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曹操之七 棄官東歸

第七章 曹操之七 棄官東歸

袁紹離開朝廷后,他的弟弟袁術被封為後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袁術沒有他哥哥牛,特別是哥哥棄官東去后,更是有些懼怕董卓,連忙逃到南陽。曹操,也不敢停留,大勢不妙啊。再貪戀富貴,賴着不走,遲早會送命的。在董卓手下,整日提心弔膽,即使不被殺掉,也會被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淹沒了。這個官,不好做。還不如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曹操改變了姓名,想偷偷向東潛回老家。結果,還是被一個小亭長抓住了。一個大英雄,竟栽到一個亭長手裏。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川被犬欺。曹操作為一個嫌疑犯,被押送到了縣裏。完了,要是解到洛陽,一定會被斬首示眾,甚至株連九族。壯志未酬身先死。可惜,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刑場上。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縣裏有個功曹,知道被抓的是曹操,就悄悄告訴縣令,現在國家就要大亂了,不應該拘禁英雄。如果真的把曹操遣送到京城,就會斷送了一個豪傑,就會被世人恥笑的。且以後的世事難以預料,不如趁着別人不知情,偷偷放了,讓他成就一番事業,自己以後也有條後路。一是曹操真是命不該絕;二是功曹有眼光,縣令有睿智。

在逃亡途中,發生了一件事,但版本不一,各有各的道理。{www.bxwx.org首發手.打/吧}但我相信,事情的經過應該是,曹操路過老朋友呂伯奢的家,伯奢外出了,他的幾個兒子都在。貴客來了,就要好好招待啊。殺豬是不可少的。但怎麼殺?直接殺,還是捆住殺?大家一邊磨刀,一邊小聲商量。聲音當然不會太大,主人總不能當著客人面,說要殺豬待客。那樣做,既不禮貌,又會讓客人尷尬。他們的這種做法,雖合乎情理,卻因此斷送了一家子的性命。曹操由於是全國的通緝犯,心中不免疑懼,再加上沒有聽清五個兄弟嘀咕什麼。人心難測啊!在這個世道,朝不保夕,朋友之間,也難保不出問題。有幾個會為了朋友之情,冒着身家性命,窩藏朝廷欽犯。何況,高額的賞金,是多大的誘惑啊。院裏的磨刀聲,令人膽寒。曹操以為要慘遭毒手了。你想啊,曹操可是武藝超群,怎能束手待斃?便縱身一躍,跳到院內,舉起佩劍,見人就殺,一個活口不留,都殺紅眼了。慘啊,滅門慘案。等人都被殺死了,才發現院裏有一隻豬,被捆起來了。原來他們是磨刀準備殺豬,錯怪好人了。曹操見到此景,只得悲愴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成為一個千古名言,也成為許多自私者的座右銘。但曹操說這句話時,該是怎樣的慘痛和糾結啊!曹操知道自己以後,就要背着這沉重的包袱,而且一背就是一輩子。無奈啊,這都是世道艱難,不面對現實也不行啊。據《三國演義》說,伯奢是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為款待這位好賢侄,匆忙外出打酒,在回來的半路上,正撞見行兇過後的曹操。曹操怕伯奢發現慘案,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一不做二不休,設計又殺了伯奢。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即使如此,這也是曹操的唯一的選擇,這是誰也沒有能力挽回的殘酷現實。只不過,太殘酷了。這筆賬,應該讓董卓償還,都是被他逼的。

到了家鄉后,曹操把家裏的積蓄都拼上了,招兵買馬,打造軍械,豎起義軍大旗。別說,不久就拉出來一支五千人的隊伍。一則,大家痛恨董卓;二則,社會動蕩不安,當老百姓不容易;三則,到了軍營,就有糧食吃了,總比忍飢挨餓強多了。夏侯?、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名將,都是這時開始露臉的。這些人,都與曹操有親戚關係,都為曹操日後的基業,立下過汗馬功勞。這麼多的人,對抗董卓,夠嗎?當然不夠!是不是多多益善,曹操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過,並且答案是否定的。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人多了,雖然看似強大,實際上會存在多種風險。一,糧草與軍械不足,軍備開支龐大;二,人多事雜,難以訓練;三,人心不齊,號令難以統一;四,太大的隊伍,行動不便;五,人數太多,容易成為董卓的靶子;六,實力明顯,會招人耳目,成為公敵。曹操肯定想了許多,建立部隊的第一目標,就是立於不敗之地,一旦自己的隊伍建設還不成熟,就成為眾矢之的,後果不堪設想。曹操的精明,就在於不務虛名,不處實禍。戰爭,就是在不被消滅的前提下,消滅對手。欲勝人,自身需先立於不敗之地,才是最終取得勝利的寶典。

首先發難,往往只是做了急先鋒,為後來的人做犧牲的,很難一槍打響,就宣告成功。因為反對面的一方,實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會很強大。誰第一個沖,誰就會第一個先失敗。秦末的反秦起義中,陳涉、吳廣就是一個例子。雖聲勢浩大,終究代人作嫁衣裳了。項羽就是因為過於強大,才成了劉邦的下酒菜。過早顯示實力,不如韜光養晦,坐觀時局變化,最後的亮劍者,最有殺傷力。這好像也不算自私,更不是貪生怕死,英雄總得靠自己闖出一番事業。

天下反董卓的,不只曹操一家,誰能統領各地的兵馬?曹操會成為總教頭嗎?別急,結果就要出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三國志風雲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新三國志風雲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曹操之七 棄官東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