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習兵法
諸葛亮七歲時,識字讀書已經兩年了,一天,父親諸葛珪拿出一本他收藏了多年《孫子兵法》,遞給諸葛亮,說:“這是歷代最著名的兵書,一共13篇,篇篇觸及用兵精要,你先拜讀幾天,幾天之後,我再來考考你。”
孔明接過《孫子兵法》,十三天大門不出,或呆坐,或卧伏在卧室里,仔細拜讀了13篇兵法。
十三天之後,諸葛珪找到了諸葛亮,說:“我給你十三天時間,叫你仔細揣摩13篇兵法,你體會如何?”
諸葛亮說:“《孫子兵法》的首篇是《始計篇》,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孩兒以為,廟算就是戰前在廟堂里開會,估算敵我雙方實力,戰前,必須充分估算出雙方的實力差距,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諸葛珪聽了,大大讚賞,說:“正是,正是,你才用十三天,就悟出如此深奧的戰術。”
諸葛亮說:“這不是我悟出來的,是兵書上講的,我只是照本宣科而已。”
諸葛珪又問:“你再談談《孫子兵法·火攻篇》。”
諸葛亮說:“孫武在《火攻篇》裏闡明:火發上風,不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孩兒以為,孫武講到了在上風放火時,不可以在下風進攻。也講到了風在白天和晚上的特點,可沒有講到火攻的時間到底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
諸葛珪聽了,嗯了一聲,問:“你以為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適合用火攻?”
諸葛亮說:“白天,風颳了一整天,夜晚,風勢減弱直到停止,而火仗風勢,因而適合在白天火攻,在夜晚不適合。”
“好好好,說得好。”諸葛珪擊節讚賞,說:“《軍爭篇》裏講: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孩兒,你如何理解?”
諸葛亮回答:“兵法講到了三點:治氣,治心,治力。治氣就是我方避開敵人的銳氣,以逸待勞,等敵人疲勞而陷入怠惰之時,以我方的銳氣攻擊敵人的惰氣。”
諸葛珪嗯了一聲。
諸葛亮接著說:“治心就是以我方的嚴整和鎮靜對付敵人的混亂和嘩躁;治力則是以我方靠近戰場的優勢來對付敵人的長途跋涉,自古用兵之道,皆在於以靜制動,以逸勝勞。”
諸葛珪嗯了一聲,又說:“治心很重要,《虛實篇》裏講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志。這也是治心術啊。”
諸葛亮說:“無論是敵眾,還是敵寡,我方都要設法使敵人喪失鬥志,我方雖百人,如果皆鬥氣衝天,則可戰勝喪失鬥志的敵方萬人。”
諸葛珪說:“不錯,敵人無鬥志,我方以一勝百,以百勝萬。”
諸葛亮問:“《九地篇》裏講: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父親,這如何理解?”
諸葛珪回答:“這就是說,在作戰時,要把軍隊佈置在退無可退,只有死戰的境地,如此一來,兵士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孫子兵法》中這句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被後人概括為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要求我們背水一戰。”
諸葛亮若有所悟地嗯了一聲。
諸葛珪又說:“關於背水一戰,源遠流長。當年,劉邦拜韓信為大將。韓信雄心勃勃,立志打敗項羽,一日,韓信引兵進駐臨晉渡口,項羽手下的大將魏王豹封鎖了渡口對岸,韓信聲東擊西,一面在渡口設置疑兵,迷惑魏王豹,一面又引兵從夏陽渡河,一舉活捉魏王豹。”
諸葛亮不知道這是背水一戰的典故,津津有味地聽着。
諸葛珪繼續說:“韓信活捉魏王豹之後,項羽手下的各路大軍人心惶惶,韓信兵鬥志昂揚,乘勝前進,直攻趙國領地。韓信軍要通過險地井陘口,趙王派大軍封鎖此地,韓信派一萬軍隊背靠洶湧澎湃的河水,故意擺開陣勢,引誘趙軍上前交戰。”
“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韓信軍假裝敗回到水邊陣地,趙軍全部衝出自己的營地,前往追擊。這時,韓信派出兩千輕騎抄小路,迅速沖入趙軍已空置的營地,換上韓信軍的旗號。”
“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便退回營中,見營中已插遍了韓信軍的旗幟,以為軍營被韓信軍佔領,嚇得四散奔逃。韓信軍乘勝追擊,將項羽手下的趙王軍徹底擊敗。”
“在慶功宴會上,眾將士問起韓信何以取勝的原因,韓信笑談,他充分運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妙計,得以取勝。這就是揚名後世的背水一戰的經典戰例。”
諸葛亮從父親的這番講述中既學到了歷史知識,也學到了軍事知識,非常高興。
父子二人交談兵法甚歡,諸葛珪為兒子在短短十多天內,能融會貫通如此多的兵法理論,更是興奮不已,同時又點撥他說:“僅僅會在口頭上談兵法還不行,還要學以致用,把書上的兵法靈活運用到實戰中,這才有用,只會紙上談兵是要吃虧的。”
諸葛亮還小,壓根兒沒聽說過紙上談兵的典故,問:“什麼叫紙上談兵?”
諸葛珪說:“我正要給你講講紙上談兵是怎麼回事。戰國時期,秦軍攻打趙國,趙王派大將廉頗率兵抗敵,兩軍交戰幾次,趙軍敗走,隨後堅守城池不出。秦軍屢次挑戰,廉頗按兵不動。秦軍得知出生於趙國世家的趙括徒有虛名,就派出間諜四處散佈謠言,說秦軍不怕廉頗,只害怕趙括當大將……”
“趙王誤信謠言,就拜趙括為主帥,取代廉頗。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與天下名士談兵法,頭頭是道,他擔任主帥后,改守為攻,領兵四十五萬,出城攻擊秦軍,秦軍採用切割術,將四十五萬趙軍切割成互不相顧的小塊,在亂軍衝殺之中,趙括被亂箭射死,五萬趙軍被殺,剩下四十萬趙軍投降,被秦軍活埋。”
諸葛亮聽完紙上談兵的故事,心頭一震。
諸葛珪說:“三軍主帥如果只會紙上談兵,就會誤國誤民誤己,所以,你以後熟讀兵法,切勿被紙上兵法所拘泥,不可墨守陳規,照搬書本,如果你長大了,成為三軍主帥,千萬不要器重紙上談兵之人,切記,切記。”
諸葛亮長大后,確實當上了三軍主帥,在北伐中原時,眾人都建議用舊將魏延、吳懿等人擔任先鋒,但諸葛亮不聽,偏偏任命參軍馬謖統領諸軍,結果馬謖只會紙上談兵,被敵人打得大敗,直接導致諸葛亮北伐失敗。
諸葛亮本人不曾紙上談兵,卻不察自己麾下的馬謖只會紙上談兵,焉能不敗?
這又是后話了,倍覺凄涼,不提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