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

第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

洛邑,也稱洛陽。東漢光武帝劉秀建都之地,因漢朝為火德,忌水,所以把洛改為雒,也稱雒陽或雒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的工程結束,周王的權力,也日漸衰弱。

原本建都鎬京,東面有崤山,有函谷關,那是天下咽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使東方諸侯叛逆,也難以殺入函谷關,只須派一將引軍扼住咽喉要道,就可穩操勝券。後來的秦國,能對抗六國統一天下,崤山函谷關的險固,至關重要。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北方的戎人開始強大,終於給周室造成滅頂之災,宣告了西周的滅亡。

對於周平王的到來,開始諸侯都前去朝見,頗有振興氣象。後來覺得他庸庸碌碌無所作為,也就很少再朝見。特別是南方的楚國,一次都沒去,氣得周平王甚至想號召諸侯伐楚。

對於這個蠻夷,勝之不武,敗了,有損天子威嚴,最後被大臣們勸止。

周平王在位五十餘年,基本平平淡淡,謚法認為‘治而無眚(shěng過錯)曰平’,死後謚號為‘平’。你不朝見我,我也不招惹你,大家互相體諒,和平共處。

按理來說,平王東遷,東周開始,‘春秋時期’也就開始了。

但是,孔夫子寫《春秋》,卻並沒有按正張出牌。他沒有從公元前770年開始記錄,而是選擇了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作為《春秋》的第一年。

為什麼就不能多記錄48年呢?近五十年的歷史,可惜啊!

孔夫子如此做法,自然有他的道理。他是儒家的首席代表,讚賞‘五帝’的‘禪讓’,讚賞伯夷叔齊的謙遜,讚賞吳太伯、虞仲的主動讓賢。

而魯隱公,也是一位謙謙君子。他並非嫡長子,父親臨死前,沒有把君位傳給他,而是傳給他的弟弟姬允。魯隱公仁義孝順,堅決攝政,要等弟弟長大后,把政權還給他。雖然他沒有正式擔任魯君,但孔夫子依然把他當做國君對待,並且作為《春秋》的起始。

不論什麼原因,這讓後人對周平王執政期間,將近五十年的歷史,缺乏系統的了解,實在是一重大損失。

後來的司馬遷寫《史記》,或許仿照孔子的做法,在《史記世家》中,把《吳太伯世家》放在了第一位,就是因為敬重吳太伯主動讓賢、謙和恭敬的人品。

孔子寫完《春秋》之後,許多大師對《春秋》做了解釋。其中有三家流傳下來,分別是《左傳》、《穀梁傳》、《公羊傳》,被後世稱為《春秋三傳》。

本書以《左傳》為主,《史記》、《國語》、《穀梁傳》、《公羊傳》、《呂氏春秋》、《吳越春秋》、《越絕書》等為輔,揭示‘春秋’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

希望各位能喜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