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助力

第264章:助力

福州知府派人到南竿島看三眼銃,並帶回去一支樣品。

沒想到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朱家王朝的核心人物,此人是李善長。他的地位類似於劉基,也是文職的高級幕僚,明朝的開國元勛,朝中重臣。

此時朱家王朝初建,各地的地方政權都要重新梳理一遍,特別是江浙福建的沿海地區,是朝廷的糧食布匹和賦稅的主要來源地,需要認真的清理,建立新的制度,安排各級官吏。

朝廷派來的大員就是李善長,他此時就在福建省,於是他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件事,並且看到了三眼銃的樣品。

李善長看到這個武器的威力非同一般,當然也知道這件事很重要,於是他破例帶着這件樣品急速返回江寧。

由於李善長的因素,使得三眼銃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此時的江寧已經是新朝的都城了,因此改名為南京。“南”字是相對於“北”的,因為元朝的國都是元大都,就是北京城。元大都在北邊,所以江寧被稱為“南京”。

還有一個人也到了南京,就是張重二。他是按照劉瓔的交代,在樣品送出后立即去南京,當面向老太爺稟報,事情的原委必須讓劉基清楚。

劉基當然能理解劉瓔的良苦用心,他身處朝堂怎麼會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呢?

張重二帶去的老花鏡讓劉基特別的興奮,他戴上試驗,選了屈光度最小的一個,他剛步入老年,眼花的還不嚴重。

帶來的花鏡是兩套,每套三個,屈光度大小不同,另一套是給老太太的。老太太戴上花鏡看東西再也不吃力了,他樂呵呵地說:“還是我的大孫子孝順啊!我沒疼他。”

古代不是沒有老花鏡,而是太稀少,太珍貴,就是富貴人家也只是聽說過,沒人見過。

古代的花鏡是天然水晶製造的,樣子像是老年人手裏拿的放大鏡,只有一個鏡片,用手舉着。劉瓔是仿照現代人的眼鏡做的,放到古代是非常新潮的了。

。。。。。。

朱元璋看到李善長帶來的三眼銃,他也是驚嘆世上竟然有這等能工巧匠,能造出這麼好的東西。他指着銃管上彎彎鉤鉤的文字問:“李愛卿,你學問大,這是什麼文字?是什麼意思?”

古代的人也不是沒見過外國文字,周邊的不少國家有自己的文字,比如西域(新疆以西)、印度等,東邊的有高麗、日本,也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從文字筆畫上看都沒有像英文這樣子的。

朱元璋做過和尚,他肯定見過焚文,就是印度文字,並且正經和尚都應該會念,和尚念經念的就是焚文。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阿彌陀佛”就是焚文的經文。

朱元璋頭一次見這種形狀的字,他覺得新鮮才這樣問的。

李善長算是大知識分子了,這一次也被問住了,他說:“回稟陛下,臣愚鈍,不知這是什麼文字,臣也是第一次見。”

歐洲各國文字是從拉丁文演變而來,從外形上看歐洲各國文字都有些類似。再過幾十年,荷蘭、葡萄牙、西班牙人才能到東方,到那時候中國人才見到歐洲的文字。北邊的俄羅斯此時還是歐洲的一個小公國,還沒到東方,跟中國也沒來往,當然不會有接觸俄文的機會。

總之此時的人們極少有見過歐洲文字的。

蒙古人橫掃了歐洲,他們應該知道歐洲的文字,但是遊獵民族的蒙古人並沒有做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事情,既沒有把東方文化介紹到西方,也沒有把歐洲文化帶到東方。

有歷史事實為證,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就發生於元代,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寫了一本書,叫馬可波羅遊記,是第一次把東方文化介紹到歐洲。按說那個時候蒙古人就在歐洲啊?元朝的統治者也是蒙古人,可是東西方互不相知,蒙古人在幹嘛?就像他們不存在一樣。

呵呵,又扯遠了,還是拉回來,繼續咱們的故事。

。。。。。。

朱元璋是戰場上熬出來的人,他一看就懂得這件武器的重要作用,於是他立即做出兩個決定。第一是馬上購買,有多少要多少,並且馬上組建一個新的神機營,專門裝備三眼銃並進行訓練。第二是調集所有的能工巧匠來仿造,即便做不出來這麼好的,差一些也行。因為他也是覺得貴了,現在王朝初建,戰爭還在進行中,國庫空虛,沒錢。他也希望三眼銃的數量越多越好,讓軍隊大量裝備,以對付蒙古騎兵。

朱元璋當然不會知道,他的明王朝的晚期,軍隊裏都大量地裝備了三眼銃。

可是他的工匠們造出來的三眼銃與西洋的相比,性能差的太遠了,並且價格並不便宜。

這是因為鋼材差,工藝落後,同時12毫米的口徑也做不出來,只能做大口徑的,槍管的壁厚也要增加,於是重量就上去了,沒辦法,只好縮短槍管,可是射程就短了,打擊力度也不夠。更不要說銅帽了,根本就不會做,於是只能用火種點火,速度慢不說,還要看天氣,下雨不行,刮大風也不行。

還有那麼小的鐵彈丸,鑄造或鍛造出來后,每一個都要打磨,看着不起眼的小鐵球,工費太高了。工匠們也是不懂,這圓溜溜的東西西洋人是怎麼造出來的呢?

結果工匠們造出來三眼銃之後一核算,一支的造價也要二三十兩銀子,並且彈丸也同樣金貴,但是質量性能差遠了。

西洋三眼銃上的洋文沒人認識,但是都能猜到那是出產地的意思,於是工匠也在銃管上鑄造了“大明洪武元年”的字樣。

不管怎麼說,性能差也是三眼銃,總比沒有強。於是明軍還是堅持自己製造,能裝備更多的三眼銃。

一土一洋,這兩種三眼銃在戰爭中還有一個區別:如果被蒙古人繳獲則結果不同。勝敗乃兵家常事嘛,所以繳獲對方的武器很正常。

如果蒙古人繳獲了土三眼銃,他們也會學着製作,造彈丸造火藥就可以使用。

可是洋三眼銃到了蒙古人手裏就廢了。雖然可以不使用銅帽,可以採用點火的辦法,貌似可以繼續使用。但是因為口徑小(12毫米),彈丸小,手工製作難度大。劉家的彈丸與槍膛空隙只有0。5毫米,手工很難做到,那就只能做更小的彈丸,於是打不了那麼遠,打擊的力度也就差了。所以繳獲的彈藥用完了三眼銃就廢了。

這個差別也可以看做洋三眼銃的一個優點。

。。。。。。

李善長又急速回到福州,主持購買事宜。他指示福州知府要好好談生意,一是大量購買,二是要殺價,五十兩一支他們吃不消。

對於價格劉瓔是有準備的,五十兩是報個虛價,底線是三十兩,甚至賠本也願意賣。因為劉瓔的初衷是幫朝廷,最終受益的還是平民百姓。所以福州知府沒怎麼費勁就殺價到三十兩,彈藥同樣要優惠。實際上這樣的價格劉家還是賺錢的,並且隨着製造技術的改進,產量增加,製造成本會越來越低,盈利也就更多。朝廷的錢該賺還是要賺。

第一批貨只有十支,對官府的需求來說太少了。於是約定鄭克義馬上再去找西洋人採買,多多益善,越快越好。

實際上到下個月就可以提供第二批貨,並且多達五十支。

這是因為在第一批產品之後就組建了專業的槍械工廠,專業的工廠用專業的設備,工人熟練,產量就大幅度提高。三眼銃就是給朝廷用的,造出來的全部賣出去,自己留下的很少。

劉瓔預計明軍初期裝備一千支就能扭轉對蒙古騎兵的作戰的劣勢。所以目前的生產能力可以保證供應。

。。。。。。

經過劉瓔的努力,研製出三眼銃,並且其性能比原本的三眼銃更高,然後設法把它交到朝廷手裏武裝明軍。這就扭轉了明軍對於蒙古騎兵的劣勢,這個轉變將會影響到明軍的北伐,讓明軍更早奠定勝局。縮短戰爭的時間,減少明軍的傷亡,這對朝廷有利,但是最終還是對平民百姓有利,他們可以減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果真能夠這樣,就達到了劉瓔的預期:施加自己的影響助大明一臂之力。

為了助力明軍,三眼銃還不是唯一的,還有其他優秀的產品可以提供。比如明軍一直在使用的獨輪車是軍隊裏極好的運輸工具,只要他們需要就可以增加產量。類似的還有鐵鏟,軍隊裏也一直在訂購,現在有了軋制板材,就可以生產更好的鐵鏟。

北方河流少,並且大多不能行船,車輛就是主要的運輸工具。在蒙古大草原上,使用最多的是馬車。蒙古的馬車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勒勒車,它的特點是車軲轆特別的大,這是為了適應草原的地理環境。

大草原上無所謂“路”,到處都可以走。由於地面不平,超大的軲轆可以克服這種地形。

那麼可不可以為明軍製造大軲轆的勒勒車呢?劉瓔想到:他造出來的車未必切合北方平原、草原的需要,明軍也不一定願意採買,這種針對性極強,上趕着的買賣也不好做。與其這樣就不如生產大車的車軸和軸承組件,按照馬車軌距的標準,生產高標準的車軸加軸承套件,這就極大地提高了馬車的性能,最終不是也幫了明軍嗎?

說到“軌距”,火車有軌道有軌距,馬車沒有軌道,也需要標準軌距嗎?答案是需要。

馬車在道路上走會壓出車轍,車轍就是車輪在路上壓出的溝,深度有十幾厘米。車輪在車轍中走就比較平穩,摩擦力小,損耗也小。因此就需要標準軌距,不合標準的車走不到路上的車溝里,就顛簸費力。此時馬車軌距標準是六尺,等於1380毫米。

馬車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車軸和軸承部件,是最能反映技術水平的。古代的車軸和軸承是什麼樣的呢?是木料製作的,車一走就嘎子嘎子的響。當然要選用好木料,要質地最硬的,一般都採用榆木製作。

不是有句俗語“榆木腦袋”嘛,用來比喻思想頑固不化的人,這說的就是榆木很堅硬,因此它是做車軸和軸承的首選材料。並且要選擇北方很冷地區的榆木,因為天氣冷,生長速度慢,木質就更硬。

無論如何堅硬的木料也比不上鋼鐵材料,特別是經過機械加工的,尺寸標準,這樣的軸承就極大地提高了馬車的性能。此時還做不了滾珠軸承,但是金屬的軸承已經很先進了。

於是劉瓔就決定把馬車用的車軸組件作為產品來組織生產和銷售,投放到市場上明軍自然就會去採購。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4章: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