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金光閃閃的狄光嗣
劉寄奴英雄蓋世,最懂省時度勢,最能把握大局,其麾下六萬水,步兩軍除去分兵把守蒲坂和潼關的三萬人,長安城上下又鏖戰了數月之久,已經折損過半,算上傷病患,總計約有一萬五千人,但其中戰鬥力尚存的不足三分之一,狄光嗣大軍壓境,劉裕必須面對現實。
如果僅止於此,劉裕還不至於這麼忌憚狄光嗣,以至於不交一合就大大方方地讓出了長安城北門景曜門,劉裕擔憂的是狄光嗣其人到底有幾斤幾兩,檀道濟授首,蒲坂津被攻破,是運氣,還是實力?
狄光嗣也是夠壞的!當日戰敗生擒檀道濟后,故意放跑了一些檀道濟軍俘虜,其人自然會想方設法返回青泥關,重新歸隊,歸入劉裕帳下。
當然,敗兵俘虜的歸來,不僅證實了戰報的真實性,更帶回了滿天飛的謠言和莫衷一是的傳說。
敗兵歸來后,劉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不僅好生安置,更是親自聞訊,劉裕想得到的就是檀道濟覆沒的真相,軍情戰報上只有結果,沒有過程,劉裕苦思數日,始終不得其法,他怎麼都想不到能夠在一夕之間便徹底葬送覆滅一支訓練有素的萬人艦隊,而且是在人數、裝備、訓練都不佔優的情況下。
整個完整的幾乎只有狄光嗣一人知曉,“黑火藥”又是超前神器,這些普通的水軍有如何能窺破箇中玄機。
有人說是黃河龍王第二次顯靈,有人說狄光嗣會妖法,能呼風喚雨,甚至還有人說狄光嗣本人就是妖怪,青面獠牙,紅髮鱗身,身軀長約數丈,能操縱五湖四海之水,有人說狄光嗣狀若嬰孩,雙目吐火,有人說狄光嗣男生女相,口能吐雷——
那桿黑底紅字的大蠹就是敵酋的象徵——
問的人愈多,劉裕聽到的說法就多,於是劉裕徹底暈了,他甚至不知道狄光嗣是男是女,更不知年齡幾何,狄光嗣對劉裕來說,就是一個字:密。
怪力亂神的說法,劉裕不信,但正因為未知,劉裕便欲打探狄光嗣底細,再思應對之策,丁旿才會在景曜門前替劉裕傳話。
丁旿離開了,帶隊旅帥撥馬抵近景曜門,抬頭向城牆上喊話。
“奉東都太子鈞令,冠軍縣男,西京聯絡使特來救援長安,請開門納之!”
裴行儉視線下移,一一掃過這支百人騎兵隊,軍容嚴整,紀律整肅,白森森的盔甲在日光的映襯下奪目耀眼,黑底紅字的帥旗也更加攝人。
裴行儉忍不住在心中嘖嘖稱奇,雖然不知是何方人馬,但是此等氣勢就足以駭人。
“有無憑證?”
“有太子殿下親書,上官侍郎副署詔令在此。”
帶隊旅帥取過弓箭,一箭便將詔令送上城牆頭,裴行儉拾起閱看,倏忽遣人往丹鳳門通稟。
“足下稍待,上官核實尚需時間。”
“請便!”
等候在景曜門下的帶隊旅帥沒有片刻鬆懈,頓時就將騎兵一隊變兩隊,一隊向東,一隊向西,作戒備之狀,裴行儉見狀,更是驚奇。
詔書被層層上遞,先是遞到李勣手中,李勣不敢擅專,直接差人送往宣政殿又李治親決。
李治驗看后,詔書上果然是李弘親筆,由是不再懷疑,狄光嗣正是奉命而來救援長安,皇后猜的很對,渭北人馬就是狄光嗣所率領。
狄光嗣的身份石錘后,李治不喜反憂,他把詔書合上,丟到桌案一角,起身踱步的同時,心中也在打鼓。
“不知媚娘成功與否?”
李治心中疑惑未定之時,皇后武則天日常貼身侍女之一前來傳信,言一切順利,可以迎接渭北大軍入城。
李治得信,心中大安,趕忙吩咐英國公李勣準備迎接大軍入城,李治特別囑咐,讓李勣代替自己親迎狄光嗣於景曜門。
命令層層下達,裴行儉通知帶隊旅帥,半個時辰后,大軍可入城,繼而長安防守使,英國公李勣撥馬來到景曜門外,等着迎接狄光嗣入城。
半個時辰后,大軍並未到來,李勣忍不住有些焦急,在裴行儉確認約定無誤后,便古今無波繼續等。半個時辰后,二百騎兵和三百步兵在狄光嗣的率領下緩緩開抵景曜門下。
狄光嗣一馬當先,穿了一件騷氣的金色鎧甲,騎着一匹由一個魁梧馬夫牽着的高頭駿馬,金甲被日光一照,看得人晃眼不堪,不忍直視。
人靠衣裝,馬靠鞍,狄光嗣這麼一打扮,真的頗有生人不敢近的一股氣勢。
“有勞英國公久候,狄光嗣失禮!”
狄光嗣在馬上抱拳一揖,李勣神情一怔,身也微欠。
“狄聯絡使過謙了!狄聯絡使甘冒矢石,救援長安,長安百姓無不感懷。”
兩人寒暄幾句后,狄光嗣就率隊由景曜門駛入了長安城,經過安定、修德、休祥、輔興四座坊里后,騎在馬上的狄光嗣所見的儘是滿目瘡痍,殘垣斷壁。
無數的民居,坊牆被拆卸得破敗不堪,七零八落,期間不時有孤零零人影閃過,見大軍便訊奔逃匿。枯鴉飛過之後,隱隱有嗚咽哭聲,達於四野。
“英國公,請恕狄光嗣冒昧”狄光嗣抬手一指,向前一揮,“這些民宅、民屋都是自願拆卸,以備城防?”
狄光嗣已經不是菜鳥,自然知道拆毀房屋以作防守用的滾石、壘木,這是守城一方的慣常之舉。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嘛!”
李勣一陣打哈哈,但狄光嗣已經得到答案。
李勣領着狄光嗣過安福門,經掖庭宮,而至承天門,皇帝李治正在哪裏等着狄光嗣。
李勣翻身下馬,高聲向承天門上的皇帝李治稟告:“啟稟陛下,西京聯絡使狄光嗣在外侯傳!”
李勣稟報之時,皇帝李治便親自走下台階,迎面向狄光嗣走來。
“狄小子,好久不見!朕果然沒有看錯你!此一次長安得以保全,實賴彼功矣!”
狄光嗣行禮畢,李治一把抓過狄光嗣,並排而行。
“陛下,小子離家日久,甚是思家。近聞父母羈留長安為客,請陛下開恩,使我與父母早日相見,以慰親情。”
狄光嗣給了李治一個台階,李治尷尬笑笑后,也順坡下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