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251章

天黑時利堅軍正式登陸成功,第五軍軍部上岸並開設了指揮所。軍長傑羅少將上陸后立刻發電報給德利:“感謝上帝締造了利堅國海軍。”

猶他海灘位於卡倫坦灣的西側,是一處寬約三公里、被覆著低矮沙丘的沙灘。盟軍實際登陸的地點,雖然比預定地往東偏了一公里,不過還好意志軍在登陸點部署的兵力並不多。攻擊行動展開后,僅僅三小時內,盟軍部隊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的公路;當天中午之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而到了當天午夜,盟軍不但已成功達成此次登陸預訂的作戰目標,更向內陸推進了四公里。在所有登陸作戰中,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兩萬三千名官兵中,僅有一百九十名傷亡人員。

曼底登陸戰役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是戰略性的戰役,為開闢西土的第二戰場奠定了基礎,對加速意志國的崩潰以及戰後西土局勢,都起了重要作用。盟軍登陸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組織了戰略欺騙,使得意志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盟軍通過海空軍的卓有成效的佯動,成功運用了雙重特工、電子干擾,以及在基利國東南部地區偽裝部隊及船隻的集結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嚴格的保密措施,使意志軍統帥部在很長時間裏對盟軍登陸地點、時間都作出了錯誤判斷,甚至在盟軍曼底登陸后仍認為是牽制性的佯攻,這就導致了意志軍在西線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費在加萊地區,而在曼底則因兵力單薄無法抵禦盟軍的登陸。

二、掌握絕對制空、制海權。這是登陸成功的重要原因。盟軍投入作戰的飛機達一萬三千架,軍艦九千艘,是意志國飛機、軍艦的數十倍。在登陸前空軍對意志國空軍基地、航空工業及新武器研製基地等目標進行了大規模轟炸,嚴重削弱了意志國的戰爭潛力。盟軍並憑藉絕對優勢海空軍,保障了登陸部隊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陸前後,盟國空軍對戰區範圍內的交通線進行了嚴密的空中封鎖,使意志軍為數不多的增援部隊也無法及時成建制投入反擊。在登陸部隊突擊上陸的關鍵時刻,海空軍更是給予了極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奧馬哈海灘,完全依靠海空軍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三、充足的物資準備和周密的偵察保障。盟軍為確保登陸成功,進行了長達近一年的準備,而且參戰部隊多,裝備全,登陸前盟軍作戰物資和裝備器材的準備十分充足。在登陸后,也保障了不間斷的後期補給。尤其是創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輸油管線,更是在保障部隊和物資的順利上陸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在偵察保障中,一面作為戰略欺騙對加萊地區組織了偵察,一面對曼底地區進行了大量水文、氣象、地質偵察,為選擇具體登陸時間和登陸地點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還通過空中偵察基本獲得了曼底地區的意志軍兵力部署、防禦設施等情況,為戰役的實施起了重要作用。

四、逼真的戰前訓練。由於登陸作戰是一種極為複雜的作戰樣式,盟軍在登陸前對參戰部隊的組織和行動進行了反覆多次近似實戰的模擬演練,以使部隊儘快掌握相關的作戰技能,提高了部隊戰鬥力。戰後參戰人員對戰前訓練特別是湯普森的訓練基地給予了高度評價。

五、惡劣天氣的影響。天氣是登陸作戰中關鍵因素之一。由於惡劣天氣的影響,盟軍不僅將登陸時間由六月五日推遲到六月六日,而且在空降作戰、海上航渡、火力準備等過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難。但也正是惡劣天氣使意志軍喪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陸的突然性。

儘管盟軍登陸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戰鬥中也暴露不少問題。如雖掌握絕對海空優勢,又在敵兵力薄弱的次要防禦方向登陸,卻因組織指揮不得力,部隊攻擊力不夠銳利,使得建立登陸場的速度太慢,平均每日僅兩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役進程。又如偵察工作還不夠及時周密,特別是未能迅速查明意志軍精銳的第三百五十二步兵師的去向,使得在奧馬哈海灘登陸的利堅軍遭到頑強抵抗,蒙受巨大的人員傷亡。再如空軍兵力使用不當,造成了兵力兵器的嚴重浪費。在六月六日登陸前的航空火力準備中,出動兩千五百架次重轟炸機,投彈一萬噸,這種從高空轟炸小型、點狀的海岸防禦工事,效果很不理想。在七月七日對卡昂的轟炸中,對面積約三平方公里地區集中投彈達兩千五百噸,如此猛烈的轟炸所造成的大片廢墟瓦礫甚至嚴重阻礙己方地面部隊的推進。

在戰略上,意志兵力因受到多方牽制而不得不分散。意志國在盟軍登陸的曼底僅為六個師又三個團,約佔其總兵力的2%。雖然意志軍在盟軍登陸后陸續由各地調集了二十一個師進行增援,但由於盟國空軍的空中封鎖,這些援兵大都不成建制的零星投入作戰,無法組織起有力的反擊。而在同一時期里,盟軍在四十三天中從曼底上陸共九個軍三十九個師約一百六十萬人,物資約六十六萬噸,坦克約四千輛,各種機動車輛約二十萬輛。

意志軍在戰術上指揮不統一,意志軍戰役司令無權指揮海軍和空軍,也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三軍協同抗登陸。即便在陸軍中,也沒有統一的抗登陸方針,西線意志軍總司令龍德施泰特與B集團軍群司令耳玫存在嚴重分歧,前者主張將主力配置在戰役縱深,以堅決的反擊來抗擊登陸;後者主張憑藉堅固的海灘防禦工事,殲敵於灘頭。這一分歧,導致了意志軍在藍西國的四個裝甲師既未配置在戰役縱深,也未部署在沿海地區,嚴重削弱了意志軍本已不強的防禦力量,再加上意志軍戰略預備隊裝甲師的指揮權又在意志軍統帥部,而且命令由於盟軍的電子干擾和空襲,上傳下達也不暢通,錯過了最佳的反擊時機。

意志軍海空力量過於薄弱,實力太過相差懸殊。作為抗登陸的重要力量,意志軍海空軍實在太弱,其空軍既要在廣闊的羅斯-意志戰場上作戰,又要對付盟軍對意志國本土的戰略轟炸,能用於曼底的航空兵力少得可憐,意志軍竭盡全力從各地抽調飛機,也不過區區四百架,要迎戰盟軍的一萬三千架,相差三十倍之多!怎有取勝的可能?意志國空軍在六月六日後的一周里出動一千六百架次,可以說是傾其所有,卻僅及盟軍一次直接航空火力準備所出動的兩千五百架次的67%,只相當於盟軍一周總出動架次的6%,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進行一些騷擾性的空襲,只不過顯示一下意志國空軍還在戰鬥罷了。

海軍方面,意志國海軍的發展本來就不平衡,只注重發展潛艇,忽視大型水面艦艇,再經過幾年戰爭的消耗,意志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所剩無幾,只能以潛艇和小型艦艇進行抗登陸。六月六日後,意志軍先後出動四十一艘潛艇,但在盟國強大反潛兵力阻截下,損失了六艘潛艇,只有十三艘潛艇進入基利海峽,取得擊沉坦克登陸艦、護衛艦、驅逐艦各一艘的戰績。意志軍小型艦艇也多次出動,以損失兩艘驅逐艦、一艘掃雷艦、九艘魚雷艇、一艘巡邏艇;被擊傷五艘魚雷艇、兩艘掃雷艇的代價,擊沉盟軍一艘驅逐艦、五艘坦克登陸艦、三艘人員登陸艇、五艘運輸船。儘管意志國海空軍竭盡全力,但實在是實力相差太懸殊,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西土大陸第二戰場的開闢,意味着意志國陷入兩面作戰,大大減輕了羅斯-宋聯軍的壓力,協同羅斯-宋聯軍有力地反攻意志國。

羅斯-宋聯軍從東線進攻意志國本土,基利-利堅聯軍從西線進攻意志國本土。面對東西夾攻,意志國本土防禦總司令韓復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元首韓柯的胞弟,韓復先前因反對韓柯進攻羅斯的戰略被調離總參謀部,安排擔任意志國本土防禦總司令。在意志軍對外進攻擴張時期,韓復這個本土防禦總司令總司令就是個閑職,但如今,意志國對外擴張失敗,不得不進行本土防禦,抵抗羅斯-宋聯軍和基利-利堅聯軍的聯合入侵,韓復就成為關鍵人物了。

韓復與韓柯在意志國本土防禦策略上發生激烈爭執。韓復主張在積極防禦的基礎上儘快與基利國與利堅國進行停戰談判。韓復道:

“如今意志國腹背受敵,國力不支持戰爭繼續,趁着本土防禦力量還算強大,儘快與基利國與利堅國停戰是為上策。我國與羅斯-宋聯軍作戰日久,雙方死傷極為慘重,大批羅斯平民被殺戮,而且他們目前反攻勢盛。按照羅斯國人血債血償的性格,他們不會同意停戰,宋人也不會強逆羅斯的復仇民意,所以與羅斯-宋談停戰時機不成熟。但利堅-基利聯盟的主導國是利堅國,他們與我們交戰日短,損失不算嚴重,更無利堅平民遇害之事。利堅國通過近期戰事也知道我軍實力,他們真要攻佔意志國,代價必然慘重。利堅國與基利國對羅斯與宋一向忌憚,擔心對方實力強大,成為未來對手,必會同意與我國談判。只要儘快與利堅國與基利國停戰,甚至結為同盟,羅斯-宋聯軍必然不敢入侵我國,意志可避免覆滅!”

但韓復堅決反對和談:

“意志軍暫時受挫,但實力猶存,只要調動民意,死命堅持,羅斯-宋聯軍和基利-利堅聯軍的入侵必然失敗,到時再平等的與之談判,甚至還可引發羅斯、宋、基利、利堅四國間分賬不均的矛盾,則可獲得最大利益。此時倉促與對方談判,無異於城下之盟,喪權辱國難以避免。意志國決不允許又獲得一份如上次大戰結局那樣悲慘恥辱的停戰協議!”韓復道:

“情報顯示,羅斯-宋與基利-利堅四國首腦將會談討論對意志本土作戰問題,其中一個議題是任何一國不得獨自與意志國簽署停戰協議,所以時間不多,必須趕在四國會談前,與基利-利堅簽署停戰協議。”韓復仍然認為意志軍可以擊敗羅斯-宋聯軍和基利-利堅聯軍的聯合入侵,絕不同意與任何一國談判講和。韓復憤怒的離開總統府。

韓復建議與利堅談判停戰的另一個原因是,韓復曾經留學利堅國,與利堅國重量級參議員喬伊斯的女兒安吉拉相戀,后因戰爭回國導致戀情中斷。韓復赴利堅國出席國際會議時與安吉拉重逢,舊情復燃,並通過安吉拉認識喬伊斯參議員,並與之建立的秘密聯絡渠道。這個秘密聯絡渠道在意志對外戰爭甚至意志直接與利堅作戰時都保持暢通,不曾中斷。

韓復再次通過秘密渠道聯絡喬伊斯,探聽利堅首腦高層對停戰的看法。喬伊斯表示利堅總統同意儘快停戰,並在停戰後保證意志安全,全力阻止羅斯-宋入侵意志本土,但停戰的重要條件是韓柯必須下台,離開意志國,去第三國居住,不得再介入意志國政治。利堅國願意支持韓復成為意志國新任總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爭之世,誰主沉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爭之世,誰主沉浮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1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