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姚行知稱帝 和平與外交

第五章 姚行知稱帝 和平與外交

宋故春在圍剿宋丹、李義榮的同時,也在暗中培植自己的羽翼。利用自己征南將軍的身份,用聯姻、拜把子,來拉攏、籠絡當地官僚和地主豪強,宋故春屢次大戰宋李部。宋李控制的州縣被宋故春攻破的,就隱到山裏到處出擊,攪得各州不得安寧,宋李的部隊也開始時常出現叛亂,不過都被鎮壓下去了,宋李等待時機再出擊,由於各州互相猜忌,宋故春並不能掌控全部,無法形成合力,李義榮幾次打敗聯軍,宋故春在圍剿宋李的當中,也在黨同伐異各州,弄的各州也都很害怕。

一年後,到仁寶三年,宋丹、李義榮部發展到據州跨土七八個,但由於連續作戰,急需補充修整,宋、李還是經常遭受襲擊,宋故春也成正南路唯一能抗衡李義榮的力量,也是最大的一股力量。這讓姚行知很忌憚。但宋故春表示,還是會忠於朝廷,唯丞相之命馬首是瞻。

姚行知向各國借款、籌糧,積極準備大半年後,於仁寶三年九月,再次開戰,在仁寶四年十二月擊敗了劉海,劉海逃匿,局勢穩定下來,各地開始服從朝廷,姚行知又有逼皇帝退位,自己稱帝的念頭,他的親信鎮北將軍馮異勸他,“現在稱帝時機還不成熟”。

姚行知“我已老了,現在不稱帝,什麼時候稱帝啊?如我死後,天下還可能會再亂”。各地也都報來祥瑞,都希望姚行知稱帝,他看時機已成熟,仁寶五年六月,逼迫仁寶皇帝退位禪讓給他,改封仁寶皇帝為“仁國公”,行將296年的吳朝一時宣告滅亡,姚行知稱帝,國號大越,改次年天和元年,他稱帝的同時,各地開始獨立,又舉大軍反對,他的軍隊連敗,各地再次不受控制,在天和二年三月份就病死了。

由於姚行知的兒子,不能掌控姚行知的勢力,馮異以鐵血手腕,擊敗了姚行知兒子們的勢力和其它勢力,並殺了姚行知那些兒子,許多人遭到了流放,馮異掌控了在京城的勢力,恢復了仁寶皇帝帝位,還以仁寶年號紀年,不承認姚行知的帝位和紀年,稱他為為“偽皇帝”。

仁寶皇帝雖然已經成年,但馮異並不打算把政務交給他,一個人代皇帝獨攬大權,引起許多朝廷官員的怨恨。

姚行知的另一部下,在正東路的陳天霞自立,聯合各州自治,西北路博州駐紮的博侯耿彪造反,南進襲取涼州,軍隊強盛,又派次子繼續西進消滅單族,免除後顧之憂。正西路凱州守備陳兵,蓄養軍隊,也開始到處攻城掠地,進攻迅猛。各路都有叛亂髮生,於此同時周邊各國也欲蠢蠢欲動。

南部蕪萊國君主此刻正召見大司馬和丞相,商量是否趁吳朝內亂,分一杯羹,丞相達為農向蕪萊國君主進言“如果向吳朝進攻,不但得不到多少好處,弄不好還會引火燒身,兩國結為世仇不說,把百姓拖入到戰火當中,我國和吳朝維持上百年的和平將前功盡棄,況且我南海十六國內部矛盾重重,有很多問題牽制我國,就算我南海十六國加起來還不如吳朝一方土地大小,中土是幾千年來的大國,不要看吳國現在衰弱,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大司馬利星君反駁“國與國之間是用實力和拳頭說話的,講究利益,我們現在不趁火打劫,如果我國有難了,他們是否會同樣放過我們,我國現在國力強盛,吳朝羸弱不堪,這種機會很難會有,現在正是打擊吳朝,以後不要再對我國造成威脅的最好時機,估計燕國也是要參與瓜分吳國其中了”

達為農還是不贊同出兵,利星君斥責達為農“丞相,年紀大了,有點膽小怕事,小心翼翼的”

達為農說“聖上,臣雖然年紀大了,但卻不是膽小怕事,老臣就是不贊同打無把握之仗,國家是一個集體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土雖然現在是一盤散沙,進攻中土任何一城,但會引來中土所有人的敵視,將來保不準又形成了一個集體的力量,到頭來說不定吃虧的還是我們。”

利星君“聖上,國之大事,還是召集群臣后,再議此事吧”

達為農“老臣,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贊成的,貪圖眼前的小便宜,去拿自己國家冒風險”

蕪萊君主最終同意了丞相的意見,只是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達為農向蕪萊君建議“應派和平使者赴中土,表達善意,使者是保持友好,避免紛爭和戰爭的最有效手段。”

萊蕪君派出使者赴吳朝,恭賀吳君繼位,萊蕪不介入吳國內部任何紛爭,希望吳君尊重百姓意願,改革時弊,還百姓以太平。仁寶皇帝請使者轉達他對萊蕪君的謝意。隨後又有三個國家使者相繼來吳國表達善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王朝悲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王朝悲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姚行知稱帝 和平與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