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不倫不類的洋相夢
大家應該知道,出生在福家的女子們,不管時間長短,都算讀過書,就算月娥月桂讀的時間短,也讀了一年多近二年。但是福家的媳婦們那就不同了,那是從外村娶回來的,大都婚前一字不識,只是嫁到福家后,跟着自己的孩子撿了些,用村裡人的話說:“福家遍地都是字,單憑撿些也能填滿肚子。”福家的媳婦們撿了多少,大家不知道,但肯定是撿了些。這是她們第一次正二八經地舞文弄墨,各自真的就認真構思起來。
玉珠和如蘭妯娌倆已經拿了紙筆,點了蠟燭爬在櫃蓋上寫了起來,她們一開始就寫壞一張紙,乾脆把秋實手中的紙全要了過來。其他人也紛紛索要紙,又喜和再喜又去涼房抱回些來放在炕上,讓她們盡情揮霍。
圍着鍋台轉的女人們突然要揮動筆桿寫文章了,這情景要是讓文人們看了,我想人家不是捂着嘴暗笑,就是轉過臉搖頭。
這時年過花甲的榮庭老妻大聲喊:“又喜——,秋實——,你們快把院裏,把淘糧用的那出燒大鍋給奶奶搬回來,我要寫事!”
秋實忙說:“奶奶,那是淘糧用的大鍋,不能寫字。”
“叫你們搬,你們就去搬,搬回來座在這個灶台上,把大灶台上的六燒鍋先搬出去,再給我找幾塊石筆來,我手抖用不了毛筆,只能用石筆在鍋里寫。”老太太又催促兩個孫子。
這下人們算是聽明白了,原來,老太太用不了毛筆,想用石筆在大鍋里寫。也別說,要用石筆,在這個家裏,那鍋是最好的寫處了。她一輩子做飯洗鍋,對鍋最熟悉,難怪她一下子想到了鍋。又喜和秋實明白了奶奶的用意以後,兩人笑的前仰後合,出院把那鍋搬回來安放在灶台上。秋實找抹布擦乾淨,又喜早拿過好些石筆來。再喜忙找了些棉花搓了些燈芯捻,又在幾個茶碗內放上食油,把燈芯捻放進去,幾盞寫文章的秀才燈立馬造好了。放在了鍋台上,為詩人奶奶照明。
這鍋是一口直徑一米左右,深約半米的黑色大鐵鍋,村裡人家家做飯都用六燒鍋,少數人口少的人家也有用五燒鍋的。在義合村,出燒鍋都是淘糧時用。老奶奶慧眼識寶,一下想到了那大鍋,用石筆在那鍋里寫字確實好寫。
說到石筆。這是義合村的一寶。在這個村的北梁后,有座小山,別看此山個兒小米短,和四周的山相比,它像個發育不良的孩子,痿痿縮縮地擠在個不起眼的地方,但在它的山根下,裸露着兩種石頭非常實用。一種是磨刀石,而且是上好的磨刀石。四周各村的人想用磨刀石時,便來這裏搬一塊回去。這是大自然的恩賜,誰也不去管。另一種就是石筆,當地人稱之為畫石。質地柔軟細膩,顏色有純白,淡黃、淡藍,拿一塊用它的稜稜角角在牆上或其他石上,木頭上一劃,准能畫上又光滑又清晰的痕迹。所以周村的人記流水帳或划個記號什麼的,就取這種石頭來用,也把它親切地稱呼為石筆。其實,它的形狀大都是不規則形的,就其形狀來說,自然不能稱之為“筆”,人們喜歡這樣稱呼它,那是因為它生來就有筆的功能。所以它被稱之為高尚的筆,那是問心無愧的,也應是名副其實的。因為,當時那山村的人連鉛筆也沒聽說過,至於油筆鋼筆蘸水筆,大概人們做夢也沒夢過。毛筆是有,但用起來不是那麼方便的,又要研墨,又要相當的基本功。所以石筆得到山村人們的青睞就可以理解了。而且就要登大雅之堂了。”
老奶奶就要寫文章了,大鍋台上原來半坐的人,立馬恭敬地起身。又喜悄悄地在秋實耳邊說:“你快找支毛筆,奶奶寫一句,你就照着寫一句,將來沒準你爹再去一百五十年後或二百年後,到時候別人寫在紙上的,他都可以帶走。送給未來人看,奶奶寫在大鍋上,你爹怎麼帶,難道讓他大老遠的背上個大鍋去?那麼遠的路,他怎麼能背得動?再說,把那大鍋扣在背上,那些字就被衣服擦掉了,想保留到那時,那是不可能的。”
秋實聽罷,忙找了紙筆趴在炕沿上準備照抄奶奶的,誰知奶奶趴在鍋邊,面向那大鍋,凝眉促鼻搜腸刮肚地思考起來,久久不見下筆。
這時候,榮堂老太着了忙,四處望了望,見大家都進入了狀態。心想,自己也已十多年了不曾用過毛筆,早年畫花樣子是常用毛筆。有時也寫字,就在花樣子上也寫得字不少,什麼牡丹富貴呀,吉慶有餘呀,石榴多籽呀,也還寫得可以。自己寫出,自己又把這些字綉下來。可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妯娌嫂她用石筆,我那屋的石筆也很多,那我也用石筆。可是往哪裏寫呢?那個大鍋是個多麼好的寫處,卻讓她佔了,自己怎麼先就沒想到呢?那做飯的六燒鍋一來有點小,二來呢,也沒處放,灶坑也讓她佔了。想來想去,突然就想到了她家的一條黑色凡布大口袋來。曾見自己那老頭子常把過完稱的糧食裝進口袋后,就順便把那斤稱的數量,直接用石筆寫在了口袋上,那是自己親眼看到的。想到這裏就命令自己的兒媳玉珍,讓她快去喊孫子家喜來。
一會兒,家喜、從喜都跑了過來,老太太就說:“家喜,快去我那屋,把窗台上的石筆全拿過來,再讓你爺爺把咱家那黑色凡布口袋倒騰開,快快給奶奶送過來,我要寫文章了……”
奶奶,寫文章要口袋幹什麼?字又裝不在口袋裏。”兩個孫子一齊問。
“快去!快去!不能裝在裏面,能寫在外面呢。”
兩個孫子聽罷一轉頭跑出去了,不一會兒,石筆和口袋都取了來。老人家掉轉背把那口袋平鋪在窗台上,一會兒也讓玉珍造了幾盞燈放在周圍,她也轉動腦子思考起來。秋實忙讓家喜找紙筆,也讓他把他奶奶寫的抄下來。
時間從身邊悄悄的溜走。約有兩頓飯多點的功夫,有的人已默默地挺起身來,並且把手中的筆擱在了硯台邊,那樣子表示她已寫完了。香荷也寫完了。左顧右盼看那些正在寫的人。
寫完的人越來越多,有的已互相低聲拉起閑話,這時聽到外面的雞打起鳴來,玉珠說:“好快呀,不將意古都雞叫頭遍了,已到了寅時,全寫完了嗎?”
如蘭說:“馬上就好。”
月桂一邊擦着汗遞上自己的,一邊說?:“好傢夥,比生個娃娃還難。”
大家都交了卷。香荷,白荷把收上來的這些文章按輩份排好,放在炕上說:“先從祖輩的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