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謚號

第19章 謚號

熊通要稱王,必須像周天子一樣有個名號,比如周昭王、周平王之類的,顯得很正式、很有存在感。

這個名號一般生前是沒有的,是在你身故將葬之時,由太子和大臣按照你生平事迹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這個評定的過程叫做“議謚”。

所以一個王的名號也稱為“謚號”。

也不僅限於王,先秦時期各國諸侯、大臣也有得謚號的資格。

一般來說,你沒死就沒有謚號,你死後你是什麼謚號你也不知道。

也有例外,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都不是謚號,是自稱,因為謚號是周朝中期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開始有的。

謚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代君王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

如果你這一生奮發有為、道德博厚,就給你上謚,即表揚類的謚號,比如成康之治的周康王的謚號“康”,就表示“安樂撫民”。

如果你這一生好樂怠政、殘暴不仁,就給你下謚,即批評類的謚號,比如被“國人暴動”趕跑的周厲王的“厲”,就表示“暴虐無親”。

如果你這一生碌碌無為,尸位素餐,就給你平謚,即同情類的謚號,比如被周夷王用水煮熟的齊哀公的“哀”,就表示“遭難已甚”。

作為一個帝王,你想死後獲得一個上謚,在位時必須勤勤懇懇、奮發圖強,才能有一個好的名聲流芳百世,否則就要遺臭萬年,所以歷朝歷代帝王對自己的名聲還是很看中的。

傳說楚成王之子楚穆王弒父篡位,當楚穆王準備謚楚成王為“靈”時(表示“死而志成”),豈料楚成王一個激靈睜開了眼睛,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似有所語,楚穆王馬上反應過來——謚號評的不好,馬上改謚為“成”(表示“經緯天地”),是為楚成王,他才心滿意足的瞑目。

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

楚國熊儀時期便已經有了謚號,不過楚國的謚法與當時中原的謚法有所不同,楚國是按照你下葬的地方來謚你的號,比如熊儀在“若”這個地方安葬的,他的謚號就是“若”,是為“楚若敖”。

熊坎在“霄”這個地方安葬的,是為“楚霄敖”。

熊眴在“蚡”這個地方安葬的,是為“楚蚡敖”。

所以現在有很多學者根據他們三個人的謚號來推斷他們當時的楚國國都所在。

雖然一直推斷到現在都沒個准數。

熊通稱王后,也準備學中原的流行做法,按是非功過的標準給予謚號,目前要做的,就是先給上代君王謚號,所以上代楚王熊眴就有兩個謚號,一個是早先按楚國謚法謚的“楚蚡敖”,另一個是按中原謚法謚的“楚厲王”。

按照上謚、中謚、下謚來分類,“厲”屬於下謚,是批評類的謚號。

看來熊通和他哥哥熊眴的關係並不怎麼好。

同一個謚都有不同的意思,《逸周書·謚法解》對每一個謚號都進行了詳細的解釋,比如“厲”這個謚號——殺戮無辜曰厲、暴虐無親曰厲、愎狠無禮曰厲、扶邪違正曰厲、長舌階禍曰厲等等。

所以“楚厲王”中的“厲”的意思又不同於周厲王的“厲”,“厲”用在周厲王身上就是暴虐無親,用在熊眴身上就是殺戮無辜。

按照熊通弒君奪位、僭號稱王等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來說,死後謚號估計也不好,比“厲”還差那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熊通考慮再三,決定自己給自己謚號。

在謚號這一方面,熊通一如既往的發揚了皮糙肉厚不要臉的精神,直接給自己謚號為“武”,按照《逸周書·謚法解》的解釋——

剛強直理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威強睿德曰武;除偽寧真曰武;威強恢遠曰武;帥眾以順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剛強以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除奸靖難曰武;拓地開封曰武;肅將天威曰武;安民和眾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殺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敵無避曰武;德威遐暢曰武。

都是褒義詞,隨便選。

如果不是斗伯比攔着,熊通會給自己謚一個比“武”高一個檔次的“文”。

謚號就先介紹這麼多,其複雜程度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的,再說下去我們的熊通同志(現在應該稱呼為楚武王同志)就有意見了,畢竟這幾章的主角是他。

公元前704年,具有反叛精神的楚人熊通因為種種原因,開了諸侯僭號稱王的先河,是為楚武王。

從熊通篡位開始算起,公元前704年也被記為楚武王三十七年。

熊通稱王與他的曾祖父熊渠不同,熊渠是“不以中國之號謚”,意思是不跟周朝的體制接軌,我行我素,任性完了再來接軌。

熊通則是貨真價實的稱王,中原有周王,南方有楚王,熊通等於是與周天子平起平坐、另立山頭的老大。

好酒也怕巷子深,當了老大,自然要昭告天下,不能藏着掖着,於是武王準備搞一個盛大的封王典禮,除了細心安排典禮議程外,還認真的同斗伯比商議邀請諸侯國名單。

按照原來的計劃,是打算周王室給封侯的,武王也準備到時候廣發邀請函邀請中原諸侯參加封侯典禮。

現在自己給自己封王,再邀請這些中原諸侯顯然是不符合社交禮儀,邀請了他們也不會來,來了就是叛國,就是夥同敵國,回去了就會被當成中原諸侯首要攻伐的對象。

於是,斗伯比給武王列了一個名單,名單上有隨國、黃國、巴國、庸國、濮國、絞國、羅國、鄖國、貳國、軫國、申國、鄧國、鄾國、江國,共14個諸侯國。

武王瞟了下,名單上都是些平常有利益衝突的周邊關係戶,大部分都屬於武王即將征伐的對象。

武王一反常態的拉不下面子,詢問斗伯比,今天別人來給你道喜、會面、結盟,明天就去攻打別人,情理上說不過去。

斗伯比對故作矯情的武王認真的闡述了想法,在他看來,封王典禮的目的不僅是昭告天下,楚子已自封為楚王。同時也觀察中原諸侯反應,順便暗示他們,楚子都可以稱王,你們侯爵、伯爵也可以稱王,引起中原大亂,更有利於楚國發展。

其次打探各諸侯國虛實,利用外交手腕,趁機拉攏、要挾、離間周邊諸侯,或者進行間諜活動,為下一步軍事行動做好政治準備。對那些不來會盟的諸侯國有充足的理由進行征伐,尤其是漢陽諸侯。

斗伯比說完,武王連連稱好,還不忘強調自己的硬派作風——用楚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殘酷的祭天儀式和盛大的封王儀式,來震懾各諸侯國。

會盟的地點在沈鹿(荊門市鍾祥郢中東)一帶,史稱“沈鹿會盟”。

這次諸侯大會可以視為楚國稱霸漢水流域的標誌性事件,也被後來的史學家證實是春秋史上第一次諸侯大會,所以各諸侯參與性非常高,並興緻勃勃的觀看了本次的封王典禮。

典禮有極其殘忍的用罪犯舉行的祭天儀式,看的諸侯們一個個噤若寒蟬,不忍直視。

然後是威武雄壯的大閱兵儀式,整齊劃一的三軍方陣,令人眼花繚亂的各式戰車、武器、攻城設備等,看的諸侯們暗暗稱奇,兀自尋思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加固城牆。

接下來是隆重的會盟儀式,各國諸侯不僅向武王敬獻了代表本國最高誠意的金銀玉器,也帶來了最美好的期盼和祝願,祝福美麗的楚國更加的繁榮富強。

最後,武王在祭司的祝福下,受封武王名號,各國諸侯被迫訂盟並尊熊通為王,將整個典禮推向了高潮。

整個儀式盛大而奢華,諸侯們的積極性也很高漲,武王開心的笑了。

開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封王典禮成功而圓滿,第二個原因是隨、黃二國沒來。

隨、黃二國沒來,武王感覺自尊受到了極大的藐視,都是街坊鄰居的,這麼大的喜事不來湊份子,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由於黃國太遠,沒能及時趕到,情有可原,也就暫時擱一擱,因為武王目前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伐隨。

至於隨國,武王是相當重視的,一直想與隨侯交換下對於開發漢東經濟區的意見,準備藉此次會盟的機會,深刻的與隨侯聊聊,結果隨侯沒來,也沒來上份子。

隨侯明白,按着武王的性子,來了就基本上回不去了。

既然隨侯不來,那麼武王就打算帶着誠意,親自登門拜訪隨侯,是為親征。

公元前704年,沈鹿會盟閉幕沒多久,性急的武王便任大將斗丹為先鋒,自己統帥三軍,駐紮在漢水、淮水之間,向隨侯興師問罪。

季梁覺得楚國此次前來興師討隨,沒有上次好忽悠,建議隨侯依仗城垣高大,堅守不出,並迅速聯繫貳國、軫國等漢陽諸侯,對楚軍形成夾圍之勢,迫使楚國退兵。

少師認為堂堂大隨,精兵強將,何須求救於他人?

隨侯下意識挺胸點頭,覺得少師說的有理。

季梁又出一計,先行向楚國卑詞求和,楚國態度傲慢,必然不允,這樣隨軍便意識到唯有死戰別無他路,如此一來,將士就會勇氣倍增(“弗許而後戰”)。另一方面,楚軍會因為隨國的求和而懈怠鬥志,輕敵必然大敗(“怒我而怠寇”)。

少師笑道,大敵當前,何須長他國志氣,滅自己威風?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就會丟失戰勝楚軍的機會。

隨侯安慰季梁:“大夫多慮了”。

季梁眼看無法遏止,便結合實際的向隨侯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楚人以左為上,其左軍必為精銳,派一員猛將猛攻其右軍,楚軍右軍疲弱,必然失敗,偏軍一敗,其他士兵必然跟着潰敗。

少師義正言辭,戰場瞬息萬變,兩強相遇勇者勝,不與楚軍正面作戰,而專攻狡詐之術,勝之不武。

隨侯支持少師意見:“真乃大丈夫”。

孫子曰過,對比實力,要從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孰就是哪一方的意思)這七個方面來綜合對比。沒有認真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綜合實力,就是盲目,帶來的後果就是自負。

隨候自負了,隨即出城迎敵。

遠望楚軍隊形鬆散,和隊列整齊的隨軍相比,隨侯很得意,少師也笑了,季梁沒笑。

季梁不僅沒笑,還告誡隨侯,楚軍連年征戰,戰鬥經驗極其豐富,萬不可被楚軍的假象所蒙蔽,其中肯定有詐,可派前鋒探下虛實,再行發動攻勢。

隨侯再一次被季梁的忠言有所感動,認為季梁在蠱惑軍心,含着熱淚將季梁綁了押回城內,待退敵後另行處置。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掌握全局,並志在必得的時候,也就是他思想鬆懈最容易出錯的時候。

隨侯在這方面給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典型,因為楚軍一觸即潰,隨侯大喜,和少師一起乘勝追擊。

孫子還曰過,“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不過那個時代孫武還沒出生,隨候也沒系統的讀過兵書,以為打仗就是打群架,便一直追,追到一個怪石疊生、樹木茂密之地,楚軍突然停下來不跑了。

隨候覺得楚軍體力消耗過多,正是殲滅的好時機,下令全軍出擊。

楚軍停下來的原因是因為看見隨軍成功的進入了包圍圈,認為該停下來反攻了,再跑就跑出包圍圈了。

中計了。

戰鬥結果毫無懸念,進入包圍圈的隨軍大敗,隨侯在士兵的死命掩護下,褪衣棄車逃脫,一氣呵成。

少師也在士兵的掩護下逃離戰場,不過他的運氣不好,掩護他的士兵是楚兵,掩護他的目的是邀功領賞,刀劍無眼,活人比死人值錢。

斗丹把刀架在少師脖子上,請少師再講幾個寓言小故事,少師估計太緊張,結結巴巴的發揮很不好,斗丹也覺得沒有上次在宴會時講到那麼風趣幽默,就順勢殺了少師。

隨候逃回國內,急忙召見季梁,深刻反思自己不該聽信少師,以致讓隨國處於危難之中,急求季梁想辦法退兵。

季梁見大軍兵臨城下,此時派救兵已然不現實,求和乃是唯一方法,隨候允。

臨危受命絕不退縮,立馬寇前毫無懼色。季梁視死如歸,孤身前往楚軍大營,他很清楚,此一去生死難料,但義概莫如生死際,生死之義,當為國請命,為民請願,捨身犯險,唯保家國。

季梁,隨國賢大夫,在當時社會濃郁的天命神權氣氛之中,勇敢地衝破神論的氛圍,首先提出“夫民,神之主也”這一哲學思想,大膽否定天命神權思想,認為統治者唯有“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才能“庶免於難”,為起於青萍之末的無神論思想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我國哲學史和無神論發展史上都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政治上,季梁向隨侯提出“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主張。所謂“修政”,即對內整頓國家政治;所謂“親兄弟之國”,即對外與漢陽諸侯互相親善。

軍事上,季梁也有自己獨特而朦朧的思想,意識到政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順便提一句,孫武的很多軍事理念都受了季梁的啟發。

但是,毫無慧眼的隨侯也大膽的拋棄了季梁的一系列治國理念,現在很後悔。

正是因為季梁太優秀,武王想殺他,有他在,隨國便是威脅。

關鍵時刻,斗伯比否拒了武王這一想法,隨侯荒淫無度、不理朝政,該殺,但不能殺。少師阿諛奉承、唯利是圖,有他在,便可操作隨侯,讓隨國作為楚國的傀儡國,不能殺,但被斗丹殺了(“去其疾”)。季梁標榜“民本”,極受百姓愛戴,乃天下文人政客典範,殺他無異於自絕與中國。

漢東諸侯,以隨為首,如果將隨國滅國,隨國的“親兄弟之國”人人自危,必然團結一心,仗着地形優勢拚死抵抗,楚國打通隨棗走廊、控制江漢平原將遙遙無期。

同時,隨國是忠義守信之國,建議武王採納季梁建議,同隨候簽訂盟約,讓隨國成為楚國的附庸,承認楚國在漢水流域的主權地位。

隨國一旦歸附,必會帶動漢東諸侯一一臣服於楚國,楚國也可騰出精力,積蓄力量以觀中國之政。

武王採納了斗伯比建議,也被季梁的大無畏精神所折服,同隨候訂盟後退軍。

隨始附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楚二三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楚二三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章 謚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