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雖然不會說話,卻也勤懇伶俐。卓平也很知足,好歹成了一戶人家,也有人知冷知熱。婚後一年,媳婦兒生了個兒子,讓這個家有了希望。兩個庄稼人沒有什麼大的本事,就是土裏刨食,家裏又多了一張小嘴兒,日子越發的緊巴,兩口子省吃儉用的過生活,從牙縫裏往外擠錢,在兩人的操持下,日子越來越好。他給孩子取名叫自強,希望他可以自強不息,努力奮鬥,活出個樣子來,別像自己這樣一輩子窩窩囊囊。

自從有了兒子,卓平也感覺和別人一樣了,深埋心裏多年的自卑也有所減輕,也變得愛說愛笑,連走路都覺着腳底生風,倍兒有精神。那個年代,養孩子還很簡單,有口吃的就行,兩口子把最好的東西省下來,都給孩子吃,雖然父母都不富態,孩子卻從小至大都胖乎乎的。小孩子長的也真是快,像莊稼抽條一樣,幾年就一米多高。由於父母都不怎麼高,孩子在同齡人中也算是個子比較小的。卓平兩口子依然歡喜,應了那句話:孩子是自己的好,莊稼是別人的好。這個孩子,繼承了父母所有的優點,腦袋靈光好使,大人教給的東西很快就能學會,父親也指望着他能好好讀書,出息個人,別像自己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牙縫裏省錢,生活卻依然清苦。

兒是爹的命根子,卓平是既當爹又當媽,天亮的時候,媽可以餵奶做飯,吹了燈睡覺以後,媽就什麼也管不到了,聽不見又有什麼辦法呢?所以晚上自強哼哼唧唧的時候,都是父親起來照顧他,把屎把尿,這培養了自強與父親的特別的情感,對父親的依賴介於有娘的孩子與沒娘的孩子之間。

作為一個老實厚道的庄稼人,卓平希望自強在品質上要和自己一樣,走正道,不能學歪門邪道。他告誡自強不許貪圖別人的東西,無論別人的東西有多好,不能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學得流里流氣,不能跟別人到處閑逛,免得學成了“街流子”;尤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許打架,不許洗野澡,不許鑽野地,那是他的命根子,絕不能出什麼差池,要不然他又會比別人低幾等。這影響了自強與外人的接觸,在無形中增加了他內心的寂寞,也養成了他期待與人交往的性格,影響了他的一生。

卓平用自己的方法管孩子,在自強的童年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種鞋底子。夏天是拖鞋、涼鞋,春秋天是膠鞋,冬天是棉鞋,都招呼在了屁股上,自強也比較淘氣,屁股的形狀也總在變化。摘了人家的瓜果梨桃要打,下河游泳要打,出外玩兒不告訴大人要打,打了別的孩子也要打,一來二去的管教,使自強的性格變得有些怯懦。雖然如此,自強的童年也沒閑着。和大一點的堂哥下水摸魚,和同齡的孩子上樹掏鳥,到半里地外的臭水坑挖泥摔幫幫,跟着大家在開化的冰面上打冰噶,去別人家的果林里偷蘋果,這就是他的童年,一個窮人家孩子的童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故土難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故土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