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遠征船

第342章:遠征船

遠航美洲最重要的準備有兩項,一個是準備船,第二個是挑選人。這些準備現在都開始做了,為應付複雜艱難的航行,準備就要細,所有可預見的困難都要想到,有準備有辦法,為此至少要幾個月的時間,也許明年夏天可以成行。

遠洋航海一般要講究季風。季風就是海洋上按季節不同形成不同風向的風。很顯然,使用風帆的船來說風向很重要,順風順當還速度快。

大部分人對“季風”似懂非懂,我們藉此機會用最簡單的語言科普一下還是必要的。

海洋季風形成的關鍵原因在於大陸和海洋的溫差。

因為與大陸相比較,海水容易吸收熱量,也容易釋放熱量,因此海洋在季節的變化中溫差比大陸小,溫度比較穩定。相反,大陸上冬季更冷,夏季更熱。

熱的地方空氣上升,冷空氣就會流動過來補充,這就形成了風。

冬天的時候大陸氣溫低于海洋,於是空氣就從大陸流向海洋。夏季里大陸氣溫高,海洋上的空氣則流向大陸。在氣象上這叫大氣環流,這種按季節變化的風向就叫季風。

拿中國沿海來說,在冬季大陸氣溫比鄰近的海洋氣溫低,於是大陸上出現冷高壓,海洋上出現相應的低壓,氣流大範圍從大陸吹向海洋,這就形成冬季季風。由於大陸在西北方位上,海洋在東南方位,所以冬季的季風是西北風。

從更大的地理範圍來說,冬季的冷風高壓起源於北極西伯利亞,終止與赤道地區的大洋。因此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區都是北風吹向大洋,連帶着氣候乾燥。

反之,在夏季刮南風,氣候濕潤,降雨多。

這個季風變化對於各個大陸都是同樣的道理,至於某一處的風向如何,就要看大陸和海洋的相對位置了。

這就是季風的原理。

這一次的遠征是橫跨太平洋的航行,季風有什麼影響呢?應該說季風對這一次的遠航影響不大。

這條橫跨太平洋的航線關係到兩個大陸,西太平洋這邊是亞洲大陸,東太平洋那邊是北美洲大陸,因此在夏季里,靠近亞洲大陸的一側吹東南風,而靠近美洲一側則是西南風。

我們知道,對於帆船來說,側風也是比較好的風向,船隊向東航行一路上都是側風,僅僅是角度略有變化。同樣道理,在冬季則是從北方來的側風。

因此,季風的變化對於這一次航海沒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是機器動力船則不需要考慮風向。這也算是有利的一面。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預計這一次遠航需要多少時間?這個問題真是不好準確回答了。

如果按里程估算,這一次航行往返的直線里程至少是三萬公里,相當於環球一周的四分之三。很顯然,實際航路不會是筆直的,而是曲曲彎彎的,所以實際走的里程要遠大於三萬公里,甚至要走四五萬里。

對於所需的時間,如果按照理想情況簡單計算是這樣的:

按照中等航速來計算,按照目前船隻的性能10節的航速是有把握的,10節摺合一小時走18公里多一點,那麼一天24小時走444公里,考慮到夜間要放低航速,或者乾脆停船,估算一天也能走350公里。這樣算下來,單程兩萬多公里需要兩個多月,那麼往返就需要四五個月了。

這是純數學計算,實際上絕對不會這麼順利,理性地說一年能回來已經非常理想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實例為證:歷史上的150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環球(理論上是四萬公里)航行用了三年的時間,比數學計算的時間多了三倍還要多!

麥哲倫所使用的船是一百多年以後的船,除了沒有機器動力之外應該比此時的船更好,而且他們的航海技能經驗要比劉瓔手下的水手更強。因此在航程差不太多的情況之下,說幾個月能回來就太樂觀了。如果說劉家的船有蒸汽機的優勢,比麥哲倫用的時間短一些也能說得通,但是面對複雜的環境就不能過於樂觀了。

還有危險和艱難程度也不可輕視。麥哲倫出發的時候有五艘大船,265名水手,可是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一艘船,18個人!船隻損失了百分之八十,人員損失更驚人,百分之九十三人都沒回來!連麥哲倫本人也死在菲律賓群島。

劉瓔知道這段歷史,“前車之鑒”不能不重視,那就要採取措施,儘力避免損失,起碼要保證遠征船隊能夠回來。

……

劉瓔正在看造船廠送來的船隻設計圖和文案資料的時候他父親來了,劉瓔趕緊出迎。

劉謹沒什麼事,今天就轉到劉瓔這個“王府”來看看,他看到桌子上的圖,就走過去仔細端詳。劉瓔解釋說:“這是為遠征船隊設計的船。”

劉謹:“哦,這事我聽說了,聽說你打算派船隊去很遠的天涯海角,難道你也要找長生不老葯嗎?”

的確,古代的帝王總想着長生不老,永享富貴,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領一個大船隊出海找長生不老葯。這是盡人皆知的故事,劉謹搞不明白自然就想到此處。雖然他相信劉瓔不會去找什麼神仙藥,可是他真的不好理解。劉瓔要做個合理的解釋也不容易,總不能說我知道那邊是南北美洲,那裏有玉米、橡膠什麼的吧?那是說不清楚的。

“父親,瞧您說的,我才多大年紀,怎麼會想那種荒唐的事呢?可這件事怎麼說呢?哦,這些天您也到處看了,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這裏有些草木果實是大陸上沒有的。”

“是啊,有些水果從來沒見過的,可是很好吃,還有好幾種香料,用來做湯菜都很有味道。”

他說的香料就是花椒、大料之類的,還有很多熱帶的水果。

台灣和南洋眾多島嶼上有很多物種是大陸上沒有的,這些島嶼距離大陸不算太遠,古代對海外交流不多,但是也知道某些物種,並且也有移植到大陸上的。但總的說,古代閉塞,島嶼上很多物產還不為人所知。

“父親,正是這個原因讓我想到,更遠的地方一定會有更好的樹木花草,有用的也會很多。我是在想,有沒有比稻穀更好的莊稼,能夠出產更多的糧食,又不挑揀良田,貧瘠的山地也可以種植。如果能找到這樣好的莊稼,是不是利於對抗災荒,解救更多的饑民呢?如果能得到更好的農作物,縱然有風險也是值得的。”

“哦,原來是這樣。你忙吧,就不耽誤你時間了。”

“父親說的哪裏話呀?您能來看我我巴不得吶。”

劉謹沒說什麼,可心裏不以為然,固然他知道兒子聰明過人,可是說找什麼新鮮植物還是太荒誕,沒見過的東西怎麼知道會有用呢?

送走了父親,劉瓔繼續審查船隻設計。

劉瓔做事的原則是放手讓大家來做,而不是事事親躬,這樣做可以培養更多的人才,自己也不至於忙忙碌碌。就說這次造船吧,就是由他提出要求交給船廠去做。

具體說,他要求造三艘特製的船,專用於這一次遠航。因為遠洋航行,風險大,那麼船隻就要大,抗風能力強,在大風暴中增加生存的機會,所以最好要大於兩千料(一千噸)。

在現代里排水量一千噸是小船,即便是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船也有幾千料甚至上萬料的大船,但是此時台員船廠的能力有限,不能跟鄭和比。鄭和的船是朝廷動用舉國之力建造的。劉瓔如果強行造大船在經濟上負擔過重,技術上也沒把握,出了紕漏反而不美,現在的能力,造兩千料的船是有把握的。

劉瓔有製造蒸汽機的能力了,首選就是機器動力船了,但是也有問題。

現有的幾艘機器船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其中一條就是經常出故障。眼下的技術水平還是有限,產品的質量不是那麼好,出故障很正常。

機器船上沒有風帆,蒸汽機出故障就走不了了。當然也可以利用現有的桅杆臨時掛上幾個小三角帆,但是終究動力不足,一般都是被拖着走。為此,在機器船上都增添了少量的加工設備工具,以方便維修。

由於這些經驗,劉瓔提出採用混合動力,有蒸汽機也要有風帆,以防止意外的機器故障。

同時在一艘船上配備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微型加工廠,並準備充足的備件和原料。

船上的武裝也是必須的,正是因為他知道這次遠征的危險,他才設計製造了轉輪步槍。

雖然海島上的原始種族部落非常落後,但是不能小看他們的武力。更要命的是,與這些原始落後的族群是沒法講道理的,因為他們是把外族人都當做獵物的,當做美食來看待,大腦愚昧,幾乎沒有和平對待的可能。當然對付他們一般不需要強大的火炮,便捷的輕武器比火炮重要。

這三艘遠征船隻的設計就要符合上面的這些要求,劉瓔的審查也是側重於實現這些功能。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2章:遠征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