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義務教育

第2章 義務教育

張小欣臉上都是稚氣,一邊吃着橘子,一邊說道:“先生,我也想去上學,我爹娘不讓上,說是沒有用!哥哥上學了,不過我爹說過一陣子就不讓他上了,家裏有很多活要干。”

王斌心頭有些難受,又找了一個成熟的大橘子剝開,遞給張小花道:“小欣,別急,慢慢吃,叔叔這裏還有,回去的時候給你帶上。”

張小欣點了點頭,高興地說道:“謝謝先生!”

王斌輕輕拍了拍張小欣的腦袋,叫過一個家丁,對他道:“你去把這些孩子們都叫過來。”

孩子們不知道有什麼事情,一個個跟着家丁們走了過來,在王斌面前,站成了一排。

王斌溫聲道:“孩子們,你們別害怕,我就是問一下,你們當中有誰上學,誰沒有上學?”

下面的孩子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一個大一點的孩子回答道:“這位大人,我們都沒有上學,上學的現在都在學堂裏面,在這裏的都沒有上學。”

王斌繼續問道:“是你們不想上學,還是家裏不讓你們上學啊?”

大一點的孩子繼續說道:“先生,前兩年家裏還讓我們上學,後來家裏面忙了,爹娘就不讓我們上學去了,說是家裏需要人幫忙。”

王斌點了點頭,心頭有些沉重,也是有一股無名火起,愚弱的國民啊,什麼時候才能醒悟過來啊!

來自後世的他深深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後世的德意志在18世紀,首先在全國普及了義務教育,並通過200年的努力,建立起了令人滿意的國民教育制度,強迫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讓德意志走上了和英法截然不同的發展過程——教育革命-政治革命-工業革命,也讓德意志這個“義務教育先行”的國家快速成長為20世紀初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

腓特烈·威廉一世於1717年頒佈法令,強迫全國實施小學義務教育,這位推行****政策的普魯士國王在位期間,一手創建了1800所學校。他留給兒子腓特烈大帝的,除了大量的金錢和訓練有素的士兵,還有“一個被訓練得服從政府、敬畏上帝、勤奮和節儉的人民”。

普魯士的崛起幾乎與國家干涉義務教育同步,不是巧合。腓特烈·威廉一世1717年法令的最大價值在於,它使義務教育成為國家的事務,而非教會和地方事務。

腓特烈·威廉三世曾經說過:“正是由於窮困,所以要辦教育。我還從未聽說過一個國家是因為辦教育而辦窮了的,辦亡國了的。教育不僅不會使國家貧窮,恰恰相反,教育是擺脫貧困的最好手段!”

普魯士的沙恩霍斯特將軍也認說道:“普魯士要想取得軍事和政治組織結構上的世界領先地位,就必須首先要在教育與科學的世界中取得領先地位”。

而在1807-1808年間,德國國家主義之父費希特在法國佔領軍的嚴密監視下,就發表了一系列告德國民眾的演講,他大談特談國家以普及教育為第一要義的重要性,他把對德意志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新的國民教育制度上。

“從現在起到二十五年後,社會上就不會再有窮苦無告的人,也不會再有流氓和犯罪分子了。國家也無須再支出大量經費去建立獨立的軍隊了;因為所有人民都是為保衛祖國而生,為保衛祖國而學;國家有了這樣的人民武裝力量,就將無敵於世界!”

到威廉一世成立德意志帝國,俾斯麥主政期間,德國的初等教育機構模式已逐漸確定下來。初等學校分初、高兩級,每級4年,計8年,兒童6歲入學,14歲結業,此為強迫實施的義務教育。

19世紀末期時,德國未達到讀寫水平的兒童僅佔0.05%,同期的英國為1%,法國為4%。德國的普及義務教育程度,遠遠領先於歐洲其他國家。德國所招新兵文盲率從2.37%(1875年)降至0.15%(1895年),到1910年時只有0.02%,以至於1899年,德國艦隊訪問西班牙時,當地人竟驚訝於德國水手們個個都能閱讀懂他們收到的郵件。

而進入20世紀后,普及義務教育已成各國共識,義務教育國家化,由以往的付費走向免費,從而實現了人人得以受到教育。

教育強國,科技強國,這些不是嘴上說說就能達到的,而是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的辛勤努力!絕不能半圖而廢!

絕不能讓國民的教育半途而廢!

長久以來,他以為自己已經在教育上做了很多的事情,在他的治下,應該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年輕學子走進學堂,享受着知識的灌溉。

可是今天他才發現,現實遠比夢想殘酷的多。若不是他偶然發現這一切,他還沉浸在自己的沾沾自喜之中。

為什麼從來都沒有人提醒自己?

為什麼沒有人告訴自己,還有這麼多的孩子沒能上學?筆趣閣小說www.lifankus.com

全部都是昏官胥吏,只知道左右逢迎,欺上瞞下,真真正正辦事的人又在哪裏?

不能在這個關口,率先突破堡壘,讓華夏走上正軌,一旦因循守舊,按照舊有的軌跡前進,華夏何時才能走入世界的前列?

為此,他千辛萬苦的從西方請了這麼多學者進來,為的就是培養更好的下一代。從今日的情形看來,他或許又浪費了一兩年的時間。

因為,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沒有去上學!

可憐吾國與吾民!

王斌也深知教育的困難,尤其是要面對17世紀末,華夏這一群愚弱的國民。這些人,大多數都沒有受過教育,指望他們主動讓自己的孩子上學,接受教育,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即便是強大如德意志,在當初推行全民義務教育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形。

為強迫百姓接受義務教育,腓特烈·威廉一世及兒子腓特烈大帝接連頒佈多條法規,但效果還是差強人意。而經濟貧困則是首要原因,家長們根本不願意讓孩子去上6至8年的小學,白白把勞動力送走。很多入學的農村小孩也只是在冬天農閑時才能到校學習。學校規章中關於上課時間的規定都無法認真實行,遑論按規章去徵收缺課罰金。

另外還有,自腓特烈·威廉一世開始就面臨的師資質量和數量問題——嚴重缺乏有學識、受過教育的教師。教師們沒有受過嚴格的師範訓練,當時也不存在師資培訓機構,大量的鄉村教師通常是教士或手工業者,不乏裁縫師、鞋匠等將教育兒童作為副業,增加收入者。直到1738年以前,鄉村教師還享有包攬本村縫製衣服的專利權!可見師資力量的奇缺!

王斌現在也碰到類似的情況,他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盡量把全華夏最好的知識分子全部能集中起來,然後通過他們來一批帶出一批,實現文化傳承。

至於自然科學的天然缺失,那就只有採取拿來主義了。現在有這麼一些西方的學者在這,也讓他的心裏,穩當了一些。

一旦時機成熟,更可以大規模地引進西方學術和學者,彌補華夏在自然學科方面的缺失,早日開啟工業時代。

王斌才不害怕兒童不能上學,既然是全民義務教育,它就既有義務性,又有強制性,不是誰想讓孩子不上學,孩子就不能上學的,這是國家的準則,國家的法律,任何人觸犯,都要受到懲罰!

“回去!”

王斌今天又變了疼痛起來,一下子失去了出來遊玩的興趣。

他急匆匆地趕回府中,帶着一群家丁,又匆匆地出門而去。

隨後的幾天裏,王斌走訪了川南和川東所有的希望學堂,他深入到學堂周圍的鄉村,以及偏遠山村,得出的結果讓人很不樂觀。

城裏在三四成左右,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兒童的輟學率已經達到了六成以上。

即使在王斌所處的20世紀,在許多落後的地方,也有許多女孩不得不早早輟學。家裏認為她們讀書無用,早晚都要嫁出去。

通過調查,王斌可以清楚的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富有的家庭基本上都沒有失學的孩童,即使是女童的失學率也不高。反而是貧困的家庭,越是貧困,兒童的失學率反而更高。

但是在王斌的治下,由於番薯的引入,以及移民帶來的玉蜀黍等高產糧食作物,川東和川南早已經脫離了溫飽階段,但是大多數民眾還是處於貧困之下。

基於四川的情況,也基於王斌的現實情況,他並不是一省的大員,即使他想依靠四川的資源,興辦工廠,刺激工商業,可下面的各級官府不會,也不一定會買他的帳。

教育之事是一國之本,開啟民智是重中之重,誰要是敢跟他作對,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強權把這些人羈押起來。

只要不出人命,王斌不介意拿某些人開刀,不管是刁民還是順民。

王斌回到家中,自己一個人躲在房間裏面,苦思冥想,在紙上寫寫畫畫。

馬撒依好幾次想叫他出來休息一下,但見他全神貫注,抄寫不斷,也就只好做罷。

即便是其他有要事的軍中將領,也都被擋在了門外,泱泱離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的脊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的脊樑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義務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