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親赴城陽

第267章:親赴城陽

新戰艦竣工,劉瓔和劉詮相約一起去北竿島。

對於新軍艦的命名劉瓔說道:“新船命名還延續前面的辦法吧,這兩艘艦船就叫青龍號和藍龍號。這兩艘船完工後,北竿島的船廠就開始向台員遷移,主要工匠都遷過來,可還要留下一些人,北竿島的船廠還要維持下去。今後的軍艦就全部在台員製造了,北竿島船廠改為建造民用船,眼下他們可以造快船,這種快船是正需要的。咱們在福州還有個船廠,那裏就以造大型商船為主了。總之,軍用的船隻只能在台員製造,三叔覺得如何?”

“哈哈!這還用問我,你不是一直在躲避着官府嗎?我也贊成要離朝廷遠點,特別是軍用的東西。這兩艘船竣工后我們就有七艘軍艦了,考慮到我們經常要出海貿易,是不是可以組建兩個分艦隊,分別執行貿易和交通護航呢?”

劉瓔:“我看可以,就照着三叔您說的辦吧。”

劉詮說:“現在有了七艘軍艦可以說是海上無敵了,船廠遷到台員我們還要繼續造軍艦嗎?”

劉瓔說:“咱們這七艘軍艦上的火炮數量並不多,優點在於打得准,船速快,按西洋人的說法這種軍艦叫做巡洋艦,就是可以快速巡遊的意思。可是如果遇到大型海戰或者對陸地軍事要塞發動進攻則顯得火力不足。三叔也是知道的:在朱家軍與陳友諒的鄱陽湖大戰中他們就使用裝備了很多大炮的船,這種船的大炮都在船艙里,在船舷的每一側都有十幾門大炮,打起來火力很猛,威力很大。按西洋人的說法這種大炮很多,裝甲也多的艦船叫做戰列艦,是船上排列很多大炮的意思。所以在我們有餘力的時候應該考慮建造一艘戰列艦了。”

像戰列艦、驅逐艦、巡洋艦等是現代的名稱,中國古代也有對艦船的分類辦法,但是劉瓔不熟悉,他畢竟不是軍事專家。

從世界海軍戰史來說,戰列艦曾經是海上的霸主,從大航海時代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百年裏一直是海軍力量的中堅,戰列艦的海上霸主地位不曾動搖過。當然戰列艦也不止一個規格,也是有大有小。直到二戰中出現了航空母艦之後戰列艦才退出歷史舞台。

戰列艦的突出特點是:皮糙肉厚,抗打擊能力強,它的火炮不但數量多,還口徑大,在現代里三四百毫米口徑的大炮都有,那炮彈就有水缸那麼粗了,炮擊的威力驚人。

雖然劉瓔知道航空母艦更先進,可是他本事再大,現在也造不出來飛機,當然也就不可能有航空母艦,所以說戰列艦還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劉詮說:“是的,大侄子你說的沒錯,不但是陳友諒有這樣的巨艦,眼下這大海上也有,遠的不說,泉州的鄭家就有這樣的大型艦船。所以你說的對,我們也要有這種叫戰列艦的船才好。”

現在劉家有七艘軍艦了,這一支海上力量可以威震東海黃海這一帶海域了。這一切都是在朝廷不知不覺中做到的,朝廷做夢也想不到在他們身邊一支力量在崛起。

當然了,劉瓔是不會去威脅明朝廷的,不但不會給朝廷造成威脅,相反還會儘力幫助它。比如現在山東河北一帶因為戰亂造成大範圍的災荒,饑民遍野,劉瓔就通過城陽這一處碼頭輸送糧食,並且逐漸加大力度,現在每個月大約能輸送一千石了,並且這個數量還在逐漸增加。可是數量總會有個限度,每個月輸入一萬石糧應該是極限了,不敢再多了,怕引起官府的注意。

對於偌大的華北平原的幾千萬饑民來說,幾千石或萬石糧食也是杯水車薪微不足道。但是有糧就聊勝於無,在飢荒之中一把米就可以救人一命。另一方面劉家也不便於大張旗鼓,如果驚動了官府也可能節外生枝。

既要輸入糧食又要掌握節奏,外加招募移民的打算,這是促成劉瓔親臨山東的原因。

劉瓔和劉詮登船看了新竣工的軍艦並且掛上新命名的牌匾,之後劉瓔就準備啟程去山東,新軍艦的試航和訓練編製等事務就交給劉詮了。

劉瓔的意思是隨便調一艘商船去山東,順便運送一些糧食。可是劉詮堅持一定要調動軍艦,展七雄更是要求擔當護送任務,所以最後決定還是出動蒼龍號。

蒼龍號也有五百料,也是可以載貨的,因此在船艙里裝了不少的糧食,也就不需要其他商船了,一艘蒼龍號足矣。

劉瓔出行不是他一個人,護衛隨從有十幾個,展七雄自不必說,跟隨的還有劉春雨和劉治瑧,這兩個人都各有任務。

劉春雨是郵號的總管,他陪着去還有另外的事,就是做擴展郵號網點的規劃。山東和平了就要正常發展郵號的網點,還要向河北等地擴散。與南方不同,北方的郵路主要靠道路,使用馬馱子或馬車運送郵件,運輸方式不同也會影響到管理方式。

劉瓔告訴劉春雨,讓他利用郵號的船順帶着向山東運送糧食,這樣做可以不顯山露水的,經常性的把糧食送到山東。郵號的快船也有300料,按現代的計量單位也有幾十噸的載重量,摺合成糧食數量就是五六百石之多。並且郵號的船每隔五天就跑一趟山東,因此輸送糧食就成了經常性的了。

劉治瑧跟來是什麼任務呢?他是來做移民的,這是個長期的工作,至少要做一年半載的,很明顯,劉瓔不能總留在城陽,這裏需要有個專人負責移民。劉瓔把劉治瑧帶來是讓他做移民的事情,算是特派的移民專員。

劉治瑧再一次被啟用,他也是倍加小心,生怕再出錯。他自己也知道,這一次如果不用心,再出錯誤,就沒法混下去了。

蒼龍號到達城陽附近海域是上午,船的前方可以看到一個海灣。劉瓔等人拿出望遠鏡來觀看,前面就是現代里的青島市,可現在就是荒涼的沿海山區,稀稀落落的有一些村莊。

這個海灣很大,它叫膠州灣,之所以被稱作膠州灣是因為海灣的西北邊是膠州城。在古代它是這一帶最大的城市,也是官府行政中心。

作為海灣的門戶,它的東側半島叫青島,西側半島叫黃島,海灣裏邊還有個半島叫紅島。在近代里,青島割讓給德國,德國人在那裏建立了一座城市,並且逐漸繁華髮達起來,形成了一個城市圈,這就是青島市。但是現在的青島還是荒蕪的山區,很多小村莊。

城陽碼頭在膠州灣的最裏邊。

展七雄向劉瓔請示:“大少爺,前面就是城陽了,我們每一次來這裏,軍艦都是夜間才進碼頭的,白天都是停在海灣的外面。現在是不是進碼頭?請您的示下。”

劉瓔是知道這情況的,原本這也是他的命令:凡是大陸的碼頭,軍艦都不要靠近,這是怕驚擾地方,畢竟蒼龍號這樣的軍艦有些出奇,即便大炮都可以推到船艙里去,船隻的外形也是軍艦的樣子。所以商船隊每一次來山東都是商船靠碼頭,軍艦停在海灣外面的錨地,如果需要靠碼頭都要選擇夜間,或者改乘小船。

所以劉瓔說道:“不急,夜裏再進海灣靠碼頭吧。”

大家都耐着性子等時間。展七雄則放下去一條衝鋒舟,派幾個士兵先去通消息。畢竟今天不同於往常,大少爺在船上,他希望陸文利有準備才好,要不大半夜的上岸連飯都吃不上。船上只有大鍋飯,大少爺又不讓特殊預備,已經吃了兩天了,上岸怎麼也得有一頓像樣的飯食才好。

等太陽下山天黑下來,蒼龍號才起錨進入海灣,到城陽碼頭停靠。這一處碼頭是劉家商鋪自家的,為了裝卸貨物方便自家修建的。

因為得了消息,掌柜的陸文利帶着幾個夥計打着燈籠已經等在碼頭上了,眾人下船,由陸文利上前見禮,然後引路進入商鋪。

因為是自家的碼頭,所以碼頭就對着商鋪後院的大門,極方便的,眾人下船就從這個大門進入了院子。劉瓔看到這個院子圍牆很高,院子裏邊很大,有七八個糧食囤,還有一些倉庫馬車房馬圈什麼的。

進一個側門是又一處院子,有兩進,前面是商鋪的門市,後面是書房客房和內宅。現在陸文利的家眷都送回老家了,正好安置劉瓔。

陸文利已經準備了兩桌宴席給大少爺接風,同時商鋪的夥計和船上的水手開始忙碌着從船上卸下糧食,因為在天亮之前,蒼龍號還要返回到海灣外面的錨地。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7章:親赴城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