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王朗之死
其實,即便是到了現在,司馬懿也並沒有降趙的心思,他只是想着趁着夜色襲營,做最後一搏。
然而姜維對此似乎早有預料。
只道是姜維枕戈待旦,等着司馬懿率兵前來。司馬懿見到趙營明火執仗,便知道姜維連最後的機會也不給他了。心腹勸司馬懿快走,司馬懿苦笑道:“今吾失敗,非吾之罪責也。”
他知道姜維和呂璟佈下的種種謀略,同樣也知道破解的辦法,可奈何他不能指揮軍隊。
一個知曉天下的先知,也需要有力量,才能阻止災難。
司馬懿洒然道,對趙兵說:“河內司馬懿來見將軍。”
姜維豁然站起:“請司馬先生。”
卻是說司馬懿降了趙之後,姜維便把他推薦給呂璟。呂璟與眾將商議取陳留之計,請司馬懿旁聽。司馬懿說:“陳留城中尹賞、梁緒,與某至厚;當寫密書二封,射入城中,使其內亂,城可得矣。”
呂璟便讓司馬懿寫了密信,拴在箭上,縱馬直至城下,射入城中。有兵拿到,呈上給梁旭,梁旭疑心大起,幕僚說:“梁緒、尹賞與司馬懿結連,欲為內應,宜早決之。”
他想了片刻,決定殺了兩人。
卻不曾想到消息走漏,尹賞得知,當即和梁緒商議:“不如納城降趙,以圖進用。”
當晚,梁旭便數次派人請梁、尹二人說話。二人料知事急,遂披掛上馬,各執兵器,引本部軍大開城門,放趙兵入。梁旭驚慌,便沒有了抵抗的心思,便引數百人出西門,棄城而去。
梁緒、尹賞迎接呂璟入城。安民已畢,呂璟問取雍丘之計,梁緒說:“此城乃某親弟梁虔守之,願招來降。”
呂璟大喜。當晚,梁旭喚梁虔出城來降呂璟。呂璟重賞,就表奏呂布,讓梁緒為陳留太守,尹賞為雍丘令,而梁虔擔任清河太守。他整兵馬完畢后,繼續進發。諸將來問:“殿下何不去拿濟陰?”
呂璟大笑:“吾有司馬仲達,濟陰何憂。”
只道是呂璟連續取了三郡之後,威聲大震。許都朝堂對此惶恐不安。聽呂璟整頓兵馬,盡其關中之兵,即將兵臨許昌之下。曹睿不由提出遷都的想法。
事實上,許昌一直不適合作為國都,因為它距離前線太近了。奈何當時的曹操一心想要統一北方,便沒有遷都。而此時遷都,恐怕已經要來不及了。
群臣同意遷都,但是反對現在就遷都。曹睿不由問:“誰可為朕退趙兵耶?”
司徒王朗當即道:“臣觀先帝每用大將軍曹真,所到必克;今陛下何不拜為大都督,以退趙兵?”
曹睿准奏,宣曹真,對他說:“先帝託孤與卿,今趙兵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視乎?”
曹真卻是搖了搖頭,推辭道:“臣才疏智淺,不稱其職。”
王朗說:“將軍乃社稷之臣,不可固辭。老臣雖駑鈍,願隨將軍一往。”
“臣受大恩,安敢推辭。”
此時的曹真擔心自己權柄太過,引起曹睿猜忌,而有了王朗分擔,卻也好許多。
曹睿遂拜曹真為大都督,賜節鉞,選撥東西二京軍馬二十萬與曹真;命王朗為軍師,此時的王朗已經高齡七十六歲。
卻是道曹真命蕩寇將軍朱贊為先鋒,當即出師,曹睿親自送曹真出城到西門外。曹真領大軍來到了鄢陵,臨近湳水處駐紮。此時的曹真與王朗商議退兵之策,王朗說:“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徐榮拱手而降,趙兵不戰自退。”
不得不說,此時的王朗有點天真迂腐。他覺得魏代漢,天下之主就是魏,其餘稱帝的諸侯都是偽帝。
曹真就抱着試試看的心態讓王朗去試了。
只道是他傳令來日四更造飯,平明務要隊伍整齊,人馬威儀,旌旗鼓角,各按次序。當時使人先下戰書。次日,兩軍來迎,趙軍先鋒徐榮見魏兵甚是雄壯,與夏侯楙大不相同。三軍鼓角已罷,司徒王朗乘馬而出。
只聽他大叫道:“請對陣主將答話!”
徐榮皺了皺眉,不知王朗賣什麼名堂,令護軍小校傳說:“趙將軍與司徒會話。”
王朗縱馬而出,道:“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
徐榮已經七十歲了,說知天命也不為過;他曾經有降呂布的歷史,說識時務也不為錯。
他冷笑道:“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
王朗道:“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佔據荊州,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徐榮不由問:“你在言什麼?”
他實在是不想打嘴仗,畢竟他知道他嘴笨。當初在西涼的時候,就因為不擅長說話被李儒和董卓猜忌,被西涼兵排擠。而到了呂布麾下,他依舊不愛說話。
而且,徐榮覺得王朗的話太沒有道理,竟然想讓他歸降,看不清實務的是誰?
王朗不由一噎。
他道:“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吾素知汝所行:曾仕董卓,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今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還不速速來降。”
此時的曹真不由扶額,他不得不承認,讓王朗來這真的是錯誤。
只道是徐榮冷笑道:“迂腐,可笑。打仗靠的是兵馬良謀,便別賣弄文字功夫。”
王朗聽完,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徐榮不由驚愕,然後哈哈大笑,指着曹真說:“吾不逼汝。汝可整頓軍馬,來日決戰。”
說罷,他整頓兵馬,先行退去。曹真將王朗屍首,用棺木盛貯,送回許昌去了。朱贊言:“徐榮料吾軍中治喪,今夜必來劫寨。可分兵四路:兩路兵從山僻小路,乘虛去劫蜀寨;兩路兵伏於本寨外,左右擊之。”
曹真聞言大喜,說:“此計與吾相合。”
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吩咐朱贊和他的宗弟曹熏:“汝二人各引一萬軍,抄出湳水之後。但見趙兵望吾寨而來,汝可進兵去劫趙寨。如趙兵不動,便撤兵回,不可輕進。”
兩人領命而去。
曹熏想了想,又找來副將郭諄,言:“我兩個各引一枝軍,伏於寨外,寨中虛堆柴草,只留數人。如趙兵到,放火為號。”
諸將各自準備去了,只等趙兵來劫。
卻是說徐榮退去后,對郭淮說:“今晚引本部軍去劫魏寨。”
郭淮勸:“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喪劫寨。他豈不提防?”
徐榮得意道:“兵法之道,虛虛實實,吾正欲曹真知吾去劫寨也。彼必伏兵在湳水之後,待我兵過去,卻來襲我寨;吾故引兵前去,過山腳後路,遠下營寨,任魏兵來劫吾寨。吾騎兵在冊,必定能殺回追趕魏兵,皆是掩殺,可獲全勝。”
郭淮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