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136.諭中原檄

第121章 136.諭中原檄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書友對漢獻帝的印象不太好,還有那個樂不思蜀的劉禪,簡直是有辱先祖。當初漢高祖入咸陽約法三章、垓下誅殺項羽而得天下,漢光武帝伏兄首忍辱負重、討伐叛逆成為真正的歸來王者。兩位開國、中興的君王不可謂不英雄蓋世,而且“大丈夫當如此”的劉邦還和那些市井同伴們打破了數千年來世親世祿的舊時代。

當初白馬盟誓“非劉姓而亡,天下共擊之;非攻而侯,天下共討之”,劉邦繼承了大秦帝國的軍功爵位制度,大批寒士蜂擁而至,表面上看項羽兵多將廣,實則漢軍的進取心更強,馬上封侯就在眼前,一次衝鋒就可以改變自己和子孫的命運,試問這種戰鬥意志誰能阻擋?

漢朝立國以後,奉行老子的無為而治在全國休養生息,歷經文景之治成為經濟強國。此時武帝不再依附在女人的裙帶下苟且,立志與敵人決一死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出了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凝聚成為漢族這支最優秀的族群。比如漠北牧羊的蘇武,曾為漢廷氣節拔劍自刎,被救治后不肯向匈奴低頭,十九年不改其志。在他的列傳中有這麼一段話:“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強漢的威名在兩千年後仍讓人推崇備至。

在漢朝最鼎盛的時期,凡日月所照,江河所過皆為漢土。貝加爾湖、鹹海是她的內湖,南海是她的後花園,裏海是她的西垂。條約簽訂以後,朱由校焚香祭祖,告慰中華民族的先烈們終於重現了他們的雄風。

此時眾人才完全明白這位皇帝的執着,他不為名不為利,只想活着的時候造福華夏,死後可以安然的面對祖宗。慶功宴上,朱由校重拾已經放下數年的酒樽,舉杯說道:

“歲月荏苒,吾輩終不負祖宗,不僅實現了太祖、成祖的夙願,而且再現了強漢時期的版圖。此後朕可以醉笑陪君三萬場,與諸公親眼目睹中華民族的劇變。”

說完仰頭一飲而盡,眾人見此山呼萬歲。朱由校放下酒杯后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道:

“大明帝國能在十幾年中完成中興,全賴諸位愛卿的開創進取,朕很感激你們,天下蒼生也很感激你們。不過歷史上有位玄宗皇帝,他曾中興唐朝,開創了燦爛的開元盛世。可惜他晚節不保,先是怠慢朝政任用奸臣,而後寵溺後宮重用外族,導致安史之亂爆發。此後大唐由盛轉衰,很快被藩鎮割據取代,期間定難、靜海逐漸獨立,契丹南侵燕雲十六州,游牧民族的鐵蹄可以輕易進入中原腹地燒殺劫掠。”

朱由校以唐玄宗為鏡子,想與眾人砥礪同行,這群官場人精又何嘗不知,紛紛表示要以姚崇、宋璟為楷模。總之廢話說了一大堆,朱由校最受不了這些套話、廢話,朝身後的李定國使了個眼色,李定國當即跪倒殿前大聲說道:

“啟稟君父,大明要是出了安祿山,兒臣願做郭子儀。”

前文講過李定國生母因憂思難產而亡,其父李興邦在義州與羅剎交戰時殺身成仁,朱由校感念“兩蹶名王”的遭遇,破例將他和數百名烈士遺孤召入羽林,並自稱君父。此時李定國只有十一歲,但是軍事天賦的光芒已經開始閃耀,朱由校不想誤人子弟,就推薦他到孫承宗門下。

孫承宗位列三公之首,身份地位要比太國丈熊廷弼、黃克纘,以及沈有容等人還要高貴,想拜他為師的人趨之若鶩。不過自從朱由校廢除座師制度以後,孫承宗潔身自好,門下的弟子也只有袁崇煥、朱由校、李定國三人。

聽聞小定國要做郭子儀,孫承宗心想壞了,皇帝剛說了玄宗晚節不保,這個黃口小子就把他比作玄宗,這不是找死嗎?想到這裏,愛才心切的他趕緊走上前去,擋在李定國前面說道:

“定國年幼無知,還請聖上息怒。我朝不會有安祿山,哪裏還需要什麼郭子儀。聖上勵精圖治,凡事都與內閣、軍機的大員商議,集思廣益皆為良策,此等胸懷魄力曠古爍今。”

朱由校看着急紅了臉的孫承宗,心想你這個老傢伙慣會替人解圍,好人都讓你做了。殊不知李定國十一歲就能入軍機候補,他又怎會不知道說話的輕重。等孫承宗起身退到一邊,李定國抬頭看了一眼朱由校,兩人默契的眨了下眼見,只聽李定國繼續說道:

“元末天下大亂,太祖皇帝恭承天命,北伐期間曾寫過一篇著名的《諭中原檄》,其中有這麼一段話:‘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臣以為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后,兩宋直面遼、金、元的鐵蹄,戰略上長期處於被動防禦的局面,宗澤、岳飛、辛棄疾、陸遊等人盼了四百多年,終於由大明帝國的軍隊實現,整個民族也得此翻身。”

眾人心想這個小孩子像是在做學術報告,根本不懂什麼是政治,皇極殿可要不得這些書生意氣。朱由校也假裝不知所云,面帶慍色的問道:

“宋龍門寫的那篇檄文朕曾在太學聽過,你想表達什麼意思?”

李定國知道自己將要說的話會激起千層浪,深呼一口氣后侃侃說道:

“大明得國不宜,先輩們四處征討才在外雲南開拓了,后因韃靼的壓力逐漸收縮為兩京一十三省,緬甸、安南等國趁機兼并周邊小國,一度想與天朝抗衡。聖上收復安南后,命信王迎娶暹羅公主為側室,兼并滿者伯夷、馬六甲蘇丹等國,尚有一些小國心存僥倖。如今整個北方已無勁敵,臣請命前往南洋協助信王,發兵教訓那些曾與歐洲殖民者勾結的藩屬。”

李定國話還沒說完,眾人已知這是皇帝的意思,派自己的親弟弟去鎮守馬六甲海峽,要說只為看家護院連三歲小孩子都不信。可是誰又能阻擋他的征伐?大明最新的法律規定,新征服的領土為軍戶所有,五十年後再收歸朝廷。這就給了底層寒門一個逆襲的捷徑,或是參軍入伍建功立業,或是揚帆下海研桑心計,李定國只是他們的一個代表,誰要反對皇帝的大洋爭霸就是跟這些少壯派作對,君子又豈會立於危牆之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贖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1章 136.諭中原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