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對聯
前面我們說到了為家人準備亂世避難所,劉家老二老三帶人去考察包家寨。他們乘船而行,為了安全還帶了一門炮,並且在僻靜處試炮。炮的威力不小,不料,操炮水平太差,頭一炮沒打到目標,作為目標的一棵小樹依然完好無損。
炮打成這樣劉詮當然不甘心,他也顧不得斯文,嘴裏罵罵咧咧的,就差沒對炮手踢兩腳了。在劉詮的督促中又是連連開炮,一直打到第四炮才終於命中。看着那棵小樹被打得枝葉光禿禿的只剩下了樹榦這才罷手。
他們打的是散彈,一炮打出去就橫掃一片,一百多米的距離竟然偏差這麼大,可見平時的訓練有多差勁。當然不利的因素也有。首先,這種炮根本就沒有瞄準的機構,連最基本準星照門都沒有,瞄準全憑感覺。火炮製造本身就粗糙,裝填火藥炮子的數量也沒個標準,一切都是跟着感覺走。還有,船在水上是晃動的,雖說船停着沒動,可是有風、水流、人的走動都讓船隻晃動。俗話說: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火炮本身的晃動也會造成不小的偏差。
不管怎麼差勁,看到炮擊的效果劉家兄弟還算滿意。劉詮大聲喊着:“船老大,開船!”
可船老大並不是那麼開心,他還是在船上東看看西看看,生怕有那裏漏水了。管家劉義也一直在安慰他,經再三的催促才繼續開船。
到包家寨的路途並不遠,可船行的很慢,一百多里的行程走了兩天。令人欣慰的是一路平安,沒出什麼事。也可能開炮起到了震懾的作用吧,炮聲畢竟嚇人,就是有盜匪也被嚇跑了吧?
。。。。。。
劉瓔還是每天去上學,風雨不誤。不過他三叔出門了不在家,劉家就他一個人去上學。
鄉學的課程也不是那麼死板,課程經常變換,今日輪到吟詩作對了,與刻板的論語相比這個課程就豐富多彩了,因此學子們都很興奮,一個個的臉上掛着笑容,課堂里讀書聲也分外的洪亮,教室里又是嘈雜的讀書聲,音量增加了不少。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龔老先生的講解也生動,然後考學子出題目,今日先生出個上聯,讓學子們對下聯。每個人都搜腸刮肚的想佳句,也都盼着得到先生的好評。
劉瓔來到這一世也有一個月了,他變得努力好學讓龔先生和不少同窗都感覺到了,都以為劉瓔變了性情。原來的淘氣和偷懶耍滑不見了,變成了一個好學上進的小書生。不管劉瓔如何強制自己扮演頑童,那也只是短短的幾個瞬間,在忘記克制自己的時候就露出了老誠,這與六歲的年齡極不相稱。他的同窗們年齡都很小,很頑皮,沒那麼多的心計,所以能夠注意到他這一變化的還是少數,而劉瓔的那個遠房侄子劉炳就是這少數中的一個,他勤奮好學,像個小大人似的。
在劉炳的眼中,原來的劉瓔就是個紈絝子弟,沒什麼出息,所以劉炳很看不上,敬而遠之。這些天劉瓔的轉變他看在眼裏,很快就扭轉了他的印象,他們本來就是劉家的本家,從而也變得友好起來。
今日龔老先生出的上聯是:試問花開紅幾日?
現在正是春天,漫山遍野的花都開了,美不勝收。這是個應景的題目,切合時節。
學子們都在冥思苦想對下聯,都想對出佳句獲得先生誇獎,獲得同窗們羨慕的眼光。時間慢慢逝去,已經有學子提筆寫出自己的下聯。劉炳偷眼看着劉瓔,見他隱隱露出笑容,也在紙上落筆。他倆距離不遠,毛筆字個頭大,用心看是能看到的,但是偷看別人答卷有抄襲的嫌疑,為正經學子們不恥,因此劉炳收回目光,也忙着寫出自己的下聯。
龔先生看看太陽照進屋裏的影子,估摸着時辰,他說道:“寫好的交到我這裏就可以歇息吃飯了。”說罷他先走了出去回廂房他自己的住所,也是去喝茶休息了。師娘見了老夫子回來,也就提着準備好的茶壺和一摞碗送到正房教室里。
學子們陸續交出自己的答卷,有拿出乾糧來吃的,也有跑出去玩耍的。看到劉瓔起身交了自己的答卷,劉炳也趕緊跟上,順便看一眼他瓔叔的答卷,只見字體端莊筆鋒有力,劉瓔寫的下聯是:依然春去了無痕。
我們把上下聯放在一起看:
上聯:試問花開紅幾日?
下聯:依然春去了無痕。
劉炳暗暗吃驚,心中佩服,他瓔叔的長進是不是太大了?他自己真的想不出這麼好的下聯,這意境不一般吶。他看看自己寫的下聯:“兢兢學子應惜時”。本來他還是暗自得意的,自我感覺良好,可這一比下來就差了一大截。
劉瓔的小廝提前一會已經送飯來了,趁着老先生走了就扒在門口向內張望。他見到自家少爺已經交差了,便提着食盒進來了,在小桌子上擺放飯菜。今天帶的是米飯和菜,菜很簡單,兩菜一湯。一個涼菜是生拌蘿蔔纓,一個熱菜清蒸小鯽魚,都是巴掌大的小盤子,還有一碗雞蛋湯,米飯裝在小碗裏。飯菜不多可也足夠了,一個六歲的幼童能吃多少?
“劉炳,過來一起吃吧!”
“謝謝瓔叔!”
顯然他們關係密切了,劉炳也就不再端着架子,好的吃食對小孩還是有誘惑力的,總比鹹菜好吃。劉瓔遞給劉炳一雙筷子,劉炳就着菜吃自己的饅頭,叔侄兩個小孩一邊吃一邊說閑話。
“瓔叔的對子寫的好,字也好,小侄不如。”
“什麼好不好的,都是跟着老先生學學問。正如你的對子說的,我們都要‘應惜時’嘛。”
他們兩人前後腳交答卷,劉瓔也就看到了劉炳寫的下聯。
“當不得瓔叔誇獎,還是叔叔的對子更有功底。”
“。。。。。。”
這兩個小孩說話都有一股書生的酸味。
劉瓔吃的菜里有新鮮蘿蔔纓,現在是初春,天氣還很冷,地里能長蘿蔔嗎?
南方沒有北方那麼冷,可是陰冷的冬季里田裏也不能長莊稼,除了個別耐寒的品種,極少有新鮮蔬菜,普通人家能夠儲藏一些大蘿蔔白菜就不錯,不能奢望新鮮蔬菜。在現代里到處都有暖窖蔬菜大棚,冬季里照樣有新鮮蔬菜。可暖窖這東西不是什麼現代技術和發明,在古代里也是有的,區別是普遍性和產量多寡而已。
很顯然,暖窖里的蔬菜成本高,價錢就貴。在低水平經濟狀態之下,普通人就消費不起,僅限於富貴之家。沒有市場也就不會有大產量,所以暖窖也就非常稀少,只有在大城市裏才會有,貧窮的農村就不會有這種生產方式,處於溫飽線上的人絕對沒有這種消費慾望,沒市場就不會有商品。
眾所周知,溫室大棚的關鍵就是大面積的玻璃窗,而玻璃成為平民消費得起的廉價商品那是近代的事情,至於透明塑料布就更不要提了。明初這個年代裏有沒有玻璃呢?嚴格地說:有!
此時的玻璃雜質多,幾乎不透明,此時它也不叫玻璃,叫琉璃。琉璃瓦表面上的那一層就是,從成分上說就是玻璃。當然琉璃瓦有其特殊性,需要光澤也需要顏色,製造出合格的琉璃瓦也是很高的技術,並不能用低質量玻璃來貶低它。
琉璃透明度不好可畢竟是此時具有最好透明度的材料,價格高,但是與玉石相比較還是很便宜的,因此高級的蔬菜暖窖也有採用琉璃的。不用說,這樣的材料價格太高,那裏邊生產的蔬菜就更吃不起了。實際上使用琉璃的暖窖是有的,只有皇室王府之類的權貴才用得起。皇帝王爺吃的菜,只問口味不問價格。不是有笑話說嘛:皇帝吃的雞蛋竟然一兩銀子一個!皇帝都覺得吃雞蛋太奢侈了,於是他就不能理解朝堂上的大臣們帶雞蛋充饑。他還以為臣子的俸祿太優厚了呢!
呵呵,扯遠了,我們還說暖窖。民間的暖窖用什麼來代替玻璃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刷桐油的麻布。
桐油就是桐樹籽油,麻布抗拉力比較好。在沒有玻璃的情況下,這是最廉價的透明材料了。布匹盡量薄一些,經緯線盡量稀疏,像紗網,桐油塗層盡量的薄,透明度就會好一些。暖窖里還可以用炭火提高溫度。此時民間的暖窖面積小,產量低,這種油布暖窖也能應付。比如一個縣城,每天生產兩筐新鮮菜就夠了,只有富貴人家才買得起。
未完待續。
——第8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