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鄭國建立

第8章 鄭國建立

鄭國先祖,就是鄭桓公姬友,周厲王的小兒子。

周厲王,前面大致介紹了一下,大家應該都了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就是他的傑作。

‘國人暴動’后,周厲王被迫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州),又殘喘了十餘年,沒被殺死,也算‘善終’。後來,兒子周宣王姬靜繼位,姬友作為輔佐,被封於鄭地。

當時的鄭國,並非位於今天河南省的新鄭,應該位於現在的陝西韓城一帶,靠近西都鎬京。

周幽王時期,姬友被任命為司徒,負責天下獄頌,相當於國家最高法院院長。他人品端正,辦案公平,所以深受百姓愛戴。

由於周幽王寵愛美女褒姒,朝政日趨昏亂。姬友長期在朝堂,預感到天下將有大亂,必須為子孫考慮後路,於是詢問周朝的太史伯,該怎麼辦呢?

這位太史伯,就是預言周朝十年將亡的伯陽父,準確率挺高。

太史伯想了想,對鄭桓公姬友說:“周室恐怕要衰敗了,戎狄卻將興起,不能靠近他們。洛邑的南方,有蠻楚、申、鄧、陳、蔡、隨等九國;北方有北狄、衛、燕、徐等九國;西方有虢(西虢)、虞、晉、霍等八國;東方有齊、魯、宋、曹、莒等八國。這些國家,不是王室的親戚,就是蠻夷戎狄之類,不可接近。

您未來的方向,大概在濟水、洛水、黃河、潁水之間吧!那裏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國,其中以虢國(東虢,河南滎陽)、鄶國(河南新密)最大。虢君依仗地勢,鄶君憑藉險峻,這兩個人都傲慢奢侈貪婪,百姓不順從。現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熱愛您,如果真的請求把妻子、財物都寄存在那裏,虢君、鄶君看到您正當權,不敢不答應,會很容易分給您土地。

現在王室衰落,將來,您以王命率領洛邑民眾討伐他們的罪惡,沒有不成功的。如果攻克兩國,那裏的百姓就都是您的百姓了,再憑藉險峻,遵循法制,或許能安穩。”

但是,對於這個建議,鄭桓公總覺得不妥。他認為南方小國眾多,生產落後,更有發展前途。於是,又問道:“難道南方不可以嗎?”

太史伯說:“南方的蠻楚,是重黎的後代。重黎是帝嚳的火官,因能融光天下,故而稱之‘祝融’。凡是能幫助天地成就大功的人,子孫後代沒有不顯耀的。祝融後代八姓子弟,在周朝沒有做諸侯之長的,如果能夠興盛,應該是羋姓吧?處在蠻夷的羋姓,已經被蠻化了,唯獨楚國還保留明德,周朝衰落,楚國必將興起。楚國的興起,對您沒好處。”

鄭桓公又問:“謝國西面的九州怎麼樣?”

這裏的謝國,實際上就是后封的申國。當年周公旦東征,把一些小型的方國遷移到南方,謝國,被遷移到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一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周宣王時期,滅掉謝國,把親信申伯遷去,建立新的‘南申’,防備南方的楚國。

九州,並非大禹時劃分的九州,一般認為‘兩千五百家為一州’,泛指謝國西面的一些小國。

太史伯說:“那裏的百姓貪婪殘忍,不可靠近。謝地和郟地之間的國家,國君奢侈驕橫,百姓不服,沒有忠信德義。如果換個國君教導他們,容易得到,而且能夠穩定下去。”

鄭桓公接着問:“周朝要衰敗了嗎?”

太史伯說:“差不多吧!現在的周王,拋棄有德行之人,任用奸佞之輩,親近鄙陋之人。上天已經奪取了他的聰明,能不衰敗嗎?”

鄭桓公繼續問:“如果周朝衰敗,姬姓諸侯中,哪個能興盛?”

太史伯說:“周武王發揚了文王的功德,繼承了文王的福祚。武王的後代,應候、韓候已經不存在了,剩下應該是晉國吧!晉國地勢險要,周圍都是小國,如果能發揚德行,應該能開疆擴土。”

鄭桓公覺得太史伯的話有道理,接着問:“姜姓和嬴姓諸侯,哪個能強大?”

太史伯說:“國土廣大,德行浩蕩的國家,差不多都能興盛。秦仲(當時還沒列為諸侯)和齊候(齊莊公),是嬴姓、姜姓中的俊傑,他們恐怕都會興盛吧!”(《國語》)

太史伯對天下形勢的分析,真是一目了然。不僅僅為鄭桓公指明了方向,幾乎就是對‘春秋’前半程整體形勢的概括。

先是齊桓公任用管仲,稱霸諸侯;晉國在‘假虞滅虢’之後,迅速崛起,晉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終於開啟晉國的霸業;同一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秦國甚至後來統一天下;楚國一直在壯大,到了楚莊王時期,終於問鼎中原,成為一方霸主。

姬友非常高興,聽從了太史伯的勸告,向周幽王申請,把自己的封地遷到洛水以東。由於姬友在朝中的地位,東虢、鄶國的國君不敢怠慢,各自獻出五座城池,作為姬友的食邑,建立了最初的鄭國。

不幸的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犬戎攻破鎬京,姬友被犬戎殺害,沒時間看到鄭國的未來。

他的兒子鄭武公掘突救駕有功,繼承鄭桓公職位,作為卿士輔佐周平王。後來又藉助周天子的名義,討伐罪惡,攻佔了東虢和鄶國,把都城遷到新鄭(與舊都區別),就是現在河南省新鄭市。

據《公羊傳》記載,鄭武公與鄶國國君關係不錯,暗中竟然與鄶君夫人私通。後來,在鄶夫人的幫助下,滅掉了鄶國。

未來,並沒有完全按照太史伯的設計路線發展,不過他也並非神仙,能預測這些已經不錯了。

佔領了虢國,鄭國擁有虎牢關(位於今河南滎陽),這固然是一道天險,卻也是南北爭霸的咽喉要道。晉、楚爭霸時期,這兩大霸主對鄭國爭來奪去,導致鄭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戰爭不斷,幾乎滅亡,可謂弄巧成拙。

鄭國,如果沒有賢明的君主或臣子,舉步維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8章 鄭國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