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最後一戰(四)
時間進入1945年的7月,世界局勢已經逐漸的明朗了,在德國和意大利相繼投降之後,整個軸心國此時只剩下日本還在做困獸之鬥,但也是秋後的螞蚱了。
不過日本人一億玉碎的口號還真的是把美國人嚇到了,所以美軍正在緊急磋商如何進行登島作戰,並評估最終的傷亡可能是多少。
儘管此時的形勢對日本相當不利,其陸軍、海軍以及航空兵損失很大,但日本在其本土,在中國派遣軍,在關東軍,在朝鮮軍尚擁有相當實力的野戰兵團,據有廣闊的大陸戰場。
另外在日本本土有64個陸軍師團又33個旅團,關東軍與朝鮮軍共有36個陸軍師團又14個旅團;中國派遣軍有27個陸軍師團又34個旅團和14個獨立警備隊,這些不包括在越南、泰國、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以及被隔離而殘留在太平洋各島上的日軍。
面對着日本陸軍的作戰能力,美軍雖然在6月23日經八重州岳攻佔了沖繩島南部海岸邊的米須、摩文仁,最後全部佔領了沖繩群島。
但在以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美軍除了繼續以重型轟炸機群,攻擊轟炸了日本的大城市、交通幹線和北海道之外,就是以海軍軍艦和潛艇不斷的對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北海道、仙台、鹿島灘等海岸地區進行了炮擊。
此時,美國陸軍卻一直沒有大的行動,原因是美軍對於日軍的防守作戰的能力產生了忌憚。
原本美軍上下認為日本已經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根本無力再戰了,但是結果卻讓美國人非常的臉疼,不管是之前的硫磺島戰役還是不久前的沖繩島戰役,日本人都給登陸作戰的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尤其是硫磺島戰役,更是令美軍上下震驚。
此次戰役發生在45年的年初,當時在雷伊泰灣海戰中美軍基本消滅了日本帝國海軍主力。因此美軍取消原本在1945年2月底3月初登陸呂宋島或台灣的作戰計劃,改為搶佔硫磺島后直接攻擊沖繩及日本本土。
但在馬紹爾群島淪陷后,日軍加強了硫磺島的軍事力量,在硫磺島上的軍事力量達到5000人,13門火炮,200挺輕重機槍,4552支步槍,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徑2聯裝高射機槍,此外還有120毫米口徑的火炮,硫磺島和小笠原諸島成為防止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
馬里亞納群島失守后,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日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禦力量,不但將4000餘陸軍部隊送上島,此外還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栗林忠道中將任師團長,並在島上配備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
之後,日軍把海軍第27航空戰隊調至島上,將所有非戰鬥人員撤出了硫磺島,修建了地下工事,將主要火力集中到山腳,射程覆蓋到灘頭。從父島調來5,000人、從塞班撤回2,700人也都集中到硫磺島,到戰爭打響前,已經達到22000人。
同時日軍向硫磺島調送武器,雖然許多運送船隻被美軍擊沉,但到了1944年末,日軍仍然成功運送了許多武器到硫磺島上,包括361門7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12門3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65門150毫米中型迫擊炮和81毫米口徑的輕型迫擊炮,33門80毫米口徑的海軍炮,94門75毫米以上口徑的高射炮,69門37毫米和47毫米口徑的反坦克炮,200挺20到25毫米口徑的高射機槍,70門火箭炮,帶着從90公斤射程為2-3公里到250公斤射程為7公里以上的火箭彈。
此外,駐紮在朝鮮釜山的第26戰車聯隊28輛坦克和600士兵向硫磺島進發,雖然中途受到美國潛艇的魚雷襲擊,仍然有22輛坦克到達,安置到戰略要點,半埋在土中,以防止空襲。
雖然受到美國艦艇的攔截,日軍仍然源源不斷地向島上運送,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島上陸軍約1.5萬餘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2.3萬人,飛機30餘架,食品儲備足夠堅持兩個半月,由栗林統一指揮。
日軍在島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區各建有一個機場,分別叫做千島機場和元山機場,也叫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並在二號機場以北建造第三個機場。
由於美軍迅速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原計劃運往馬里亞納群島的人員、裝備和物資都被就近轉用於硫磺島,儘管美軍組織飛機、潛艇全力出擊,企圖切斷硫磺島的增援和補給,但日軍以父島為中轉站,採取小艇駁運的方式,因此美軍的封鎖效果並不理想。
由於日軍的海空軍主力在菲律賓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無力為硫磺島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島的抗登陸作戰是要在幾乎沒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進行。
栗林是出色的職業軍人,曾擔任過天皇警衛部隊的指揮官,他意識到面對美軍絕對海空優勢,灘頭作戰難以奏效,主張憑藉折缽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託堅固的工事,實施縱深防禦。
當地的火山灰和水泥混合可以成為非常良好的混凝土,日軍用此建成許多非常堅固的地下工事,為了防止人員被圍困,每個工事都有許多出口,四通八達,通風良好,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下300到400人。
日軍還準備建成27,000米的地下通道,連接所有的地下工事,美軍登陸時已經完成了18,000米。但海軍守備部隊仍堅持殲敵於灘頭,最後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海軍守備部隊沿海灘構築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進行前沿防禦;陸軍主力則集中在折缽山和元山地區,實施縱深防禦。
栗林忠道決心將硫磺島建成堅固的要塞,以折缽山為核心陣地,以兩個機場為主要防禦地帶,在適宜登陸的東西海灘則是以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為骨幹的防禦陣地,日軍的防禦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岩洞有機結合,並有交通壕相互連接。
炮兵陣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儘管犧牲了射界,卻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轟擊下生存的能力。
火炮和通訊網絡都受到良好保護,折缽山幾乎被掏空,築有的坑道工事達九層之多!針對美軍的作戰特點,栗林在海灘前沿地帶埋設了大量地雷,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構成綿密火力網,所有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計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殺傷美軍。
不足的是,原計劃元山地區將修築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長,由於時間不夠,當美軍發動進攻時只完成了70%,約18公里,而且折缽山與元山之間也沒有坑道連接。
栗林一改日軍在戰爭初期的死拼戰術,借鑒塞班島日軍反登陸戰3天內損失3萬人的戰例後主張對美軍搶灘採取不抵抗戰術。
直到美軍先頭部隊進入陸地500米再發起反擊,利用隱蔽工事近距離地大量殺傷美軍有生力量。規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還嚴禁自殺衝鋒,號召每一個士兵至少要殺死十個美軍。栗林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兩棲登陸戰役。
硫磺島上的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鬥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時一整天只前進4米,慘重的傷亡甚至使軍官們都沒有勇氣再將士兵投入戰鬥。
日軍在元山的正面由千田少將率領混成第2旅團防守,在對島上第二制高點382高地的爭奪中,陸戰4師屢屢陷入日軍的交叉火網,傷亡極其慘重,382高地因此被稱為“絞肉機”,戰鬥部隊的傷亡高達50%以上,有經驗的連、排長和軍士長傷亡殆盡,許多部隊連長由少尉或上士擔任,而排、班長大都由普通士兵擔任。
美軍必須逐一消滅側翼的日軍的陣地,解除側翼威脅,才有可能向前推進,所以戰鬥異常殘酷、激烈,直到1945年3月2日,24團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傷亡是巨大的,有好幾個連的官兵非死即傷,幾乎全連覆沒。
美軍本來計劃五天拿下硫磺島,但結果整整打了一個月的硬仗。3月26日,美軍宣佈佔領硫磺島,但在這前一天,即25日,隱藏的日軍還跑出洞穴進行最後一次進攻。
這次戰役中,進攻部隊的傷亡超過了守軍:美國陸海軍將士負傷19000人,陣亡約7000人。此外,巨型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受重傷,護衛航空母艦俾士麥海號被擊沉。
美軍登陸部隊傷亡人數佔總人數的30%,陸戰3師的戰鬥部隊傷亡60%,而陸戰4師、5師戰鬥部隊的傷亡更是高達75%,第5兩棲軍幾乎失去了戰鬥力。
此次戰役中,海軍陸戰隊的傷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絕無僅有的,戰後,尼米茲對參加過硫磺島戰役的陸戰隊員給予了高度的讚揚:“在硫磺島作戰的美國人,非凡的勇敢是他們共同的特點!”
美軍還有一艘護航航母被擊沉,航母、登陸兵運輸艦、快速運輸艦、中型登陸艦、掃雷艦、運輸船各一艘、坦克登陸艦兩艘被擊傷。
美軍為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在太平洋戰爭中是極其少見的,而日軍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沒有增援補給的情況下,以地面部隊憑藉堅固而隱蔽的工事,採取正確的戰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使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並付出了慘重的人員傷亡。
美軍在此次作戰中閃光之處就是艦炮支援比較得力,共發射各種口徑炮彈30餘萬發,計1.4萬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陸部隊的作戰。
在這個僅8公里長、4公里寬的小島上,美軍苦戰一個多月,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而這僅僅只是日本外圍很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島,像這樣的小島在日本外圍多的是,如果一直這樣打下去,美國軍方認為至少要付出百萬以上的人員傷亡,這樣的評估嚇壞了美軍。
為此,美國高層不得不重新評估登陸日本本土的行動,但就在這時,已經秘密運轉了幾年的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向白宮方面彙報,原子彈計劃已經進入尾聲,馬上就能進行試爆。
所謂的曼哈頓計劃,是美國國家“科學研究發展局”對製造原子彈的代稱,該計劃有關理論與原料、設備、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與準備之後,於1942年的6月17日,向當時的總統羅斯福,提出了設廠生產的報告,並得到了批准。
從此,該武器進入了生產階段。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這也給正愁於如何進行登島作戰的美軍高層送來了福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