延續?
無奈有史以為,但凡江山易主,必生烽煙戰亂,就算外無強敵覬覦,也必會讓無辜百姓受難受罪。
所以如徐公等等臣子,明明清楚君帝的昏庸,皇族的無能,卻仍在期待這亂世之中,翹盼得個賢主降世,力挽狂瀾,振救岌岌可危的江山社稷。
嘈雜聲中,覃澤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晏遲立在宮中一座高閣上,他此刻目光所向也正是畔西園。而哪怕是目力過人,如此遙遠的觀望,當然也無法看清那座離宮裏任何一個人影,晏遲只聽見了微不可聞的腳步聲,天下也唯有他的這雙耳朵能聽見穆清簫的腳步聲了。
畔西園,修建得很是美輪美奐,一個王朝的氣數將盡,但奢華的氣韻卻彷彿並沒有因此衰沒,反而漸有衝天之勢,如一個將死之人的迴光返照。
兩雙眼睛,晏遲目如鷹隼,清簫卻似有些微的迷茫,又或者是惋惜。
“你之父祖,曾為力挽狂瀾而浴血奮戰,可嘆啊,那番心血卻付之東流。”
晏遲不消眼瞻清簫的神情,就已勘破了他的想法,多餘的話他也不想再多勸,仍望着那雲煙曼妙處——早上一場大雨,此刻天地間尚未豁然開朗,畔西園高低錯落的樓閣亭台,如為仙霧盤繞,但更遠處的西湖水卻已經泛起亮澤,似乎更易受到陽光的眷顧。
晏遲說:“處理了臨安城中事,從此你便真是世外之人了,鍾離老頭兒的衣缽也唯只能指望你了。”
“要對羿栩用術了?”
晏遲頷首:“他畢竟是一國天子,這座皇宮又是先經堪輿建成,在此間對人君用術本是不易,還多虧羿栩他自己早生心魔。”
“簫有成算,師父放心。”
從高閣而下,清簫已然再無猶豫,父祖的慘死一直讓他無法盪除心中的戾仇,而懷着這樣的戾仇他無法像母親期盼的那樣澹泊自安,無論身在林泉,又或混跡紅塵,都將是怨世偏激之人,害人累己,愧對父祖先人,更對不住歷盡艱辛將他誕下希望他一生喜樂的母親。
而放下仇戾,就要手刃仇人,羿承鈞這罪魁雖然已死,可司馬芸還活着,司馬芸做盡罪惡之事只為其子能夠登上帝位,那個最終獲利的人羿栩還活着,亡人已經魂飛魄散,但不甘與怨恨卻遺留在他這後代的身心,唯入世復仇才能得以解脫,一筆勾銷恩怨情仇。
他救不了天下,只有解救自己。
福寧殿裏,氣色看似已經恢復如初的羿栩這時卻似有些焦灼,就連春山居士撫的一曲清心樂也無法讓他清心,直到眼見清簫踱入內堂,羿栩鬆開眉頭快步迎上前去,一邊觀察着清簫的神情,似乎情緒又平復了幾分。
只見羿栩大手一揮:“我也不問無端今日邀你出去是為何事,橫豎現在我也受不得那些事務的攪擾,清簫速速點茶來品,一陣間可得再修內氣了。”
清簫伸手一個“請”勢,藉機擺脫了羿栩與他把臂而往的意向,卻當羿栩轉身之時,他手指在虛空微畫,而後一扣一彈。
這手勢落在潘吉的眼睛裏,雖覺怪異但自是不動聲色。
春山看了卻是心頭一驚——虛空制符,穆郎竟然是在皇宮大內這樣的地方對一國天子施用術法,這樣的手段和膽量絕非普通術士所具,雖說他一直知道穆郎的功法高妙,但虛空制符已經是他但聞未見的奇術了,更何況,羿栩再是如何昏庸畢竟貴為人君!貴為人君者,又是在宮廷之內,邪罔之術難侵心體,即便得逞,施術者多半也會受邪術反噬……難道說,湘王殿下的用意,竟然是要用道家殺伐術弒君?!
但春山很快就不驚了。
因為他聽見清簫的話,卻是在回應並沒有追問的天子。
“是件大好事,便是官家聽聞也是無妨的,大理國滅,攻伐雲南之戰大捷,從此世上再無大理國,而大衛的疆域得以擴展,可喜可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