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辦學
養老的問題往大了說,就是全人類都需要面臨的大問題。
我國社會主義的老辦法是各個單位自己負擔自己的退休職工。公家單位背靠財政,當然心裏有底。
事業單位稍差點,大約分成兩種情況。一種非營利性的事業單位,他們也跟公務員是同樣等財政撥款的,只是可能優先級上稍微有點區別。另外一些事業單位則是有自己收入的。
比如水、電、油、氣這些單位,九十年代之前,他們都還沒有獨立出去成為國企,還是保持着事業單位的編織。他們的退休職工養老金和福利都是自己解決。
大型國企的情況和事業單位基本相同。建國以來,大型國企就是個人最好的歸宿。不僅有編製,福利從來也都是最好的。中小型企業與大國企差別不僅體現在體量上,最重要的是各級政府對於他們的態度完全不同。大型國企很多時候就是當地最大的企業,是有能力反過來影響地方的。
說了這麼多,並沒有提到的老師這個職業。因為過去老師並不是個特別受重視的職業。即使教育受重視了,教師這個職業的重視也並沒有提高太多。
七八十年代,青年首選的工作單位就是大型國企和水電油氣這種事業單位。但和其他國有企業一樣,大部分情況下都只能招收關係戶。比如職工子弟和配偶,少部分來自中專和大學的分配,而在這個分配的畢業生中,還是會有相當比例的職工子弟。
國企進步不去,接下來的選項就是工廠。原因很簡單,在工廠的收入比較高,待遇也比較好,還能獲得非農業戶口。
工廠之後就是普通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不要懷疑,當年公務員並不是個非常吃香的職業。主要是因為工資之外的補貼要比工廠的工人少。工廠在很舒服的年月,工人的福利是很好的。
然後才是教師。其實在計劃經濟年代,工資大多都是分級的,差距的確存在但差距並不算太大。主要的差別還是在獎金、補貼和其他福利待遇上。
教師和教師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看在什麼樣的學校里當這個老師。普通的鄉村小學老師的工資和福利,都是由村鎮財政負責。市區的中小學由所在區財政負責。只有重點初高中是市財政負責。大學的情況也是同樣,直屬於哪級政府就由哪級政府的財政負責。
而民辦教師的工資則是由學校自己負責。大約就等於是臨時工,他們是沒有退休金的。
所以老師在九十年代之前,至少在中小學這個範圍內,並不是個受到廣泛青睞的職業。
柏青很清楚這些,所以她從開始籌備學校之始就沒有將他們定位成教師。而是定位成專業技術傳授者。這些老師的本質還是高級技工,只是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傳授技術。所以其中大部分都是從華夏科技內部挑選出來的高級技工師傅。
除了專業老師之外,還需要一定數量的行政人員。這些人員的額缺口,柏青首先肯定是要從華夏科技內部抽調人手。華夏科技原本就有自己的幹部培養體系,就是為了應付這種情況而建立的。
不過技校也不能只教技術,必要的文化基礎還是必須要有的。就算是中專也要教授必須的文化課。數學、物理、化學還有外語。都是高級技工需要掌握的知識。
這部分的老師,柏青準備了兩套方案。
首先還是招聘專門的全職教師,但這個恐怕會有點困難。但柏青相信以她開出的條件,肯定是能招到她滿意的人。只是這可能需要點時間。所以還有第二套方案,就是找代課的老師。這些老師都只是臨時到各個技校上課,編製上並沒有離開原單位。這樣一來,就能保留編製同時還能賺點外快。
柏青估計第二種情況會在很長時間裏都成為主要的解決方式。而前一種的則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有滿意的結果。
不過柏青還是很有耐心的。畢竟是在搞教育體系,沒有足夠的耐心又怎麼行。
這次辦學校可靠是比之前辦比賽要複雜的多。比賽都是有時效性的,最長也不過幾個月。而辦學校則是長期的項目,這其中的差別可不是普通的大。
好在柏青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後有很多人為她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
在經過謹慎的分析之後決定,第一階段建設的學校數量是六個中等專業學校。高等專業學校會放在第二階段之中才會逐步上馬。
大專已經算是高等教育的範疇,這就不是光有錢就能搞出來的。就算能搞出來,這個性價比也非常低,並不是合理的方案。柏青在與自己的智囊團討論之後,得出的方案就是委託培養和聯合共建。
委託和共建的對象都是真正的大學。在九十年代末中國大學大規模和擴招之前,大學和大學生的含金量都是非常高的。
所謂委託培養,就是由華夏科技委託大學對選送的人員進行培養。當然,戶口、糧食關係和學籍等等都不會落在大學,而學費和口糧也都是由華夏科技負責。這種模式也是有先例的,只是很少會有民營企業作為委託方。畢竟民營企業總共也沒有多久的歷史。
聯合共建在國內就稍有先例了。不過這種模式在國外卻是挺多的。企業出資,大學出人員和場地,聯合建立研究項目。既然是聯合共建的項目和實驗室,企業一方自然是可以派人參與其中的。這種模式的投入會比前一種大很多。但聯合共建是有可能獲得科研成果的。科研有哪兒有不燒錢的。
關於委託培養,柏青已經通過關係聯繫到了幾所大學。除了遼寧和河北之外,在山東也找到了兩所。想把人送進大學學習說實話難挺難的,畢竟教育資源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稀有的。
但如果不要學歷文憑和又全部自費的話,只要找對了關係,並且有合適的理由,其實也並不算太困難。但這個審批的流程肯定會拖得非常久。估計最快也要兩年左右的時間。那個時候中專也該有自己的第一批畢業生了。
聯合共建的時間周期可能沒有那麼長,但同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柏青並沒有攬下這個麻煩的差事,而是留給家裏的男人來做。
還是回到老師的問題,專業老師從高級技工里出,可以全職也可以臨時。行政管理人員從華夏科技的幹部培養體系裏挑。最後文化課老師則前期主要還是外聘。按照這個模式,柏青要在三年之內建起超二十所中專。屆時會有教職員工上千人,在校人數將會過萬人。
在把這個計劃拿給胡楊看的時候,柏青非常鄭重而嚴肅通知胡楊:“你要多賺點錢!”
這些學校肯定是很燒錢的。任何可以稱之為體系的東西想要建立起來,都是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的。但只要能挺過不斷付出的階段,自然就可以迎來收穫。
人才的培養體系的建立對於華夏科技這樣的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光要培養,還要使用和留住人才。
而且胡楊的野心遠不止於中專層次的技工培養。這只是個開始,是摸索,是經驗的積累,是為了將來更有科技含量人才培養體系做準備。
辦學,無論從那個層面上來看都是好事。所以這件事柏青要做得大張旗鼓。不光是在自己的華夏信息上有大篇幅的宣傳,東北和華北大部分地區的主要報紙上也都有相關的報道。
柏青短髮幹練的形象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柏青的知名度快速提升的同時,胡楊則悄悄的跑到了漠北的深山老林中。
放在以前,這個季節漠北早就已經封山了。除了極少數守林人,都會撤出林區回到城裏。但現在因為有了那條路,冬季的漠北林區便不再是與世隔絕的封閉世界。
改裝的大馬力除雪車,是這條路上最不可或缺的開路夥伴。漠北林區的降雪總量其實並不算十分大,可單次的降雪量卻是十分恐怖。經常能一個晚上就超過一米。大雪封門真不是個誇張的說法。屋頂上的積雪墜落之後,真的是能把門窗全都封死的。所以這裏大門都是向內開的。
另外一個變化就是通訊方式。以前都是用有線電話,被大雪壓壞、凍壞,被動物咬壞的情況時有發生。而在下雪之後,損壞的線路就是沒可能修復的。所以基本上封山之後林區和外界就是徹底沒有聯繫的。
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在每個補給點都有衛星電話。只需要定時充電,這些衛星電話保證了補給點與其他補給點還有外界的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