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第一台內燃機上路
其實它只需要給燃燒室注入非常少量的新鮮空氣,相當於半個氣缸的容積。
不用耗費多少能量。
儲氣室與燃燒室的閥門是只進氣不出氣的,而且一旦儲氣室的氣壓高於氣缸就會開始進氣,而氣壓低的時候就會停下。
這個閥門比較容易製作。
那麼怎麼給儲氣室打氣呢?
儲氣室連接一個打氣筒,中間也是有一個只進氣不出氣的閥門。
打氣筒接通一個比較大的齒輪的曲柄搖桿。
氣缸的每個周期,如果這個齒輪轉兩圈,打氣筒的活塞進行兩輪往複運動。
但是想一次往複運動就注入半個氣缸那麼多的氣,打氣筒會太大,不方便。
於是最好發動機的一個周期,齒輪轉動比如十圈,打氣筒打氣十次。
五次的打氣量相當於半個氣缸的容量。
這個打氣筒大約跟家用的打氣筒一般大小。
它打氣那麼快會不會出問題?
應該沒有問題。
考慮一下,還是把它的長度給縮小一半比較好,否則發動機體積太大了。
於是發動機的一個周期,這個打氣筒打氣二十次。
一個周期可能只有零點幾秒。
這麼快的打氣真的行嗎?
估計會把活塞給磨壞的。
所以得改變思路,把打氣筒給做的更大一些,真的是打一次氣就有半個氣缸那麼多。
於是它的體積跟氣缸很接近。
考慮到氣缸也不是很大,所以這件事倒不用太擔心。
把它給安裝好也並不用太久。
發動機的每個周期,打氣筒打氣兩次。
簡單輕鬆。
只是進氣口的口徑必須非常大,否則進氣速度不夠。
從開始製作到真正的把這個自動打氣筒給安裝好,一共花費了三天。
接着對這個發動機進行實驗。
果然只用點火一次,燃燒室內就可以一直有火焰燃燒。
只是他這發動機的運行瞧起來太嚇人了。
他的氫氣的量是充足的,壓強也比較足。
發動機運行起來的模樣瞧起來非常的奇葩。
但是莫名其妙非常帶感。
只是會突然不知道為什麼熄火。
馬林覺得熄火有兩個原因。
一是那些閥門打開的時間設計的不好,尤其是進氣口的兩個閥門打開的時長設計的不好,應該盡量的延長這個時長。最好是一直在進氣。
而進氣量應該通過氫氣瓶出氣口的大小進行控制。
他試着進行調整,把進氣口兩個閥門的控制裝置給卸掉。
接着燃燒室的火就會持續更久。
即便如此,還是運行一小會就會熄火。
馬林觀看儲氣室的進氣閥門,認為這是因為打氣筒的打氣效率太低導致的。
他把進氣口給擴大了一點。
這個發動機的運行忽然就平穩了很多,似乎很是令人放心。
只是依然存在問題。
排氣口似乎太大了。
於是又用焊錫把排氣口給堵上了一點。
發動機的運行變得越發的穩定。
原本他花最多功夫做的設計是進氣管兩個閥門的控制組件。
結果發現它們完全是沒用的,必須全部取消掉。
心中的感想非常的奇怪。
發動機的力氣和速度達到了平衡。
讓它一直運轉,瞧瞧它在運行時間久了之後是否會出故障。
順便也瞧瞧它對氫氣的消耗量。
這個發動機運行的時候一直有原始人來旁觀,並且充滿期待。
先前製造的電車只能拖着電纜在村子附近活動,特別不方便。
而這種發動機不需要電纜。
做成車子之後想跑多遠跑多遠,只要有足夠的氫氣就行。
這個發動機體積比較小,功率不是很高,適合給比較小的摩托車當做動力。
實驗的時候它驅動着一個輪子轉動個不停。
從‘大樹’到‘機靈鬼’都很開心。
因為它如果能夠成功,大家真的會有車子能夠開了。
吃土寸和麻雀村到鐵爐村的距離是步行一天,不到四十公里。
馬林說明了這輛摩托車製作好之後,騎着它去這兩個村子不用一個鐘頭。
一小時四十公里的速度大約是一秒鐘十一米,一個普通人小跑的速度的兩倍。
也不算很快。
騎馬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三十公里左右。
摩托車在好路上行駛估計能夠有騎馬的兩倍。
但是這個世界沒有好路,摩托車不能開那麼快,它比起騎馬的優點是持久。
把座子做得舒服一點,一天跑個兩百多公里是不成問題的。
它後面再拉一個氫氣瓶。
總里程會比較遠。
但是想出遠門還是有些吃力。
有總好過沒有。
發動機連續運轉了七八個鐘頭后熄火了,氫氣尚未用完。
仔細檢查,有管子的焊接出了問題。
重新進行加固。
接着開始為它製作車子。
那種很矮的兩輪電動車,不用開多快。
很輕。
人坐在上面腿可以很平穩的踩在地面上,不用踮起腳尖。
給人非常大的安全感。
先前有製作自行車的經驗,所以製作這種電動車問題也不大。
就採用自行車一般的結構。
輪子都稍微大一些,承重能力強一些。
後座可以坐一個人。
輪子相對來說比較小。
前面帶有把手。
中間有塊鐵板,上面其實可以放東西。
鐵板下面的骨架非常結實,是特製的鐵。
車座是三角形的下面有彈簧。
後面還有帶人的車座。
‘油門’以機械方式控制,轉動右手車把的旋鈕可以加大或者減小氫氣噴入速度。
有前後各有一個剎車,跟老家一個原理。
把車子給造出來需要花費比較久。
馬林把車架子的模樣給畫了出來。
‘機靈鬼’等人最想明白的是輪子到底要怎麼固定在架子上,結實不結實。
輪子採用拖拉機的前輪,已經有很多個了。
此外這種發動機用來驅動很小的三輪車也不成問題。
路況問題導致三輪車無法做的比較大。
馬林的想法是,車子上最好可以多放幾個氫氣瓶,這樣子它的續航便可以顯著提高。
對這種發動機的實驗還在進行中。
此外馬林必須給這些人講明白它的原理。
馬林先講述的是活塞通過曲柄搖桿帶動一個輪子轉動。
接着講雙缸使得活塞不管是朝左運動還是朝右運動都由氣缸驅動,因而動力比較足。
然後是講述新鮮空氣怎麼用打氣筒注入,一部分廢氣如何排出。
尤其是要把閥桿的控制方式和其中的思路給講清楚。
最後是講氫氣瓶與進氣管的問題以及他是怎麼把製備的氫氣壓縮成高壓氫氣的,出氣管的閥門的結構等問題。
至少每天都講一遍。有的人每天也都來聽。
大約一周時間第一台摩托車的架子已經製作好了。
不管是發動機還是氫氣瓶都比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