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不許做海盜

第317章:不許做海盜

焦急中的鄭豐海找來他的大哥商議,他們知道劉家已經佔據了金門島上的碼頭,今天找上門來了。他們也談到了劉家很多新鮮事,知道了馬祖島上也是這個劉家。他們還說到了輪船,鄭豐海問他大哥見過劉家的輪船嗎?

鄭豐河是沒見過,可是前兩天他出海的船隊就遇到了劉家的輪船,回來報信的人對他學說過。可語言描述總不是親眼所見,他們哥倆還是一頭霧水,他們搞不明白兩個大輪子怎麼就會轉動,能讓船隻行走如飛吶。

鄭家兄弟一籌莫展,悶在那兒喝茶。

鄭豐海說道:“大哥,你得給我想個辦法呀?”

鄭豐河說:“唉,我能有什麼辦法呢?要不派個人跟他們見個面求和,破財免災怎麼樣?”

一聽這話鄭豐海就惱了:“這可是在自己的家門口,我丟不起那個人,日後還怎麼在泉州混呢?”

是啊,他強勢了一輩子,在泉州這地界說一不二,在大海上也是稱霸一方,怎麼能低頭呢?何況還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要是求饒,以後還怎麼做人?

鄭豐河:“既然不肯求和,告官行不行呢?如今可是大明的天下了,他們不能無法無天呀!”

這說法就有意思了,想當初他們在金門攔截商船,行強盜之事的時候怎麼不說是無法無天呢?

“嗯,這是個辦法。咱鄭家可是沒少了銀子,哪一年給官府的不是幾千兩?那些官老爺也沒少了吃咱們。對,我找官府衙門去。他劉家封了泉州灣,這不就是造反的強盜嗎?衙門不能不管。”

這辦法如果在現代絕對沒問題,完全符合邏輯,武力封鎖交通那就是造反,官家豈能允許?不管有沒有人告狀,出兵鎮壓是必然的。可是在古代就未必是好辦法了。

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的中國是陸權國家,統治者的眼界就是大陸,認為海洋是界外。在皇帝的眼裏海外都是蠻夷,如果是華人到海外去了,皇帝就認為那是背叛,不願意做皇帝的子民了,是背叛了朝廷。

在沿海島嶼中只有極個別的還被認為是“王土”,比如像廈門這種非常靠近大陸的島嶼,還有海南島,其他的一般都被忽略了。更極端的例子像台灣,這麼大的島嶼直到清代才認為那是國土,開始設置縣一級的衙門(屬於福建省的台灣縣,與澎湖縣平級)。

在漫長的歷史中,官方有江河中的水軍,可沒有大海上的海軍,只有三個朝代是例外。第一個是元朝,它建立了強大的海軍,並且曾經企圖征服日本國,可是失敗了,之後就沒有海軍了。

第二個是明朝,就是鄭和下西洋那幾年,此後是片板不得下海的禁海國策,當然也就不會有海軍。

最後一個是清朝,在末年成立了北洋水師,是現代的中國海軍的鼻祖。

歷史上著名的鴉片戰爭都知道吧?清朝的海防就是炮台,西方的艦隊在沿海到處攻擊,可曾有清朝的海軍出擊嗎?沒有。唯一的水戰是在廣州城外的內河,清軍有幾艘兵艦與英軍交戰,但僅限於內河,沒有到海上。

朝廷的陸權思想認為,大海上就不是他們執法的地方。如果在大陸上有強盜斷絕道路,官軍肯定會出動剿匪,可是在大海上就另說了。

在這種陸權思維之下,沿海的官府都沒有海軍。現在面對劉家,泉州府衙門就是想管也沒那個能力。再說官老爺始終就沒想去大海上執法,至多在碼頭上設市舶司收稅。

還有更奇特的。比如這一次鄭家告到官府,說有強盜封鎖了泉州灣,官老爺極可能回答說:那你就不要出海了嘛!官府大概率會這麼做。

對官府來說,他們不認為大海上的事歸他管,管好了無功,出了問題就是過錯。會做官的不會沒事找事。

如果看在與鄭家關係不錯,也至多是派個衙役去看看,官家真沒有執法的能力。

這種官府能指望嗎?

還別說,這一次知府衙門還真給面子,派個巡檢會同市舶司,登上市舶司的船出海,這條船也是官府衙門唯一的船。鄭家兩兄弟也登船藏在船艙里,他們是想着見識一下對手。

劉家分班執行禁航任務,今天輪到橙龍號值班。

劉家有望遠鏡,所以看到對方更早。橙龍號的管代是李克生,他通過望遠鏡看到來船的船頭掛着“舶”字旗,航海的人都知道這是市舶司的船,它代表官府衙門,但是它的主要工作是在港口上收稅。

官家怎麼來了呢?這出乎意外,如果驚動了官府,自己該如何應對呢?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這事情不是他能隨意處置的。如果官府前來責問:為何封鎖海灣?他的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於是他立即命令通信兵聯絡大墜島,向三爺請示。劉家的通信便利,通過旗語,消息立刻送到了大墜島。

從泉州的碼頭到海灣出口有十幾里,才走出不遠,官船上的人老遠就看到海灣出口處了,在那裏有一大一小兩艘船,不過他們看到的這兩艘船都是帆船,沒看到傳說中的輪船,這讓鄭家兩兄弟失望了。

大墜島就在海灣的出口外不遠,一艘快船快速駛來,這是得到消息的劉詮快速趕來,展七雄也跟隨着。

從海灣里出來的只有一艘官船,劉家就沒必要出動軍艦,為方便,他們乘坐巡邏船就來了。大墜島很近,所以劉詮他們來的更快。船隻靠攏后,劉詮、展七雄等人登上橙龍號。

就在這時,官船也逐漸靠近了,他們看到海灣口有三條對方的船了,並且可以看到大炮就在甲板上,還能看見船頭掛着那面特殊的旗子(日月旗)。

官船靠近到只有二十米的樣子就拋錨停船了,在海上這已經是面對面了,這個距離說話沒問題。

“你們是什麼人?竟敢在此攔截船隻!”一個官員模樣的人厲聲喝問。

為什麼說他是官員呢?因為古代的官都穿官服,這與現代是不同的,現代的官員沒有標準官服。

官服都是很長的袍子,一直到腳面,腳上穿的是官靴,頭上戴管帽。官服式樣是有嚴格規定的,看官服就能知道官階大小。普通百姓絕對不敢穿類似的服裝,違反了是要坐牢的。

比如眼前的這個官就是九品官,這是官階中最小的了。知縣是七品,他比知縣小好幾級,應該是知縣老爺下屬的官。

實際上他是個縣尉,就是管地方治安的官員,比如地方民團就歸他管。

泉州是府城,府衙和縣衙同城,此人應該是屬於縣衙門的,因為府衙不直接管地方政務。

劉詮就在橙龍號上,他只是坐鎮拿主意,但是不會露面,出面說話的是李克生。

面對官員,李克生說:“大人,我們是馬祖島的商人。我們並沒有攔截船隻,這裏過往的船很多,我們沒有阻攔過任何一艘船。”

李克生直接亮明身份,這當然是劉詮決策。不怕官府去找,他們確實在馬祖島上。

“你說你們是商人?怎麼船上還有那麼多大炮?”

那縣尉看到對面船上水手可不是常見的服裝,並且眾多水手服裝劃一,這服裝不是大明的軍服戰襖,可看上去更像是軍人。

“怎麼說我們不是商人呢?商船上都有大炮,難道泉州的商船上沒大炮?”

此時的商船上都有炮,這是不能反駁的事實。

縣尉:“有人告發說你們滯留於此多日了,你們寓意何為?”

李克生:“兩個月前我們的商船在這附近被海盜打劫,並且我們損失了一艘船,還死傷了七個人。我們來此地尋找海盜,並且告誡往來船隻,都要守王法,決不允許海盜行為,讓這片大海成為和平的海洋。我們這麼做有錯嗎?”

劉家根本就沒指望官府主持正義,當然也不會去告狀。在古代,民間私下裏尋仇,打群架,械鬥,都很正常,不是所有的民間矛盾都要經官府的。

劉家的船在此逗留多日了,並沒有扣留船隻,也沒發生過戰鬥,縣尉抓人執法或者驅逐都沒有理由。再者說他也沒能力把他們趕走,看樣子就不是好惹的。

“如果你們找到打劫你們的船會怎麼樣呢?”

那縣尉說話口氣已經緩和。

李克生說:“我們是商人,在這尋找打劫我們的海盜。可是我們知道我們沒權力抓人,更不敢動手傷人,除非對方先動手。官爺,如果我們找到了海盜就一定會告到官府衙門,請官老爺為我們做主。”

躲在船艙里的劉詮很滿意,這個李克生頭腦清楚,很會說話,很好地執行了他的命令。

船艙有窗戶,劉詮可以看到對面的船隻和人物。當然他不知道對面的船里藏着鄭家兄弟,也在船艙里窺探。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7章:不許做海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