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子嗣(3)

第444章:子嗣(3)

火爺爺的功夫是《薛禮神臂》和《蠶豆袖石》,可這兩樣功夫一樣是硬功一樣是暗功;為了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火爺爺特意為自己準備了一把長柄朴刀。

火爺爺不喑刀法,可他有《薛禮神臂》的底子作支撐;朴刀便就揮舞得風車也圓,皇城司兵丁撞上的不是斷臂就是折腿。

藍采和哪裏見過如此不要命的奴僕,手執青蛇劍想上前廝殺但卻沒有膽量,只好眼睜睜凝視着自己的手下被削。

千鈞一髮時太監王繼恩率領100多禁軍趕到,火爺爺三人頓時成為瓮中之鱉。

王繼恩和藍采和兩股人馬合為一起將火爺爺、龔黃杏、景輝景三人打翻在地捆綁起來。

王繼恩和藍采和讓手下押上火爺爺、龔黃杏、景輝景三人,抬上斷胳膊斷腿的兵丁走出襄王府後門;行得一里多路卻見一座黑松林出現面前。

藍采和和王繼恩並不注意黑松林潛伏的危險,催促官兵急急趕路。

走未多遠,卻見頭頂的大松樹上“嗖嗖嗖”躥下三個蒙面人來亂殺亂砍。

藍采和跟王繼恩雙雙被戳翻刺倒在地,一個矯健的蒙面人見藍采和被戳翻;搶上前去一刀結果了性命;矯健之人幹掉藍采和又去結果王繼恩,這廝卻被逃之夭夭。

火爺爺見大樹上竄下三個人將藍采和跟王繼恩打翻在地,慌忙掙脫身上的枷鎖;又砍斷捆綁龔黃杏、景輝景兩人的繩索。

三人獲得了自由,搶了兵器配合三個蒙面人打殺一氣,向黑松林深處逃去。

跟在官兵後面觀看的趙恆見藍采和被黑松林竄出來的三個蒙面人殺死,知道三人是劉敏、紅雲、張耆,便將這個秘密深深埋藏在心中……

李蘭惠緊張一起,心情漸漸安靜下來;她凝視着一臉福相的皇上,只見他體格健壯;身上不知怎麼就火燒一樣的燥熱起來。

李蘭惠情不自禁地伸出一隻手去在趙恆臉上撫摸起來,貧賤與富貴可能就在這一閃念間得到轉換。

李蘭惠上前一步可能就名垂千秋,後退半步便會落入寢室外面兩個女人手中;而等待她的恐怕就是死亡。

女人的天性是甚麼,女人的天性不就是……而眼前的人是至尊大貴的皇上……李蘭惠關鍵時刻終於悟出這個道理……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身子貼在皇上身上……

醉酒後的趙恆昏昏入睡做了一個十分甜蜜的美夢,夢見自己和愛妃劉敏頻頻勞作誕生了一個皇子……

趙恆從朦朧中蘇醒來,見懷裏果然躺着愛妃劉敏;便就將她抱得更緊,嘴裏只說:“敏兒……六六……”

女子突然說了一聲:“陛下,奴家不是敏兒、六六,是李蘭惠……”

“什麼!你不是六六?”趙恆一把推開懷抱中的女子坐起身子去看,果然不是劉敏;但女子嬌媚的身姿和情態使他難能割捨,趙恆蹙蹙眉頭靜靜盯視着李蘭惠。

李蘭惠見皇上盯視自己,慌忙跪在他面前低頭不語;期期艾艾道:“奴家……有罪……沒有……經過皇上……”

趙恆似乎知道李蘭惠下面要講什麼話,一把將她攬在懷裏道:“愛妃不必多言,寡人知道這是六六的安排!”

趙恆把李蘭惠這麼一抱,溫言細語使她悲聲大動;李蘭惠那裏會想到人們心目中的真龍天子竟然如此的平民,就像他的兄長循循善誘;使李蘭惠解除了心中的恐懼。

李蘭惠全心身地投入趙恆懷抱,趙恆又激動了一回;便就滿心歡喜對寢室外面呼喊:“六六你進來,朕知道你一直在外面坐着!”

趙恆沒有說錯,劉敏和淳于婉雲把李蘭惠送到趙恆身邊后;一直在外面坐着。

聽見皇上呼喊,劉敏和楊翠花雙雙走進寢室裏面去;李蘭惠早就用被子把自己包裹起來不看劉敏和楊翠花,劉敏和楊翠花卻喋喋不休地將事情的經過講給趙恆來聽。

趙恆龍顏大悅,說劉敏和楊翠花做得對;當即封李蘭惠為宸妃。

還真是奇了怪了,李宸妃蘭惠陪嫁后的三個月;肚子便隆了起來,劉敏和楊翠花十分高興;親自下廚給李宸妃熬炙配湯,孕期滿足十月;李蘭惠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趙恆高興得唱起來信天游: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喲

唉三盞盞的那個燈

哎呀帶上了那個鈴子喲噢

哇哇的那個聲

白脖子的那個哈巴喲

朝南的那個咬

哎呀趕牲靈的那人兒喲噢

走呀來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喲

招一招那個手哎喲

你若是我的哥哥喲

走你的那個路哎喲

你若是我的哥哥喲

走你的那個路……

趙恆吟唱了一首《信天游》,給嬰兒起名趙受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孝德皇上宋仁宗。

劉敏當即對趙恆道:“受兒是皇上唯一的血脈,奴家和楊淑妃翠花姐姐要親自撫養他成長;李宸妃多病就讓她安心在後宮將養吧……”

不覺光陰荏苒,轉眼便是5年;趙受益已經長成一個大孩子,劉敏覺得應該帶他到民間體驗一下百姓的疾苦;於是決定微服出行。

劉敏這時候已經是皇后,微服出行按理說要地動山搖;可隆重繁瑣的出行儀式和禮節被她拒絕。

劉敏打算和楊淑妃裝扮成民婦騎馬而行,陪伴她此次出行的人有盧成玉、火仁甫、火水牛、紅雲、夜落隔幽藍、梁鼎、陳怡侑、塗幼玫、賴貞岳、姜孟君、郭雨全、王任卿、闞浪、綠杏、藍梅、白雪、巧姐、巧妹等人。

劉敏出行的路線是汴梁——洛陽——長安——成都——華陽——柏樹林村。

一路不容聲張,默默而行;曉行夜宿不打擾沿途州府衙門。

出行隊伍從汴京出發后,劉敏用一根繩子將趙受益捆綁在自己的脊背上策馬而行。

廣袤的中州平原、有天府之國之稱的關中平原在劉敏一行的腳下漸行漸遠,五歲的皇子趙受益對母親背着他行駛樂得一路笑聲不止。

劉敏的思緒卻回到宋真宗立她為後那些傷心斷腸的細節上去。

章穆皇后郭氏在太子趙佑夭折后,又一個只有三歲的皇子也死去;郭皇后整日以淚洗面,不久便撒手人寰。

宋真宗見郭皇后故去,下定決心要立劉敏為後;但朝堂上的反對聲依舊不絕於耳。

反對最強烈的當屬寇準和李迪,寇準這個關中愣棒一根筋的性格在反對真宗立劉敏為後這件事上跳得最歡。

劉敏是穿越者,即將要成為皇后時以寇準、李迪、向敏中、王旦為首的大臣極力反對,這使她一直很坦然的心境不禁毛亂起來。

再城府,再有修養的人在這種不很和諧的氛圍中也會大動肝火。

劉敏尋思自己在羊山——遂城戰役中取得的勝利,以及召喚何承矩修建起來的防禦遼軍鐵騎的水長城;以及在河西涼州聯合吐蕃六部頭領潘羅支殺死党項酋李繼遷的卓絕貢獻,如此輝煌的成績不但得不到一寇準為首的大佬們的認可;他們竟然變本加厲地貶損輕蔑自己出身卑微,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自己進入後宮。

上品無寒士,下品無世族的出生卑微現象要是擱在魏晉南北朝時的九品中正制時期;劉敏恐怕還不會計較,可大宋是個十分開放的朝代;科舉制度的完善早就終結了出身卑微者不能入朝做官的陋習,可寇準這樣的腐朽之臣還是抱着老黃曆不換;劉敏便想跟他們較量較量,看看到底鹿死誰手。

劉敏心中明白,如果她不能成為皇后輔助宋真宗執掌朝政;那麼宋朝不被虎視眈眈的遼國并吞也會亡在那些搞黨爭的大臣手中。

劉敏對北宋時期的黨爭,在後世時就做研究過;那可是危害江山社稷的大拼搏啊!不亞於上戰場跟遼軍一刀一槍的搏殺。

宋朝是中國封建文明比較完備的一個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巧妙的解決了唐朝後期藩鎮割據頑疾,徹底壓制了武人的跋扈之勢;一改五代以來文人“斯文掃地”的局面,尊重並大力的使用文人來治世。

宋太祖立下“不殺大臣及言事者”的誓約,開創了大宋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這一變革,使得趙宋王朝的發展欣欣向榮;一舉改變了五代以來王朝短命的現象。

但文人治世不可避免地也帶來弊端,那就是朝廷從此陷入朋黨之爭的惡局。

武人的地位沒有文人高,可以很好地防止叛亂篡權——馬上打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治國一定要用文人。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座右銘。

趙匡胤不但重用後周大臣,甚至連南唐的舊臣也不吝授予職位;加上開科取士大興文治之風,文人的地位一夜間高升了百丈。

但隨着文士的興起,文臣之間的結黨營私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這就是北宋後來的黨爭之禍。

北宋黨爭嚴重影響了朝廷政治的良性發展,最終引發了國破家亡的悲劇。

宋朝初年,宋太祖開始開科取士;宋朝開國的第一榜只有十九人而已。

而到了宋太宗時期,第一榜便取士500多人;第二榜取士150多人,人數是宋太祖時期的十倍之多。

科舉取士一方面大開文士之風,另一方面人數增多也增加了進士們升遷的難度;因此同一屆的考生往往會結伴春遊拉近一下感情,好以後相互提攜。

這是結黨之風的雛形,只是宋太祖一朝的進士官普遍都不大;所以也就沒有形成黨爭之勢。

宋太宗趙光義時期可截然不一樣,宋開國時期的功臣大多已經去世;需要新的血液力量充實朝廷官員,只能通過科舉考試選拔新人。

在宋太宗第一榜的狀元呂蒙正,後來當了宰相;太平興國三年榜上的第三名趙昌言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探花馮拯更是宋真宗、宋仁宗兩朝的重臣,後來的龍虎榜就更加的出名了。

太平興國三年榜上的趙昌言和胡旦,他們以同年領袖的身份領導了這一年的進士們;逐步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勢力。

胡旦是這一年的狀元,他個性鮮明,不願意屈居人後,在官場上一直努力晉陞為相。

胡旦任職左右拾遺的時候,上書言事攻擊時政惹怒了當時的宰相盧多遜和趙普;被外放任職地方官。

趙昌言則一直官運亨通,仕途順利;推薦胡旦回京任職擔任知制誥。

這樣朝中就形成了趙昌言、胡旦、董儼、陳象輿四人為首的結黨議事。

他們自命清高,抨擊時政;甚至還預謀在端拱元年敲登聞鼓,控告當時的宰相李昉失職。

實際上這群人就和後世二十一世紀的憤青有點相似,看什麼都不順眼;都想發表一下高論。

趙普上台以後立馬把趙昌言、胡旦、董儼、陳象輿四人外放任職,如果不是太宗愛惜他們的才華;恐怕這四人早就被趙普找個借口整死。

太平興國三年的結黨之勢被趙普陰差陽錯的扼殺在了搖籃之中,他們再也沒能重新形成結黨之勢。

北宋一朝開科取士最著名的一榜,就是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

這一榜中有四人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他們分別是寇準、李沆、王旦、向敏中。

同時狀元蘇易簡也做到了參知政事,可惜只活了39歲,不然以後有可能官至宰相之位。

還有張詠也是治理四川的名臣,能力出眾無人可替;這一榜就被稱作“龍虎榜”。

與“龍虎榜”有政爭和黨爭的是被稱作“五鬼”的丁謂、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

整個真宗朝的政爭與黨爭就是“龍虎榜”和“五鬼”之間的爭鬥和殺伐。

王欽若在整個真宗朝都與寇準、王旦相爭,但他們之間更多是政見不同,還沒有達到黨爭的地步。

丁謂則不一樣,他是真宗朝後期黨爭的代表人物。

“寇丁之爭”成為了北宋大規模黨爭的開始,對仁宗朝的政治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牽連了很多官員。

在這些人當中,最先在北宋政治舞台掀起廷爭的是寇準;寇準仕途發展比同年要順利得多,在淳化二年就官至樞密副使,寇準少年得志意氣風發。

由於寇準的檢舉,參知政事王沔被罷官;同時時任宰相的呂蒙正也因為太宗儲君之事被罷相,太平興國二年的進士集團在朝廷的影響力有所下降;新生的政治力量逐漸興起,淳化四年寇準被第一次罷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章獻明肅皇太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章獻明肅皇太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4章:子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