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鶴殤

第84章 鶴殤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

各位還記得衛國倆兄弟爭死的事情嗎?

衛國的公子壽與公子急兄弟,主動爭死,名垂千古;之後不久,老爸衛宣公,也被奸詐的公子朔氣死;他順勢繼承君位,就是人神共憤的衛惠公。

公元前696年11月,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職,把它趕出衛國,立黔牟為國君;公元前689年冬,在齊襄公的幫助下,聯合魯、宋、陳、蔡,趕跑黔牟,送回衛惠公;公元前669年5月,他的生命走到盡頭,兒子姬赤繼位,就是衛懿公。

這位衛懿公,有一大愛好——嗜鶴如命。可以說,他對仙鶴的寵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比今天的某些愛鳥人士,高出百倍千倍不止。

古人很重視鳥類,甚至用鳥名當作官職的名稱。除了崇拜‘鸞鳥鳳凰’,仙鶴(基本就是丹頂鶴)後來居上,受到各類人士的寵愛。不知何時,仙鶴又成了得道成仙的象徵,動不動就有神仙駕鶴雲遊。

至今我還記得,小時候看動畫片,其中的仙鶴,叼個靈芝飛來飛去,非常羨慕;渴望自己也能有一隻仙鶴,坐上飛啊飛啊,可惜,長大才明白,那是不可能地。

衛懿公愛好仙鶴,命人在都城朝歌附近,建立了西北鶴嶺、東南鶴城,圈養了大量仙鶴。

這樣不夠,他還規定,上等仙鶴賜給大臣的俸祿,次等的也給予士一級的待遇,平時有專門人員訓練仙鶴鳴叫起舞。外出遊玩,必讓仙鶴坐着大夫才有資格乘坐的車子,前呼後擁,熱鬧非凡,美其名曰‘鶴將軍’、‘鶴大夫’。

一群仙鶴,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安逸生活,每天有吃有喝,從來不翱翔、不叛逆,都成了胖鶴了。如果有人進獻仙鶴,必有重賞,凡是經過衛國的仙鶴,幾乎被抓絕。

喜愛仙鶴到這種程度,可以稱為‘鶴痴’了,在今天絕對是愛鶴大王。

作為國君,愛鶴可以,但是給予仙鶴大臣的俸祿,溺愛無度,那就沒正事兒,就是玩物喪志,要失去民心的。

本來,衛國人對他的父親衛惠公謀害兄弟、氣死老父的事,就非常不滿;現在他為了仙鶴,廢棄朝政,荒淫無道,鬧得人民怨聲載道,內部國力衰竭,就差主動造反了。

國家的稅收,許多都拿去侍奉仙鶴,對百姓的疾苦卻不聞不問,明顯是個昏君。

他的所作所為,讓國人敢怒而不敢言。由於衛國與周王同宗,且和諸侯多是親戚,對於他的荒唐做法,也沒有諸侯警告;至於個別忠臣的進言,根本不放在心上。

不僅如此,據說,衛懿公還愛好鬥牛,給他養牛人的俸祿,跟官員一樣高。寧速曾經勸阻,衛懿公根本不聽,致使衛國人都去養牛,荒廢耕種,糧食減產。

可見,作為國君,衛懿公基本無藥可救。‘多行不義必自斃’,如此重鶴輕民的做法,終於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磨刀霍霍的,不是天子,不是諸侯,不是百姓,而是北方的赤狄。他們可沒什麼顧忌,搶劫對他們來說,就是狩獵,就是遊戲,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何況是搶衛懿公這種昏君。

剛剛折磨了邢國,收穫頗豐。嘗到甜頭的赤狄,很快就把兵鋒指向衛國,那是他們最好的狩獵場。

公元前660年冬12月,狄人伐衛,一場殘酷的殺戮即將開始。

有人敢挑戰衛懿公的權力,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要錢,可以;要糧食,也可以;但是,赤狄要的,可不僅僅是這些。他們要的是整個衛國,糧食、財物、人口,一切的一切,包括衛懿公的生命。

反抗,必須反抗。堂堂一國之君,豈能任人宰割?當初敢跟齊桓公對抗,豈在乎野蠻的北狄。

衛懿公很有個性,沒有邀請諸侯助戰,竟然壯起膽子,決心親自率軍迎敵。

勇氣值得讚揚,但是,一切要靠實力說話。無論內心多麼堅定,無論勇氣多麼豪邁,沒有強大的實力,沒有百姓的支持,註定就是雞蛋碰石頭。北狄是不講道理的,可不比齊桓公,只要服軟,還給個結盟的機會。

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平時不務正業,不善待甲士,不安撫百姓,關鍵時刻,誰還願意給你賣命?

赤狄在衛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必須戰,不能示弱。

衛懿公鼓足了勇氣,要戰鬥到底,但是,分發鎧甲武器的時候,士兵們怨氣衝天。平日對我們不屑一顧,連軍餉也不發,對仙鶴不僅有大夫的俸祿,還賜給乘坐的車子。

如今要開戰了,讓我們去拚命,豈有此理?

大家吵嚷一片,把武器摔在地上,怨恨道:“仙鶴享有那麼高的俸祿,讓仙鶴去吧!我們不會打仗。”

這是‘抗命’,是‘兵變’,是‘造反’,‘周禮’決不允許。不過,士兵們可不管那一套,沒砍衛懿公的腦袋已經不錯了。平時你珍愛仙鶴,玩物喪志,賜給畜生榮耀,不把戰士當人,現在北狄人侵,我們憑什麼替你賣命?

成語‘愛鶴失眾’,就來自這裏。

將士的抗命,讓衛懿公幡然醒悟。錯了!昔日的所作所為,真是大錯特錯!高高在上,還要靠底下的基石,沒有百姓們的支持,沒有戰士們的熱血,一切都是空。

衛懿公沒有退縮,沒有逃跑,沒有一蹶不振,也沒有死守待援。關鍵時刻,他竟然像個男人一樣站了起來,親自率軍,去對抗赤狄。勇氣可嘉啊!

臨出發之前,他把玉玦給了石祁子,希望他決斷大事;把箭給了寧莊子(寧速),希望他好好守城。並且叮囑他們:“以此保衛國家,選擇有利的去做。”

囑託完大臣,衛懿公把繡衣送給自己的夫人,對她說:“一定要聽從兩位大臣的。”

然後,自己率領軍隊出發,下定決心,要和狄人決一死戰。

這臨別的贈言,鬥志昂揚,哪像個昏君?完全是一位有情有義愛國愛家的明君風範;更有大丈夫為國出生入死,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氣概。

他的鬥志很高,渠孔為他駕御戰車,子伯作為車右,黃夷作為前鋒,孔嬰齊指揮后軍。

此時一腔熱血,有用嗎?對仙鶴的溺愛無度,早已斷送了國人對他的最後一絲好感,軍士對他已經徹底失望,大難臨頭,誰願意為一個無道昏君賣命?

‘大廈將傾,一木難扶’,本來軍隊人數就有限,士氣低落,聽說赤狄兇殘,半路不少士兵就開了小差,逃之夭夭。衛懿公也不阻攔,照樣雄赳赳前去迎敵。

由於指揮失當,軍心渙散,結果衛軍在熒澤(朝歌北)被赤狄打得慘敗,幾乎一個不留。

當然,也有忠心耿耿的大臣,曾勸他撤掉旗幟,自己先逃回衛國固守待援。畢竟,攻城不是赤狄強項,只要發動百姓,據城堅守,必將有諸侯救援,至少霸主齊桓公不能坐視不管。

但是,衛懿公拒絕扔掉旗幟。真不明白,危機時刻,即明理又勇敢的一位國君,平日怎會那麼糊塗?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指揮身邊的人,揮舞大旗,一直到戰死疆場,不少大臣也跟着殉難。

其實,縱觀‘春秋戰國’,以衛國賢才最多,可惜很少得到國君重用,所以也一直沒有強大起來。百年後,吳國的賢臣季札訪問衛國,臨別就留下一句話:衛國多君子,不需擔憂啊!

關鍵時刻,衛懿公展示了自己的血性,可惜,太遲了!有一句評語對他挺適合:生的不算偉大,死的倒也光榮。

當年衛惠公姬朔,為了國君的位置,不惜殘害兩位兄長,氣死父親,可謂壞事做絕,卻逃脫了天道的懲罰。如今,他的兒子得到報應,導致衛國幾乎滅亡。

我們可以不相信報應,但報應也許會隨時隨地的,幾十年、幾百年後,不知不覺中到來。

春秋時期,亡國之君很多,像衛懿公這樣,因愛鶴而亡國喪命,前無古人,后也幾乎沒有來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風雲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風雲録
上一章下一章

第84章 鶴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