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見客(二)
“小老兒知錯!這就下去把請帖送給梁家!”謝忠垂着腦袋,不敢反駁。
真的沒通知梁家嗎?這個問題,只有謝忠清楚。
誰都沒有留意到,他轉身離去時,嘴角的一抹殘忍笑意。
既不是針對謝無惑,也不是針對梁家,而是一種坐山觀虎鬥的意味。
“哎,這謝忠,在這裏做了十年還如此愚鈍,真是的!”在謝忠離去后,謝無惑還忍不住數落兩句,彰顯威嚴。
“謝老闆,這是哪裏話!”孫老闆笑着說道,“忠老其實在這鳴鹿城中,為謝氏鹽號也做了不少貢獻,莫約是最近事情太多,他年紀也大了,才在慌亂之中出了岔子。”
睜着眼睛說屁話!謝無惑在心裏冷笑道,但是面上卻絲毫沒有流露出來,“這倒也是,或許我太過嚴苛了吧!”
“哪裏哪裏!”朱老闆適宜的吹捧道,“謝掌柜的眼光,何人能及?我聽聞忠老以前不過一落魄秀才,得了謝掌柜的賞識,才能將這鹽號在鳴鹿城裏做大做好,若沒有您的目光如炬,哪裏有他今日的成就!”
謝無惑滿意的看了朱笑八一眼,這種吹捧讓他感覺很舒服。只要是有着七情六慾的人,對於非捧殺式的拍馬屁,沒有一個嫌惡的。
“好了,客套話就講到這裏了,”謝無惑輕輕叩了叩桌子,示意接下來將要進入正題。朱老闆和孫老闆立刻挺直腰板,豎起耳朵——對於謝無惑接下來要說的話,他們一方面有些不安,一方面感到好奇。
“各位不必如此嚴肅,都放鬆些,放鬆些!”謝無惑示意二人不必正襟危坐,照常就好,“其實也無非是關於諸位的產業,和謝氏鹽號的長遠合作以及發展之間的問題。”
“我從謝忠那裏聽說過,兩位一個是城內鐵器行業的領頭羊,一個是鳴鹿及其周邊最大的米糧商,我說的可對?”
“謝掌柜的說的不錯,”朱笑八回答道,露出疑惑的表情,“謝掌柜的,其實我有一事不太明白。”
“朱老闆請講!”
“剛剛,你是說,今天想要講的是關於合作,對吧?”
“對的,有什麼問題嗎?”
“這就是我疑惑的點,”朱笑八正色道,“若說和孫老闆,或者是那還未到場的梁老闆將合作,那倒沒問題,吃穿住,一向不分家,但是我朱家主營鐵器冶金,和這鹽業,似乎並不沾邊。”
“謝掌柜的,實不相瞞,在您來之前,忠老並非沒有想過我們兩家合作的事宜,但是均已失敗告終。即使合作了,也無非就是我們朱家直接在您那裏訂鹽,供給給我鋪子裏的鐵匠夥計們,而我朱家的鐵器,也以優惠的價格賣給你們,僅此而已。”
孫老闆也露出疑惑的神情,“這一點我是知道的,在城中幾大商家裏,只有你們謝家和朱家的合作,是最少的。”
“不不不,朱老闆,你錯了,”謝無惑似乎早就料到了他會這麼說,直接打斷了他接下來要說的話,“我們兩家的合作,最後賺的錢,還是來自於我們兩家,朱家和謝家的合作,並沒有使我們的財富得到增長,所以以前的那根本不算是合作,只能叫朱謝兩家的情誼生意。”
“您…您的意思是?”看見謝無惑高深莫測的神情,朱笑八不由的湊近了些,“老朱愚鈍,還請謝掌柜的指點一番!”
“朱老闆,我冒昧的問您一句,請問貴鐵匠鋪里,賣的最好的鐵器,是什麼呢?”謝無惑沒有立刻回答朱笑八的問題,而是反問一句。
“賣的最好的鐵器?我想想,”朱笑八雖只是上面派下來的一名傀儡,但並非不懂生意之人,稍稍思索片刻,認真的回答道,“沒有什麼賣的最好,但是確實有幾樣東西賣的很火熱。”
“在咱們朱家鐵匠鋪,一般來說,一錢銀子一把的鐵鍬和鐵鎬,還有二錢半銀子的鐵鍋,以及半錢銀子的鐵鏟,這些東西佔了整個朱家出售額的小頭。其餘雜七雜八的刀劍還有其它東西,才勉強超過它們。”
謝無惑還沒開口,就聽見孫老闆的驚呼聲,“這些東西,怎麼這麼便宜?”
“上月我的管家剛剛從你們朱家的門店下進了三十把鐵鍬,花了十二兩!平攤下來,即使你們朱家沒有給折扣,也得花四錢銀子一把!”
“莫不是我那老管家,偷偷從你的夥計那裏拿了回扣?”
“孫老闆,別激動!”朱笑八強忍着笑意,對氣呼呼的孫老闆解釋道,“放心,您的管家並沒有從這筆生意里賺哪怕一個子兒!”
“那你倒給我解釋解釋!”
“孫老闆,其實要解釋這個問題,很簡單。”謝無惑也看出問題所在,嘴角帶着微笑替朱笑八解釋道,“我先問孫老闆您一句,請問你們米糧鋪子裏,賣的最好的又是哪種米?價格幾何?”
孫老闆平復了一下心情,回答道,“若不算飢荒年那種十幾枚大子兒就可以拿三斗的泥沙米之外,賣的最多的就是隨便去了下殼的糙米了。價格嘛,我想想——”
“二十文一斗。”
“那請問貴店裏有精緻加工過的精細米么?”
“那當然是有的。五十文一斗。”
“兩樣米每月的銷量相差幾何?”
“相差?相差的多着呢!”孫老闆露出一股理所應當的表情,“那些細細褪殼的精米,能有幾個窮苦漢子吃得起?都是那些家裏有點錢的商人們才買來吃的。那些人平時大魚大肉,米量一個月都吃不了多少。哪像那些窮人,沒啥吃食,每天就着些快放臭的鹹菜,能吞下三大碗米飯。”
“這不是一個道理么?”謝無惑望着他,稍顯嚴肅的說道,“朱老闆家的鐵器,也是這個道理,並非是有人從中瞞着你的眼睛拿錢,二十你管家買的,和那些二錢銀子一把的不是一個東西。”
“哦,原來是這樣!”孫老闆不是個蠢人,只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平時沒有經手過這些小事罷了,經過謝無惑的比喻,很快就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