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山大王的行事
“大膽!平民見了本官還不下跪?待本官治你僭越之罪。”子衿看着眼前的人的服色,也不過是個知府之類的官員,要子衿下跪,也忒不自量力了些。
“喲,妾身來自草莽,不識中原規矩,願大人擔待。”說著子衿對那烏紗帽掃了一眼,眼尾微微上勾,不自覺地透露出那麼一絲媚態來,那烏紗帽看了,語氣卻軟了下來。
“不知者無罪,此事本官就先原諒你了,不過下面的事情,本官可絕不姑息!”子衿故作認真點了點頭,轉身卻對着李管家鬨笑了。
子衿帶來的人,都是天機閣的刺兒頭,自然是不會給這些人面子的,那烏紗帽什麼時候遇到過這樣的怠慢?一張臉氣得通紅,顫抖着的手指着子衿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但是接着他的表情就暗淡了下去,那怒氣也轉變為了因為痛苦而扭曲的一張臉,原來李管家的手逮住了那烏紗帽的指着子衿的食指,那食指扭曲成了一個詭異的弧度,看着都足夠肉痛的。
而子衿此刻正好整以暇吃着一旁的小廝端過來的葡萄,她本就是個好熱鬧的人,又最愛看人吃癟,現在這拿着雞毛當令箭的烏紗帽明顯地闖了她清澤郡主的面兒。
等到那烏紗帽手上的痛感隨着扭捏變形越來越慣性,好歹是感覺痛得不那麼明顯了,子衿放下那白皙的手,接過李管家接過來的手絹兒,細細地擦去葡萄甜膩的汁水,高抬貴手,又讓李管家把那手給擰回來了。
李管家的手法何其高超,除去疼痛,可以說是一點兒傷害也不會給他留下,就當是給他的教訓了。
這般教訓一遭,那人明顯要老實許多,對着子衿點頭哈腰,哪裏還有了剛剛半分架子?
“郭家剛剛與本官說,是你們陷害在先,這各位也是生意人,自然知道誠信的重要性,兩萬兩也不是小數目,本官的意思,不如雙方各退一步,這冤家宜解不宜結,各位在此把手言歡,以後不也多個朋友么?”既然來不了硬的,烏紗帽便開始打起了太極。
郭家剛剛看到他們竟然與官老爺動手,也是被嚇了一跳,此刻更是希望這些人能夠講一講道理,也更希望這太守大人的面子能夠大上一些。
兩萬白銀,雖然他們郭家也能承受得起,但是郭家畢竟也只是個小戶人家,略有家底,這兩萬去了,那可真比那一般的農戶強不上許多了。
子衿笑了笑,眼角微微上揚,心情極好。
烏紗帽覺得此事可行,也忙陪笑,但子衿下一秒的笑卻有些瘮人,說出口的話也越發尖細起來,“大人覺得自己的顏面比得上兩萬兩白銀么?”
烏紗帽的表情開始微妙起來,一臉橫肉也開始變成了豬肝色。
“這樣算吧,大人一年的俸祿頂天不過五百兩白銀,這中飽私囊一點,撐死一千兩,這梁宛兩白銀,大人可得存上二十年,大人今年貴庚?”子衿止住話頭,側身饒有興趣問。
“虛......虛歲五十。”子衿的氣場太強,饒是縱橫官場多年的老狐狸這番也被嚇得有什麼說什麼,就怕這姑奶奶再折騰出個什麼來。
“哦,五十?先不說大人能不能活到古稀之年,這年老力衰,最多過了六十大人就得被換下,也就是說,大人的顏面現在也才一萬兩而已,更別說這中途有個萬一。”說到‘萬一’的時候子衿在烏紗帽身上不緊不慢掃了一圈,這其中的意味微妙。
烏紗帽哪裏還能去計較子衿剛剛出言不遜,現在只是暗道倒霉,竟然貪圖郭家一百兩銀子來趟這趟渾水。此刻巴不得插上翅膀飛離了這地兒。
太守大人向來想什麼就做什麼,於是不顧郭家人的臉色,直接告辭,臨走還掏出了郭家人給的一百兩銀票,再加上自己隨身帶的五十兩一道孝敬給子衿。
子衿把那銀票轉交給李管家,嗤笑道:“這下還真有了那麼幾分山大王的意思來了。”
說著子衿的動作更是大膽,直接從天機閣一個使大刀的人腰上拔出了那十斤重的黃銅大刀,啪嗒摜到了面如死灰的族長跟前的八仙桌上。
刀就插在那桌子上,年邁的族長在族人的攙扶下才堪堪站住腳,子衿伸手揚揚,李管家會意,從懷裏拿出那欠條。子衿把那欠條摔在桌上。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給不給?”
那黃銅大刀的震懾力哪裏是鬧着玩的?族長的腿早就發軟,把自己身體的重量交給身後的族人,手顫巍巍地讓族人把銀票奉上。
銀票只有零零散散幾千兩,剩下的搬了數十口大箱子,裏面的左不過是各種金元寶銀元寶。李管家清了數這才對子衿彙報,子衿滿意地抽回大刀,再次還給那使大刀的。
使大刀的現在也被眼前這閣主夫人嚇了一跳,作為一個殺手,竟然這般不注意就讓一個女子奪去了兵刃,這件事兒讓那些弟兄看到了他這臉面兒也算是真的完了。
可惜這小子不知道,閣主夫人的本事,遠大於隨手抽兵器這事兒。
李管家讓弟兄們扛箱子上路,子衿此刻也志得意滿地準備離開,離開之前,又從李管家那裏把先前郭家收買太守的一百兩拿出來送到了族長跟前。
美名其曰:“來而不往非禮也。”
族長見了那銀票,險些被氣暈過去,哪裏有這樣無賴的人?得了便宜還賣乖,倒成了他們的不是了?等到子衿一行人揚長而去,一個族人怯生生指着那桌上的一百兩銀票,“族長,這,收嗎?”
族長劈頭蓋臉罵道,“敗家子!當然收!”
現在的郭家,這一百兩怕都是大手筆了,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買賣,划不來划不來。
這件事兒之後,郭家對那些個狐假虎威的官大人也算是看透了,逢年過節也不再大包小包上門了,卻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樣壓榨貧農,只是一心一意開始慢慢積攢自己的家當,從此家風倒是大振,過了幾代好像還出了幾個讀書人,當然這也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