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文學歷史兩開花(尾聲)
王玄策不久后也率領使團踏上歸途,同時帶走了借來的兵馬以及阿羅那順等重要俘虜。依舊按來時的路,北上大雪山,入吐蕃歸唐。
“王正使,我想我們要在此分別了。”滿胄突然與他說話。
王玄策非常詫異,“分別?滿胄大哥,你要去哪兒?”
“我不回大唐了。回去,皇帝要是還想讓我做國王,那簡直要我的命。我不想被這些大國君主利用來利用去,所以我要到他們管不到的遠方隱居,過真正無拘無束的生活。”滿胄說。
王玄策想確實如此,皇帝不會輕言放棄的,但又對滿胄的去向更加關心,“你去哪兒呢?皇帝管不到的地方都是蠻荒之地,生活不易呀!”
滿胄沒有這種擔心,他對自己有信心,“以前我沒有一點兒生存能力,還不是活下來了,我這人運氣好,到哪兒都能碰上貴人。聽說東天竺以東,叢林以南,有另一片天地,那裏也有人居住,習俗跟大唐和天竺都不一樣。我打算去看個新鮮。”
“既然決定好了,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做吧!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會想念你的。”王玄策與滿胄擁抱。
“我也會想念你。”滿胄緊抱住他,輕拍他的背脊,“我要是在新地方混不下去,會偷偷跑回大唐找你的。再見!”
“保重!”王玄策揮手目送。
兩人在此分別了,滿胄向東行,去向了今天稱為中南半島的廣袤大地。迄今為止,在中南半島乃至東南亞諸國,仍能隨處可見印度文化的身影以及印度的血脈,這便是千百年來,南亞文化圈不斷往外擴張的遺存。
王玄策繼續向北,隊伍後方有人喊起來,“慢一點兒!慢一點兒!有位老者跟不上了!”
王玄策停下前進,詢問怎麼回事。回稟道,俘虜中有個上了年紀的人走路吃力,需要休息。王玄策親自去瞧,果然是位老人,皮膚乾癟滿是褶皺,毛髮全白,眉梢和鬍鬚很長。老人作修行者打扮,穿白袍,梳髮髻。
“老人家高壽了?”王玄策問。
通過翻譯,老人回答:“老朽今年兩百歲有餘。”
“兩百多歲?騙人吧?”蔣師仁不信。
“不騙人,老朽自幼修行,又學得了點兒長生之術,才活得這麼久。”老人說。
蔣師仁還是不信,“凡人就算精於養生,不過百歲有餘,哪有能活兩百多歲的?活這麼久的只能是仙人或妖怪。”
他不信,王玄策卻信,“真的有!黑風山觀音禪院的金池長老也活了兩百多歲,要不是遇上火災,現在仍活着。他就是從黑風山上的妖精那裏學了長生術。老人家怎麼稱呼?我想把你推薦給皇帝陛下。”
老婆羅門撫須道:“老朽那羅延娑婆寐。”
王玄策請老人車上坐,帶隊繼續向前。
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返回長安,獻俘殿前,同時呈上鳩摩羅王所獻異寶與地圖。李世民龍心大悅。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加封王玄策朝散大夫、左驍衛長史。
至於阿羅那順的歸宿,史書上從此再無記載。不過應有安置俘虜之處,據說四川涼山曾是安置南亞俘虜之地,那裏的少數民族至今有部分保留着黝黑皮膚、高鼻深目的人種特徵。而自稱活了兩百多歲的那羅延娑婆寐,運氣比其他俘虜好得多,因其會長生之術,受到李世民禮待,后被放歸天竺。
就在加封王玄策的三月後,貞觀二十三年八月,大唐皇帝李世民駕崩,廟號太宗。
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之後王玄策又曾出使天竺,至於是不是回應鳩摩羅王所請,送去老子像,則沒有記載了。梵文版《道德經》有沒有在天竺傳播開,道家思想在天竺有沒有形成影響,太上老君的傳道心愿有沒有實現,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王玄策到最後歸於無名,淹沒在歷史中,他所著的《中天竺行記》也早已散佚了。到今天,隨着中國重新走向世界,人們才從塵封史料中發現此人,並驚訝於他的事迹。
如王玄策這般傳奇人物,為何“兩唐書”中無傳?
一說因其職位卑微,不過五品朝散大夫;然而“兩唐書”里品階比王玄策低的人物依舊有傳。另一說,則是諱唐太宗之死;唐太宗因服長生藥而亡,製藥人正是王玄策推薦的那羅延娑婆寐。此說爭議頗大,今人便當小說家之言吧!
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法師圓寂。
玄奘法師最大的貢獻並非西天取經,而是翻譯佛經,用漢文化解釋佛學,制定出新的翻譯準則。正是因為有玄奘法師這樣的無數翻譯者,才使得漢語及漢文化掌握住了外來知識的解釋權,使其漢化,融入中國。中國要自己消化運用知識,才不會受制於人。相反,對外國知識一味拿來,自己不去爭解釋權,不去思考,不去運用,不僅自己的文化無法進步,反會遭文化反噬。今天的印度就是反例,沒有一部科學著作能用印度本土語言解釋清楚,要麼大量夾帶外來詞彙,要麼完全用英語表述,印度本土文化已經成為落後文化,僅供旅遊消遣。
但是現代中國人對玄奘法師的印象卻不是源自他的歷史事迹,而是來自一部講述唐三藏與三個徒弟的神奇大冒險的文學作品。由這部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開拍時,曾一度遭到佛學界質疑,因為故事中的三藏法師與歷史相差甚遠,一個哭哭啼啼的軟弱和尚實在有辱高僧形象。可這部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非常崇高,要改幾乎不可能,最終只得文學、歷史兩開花。
唐高宗駕崩后,一位女性有着跟王聖類似的經歷,做過比丘尼,做過皇后,最後她邁出了王聖沒能邁出的那一步,成為女皇帝,中國迎來女主天下。
而王聖之弟,有名的戒日王,他則是印度最後一位差點統一五印度的本土國王。自他以後,印度再無本土名王,千年時光,五印度一盤散沙,外來者輪流坐莊,“印度女皇”維多利亞是他們中的最有名氣者。直到距今一百多年前,就在戒日王治理過的曲女城附近,誕生了個男嬰,他以“尼赫魯”之名為世人熟知,在大英帝國退出印度之際,用鐵腕政治把五印度上百土邦合成一個國家,得到了印度史上最大版圖,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知曉的“印度”。
雄心勃勃的尼赫魯要把印度建設成第三世界的領袖,世界的第三極,恰在這時,又一個中國人打醒了印度人的美夢。邊境衝突失利讓尼赫魯威望大損,許多改革措施就此停滯,印度從此無緣“世界第三”。尼赫魯本人、女兒、外孫,先後成為印度總理,他的家族儼然王朝,然而此時印度已經沒有國王了,更無轉輪聖王,“民主”的印度不知要走向何方。
時間回到唐代,由大食國帶來的真主信仰在西域徹底扎穩了根,西域佛國逐漸滅亡,真主崇拜以西域為跳板,向大唐及天竺傳播。大食教東擴進展緩慢,但南傳天竺頗為順利。北方大地已建起無數真主的寺廟,現在他們要繼續向南,正如過去所有天竺名王做過的那樣,要想征服五天竺,必須克服南天竺。
“聽說他們會殺掉所有不信他們神的人,砸碎所有神像,強迫活着的人改變信仰。上主會保佑我們戰勝那些魔鬼嗎?”遮婁其的士兵擦拭着自己的長槍。
旁邊的同袍說道:“會的!你看,上主與我們並肩作戰。”他指向飄揚的野豬旗,如同講述一個秘密,偷偷說,“那些信真主的人怕豬!”
揮舞着野豬旗的遮婁其人最終戰勝了入侵的大食軍隊,大食人止步於南天竺前。毗濕奴寵愛遮婁其,遮婁其人又一次保護了南天竺,同時保護了印度文化和毗濕奴信仰。直到今天,比起飽受阿拉伯宗教文化影響的北印度,南方地區更加樸質,更有濃郁的印度風情。
西元1193年,大食教信徒攻入那爛陀寺,寺廟以及萬千經卷焚為灰燼。傳說,當寺外兩尊菩薩像雙雙沒入土中時,便是佛宗滅亡之時。此刻火光中,南邊的菩薩像早已不見了蹤影,北邊的菩薩像還有頭部露出土外。菩薩面帶微笑,似閉非閉的雙目看着四周狂奔的馬蹄,還有不斷倒下的沙門。不一會兒,圍牆垮塌,把它徹底掩埋了。
佛宗從此絕跡天竺。
(全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