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孔先生神話古公嶺
盛夏六月,酷熱難當。在省城參加暑假期民辦教師培訓班的孔先生,星期天閑暇無事,約上幾個脾胃相投的學友,到黃河邊避暑消夏。望着滔滔黃河水,發完一番感慨,便走進涼亭,搖起扇子,唾沫四濺地擺起龍門陣。
“孔先生,聽說古公嶺的女兒出嫁不要彩禮,當真有此等美事?”
“那還有假。”
“該不是神話吧?”
“區區小事,還用得着神話。”
“此等大事,豈能小覷。難道貴處還有奇聞異事?”
“當然吶。”孔先生頗為自豪地說,“古公嶺人傑地靈,古有康熙王御令,村裡無壁虱(即臭蟲);今與玉皇爺敕封,田裏無草。”
“願聞其詳。”
“諸位如有雅興,聽我慢慢道來。”
“當然······”眾人異口同聲,隨聲附和。
“那就先說村裡無壁虱的緣由——
話說康熙王訪賢時路經秦州地面,聞聽古公嶺大名,便喬裝打扮,冒充山貨客,帶上一名夥計,前去探訪。君臣二人來到古公嶺,果然是山清水秀,景色絕佳;村人知書達理,民風淳樸。村口垂楊樹下,一群人圍着石碾盤正在弈棋。康熙王擠進人群觀看,技癢難耐,便與古公嶺棋王張一盤對弈起來。
康熙王乃歷史上有名的風流聖母皇帝,文武兼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弈棋,堪稱聖手,普天下罕有對手。今日遇上張一盤,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直至日落西海,難分高下。二人興起,相約挑燈夜戰。君臣二人跟隨張一盤,回到其家,草草用過晚飯,挑燈夜戰。最終還是聖天子棋高一着,險勝張一盤,方才歇兵罷戰。時以交三更,只好下榻張家,與張一盤、隨從同睡一個土炕。
睡得正香,一陣痛癢把康熙王從美夢驚醒。點燈查看,身上落紅點點,奇癢難耐。你想,一個錦衣玉食的帝王,有生以來從未遭過此等大罪。隨從大驚失色,忘了自己身上的痛癢,一個勁地給康熙王抓撓。誰料是越撓越癢,氣得他跳腳頓足,大發雷霆:
“張一盤,這是什麼緣故?”
“客官,怎麼吶?”張一盤睡眼惺忪地反問道。
“你家裏有何怪物,教人身癢難耐?”
張一盤弄清原委,啞然失笑道:“客官無須為一隻蟲子發火。”
康熙王大奇:“此是啥蟲,如此厲害?”
“提起此蟲,大大有名,大號臭蟲,小名壁虱(當地方言,虱發音同水),咬人一口,痛徹骨髓。”張一盤笑道,“當地有句歌謠:古公嶺,六月里,壁虱疙蚤吃人哩。客官既然敢來古公嶺,還怕區區臭蟲?”
“壁虱——”康熙王大為光火,哏聲道,“壁虱——你不在河壩逼水,來到這裏作甚?聽王旨意,從即時起,速速前去河壩,再不可踏上古公嶺半步。”
“吾主聖明!”隨從跪地磕頭謝恩。
張一盤何等精明,想起康熙王出京訪賢的傳聞,立時省悟,連忙跪倒謝恩:“感謝吾皇敕封。”
自古道:聖天子金口玉言。有了康熙王的御封,張一盤的隨機應對,真乃是話應一口氣,槍響子彈到。壁虱乖乖聽命,盡皆躲避河灘,古公嶺方圓五十里,再也不見它的影蹤。
——此乃古公嶺沒有壁虱的典故。
孔先生話一落音,眾人嘖嘖稱奇,讚歎幾聲。一好事者掏出香煙打了一關,逐個點着,待眾人吞雲吐霧,氣氛正濃時說:“孔先生,古公嶺沒有壁虱的緣故,大家現在業已明了。還有田裏沒草,又有什麼典故?不妨全盤托出,好叫大家再長點見識。”
“你等當真要聽?”
“那是自然······”
“好!”孔先生意色洋洋,狠勁吸了一口煙,徐徐吐出,十分愜意地說,“諸位,要聽這個故事,可得耐下性子,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
故事發生在一九八五年仲夏——
春去夏來,氣候溫和,花紅柳綠,鶯歌燕舞,古公嶺一片生機。
往年間,玉米此時最快才除完頭遍。但今年不同,因為實行了生產責任制,調動起村民的勞動生產積極性,只兩三年時間,人人都嘗到種地的甜頭,在張衛紅等回鄉知識青年的帶動下,作莊務農一家賽過一家,剛交五月,玉米、洋芋普遍除過三遍。
夜晚,人們經過白天的辛勤勞作,已進入睡鄉夢界。相反,田園裏的生物卻開始了它們那快樂而又獨特的生活。你聽:小溪流中的青蛙,吃飽肚子,飲足河水,此刻便鼓着雙眼,挺起圓滾滾的肚皮,時不時“呱呱”鳴叫幾聲,比比誰的嗓門大,賽賽誰的杜肚皮圓。你看,那隻蹲在田邊核桃樹枝頭的貓頭鷹,快活地閃動着一雙綠瑩瑩的眼珠子,悠閑自在地哼着小夜曲,但它超常的警覺性卻絲毫沒有放鬆。猛然間,它發現一隻尖嘴灰毛的田鼠,正探頭探腦地向田埂上的一小塊饅頭屑摸去——那是多九公帶着孫子找衛紅時,小寶不慎丟下的,不料卻成為貓頭鷹特殊的誘餌。只聽“嗖”地一聲,貓頭鷹就像離弦的利箭,迅猛地撲向田鼠。田鼠只絕望地“吱”了一聲,就被鋒利的鋼爪撕成碎片,成為貓頭鷹一頓豐盛的美餐。然後,它舒適愜意地在田土中擦擦嘴,飛上枝頭,繼續警戒着廣闊無垠的田野······
田裏茁壯的玉米苗挺直身子,大喇叭嘴一張,飽餐露珠;渴急眼的洋芋苗豈肯落後,撐開肥大的枝葉,貪婪地吸收露水;麥苗、胡麻苗、青稞苗、菠菜、捲心菜、油菜······小草也依法仿效,歡快地吸吮着隱藏在虛空的甘露。一會兒,玉米的大喇叭口灌滿了,洋芋麥苗······小草的身上都掛滿了晶瑩透亮的珍珠,一陣微風拂來,珍珠隨着葉子左右搖擺,顫顫巍巍,發出舒心地笑語——嘩······嘩······嘩!
啊!天底間賦予萬物的生活情趣,晝夜之間確實沒有多少差別。生命活動的軌跡黑夜比白天也減不了多少,朝來暮去,無聲伴有聲,皆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處。總之,生態平衡時,一切生物都有它們的生存之道,有它們的幸福歡樂,可謂是各滿其足,各得其所。然而,物性不同,各有所異,亦有些怨天尤人者。就在這個美麗的夜晚,卻有一個特殊的集會,你聽—
“天哪!這簡直要了我的老命。照這樣發展下去,再有兩三年光景,不要說我的子孫,就是我這個壽星佬,恐怕也老命難保。”
“唉,就是,我們都是大禍臨頭,要遭滅頂之災了!”旁邊一個仰天長嘆一聲,尖聲細氣說,“前些年,那黑燕麥勢力強大,心高氣傲,不顧老連手的情分,處處擠兌我們。不成想樂極悲生,惹惱了張衛紅,請來一個叫什麼‘燕麥靈’的魔頭,把它的子孫殺了個一乾二淨,着實把人高興美了。我可莫說黑燕麥呀黑燕麥,你竟是恁般無用,粘上一點黑水就悄沒聲息鄢了,且看我的手段。大話未曾說完,燕麥靈那廝就來了。它沾我一身一臉,恰是烈火燒身,疼的人大跳大叫,心說完了,赴了黑燕麥老兄的後塵。慶幸的是,燕麥靈雖然兇狠,只能傷我皮毛,幾天後又是枝繁葉茂,就嘲弄它說:‘燕麥靈呀燕麥靈,雖然你心狠手毒,威風八面,其奈我何?’氣得它乾瞪眼,拿我毫無辦法,只能乖乖派下陣去。可是,今年人們就像把根扎到田裏,只要我的子孫一露頭,就被一隻大手連根拔出,可憐地死去,嚇的人日每里提心弔膽,不敢露面,眼看就要憋屈死了。”
“可不是嘛誰能比你好過多少呢?”第三者接上說,“按理說,我和蘆大哥命最硬,可厄運還是照樣降臨。人們把我倆的子孫從地里連根挖出,放到大路上,被毒太陽慢慢晒乾。你是知道的,此招雖然可怕,但對我們家族來說,只是小菜一碟,算不上萬分兇險。人們說‘水蒿根塞三年炕眼門還活着呢!’此話雖說有點誇張,但所言不虛。我的根即使晒乾,只要一見雨水,挨上地皮就會復活。然而,這回卻是事出意外。曬了幾天,來了一個小傢伙把它們堆起來,放火點燃,燒了個焦頭爛額。臨了還不罷休,又澆水和成泥漿,挖個神坑埋了。如此手段對付,縱你有通天徹地的本事,終難逃一死。要不是我見機早逃得快,恐怕就不能站在這裏說話了。”
這幾位相互訴苦的究竟是何方神聖?別急,諸位只有提起精神,仔細查看一下它們的衣着打扮、所處環境就會心中明白。
原來,在那光禿禿的地埂上,站着幾個似人非人的怪物,如果不細心查看,絕對發現不了。因為它們長得實在是太小了,最高的也身不盈尺,個個嬌小玲瓏,骨黃面瘦,弱不禁風。那第一個發言者,頭戴一頂重重疊疊綠色高帽子,每層邊沿插一排鋸齒狀羽翎;身上打扮更是與眾不同,自脖子到腳跟均用無數道褐色繩子緊緊捆紮就像醫院裏骨折病人用夾板固定肢體,生怕被風吹散;再往臉上看,更是滑稽可笑:在碩大帽檐遮掩下,兩隻米粒般大小的眼睛閃閃爍爍,賊光四溢,滿頭白髮,滿臉銀須,老態龍鍾。第二個倒扣一頂反傘帽,就像古代武將使用的竹節鋼鞭,胡亂捆紮在一起,亂蓬蓬沒個頭緒,身披一襲綠衣。第三個頭戴一頂遮陽帽,邊沿亂七八糟,斜插無數五爪綠葉,身穿灰白色長袍,綴滿補丁,活脫脫一個窮乞丐。他們身邊圍站着一群青面獠牙、奇形怪狀的小童,盡皆指手畫腳,竊竊私語。書中暗表,這三個怪物就是莊稼的死敵,大名鼎鼎的蘆草、斷續和水蒿的精靈,小童便是天蘿蔔、茅草、灰灰菜等一班兒狐朋狗友。
按理說,大地所有萬物都應有各自的生存權,人類的手段是否過於殘暴?其實不然,不能生長莊稼的荒山野嶺亦是野草的樂園。因為它們有莊稼在所不及的特殊生存能力,有些自動退出肥田沃土,在荒原繁衍生息,過着與人無爭的快樂生活。而這幾位老頑固卻始終不肯放棄農田裏的舒適生活,與莊稼爭奪營養,與人為敵,人們便想方設法清除,也算是它們罪有應得。但它們並不甘心,你聽,集會還在舉行:
蘆草說:“我說老弟,躺在鬆軟肥沃的田土裏,飽餐莊稼的營養,過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雖說舒適愜意,但我們給勞作者有什麼奉獻呢?最大的作用就是進畜生肚腹。莊稼卻是人類的活命之物,我們與莊稼為敵就是與人為敵,他們用這種殘忍手段消滅大家也是應該的。我看,大家好好商量一下,想個萬全之策,要不大夥乾脆一齊搬家,把田地留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