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人才是分子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的必然。沒有2001年加入世貿就沒有中國二十年代趕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壯舉。
走出這一步的決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前提是做好準備,至少是在思想上要足夠的準備。要知道我們將來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機遇,同時更要清楚我們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進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內外交困的製造業,我們剛剛建立沒有多久的金融系統和外貿系統,我們剛剛成型的外匯系統等等,都將面臨國際市場給予的嚴酷考驗。
不過那至少也是十年之後的事情,而且胡楊也不認為這件事有提前的可能。中國加入WTO的最終成功,是若干事件連續發生累加之後最終才促使它發生的。
胡楊從來都不知道,這件事竟然在1987年就已經在討論了。而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是現在。
要知道現在的世貿組織核心國就是美國。美國的意志主導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大部分行為。而如果沒有世貿組織對中方明示或者暗示,我們應該不會對這問題做出討論吧?而且還這麼大張旗鼓的。
胡楊並沒有對羅鵬程隱瞞他的這個疑問。但羅鵬程也沒有能給他明確的答案,因為他其實自己也有類似的懷疑。
在幫助親領導完成了這份報告之後,胡楊又跟羅鵬程彙報了華夏科技最近東北地區的動作。這麼做並不是為了讓羅鵬程特別的給予照顧。正相反,是胡楊為了提醒羅鵬程該避嫌的必須要避嫌。不能因為華夏科技和胡楊給他落下話柄。必要的時候,華夏科技也可以提供協助,哪怕是只出力不拿好處都是可以的。
以他們的關係而言,羅鵬程並沒有跟胡楊客氣。今時今日的華夏科技在東北已經初具規模,影響力不容小覷。這份體制之外的助力怎麼可能放着不用。
羅鵬程又詢問了胡楊日本方面的情況。
胡楊首先十分肯定的告訴羅鵬程,賺翻了!
如果真的有穿越者紅利這麼個說法的話,這次在日本賺到的錢就真的是胡楊重生以來最大的一筆紅利。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紅利,但這一份對胡楊和華夏科技來說都是意義重大。
當然必須要強調的是這裏只是在說錢這個維度上。胡楊重生以來得到了太多金錢無法衡量的寶貴財富。
胡楊調集了全部可用的流動資金,全部投入了匯市之中。在專業操盤手的精準操控下幾個月內就翻了幾番。之後胡楊命令他們不要匯市中久留,扭頭就轉向了的股市和樓市。
這次專向再次讓他們手中的外匯,迅速變成了有升值潛力的股票和有價值的海外固定資產。這些每天,不,應該說是每時每刻都在升值。粗略的估計他們已經讓最早投入匯市的錢翻了五倍以上。而且現在他們所持有的股票和固定資產每天都還在升值。可以預見的收益更將會是十倍以上。
胡楊還告訴羅鵬程,接下來華夏科技的工作重心會從日本移到漠北。接下來幾年也都將圍繞北方的情況推進。
關於北方大國的未來,胡楊對羅鵬程肯定是沒有多少隱瞞的。所以他非常理解胡楊的這個決定。這幾年來與胡楊的相處中,羅鵬程對於胡楊的信任也無限趨近與100%。所以關於北方鄰國的這個預言,羅鵬程也是愈發相信會真的發生。
而說到此處的時候,兩人幾乎同時都想到某種可能。或許就是因為那件大事要發生了,美國才或做出某些過去並不曾有的行為。
仔細推敲之後,他們都發現這個可能性還真不小。
從胡楊接觸到的歷史資料中了解到,其實在1991年到來之前好幾年中,美國就已經大約知道了會有這種結果產生。並且針對這個大概率會發生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準備和必要的干預。其中某些行為,甚至直接導致那個大事件的爆發時間推后許多。
胡楊個人是比較傾向於相信這種說法的。很重要的理由就是,那個超級大國解體之後,最重要和敏感的核武器都被妥善的處理或保管,而並沒有像其他武器裝備那樣大量的流入了黑市之中。
據說,會有這個結果是因為美國時任總統老布殊多次參與俄羅斯與烏克蘭與北方鄰國政府之間的談判。成功的將大事件發生的節點推后了四個月。
現在的時間是1987年的最後一個季度,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兩國家應該正在悄悄的發生巨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也在悄悄的改變整個世界的格局。
在日本投資的成功,讓華夏科技有了充足的底氣繼續進行接下來的計劃,那個長期而龐大的計劃。
賺到錢肯定是好事,但可能會因此招人嫉妒。而如果你賺了大錢的的同時,別人卻賠了錢。那這種嫉妒就很有可能變成實質性的行動。
羅鵬程專門提到這問題,當那就是因為有人在這次投資中賠了錢。或者也可以說是沒有賺到預想中那麼多的錢。總之,羅鵬程是聽到了些什麼,所以提醒胡楊要稍微注意點。
其實胡楊自己也聽到了類似的風聲。雖然真的感覺有莫名其妙,但這就是人性。
“妒人有,笑人無”古來有之。未來恐怕也不會消失。所以胡楊才會讓華夏科技都盡量低調。不過這事兒也不必特別的在意,因為只要是個人就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只有庸才不會被人嫉妒。
在與羅鵬程進行了這次談話之後不久,胡楊便再次離開了京城回到了丹東。
柏青這次沒有跟着胡楊同行,因為接下來她有很多事要做。華夏科技現在只有安東港這一個明面上的項目。而且因為是在丹東,華夏科技有能力控制傳出去的相關信息。外界能夠看到的絕對不會超過真實情況的三成。
低調再低調,但這麼大的企業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柏青作為華夏科技的對外形象代表,現在正是需要她站到台前的時候。
之前柏青組織各種比賽為華夏科技甄選人才。接下來她的工作也還是跟人才有關。這次不再是辦比賽,而是辦學校。
人才的培養是個系統的問題。光抓頭部頂尖人才,只能算是摘果子而不是種果子。想要更多的人才出現,必然要從提高從業者的數量和的質量這兩方面入手。
以現在國情而言,辦學校就是培養人才最好的途經之一。
其實人才就是分子,需要足夠大得分母才會產生。某種程度上來看,這真就是個數學問題。一百個人里能選出十個人才,一百個人才里能選出五個頂尖人才,一百個頂尖人才里肯定有幾個天才。他們就會是這個領域的帶頭人。
而此時回頭看看,需要多少個人做分母呢?要幾千上萬。
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解決了基礎知識的部分,然後就需要各種程度專業方向培訓。這就是接下來柏青要去做的事情。
在1987年的當下,這個時期由於基層政府的財政問題,在教育方面的支出都很緊張。民辦學校九成都還是指各種廠辦學校和個別貧困地區的民辦中小學。
真正意義上的民辦中轉都是十分罕見的,更不要說更高級的專業技術學校了。
民辦學校不好辦,首先就是資金問題。要有教學的地方,還要有實習的設備和場地,還有教職員工的工資,這都是不小的開銷。
其次就是師資問題。民辦學校是沒有編製的,這也是大多數民辦學校留不住老師的根本問題。工資是一時的,編製才是一輩子的。
編製為什麼這麼重要。那是因為咱們國家的養老保險金體系要到九十年代之後才會進行大的改革。在九十年代之前,有編製的人也就是有正式單位的人,他們是並不需要自己繳納保險金的。
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在編人員只需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退休工資和相關福利。而這些的前提就只是你有編製。因為退休工資和相關福利,都是有你編製所在的單位來給予發放的。
政府公務員和非營利性的事業單位,走得是財政。而盈利性的事業單位和國企一樣都是從利潤里劃撥。
而民營企業則基本上都沒有退休工資這一說。就算是有,大多數人也都還是認為風險太高。
公務員就不用說,就說國營的企事業單位多穩定!這麼幾十年都沒有變化。退一萬步不說,這些企事業單位都還是有上級單位,總還是有個地方去找的。可這民營單位說黃就黃了,上哪兒去找人去?
說到底,安安穩穩就是絕大部分人的基本訴求。
這種訴求很合理,但老的辦法顯然是不再適合現在新形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