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 300 章

300|第 300 章

桓宋理學研究院徹底改裝好之際,渤海經濟園裏的蒸汽設備運轉也徹底走上了正軌。廠里新招的工匠已培育上手,能修、換這些大機器,工廠里不再需要他們和學生日夜緊盯,師生們便搬到京里上課,需要動手實踐時再坐班車回渤海。

正好京城的環城鐵軌直接連通了他們從渤海修過來的那條鐵道,來往兩地只消半天工夫。天寒時還需早晚來回,到夏初時節便可將車廂改造成卧鋪,晚行早至,睡一覺便換了地方,什麼也不耽擱。

這桓宋理學研究院便在京里正式開張,兼教學兼作論文交流中心,將有價值的論文修訂付梓。

學院才開門,便引得願意隨他們學理學、寫論文的學子日日登門,不久更迎來了上門參觀訪問的前輩學者——

宋桓兩人自開一脈學派,新晉為與“北宋四子”同檔次的“大鄭二子”,身份陡然從“一時之標”升級到了“千載之英”,來訪的人身份自然也水漲船高。

這些新來交流的學者,都是經過制科考試層層篩選出來的精英,才思敏捷、學問紮實。之前雖未正經跟着他們學習,卻是早將他們的著述都搜刮著看了,能做的題也做了,實驗也做了,基礎理論方面並不比他們身邊的學生差什麼。

幾位年紀既長、又有名望身份的大儒甚至讓人做了銅線引雷的實驗,用儲電瓶中的電做了許多小實驗,替他們證實了切割磁力線發的電正是天上雷電。宋時當年寫電力學教材時,就甚虧了這些朝野前輩大儒幫他論證了這兩種電的異同,才令電磁學得到當世理學大家的認同。

他們帶着自己這些年研究的成果和正在探索的問題找上門來,宋桓二人自是要倒履相迎,請他們到堂上論理,並感謝他們這些年做出的貢獻。

老先生們臉上微微泛紅,嚅囁一陣,終於有人說了實話:“當時其實不敢相信宋先生能攬天上雷電入人間,故此遣人綁銅線,引雷電入玻璃瓶,做你們那些電力實驗。”

原本是為了駁倒他們而做,卻是由這些實驗驗證了他們的說法。

有人慚愧,也有人坦坦蕩蕩。翰林院侍講韓學士就直率地說:“雷電乃千萬年來無人能觸及的天象,你們兩個少年人便口稱得之,一般人怎敢輕信?自然要親手一試才敢認作真實。”

沒錯,是該有懷疑精神。

宋時頷首道:“在下曾聽一位老先生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諸位所試正是咱們窮究理學的正途。也虧得諸公替我們做了諸般實踐驗證,我們這電學才能立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么?

可若是實踐不出的天理呢?

兵部職方司徐主事問道:“你二人將天上之電引入人間,這電從此可實踐了;宋子期早年講大氣,有氣壓、溫濕之變,也有法子憑實踐證得其理。可在此二象之上,更有更玄遠難明之物,非人力所及——”

晦庵言道:宇宙之間,一理而已。若依他們這什麼都能憑實踐檢驗的說法,難道宇宙也能憑實踐驗知其本象么?

當然不能,霍金的理論都還沒能驗證,沒拿上諾貝爾獎呢。唯一一個他能證實的宇宙理論就是多重宇宙理論,因為他親自從歷史的另一條支流的下游穿越到了這裏……

宋時不期然憶起前世,一時顧不得回答,桓凌便替他答道:“天地之理雖不變,人所能知之物卻是一時一新,今日實踐不得的,未必來日實踐不得。且有些事不必親身見聞,可用數算得之。”

就如天時變化、星辰運轉,單憑人眼觀心算遠不可能盡觀其變。但從古至今都有星象觀天象、日月之變,編定曆法,代代修正,一法更比一法精準。天地間未知難知之事極多,但若用對了輔助之法,自然能從側面推知真相。

他頓了頓,又笑着向座上若有所思、神情各異的大儒們說:“我們這院裏也備了些分析物性、觀測天象的器物,願請諸位老先生一同試之。”

這些老大人低了放身段上門,原就是為了跟他們學些前所未聞的新知,聞說他們又制出新異之物,自然要看。

一群人當即暫歇天理之辯,撂下舊作文章,隨着桓宋二人往實驗室去。

這院子裏只有主院的正房和耳房做課堂和休息室,剩下十餘間都作成實驗室,各個項目安排得井井有條。

實驗室中成套的玻璃實驗器皿、高壓滅菌蒸鍋,手搖電機、酸鹼指示劑,生着花花綠綠細菌的培養皿、酒精燈、測電錶、光學玻璃精製的顯微鏡……

院子當心更有一台比人更高的三角鐵架,上面架着一管巨大的望遠鏡,斜對星空。

認識或不認識,甚至猜不出其材料和用處的儀器一一展現在眾人面前。實驗室中更有穿着淺藍窄袖長袍、藍巾裹頭學子擺弄着這些儀器,心無旁鶩地做着實驗:

有人正給不同物體測量體積、重量,計算密度;有人將不同液體滴在雞冠花液制的試劑中測定酸鹼度;有人將晶石薄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紋理;有人用測電錶測量着不同物體的電阻;有人用小型蒸汽機裝上車輪試做蒸汽車;有人在瓊脂培養基上栽培孢子;後院玻璃暖房中更有人拿着毛筆給南瓜花授粉……

來參觀的大儒更被台上器具、學子手中的實驗震動,恨不能奪過來親手做上一回。

他們有的在家裏也置辦了實驗室,可宥於時代所限,哪裏置辦得出這樣充滿現代氣息的實驗室和這許多不斷增添改進的儀器?

眾人看得一陣陣眼饞心熱,只想着:若他們能在這樣的地方實驗,許多從前百思不得之理說不定就能想通,能驗證了!

大儒們來之前還打算坐而論道,如今卻除了這些實驗室,哪裏也坐不住了,竟強求桓宋兩人許他們試着做實驗。這兩個做主人的並不推辭,立刻安排學生拿了衣帽手套,帶他們到各個實驗室參觀試手。

這些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儒都痛快地換了衣裳,聽着少年人的指點捏試管、接電線、摸車輪、記數據,全然不嫌苦累,竟比少年人還認真。

桓凌與宋時指點了一圈,見眾人已沉浸在實驗之中,便由着他們自得其樂,自己回到廊下稍作休息。

院中有石几矮凳,泡上一壺雨前炒青茶,隔窗便能看到學生認認真真地低頭實驗,也是做老師才能享到的難得樂趣。此時正無人打擾,桓凌便問起宋時:“方才說話間,我見你彷彿有所得,可是又想到什麼能挪用到大鄭來用的新科技?”

非也。

宋時眯了眯眼,露出一點得意的笑容:“這些年咱們一向只從晉江買論文,把後世的東西挪到這邊兒,從沒想過也能拿出推動未來科技發展的東西。可是方才聽徐大人說起宇宙時,我就忽然想起,我這趟穿越其實可算是驗證了那時候一個宇宙模型的猜想呢。等將來也得發篇論文……”

他穿越來之前,好像正流行多重宇宙,理論什麼的他也看不懂,不過他本人不就是一個證明多重宇宙理論的例子嗎?就把他穿越的事件寫成論文發到晉江上,萬一有物理學家受這例子啟發,探尋出宇宙的真相呢?

那也算他不白抄了這麼多年論文,還給原世界做貢獻了呢。

桓凌亦是驚喜道:“這是能開世人眼界的大事,當然該做!若咱們活着時能看到那邊研究出什麼……咳,哪怕那些科學家一代研究不出什麼,但記着你這例子,世世代代琢磨下去,總有窺得宇宙真相的時候。卻不知這論文該如何寫?你還記得未生之前的事么?”

這個倒沒有,眼睛一閉一睜他就穿了。

不過有他這個人就夠了。

他現在已經在晉江網上傳了上千塊錢的論文,大小也算個名人了,過稿的比率比剛穿來時高了許多倍。不管審稿的人信不信,至少不會直接pass,總要看看內容的。他可以在裏面寫上他前生的身份和一些能證明他確實是自己的信息……

可惜他腦海中只綁定了個晉江後台,沒有掃描儀,不然他直接拍下大鄭各地照片傳上去就解決了。

桓凌也替他可惜,不過此事非人力能改,他便略過不提,幫宋時出主意:“往後咱們去往各地,見山水之勢、各地生物,都寫成文章記錄下來,叫後世人知道這幾百年間滄海桑田之變。不管他們用不用,總是咱們盡己所能,無愧於心了。”

“嗯,我聽師兄的。”宋時重重點頭:“聽君一席話……”

熟悉的古語並沒有說完,而是在宋時唇齒間打了個轉,又吞了回去。他的聲音壓得越低,含着輕笑落在桓凌耳邊:“就是叫我喜歡啊。”

小師兄的主意總是不錯,他們往後旅遊時也記錄些給那個時代的資料就是了。

不過相機還要做,他們自己往外地旅行時還要拍照留念呢。

他們坐在花蔭間展望未來,激情難抑,忍不住花三塊錢買了一篇前沿宇宙理論的科普文獻,坐在石桌前邊抄邊看。

對面生物實驗室里幾位大儒正圍着瓊脂培養皿,或用顯微鏡,或用肉眼觀察其上生長的各類蘑菇菌絲。看得眼花頸酸時,偶一抬頭見着他們兩人頭對着頭、肩挨着肩,心無旁鶩地在桌上寫寫畫畫,竟如一副靜謐美好的圖畫,叫人看了便神清氣爽。

幾位老大人振作精神,笑嘆道:“他們正恩深情熱的少年人都能靜得下心做學問,咱們都這把年紀了,豈能還比不上他們的定力?”

一面互相打趣着,一面暗自振奮精神,盡量多看一些、多記一些前所未見之物,前所未聞之理。

宋桓二子這般年少,尚且爭分奪秒,不肯輕縱光陰。他們卻已是日薄西山的年紀,算着將來還有多少日子?就算日日苦學,也未必能在有生之年盡解心中迷惑,哪裏還有工夫可耽擱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到古代當名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穿到古代當名士
上一章下一章

300|第 300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