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古公嶺日新月異

第12章 古公嶺日新月異

故事講到這裏,完全可以圓滿地畫上句號,怎奈我不是個乾脆人,說話辦事婆婆媽媽的,遇事總要刨根問底,什麼“少劍波和白茹能走到一起嗎?”“劉洪和芳林嫂後來又怎麼樣了?”“楊軍和阿菊啥時候能結婚?”······諸如此類,不可枚舉。其實,與我有同一想法的也大有人在,畢竟誰都不想當糊塗蟲,探尋事物的真相亦是人之本性,無可厚非。為了提前答覆看客心中疑慮,這裏就補說幾句,充作本文的後記。

話說二人婚後,孫二娘總覺得娶媳婦子沒花錢,心下過意不去,日每里嘮嘮叨叨,催育紅去縣城買身新衣服。如此吵鬧幾天,育紅頭都被吵大了,只好答應與衛紅一同去買衣服。孫二娘見育紅應允,歡喜非常,便取出三百元錢,塞到她手裏說:“這點錢就是給你準備的衣服錢,全部拿上,揀頂貴的買,別捨不得錢。”育紅有點吃驚,忙說:“媽,不就買件衣裳嗎,能用那麼多錢?”孫二娘疼愛地說:“這還多?其實,這些應該都是你的錢。為娶你,家裏準備了兩千多元,做夢也沒想到送彩禮只花了二十五元錢,成婚總共花費不足一百元。所有這些,還不是你的功勞?再說,咱家以後也沒有用多錢的地方,吃喝不愁,還有餘糧賣,留錢幹啥呀?不瞞你說,你大板箱裏還有七百多元的私財,包得好好的放着呢!往後你想買啥就開口,還不都是你的。我們只是你的保管員。你要是覺着不方便,有空了就全部交給你保管。但這三百元,是做娘的一片心意,好不容易進一回城,一定要把錢花完,別剩下,要不我可不依。”

孫二娘的話,讓育紅左右為難。不拿吧,兩人苦口婆心念叨了好幾天,就會惹她不高興;拿上吧,實在沒有那麼多用場。思來想去,只好硬着頭皮接下。見收了錢,孫二娘又彎腰拍打了一下育紅褲腳上沾的塵土,笑着說:“對,應該這樣乾脆!這才像孫二娘的媳婦子。一家人處事就應該痛痛快快,不要婆婆媽媽,拖泥帶水。我最喜歡你這種性格,實是咱娘兒倆前世修來的緣分。”

育紅接了錢,心裏頭直犯嘀咕,尋思半晌,拿不定主意,就想到衛紅:“唉,此事還得與他商量一下。”就在花園找到衛紅,把孫二娘給錢的事說了,徵詢他的意見。其實,衛紅心裏早就謀划好了,只不明說,故意戲她道:“常言說世上沒有富死的回回,錢還有花不出去的?我就一點不相信。你看看,我在家裏頭活了快二十五個年頭了,第一次見媽大大方方的一下子拿出三百元,叫人花費。你究竟使了什麼法術,讓媽如此看重你?看來只要跟着你,往後就有我的好日子過了!至於這區區三百元錢該如何花,自是小菜一碟。你先不要聲張,明天幫你保證完成任務就是。”育紅笑罵道:“瞧你的死樣子,就那點出息,就跟沒見過錢似的。想不到你變化的這麼快,昔日的假靦腆到哪去了?真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衛紅聽了,忍俊不禁,“嗤”的笑出聲,育紅也“咯咯咯”地笑着進了新房。

縣城發往古公嶺鄉的唯一一輛班車只放到國道邊上的王家店,距巧妙村約五花里路程,就得步行。班車早上是七點半的點,孫二娘五點就起來了。做好早飯,盯着二人吃完,一直跟到村口方才回去。五里多山路,走了不到半個小時。到王家店時,天才大亮。等了沒多一會,車就到了。因為這是頭一站,乘客不多,車上空空如也,兩人便挑揀了後排座位,相挨着坐了。隨着“滴滴、滴滴”的一陣車喇叭響,沒覺得有多少工夫,相隔五十里的縣城即便出現在眼前。

一下車,他們先去了八哥家。湊巧八哥休假在家,看見二人非常歡喜,就把育紅介紹給媳婦,兩妯娌就扯上了閑話。主婦熱情大方,育紅潑辣大膽,兩個人很投脾胃,說話無拘無束,氣氛極是融洽。說笑一陣,八哥的老婆就要育紅幫忙做飯,卻被八哥攔住:“你看你,真糊塗還是裝糊塗,人家幾輩子沒見過飯?兄弟說了,這次專為育紅買衣服來的,況已已吃過早飯,還要她給你當丫鬟,做的幾時的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乾脆兵分兩路,我陪着兩個逛百貨大樓,你一個人去菜市場,買點好菜,中午好好搓一頓,也算是給弟媳接風洗塵。”大家皆笑着點頭依從,八哥一行三人便在城裏轉悠開了。

其實,衛紅早就思謀好了,因育紅姊妹們多,家裏縫縫補補的活計多,要給岳母買一台縫紉機。就把這個想法說了,八哥舉雙手贊成,育紅也不好反對。八哥托朋友弄了一台“牡丹牌”,花了一百四十九元,就寄放在朋友家,等有順車了再捎回去。走到街上,八哥被熟人請去辦事,就剩他們兩人東遊西轉,走到百貨大樓的鐘錶櫃枱,要給她買一塊手錶。育紅說自己不常出門,要買就給他買一塊,以後在外面辦事方便。二人爭執不下,架不住售貨員巧舌如簧的遊說,兩個人各退一步,來個公平交易,花九十塊錢挑了兩塊上海中型“雙喜”表,還是二十一鑽帶日曆有夜光的那種,自是十分中意。明晃晃的手錶戴在腕上,兜里的錢就不足五十,辛虧衛紅身上還有幾十元元的私財,買衣服還是綽綽有餘。走到服裝櫃枱,二人商議一番,統一意見,決定給家庭主要成員——四老君和孫二娘一人買一套,然後再給自己買。挑來揀去,皆不稱心,最後決定買些布料,回去自己縫。一來有了縫紉機可以自己做,二來做的衣服可心隨意,經濟實惠。來到布店,迎門掛着一件新疆細毛羊青面子皮襖,育紅靈機一動,堅持要給四老君買上。衛紅也看上這件皮襖,便點頭同意一問價,六十九元,就硬着心腸提了一件。一盤點,還剩四十幾元,顯見布是扯不成了,索性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先滿足老的要緊,花二十七塊錢給孫二娘買了一件毛背心,採購宣告結束。

出了百貨大樓,衛紅笑着說:“來的時候還愁錢花不出去,現在連一件衣服沒買就沒錢了,害的人連新華書店都不敢去。”育紅回道:“誰承想你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我一點兒都沒料到。你做得對,今後辦啥事都要一碗水端平,才不會有遺憾。就說眼前,你我花了九十,爹媽花了一百,娘家花了一百五。雖說衣服沒買成,但錢卻花到了地方,將來一定要先給父母着想,方才對得住拉扯我們所費的心血。再說,我還落了一塊手錶,就是一無所有,心裏也是舒服的。”

回到八哥家,兩口子正忙活着包餃子,育紅洗過手就去幫忙。八哥便笑着出了廚房,陪衛紅在客廳扯閑。問及買衣服事體,衛紅就把買表及皮襖的事說了,八哥十分高興,把育紅連聲誇讚一番。八哥的媳婦聞訊,把兩件衣服翻看一遍,見顏色質量確實不錯,就想給多九公老兩口也買上一件,要他們順便捎回去。八哥自是一百個贊成,問清地方,飯也顧不上吃,就騎上自行車揚長而去。

剛放下飯碗,八哥便滿載而歸。皮襖背心一模一樣,還順便提了兩瓶“瀘州”老窖,一斤豬頭肉,要老父打打牙祭。四個人分做兩對,一問一答說得正歡,熟料發車時間快到,只好依依不捨作別,兩口子恁是把他們車站,八哥掏錢買了車票方才罷休。

二人回家,就把多九公老兩口及小寶請了過來,兩家合為一家,吃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飯後,育紅拿出禮物,四位老者欣喜萬分,樂的合不攏嘴。多九公說:“時代變了,還是年輕人會來事。要不是娃娃們孝順曉得心疼人,出手大方,我們這輩子做夢也想不到能有皮襖穿。每人都有,當真是十分周全。我看就把大權全部交出吧,讓他們自己操心做主,保證比我們強多了。再說,你我都是有今日沒明日的人,這個家早就該他們當。”四老君兩口子聽了,連連點頭稱是,不顧兒子媳婦反對阻攔,翻箱倒櫃,清理出全部家產,當著多九公的面,把七百多元現金一字不落地交給育紅。育紅想轉手交給丈夫,怎奈衛紅死活不接,只好自己拾掇好不題。此後,老兩口便退居二線,處處順着他們,大小事兒皆由小兩口說了算。育紅也以女兒和兒媳的雙重身份要求自己,里裡外外的活計從不讓二老乾,老兩口過起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神仙日子。樂的孫二娘逢人就說:“俺張家不知燒了幾輩人的長香,今世里修來這樣一個賢德媳婦,真是老天開眼,三生有幸。”村裏有好事者對這家人也有了新的評價:“哎,你看:孫二娘自打娶了媳婦子,與四老君就像重新結了次婚,再也沒有吵過嘴、紅過臉,不再爭剛強了。育紅那麼厲害的主,進他家門變得服服帖帖,穩重識理,一團和氣。真可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兩口和氣。老兩口也和氣!”孔先生特作《西江月》一首為證:

巧妙村中老君,

凡事要論吉凶,

為娶兒媳費盡心,

到頭事願不同。

英雄當數九公,

為人智勇皆通,

娉來元帥配先行,

老少滿堂喜慶。

細磨石自從女兒被馬武白白送人,一分錢彩禮沒撈上,害的耐火磚陰溝裏翻船,落下笑話,從此斷了親戚路,當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女兒又折兵,把人丟到了家。看見女兒女婿就跟仇人似的,不理不睬,白眼相待。怎奈二人根本不吃他這一套,就當沒事人一般,地里有活就過來幫忙做,做完又叫上育芳、育花等去巧妙村忙活,分明就似一家人。四老君這個原本過於寂靜的家庭,就有了吵吵鬧鬧、說說笑笑聲,給兩顆孤寂的心帶來新的樂趣。老兩口分明年輕了十歲,脾性改變了許多,一個不再古板,一個不再逞強爭勝,和睦相處,有空就找年輕人說說笑笑,和以前判若兩人,晚年生活幸福美滿。

張蘭芳養了一大群女兒,為能養兒子不知受了細磨石多少啞氣,想兒子都快想瘋的女人,對男娃分外看重,今見女婿如此誠實勤快,一有空就幫着做這做那,比親生兒子還要孝順,嘴裏不說,心裏卻比吃了蜂蜜還甜。常言道:“好是換下的,功是干下的。”女婿如此乖巧可人,她自是另眼相待,不要說一大幫女兒,就連全家的寶貝疙瘩——遠在鄉上中學讀書、一星期才能見次面的老孫台順子都有所不及,女兒們都說她偏心眼。小女兒一見衛紅到家,就扮個鬼臉羞母親:“丈母娘、見女婿,親的像個大母雞。”惹得闔家上下笑聲四起。平時做下釀皮、涼粉之類的小吃,一定要給衛紅留一份,等不到人就就連哄帶罵地支派小女兒送到巧妙村。當然,那就不是送一兩碗的事了,總要一家四口人人有份,有時還要給多九公捎帶一份,落個皆大歡喜。在她心目中,女兒的出嫁,跟以前沒有多少變化,分明還是一家人,在一個鍋里攪勺,到婆家就跟在外面上學一般。不同的是,走時她再不用擔心一周的吃喝拉撒諸般瑣事,輕鬆了許多。應女兒要求,把家裏的小白兔送了四隻,細磨石雖說有點心疼,自知胳膊肘擰不過大腿,弄不好他又成為孤家寡人、眾矢之的,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其為之,倒也沒鬧出什麼風波。

今年五月,一九八五年農曆五月,細磨石南山窪的二畝麥生了黃鏽病,庄稼人誰都知曉此病的厲害,不要說是顆粒無收,就是碾下的草牲口都不吃,等於是白忙乎了一年。細磨石心知肚明,實在是無法可想,日每里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可是衛紅堅持要治,他不報任何希望,就冷眼旁觀,聽之任之。後來,被衛紅自費打了幾遍農藥,小麥大有起色,收割時除了麥稈有點發黃,產量倒比收成最好的一年高。至此,他才打心眼裏佩服衛紅的能耐,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諸事都要與其商量,並且是言聽計從,要不是各起爐灶,分明就是一家人。靜心一想,這段美好姻緣全賴多九公和馬武二人所賜,便提上前次送彩禮時剩下的兩瓶“小角樓”、四包“黃金葉”,分別向二人賠禮道歉,承認自己當時的鼠目寸光,不識大體,總算是心甘情願地謝了大媒,還了天大的人情。多、馬二人呢?自然不會計較以前發生的一切,今見細磨石親自登門拜訪,都是滿心歡喜,再三聲明心意全領,東西拒收,架不住細磨石說好說歹,差點急紅了臉,只好收了。覷個空,由馬武多九公做東,聚齊細磨石、老蕭何、七煞星、小雷神、唐杜薛魏諸人,搞了個盛大聚會,眾人喝了個一醉方休,方才完事。

武正清回到鄉上,把這件稀奇事與馬書記說了。馬書記亦很重視,派專人做了調查採訪,弄清詳情后,為了表彰鼓勵,特作四面錦旗,贈送古公嶺。大紅的一幅綉着“聖賢遺風”,贈予古公嶺村委會;粉紅的一幅綉着“模範支書”,贈予馬武;杏黃的一幅綉着“德才兼備”,贈予多九公;還有一幅製作最為精緻:桃紅穗子翠綠底,金黃色大字明晃晃,要知上面繡的啥?龍飛鳳舞“美滿鴛鴦”!——自然是贈送新人的新婚賀禮。鄉上的這一舉措,深得人心,馬武諸人贏得良好聲譽,他們的事迹迅速傳遍四里八鄉,有的鄉村還委派群眾代表前來取經學習,決心以古公嶺為榜樣,把此事發揚光大,鬧騰個轟轟烈烈,天下聞名。多九公、馬武等見自己的無意之舉業已是“皮影子唱唱成了大戲”,人人精神倍增,個個意氣風發,決心再接再厲,方能不孚眾望!馬武牽頭組織,連開幾次群眾大會,宣講討論上級領導對此事的重視度及提出的新要求,全體村民盡皆揚眉吐氣,喜氣洋洋,決定結成統一戰線,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入侵古公嶺。

為了弘揚光大美麗鄉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事業,馬武、多九公、小雷神、七煞星、唐之奇、杜求仁、魏思溫、薛仲璋諸位,先行元帥一對新人,細磨石四老君兩親家,決定集資做些牌匾,分贈各家,令其懸挂,鞭策、警醒每家每戶,每一個村民。匾上題字褒貶不一,須經專人研究討論,通過表決方才動筆。有“持有古風”、“重義輕才”、“路不拾遺”、“道德高尚”等褒匾,亦有“是非少搬”、“知錯要改”、“心存善念”等貶匾。掛貶匾的人,改正後經三個月審核,申請商討更換新匾。這樣一來,古公嶺確實具有“古公”之風,打架鬥毆、爭論吵嘴等雞毛蒜皮之類的鄰里糾紛基本絕跡,村民不論男女老少都自覺履行自製的鄉規民約,社會風氣極大好轉。就連鄰村發生打架鬥毆的鄰里糾紛,村民們就會異口同聲地說:“送到古公嶺學習改造去!”

多九公負責掛完牌匾回家,卻見老趙老孫老李頭、老周老吳老鄭老王頭等,都是一班兒新近娶媳婦子的,也有出嫁女兒的,提着煙酒等各種慰問品,登門套謝他。說經他如此一折騰,親家都仁仁義義地把彩禮退還,位居首功自是當之無愧。多九公聽了,歡喜不已,禁不住仰天長笑:“啊哈哈哈哈······”這正是:

平平凡凡事,

轟轟烈烈傳;

人皆學古公,

家皆萬事歡。

先行自從有元帥助陣,在村裡更是大顯身手,科技興農。今年古公嶺村的小麥“黃鏽病”普遍嚴重,他就買了三台噴霧器,無償奉獻,還給經濟困難的人家送去農藥,指導噴施,東奔西走,四處奔波,有求必應,任勞任怨,好心得好報,終於挽救了古公嶺周圍的幾百畝小麥,人人稱頌,成為全鄉的風雲人物。農閑時間,他不計報酬,義務給全村每戶人家改修吸風灶,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大隊書包鄉上,鄉長又親自頒發他“年輕有為、造福鄉里”的大紅旌旗。古公嶺方圓幾十個村莊,誰人不知張衛紅,那個不曉先行將!

育紅喜歡養兔,又有衛紅相助,科學管理,精心餵養從娘家帶來的種兔,繁殖量比以前翻了幾倍。她又動員細磨石,把小白兔少賺點錢,全部買給村裡喜歡養兔的人家,發展家庭副業。在她的帶動下,古公嶺人人愛兔,戶戶養兔,成為遠近聞名的“養兔模範村”。

年終,縣裏舉行年度勞模表彰大會,全鄉的六個名額中,古公嶺村就佔有四名,他們分別是:土專家張衛紅,玉兔公主牛育紅,模範幹部馬武,人老心紅、樂於助人的多九公。諸位,四位當模範夠格嗎?

故事講到這裏,暫告一段落。小子意猶未盡,特填《西江月》數闕,以抒發內心感慨:

古公嶺上英傑,

馬武隨帶九公,

破舊立新顯神通,

誰人聞之不驚?

巧妙村中元帥,

愛上妙巧先行,

雙雙月下定終身,

發誓永不離分。

老君卜就凶神,

磨石重財輕人,

一人圖錢一迷信,

鴛鴦已成泡影。

多馬二人相通,

興利除弊立功,

耐火磚把賬算清,

險些誤其性命。

鄉長親自發獎,

村人掛匾如雲,

非財不取真古公,

誰閱不笑三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公嶺軼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古公嶺軼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章 古公嶺日新月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