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的方法

《人間詞話》的方法

王國維說“真”,用的判斷詞是“不隔”。

“不隔”,即“語語都在目前”。“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便是不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服食求神仙,多為葯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寫情如此,方為不隔。……‘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寫景如此,方為不隔。”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數峰青苦,商略黃昏雨’‘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雖格韻高絕,然如霧裏看花,終隔一層。”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

“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

《人間詞話》是真見解,大見識,也是讀書種子的閱讀札記,下的是踏實苦功夫。“正文”六十四節,“刪稿”四十九節,引證詩過三百,涉及詩逾千首,得出的見識不過數十句而已,但句句難得,真如大和尚的舍利子。好農民種麥子,也是這樣的道理,精耕細作,經冬至夏“風霜雨雪”一年到頭,收成只是那幾斗麥粒。

今人作文學理論研究,少見這樣的操守了,滿眼裏全是麥粒,不見麥苗,不見灌漿,不見收與割。本該是種糧食的,卻搖身做了販糧食的。

文學寫作里的真,重要的是不偽與不昧。不昧良心,不昧良知。在兩個點上也要留心一下:一是落腳點,也叫立場,不宜偽,不宜虛飾:再是着眼點,要確保看到的東西不是幻象,要經得起歷史檢查,也不是那類皮影玩意兒,被人在幕後操縱着手腳的把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先前的風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先前的風氣
上一章下一章

《人間詞話》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