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北地(2)

第382章:北地(2)

劉敏聽呼延老將軍說要給天祥軍做嚮導帶路,興奮不已地呼叫起來:“有呼延爺爺帶路,那我們就是長上翅膀翱翔的雄鷹嘍!”

劉敏說著沉吟一陣道:“小女子之所以提出走捷路這個創意,目的自然是儘快趕到北地九州;當然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截殺撻馬赫咕嚕!”

“截殺撻馬赫咕嚕!”呼延老將軍驚呼一聲,凝視着劉敏道:“敏姑娘敢保證我們走捷路能將撻馬赫咕嚕一夥截殺!”

盧成玉和一周邊的趙元佐、呼延瑾兒、紅雲、綠杏、藍梅、白雪、巧姐、巧妹、火仁甫、梁鼎、火水牛、王陽、趙季、陳怡侑、塗幼玫、賴貞岳、姜孟君、郭雨全、王任卿全都瞪直眼睛盯看着劉敏。

盧成玉按捺不住道:“只要能截殺逃竄了的契丹韃子,湋河川大捷才能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劉敏莞爾一笑,將手中的連擊弩從腰間的牛皮帶上摘下來拎在手中晃了晃鄭重其事道:“天祥軍這次趕往北地九州在裝備上是做了充分準備的,每個將士配備了三樣兵器、長矛、陌刀、連擊弩!”

劉敏將連擊弩在手中翻轉着道:“想當初在踴路街軍營,小女子做了總教頭給800天祥軍教授連擊弩的發射技術;而在這之前,小女是深入到京城的兵器坊,在大宋弩機的基礎上對連擊弩做了改造;才得到手中這種連發十支羽箭的弩機,敵手如果遭遇一定膽戰心寒;只可惜我們在湋河川跟契丹韃子搏殺中很少發揮連擊弩的作用!”

趙元佐接上話:“小妹說得不對,小可和瑾兒姑娘在蘆葦叢中就使用過連擊弩;果然好使一摳扳機十支箭簇便就矢射出去!”

“連擊弩就是半自動步槍!”劉敏突然飈出一句後世的話語來。

在場的人不明白她講的半自動步槍是什麼,全都傻乎乎盯看着。

火爺爺似乎明白劉敏的話,對於劉敏這個14歲個頭長到5尺5寸(171公分)的姑娘,每個環節無不充滿了聰敏和智慧;火爺爺的總結是:進入璇璣洞修鍊的結果。

火爺爺跟劉敏一道被劇烈的旋風吹刮到邛崍山四姑娘峰下的璇璣洞,在璇璣洞兩人經歷了風、火、雷、電、冰、雹、雨七道生死關口,又歷練了琴棋書畫武舞嫻七門技藝;而且在那裏待了整整五年,劉敏幾乎成為一個“神人”;說出半自動步槍這樣的術語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然而火爺爺還是不了解劉敏是後世醫學博士穿越過來的真實身份,一直以為劉敏就是北宋益州華陽縣柏樹林村劉二的養女,劉二的老婆叫肖紅萍;曾經肆無忌憚地虐待劉敏,被劉敏惡稱為一米四九還狠狠教訓過。

話又說回來,劉敏倘若不是穿越過來的醫學博士;哪裏會是大家看見的學富五車、滿腹經綸、運籌帷幄、勝似諸葛武侯“軍事家”的形象!

劉敏說出半自動步槍后,才反應過來自己講了一句後世的話;“巧借驚雷來掩飾”地格格訕笑兩聲道:“半自動步槍是小女子最近剛構思出來的,我們要在連擊弩的基礎上發展半自動步槍;那可是像震天雷一樣的火器殺傷威力賊大!”

身邊的人聽劉敏如此講,似乎明白半自動步槍怎麼回事了。

劉敏釋緩一下氣氛接着前面的話道:“我們手中的連擊弩在圍殲遼國契丹人的戰鬥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不,大皇子趙元佐和瑾兒姑娘在蘆葦叢中也使用過;但效果並不明顯!”

劉敏說著又將那把陌刀舉在手中振振有詞道:“我們每個將士配備的陌刀是不長不短的兵器,之所以說不長不短,那是跟長矛比較短;和普通的刀劍相比卻是略微長了一點,為什麼製作不長不短的兵器?就是為了剁砍李繼遷的馬軍,陌刀起源於唐朝;唐朝兵士就是用陌刀劈剁突厥人的馬隊,一劈一個準;兩人帶馬一起劈裂!”

劉敏說著咽咽喉嚨道:“我們配備了陌刀要跟李繼遷的党項韃子干仗,沒想到卻跟遼國人先試火了一下!”

劉敏講完連擊弩和不長不短的兵器陌刀,又從馬鞍上拿下長矛道:“800天祥軍還配備了兵器長矛,為什麼要配備長矛呢!那是為了對付李繼遷的鐵鷂子!”

劉敏鐵鷂子三個字一講出口,盧成玉、火爺爺、梁鼎這些人都很驚奇;他們似乎很少聽人講過党項人還有鐵鷂子。

呼延贊老將軍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見劉敏講出党項鐵鷂子后其他人全都驚怵,便就嘿嘿笑道:“李繼遷是銀州防禦使李光儼之子,先祖是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党項族的首領為夏州偏將;咸通末年據宥州自稱刺史。黃巢軍入長安,拓跋思恭與鄜州李孝昌同誓討賊;唐僖宗以他為左武衛將軍權知夏綏銀節度事是為定難節度使。拓跋思恭抵達王橋被黃巢擊敗,之後與鄭畋等四節度同盟屯兵渭橋大敗黃巢軍,被唐僖宗封為夏國公賜姓李!”

呼延老將軍說著伸長脖子咽下一口唾沫道:“李思恭做了定難節度使后就訓練了一支騎兵號稱鐵鷂子,鐵鷂子是重裝騎兵,李思恭用來作為自己的護衛、儀仗部隊;也做騎兵主力使用,到了李繼遷手中,鐵鷂子已經成為党項人的主力軍;衝鋒陷陣、突擊敵陣無所不能!”

“呼延爺爺講得好!”劉敏接上呼延老將軍的話道:“我們手中的長矛不僅有槍刺還有倒鉤,就是用來對付李繼遷的鐵鷂子的!”

劉敏說完上面的話,將長矛重新放回馬鞍上去;只拿連擊弩在手中舞弄着說:“我們走捷路趕去北地九州有可能跟撻馬赫咕嚕的逃竄殘餘相遇,那時候只用連擊弩就能將他們殺死!”

趙元佐揚聲大笑,朝劉敏跟前走了幾步不以為然道:“敏子小妹就這樣的自負?我們走捷路能遇上撻馬赫咕嚕的殘餘?你是不是有點吹牛皮不貼印花!”

盧成玉慌忙替劉敏辯護:“德崇小弟不能翻臉不認人啊!”

趙元佐一怔,不明事理地凝視着盧成玉;盧成玉訕訕而笑道:“要不是敏姑設定的火燒韃子兵之計,你能在穿堂溝斬下遼國於越大天王蕭撻勇的首級;要不是敏姑最先判斷蘆葦叢的人影是遼軍,我們豈能在湋河川將他們殲滅!”

趙元佐無言以對,嘴裏吃吃吶吶;劉敏揚揚手臂道:“英雄不提當年勇,呼延爺爺你還是講講我們這條捷路如何走!”

呼延老將軍定定神道:“走這條便道可以直達郴州,由郴州走保安軍達龍州,向北便是夏州;道路是艱險一些,但比走鳳翔府那條道兒起碼節省一半路程!”

劉敏見呼延老將軍如此來講,讓紅雲、綠杏幾人將攜帶的軍用地圖展開來平鋪地面上;對盧成玉和趙元佐幾人指指點點道:“呼延爺爺講的捷路是從這裏出發一直向北而去,而撻馬赫咕嚕一行是遼國人不熟悉路徑;儘管他們騎着馬,一定是按照來的路逕行使!”

趙元佐不明事理道:“撻馬赫咕嚕他們來的時候走的是哪條道兒?”

劉敏把手指頭點在鹽州那個地方道:“他們來的時候先是在夏州城也就是統萬城出現,蕭撻勇代遼國蕭太后宣佈了封李繼遷為夏國王的詔令后,想從李繼遷統治的地方進入宋境;竟被李繼遷拒絕!李繼遷拒絕蕭撻勇的理由很簡單,那是他誘殺了曹光實后朝廷派秦州知府田仁朗、大將軍李繼隆討伐,李繼遷被打得滿地找牙;如果讓蕭撻勇這幫遼軍過境夏州進入宋境,田仁朗和李繼隆會將他整死!為了保存實力,李繼遷才選擇了明哲保身之舉!”

劉敏的話一說完,接活胳膊的京兆府御武校尉闞浪接上來道:“敏姑沒有說錯,我們是在鹽州販運鹽巴時見到蕭撻勇和300鐵林軍的,那時候他們被李繼遷拒絕後趕來鹽州;裝作販運鹽巴的馱夫想混入宋境,我們當時跟京城的禁軍打過一仗損失了不少騾馬;聽說蕭撻勇300匹馬都是馱具便和他們達成協議,將鹽巴運至鳳翔府一匹馬一貫錢,那知……”

“你們這是想吃狗肉連鐵繩也賠上的主家!”劉敏不等闞浪把話說完便就接上道:“狼走天涯吃肉,你們太善良了才失去33條性命!”

盧成玉噓嘆一聲道:“闞將軍的運鹽隊伍當時從鹽州出發走的那條道兒呀!”

闞浪伸長脖子咽了一口唾沫道:“我們從鹽州出發後走環洲、原州、渭州、隴州到達鳳翔府,這一路平順;是我們時常走的路徑!”

“這就對咧!”劉敏拍個響掌道:“撻馬赫咕嚕帶領的幾十個人一定還走這條道兒,到達鹽州后再去夏州;然後上遼國的雲內州大同府,承天皇太后就在大同府駐蹕!”

劉敏說著頓了一下神情亢奮道:“如果小女子的判斷沒有錯的話,我們會在半道上截住撻馬赫咕嚕率領的殘部將其全部殲滅,那時候800天祥軍配備的三樣兵器——長矛、陌刀、連擊弩就會全部派上用場……”

大宋右宰相李昉,參知政事呂蒙正,樞密院使張齊賢,右諫議大夫呂端,左諫議大夫寇準,宦官周懷正,定遠將軍楊合一七人,在禁軍都頭楊林玉和100名禁軍的保護下;從帝都汴梁出發過黃河北上太行山,趕到太原府後向西北方向急急而行;來到保德軍又過了一次黃河到達府州。

府州是座古城,城牆巍然;樓堂館舍鱗次櫛比,一行人在府州大街上穿行;寇準突然問了李昉一聲,道:“宰輔大人,我們應該去哪裏才是準確選擇!”

樞密院事張齊賢口無遮攔道:“先上折家將府邸略作休整,探知大皇子的下落再和他們會合不遲!”

李昉幾人同意張齊賢的意見,一行人便向折府趕去。

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數百年世居府州,“內屏中國,外攘夷狄”《折克行神道碑》,載清乾隆《府谷縣誌》。

五代諸國與北宋為減輕西顧之憂,皆許其父子兄弟相傳,襲其世次。

有名有姓有事迹可考的折氏傳人,最早可推唐代末年的折宗本,當時任“振武軍沿河五鎮都知兵馬使”《宋會要》方域二十一·邊州門·府州。

府州當時稱為府谷,即為沿河五鎮之一。

這位折氏先人號太山公,在當地頗有威望,“因其所居,人爭附之。”晉王李克用為河東節度使時,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隸賬下,凡力所不能者,悉命統之。

石敬瑭代後唐自立,為酬謝契丹的援立之恩,除燕雲十六州外,把河西之地也奉送給契丹。

“契丹欲盡徙河西之民以實遼東,人心大擾,’(《舊五代史·折從阮傳》)。折從阮高揭義旗,集眾據守,抵禦契丹的侵擾。

后石重貴與契丹交惡,折從阮奉詔東渡黃河,連拔十餘碧,北取勝州,東入朔州,把契丹勢力逐出黃河以西。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遼兵分三路侵宋,其西路直攻府州。折御卿與遼軍戰於新澤碧大破之,俘將校以下百餘人。

至道元年,遼大將韓德威糾結党項勒浪、鬼族十六部落,領遼軍兩萬來襲府州。

折御卿斷其歸路,大破之;勒浪、鬼族等部族乘亂反戈,遼軍全軍覆沒,其將號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的,被殺20餘人,韓德威隻身逃脫。

咸平二年,遼蕭太后親率大軍20萬攻宋;折惟昌等引兵東渡攻入五合川破黃太尉勢,有力地牽制了遼軍。

景德元年(1004),遼軍萬餘來攻奇嵐,惟昌率兵入朔州,攻克大狼水碧,殲敵數千人,解了奇嵐之圍。

宋初,折氏配合宋軍多次對北漢協同作戰;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親征北漢。

折御卿東渡黃河,牽制北漢軍於嵐州一帶;先破奇嵐軍,俘北漢軍使折令圖;又攻取嵐州殺北漢憲州刺史霍詡,俘大將馬延忠等;乘勝沿汾河而下,攻陷隆州,與宋太宗會師於太原城下。

折家軍在抗擊西夏、契丹的同時,以其特殊的“蕃官”身份招遠撫來,對西北諸族具有極大的號召力。

宋淳化四年(993),李繼遷附遼叛宋,折御卿引兵征討,召回銀、夏諸州党項、羌族800餘帳。。

子河漢一戰,折御卿名播遐邇,勒浪、鬼族等部族都請求內附。

折御卿領兵把他們迎入塞內,安置在府州以南;宋廷籍其丁壯,得精兵萬餘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章獻明肅皇太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章獻明肅皇太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2章:北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