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初始

第152章 初始

“在正統的史家和儒家典籍中,那種半人半獸的神性形象被抹殺殆盡了,因為這種形象很難納入歷史譜系當中,還有一些觸犯理性化原則的神話,也都遭到了刪削,司馬遷的理由是”其文不雅馴。“……對神話進行歪曲的解釋,使其成為某種現實事件,從而成為構築遠古歷史的一塊基石,這種例子,在儒家的典籍中比比皆是。……改造的結果是使神話大量的消亡”比如子貢問孔子黃帝有四張面孔的時候,孔子說那是黃帝派去治理四方的四個人,諸如此類。

儒家典籍中的神話正如第一段中所說,一段理想國般的禪讓后,進入信史時代,作為第一種說法,也是主流的說法。

以下再說一種,是綜合比較非儒家典籍的記載后,整理出的版本。

《竹書紀年》說道:“昔堯年老德衰,被舜所囚禁。舜不但囚禁了堯,還囚禁了堯的兒子丹朱,使得父子無法相見。”

《汲冢書》中說:“舜把堯流放到平陽”。

《荀子》說道:“有說堯舜禪讓的,是假話,是道聽途說,是見識鄙陋者的說法。”

《韓非子》說道:“舜逼迫堯,禹逼迫舜,湯放逐桀,武王伐紂,這四個人,都是當臣子的卻弒其君的人。”

神話權威《山海經》中說道堯的兒子丹朱的時候,明確稱呼其為帝丹朱,很顯然,丹朱是繼承過帝位的。

堯的品德和才智無疑都是高絕的,即使有時候比較腹黑,坑了羿和鯀,但也是為了子民,堯老年的時候,提拔了一個人,那就是舜,舜的德行也很好,他孝敬父親瞽叟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是他是什麼身份呢?舜是玄帝顓頊的後代。還記得上文所說的窮蟬驅逐了魍魎嗎,窮蟬和魍魎都是顓頊的兒子,兩人為了帝位曾有紛爭,沒想到顓頊卻把帝位傳給了帝嚳,自此之後,窮蟬一脈就衰落了,兒子敬康,孫子句望,再到舜的爺爺橋牛,父親瞽叟,都已經淪為平民了。

舜在歷山耕種,在雷澤打漁,賢德的名聲傳了很遠,帝堯聽說了顓頊一脈還有這麼一個賢德的後人,於是到服澤找到了舜,帶他回來授予了官職,並且將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舜。

也許是白帝一脈虧欠玄帝一脈太多了,白帝玄囂的孫子帝嚳斬殺了玄帝顓頊的子孫時任祝融的重黎。白帝的曾孫帝堯又令重黎的弟弟,也就是祝融吳回斬殺了自己的叔祖,玄帝的兒子鯀。

顓頊的子孫,重黎和兒子太子長琴,重黎的弟弟吳回和其子陸終,都被帝嚳派去南方剿滅共工氏餘孽,完成重黎未竟的事業,後來都留在南蠻之地成為楚國的祖先,你說顓頊得是有多倒霉。

兒子檮杌還化為四凶而被子孫帝舜流放。兒子窮蟬和魍魎之間還相互爭鬥,最後窮蟬混成了平民,魍魎死後變成了山精鬼怪,哦,對了,顓頊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死後變成了傳播疫病的瘧鬼,另一個死後變成了專嚇小孩的小鬼。

幸得出了舜這麼一個後代,被帝堯挖出來,舜順便保舉了自己八個同宗,都是顓頊的後裔,有賢名,人稱八愷。舜的勢力越來越大。帝堯重用了玄帝的後人舜,玄帝的兒子鯀去見了堯,說:”這樣做是不祥的“,後來帝堯派祝融吳回將鯀誅殺在了羽山,有說法認為是舜主使的。

堯年老智昏后,舜派后稷將堯的兒子朱流放到丹淵做諸侯,故而被人稱為丹朱,而將堯囚禁在平陽二十八年,直到一百一十八歲時死去,堯死後,舜將丹朱立為帝,自己在南河隱居,據說丹朱不夠聰穎,被堯視為不肖子,還發明了圍棋給丹朱玩希望能能增長他的智慧,丹朱還被舜流放了這麼多年,連父親都見不到,又能有什麼威望呢,所以諸侯都不理會帝丹朱,而是紛紛參見舜,舜說”天意如此。“然後廢了丹朱,自立為帝,成了帝舜,號稱有虞氏,定都蒲坂。併火速平掉了支持丹朱者的叛亂。

帝舜在位時政績很突出,重用八愷四岳,皋陶,后契,后稷,禹等人,流放了四凶,窮奇,檮杌,饕餮和渾沌。還找出了帝嚳的八個有賢名的子孫,號稱八元,讓他們擔任重要的官職,禹是自己的同宗,所以帝舜很放心他,後來禹治理好了洪水,萬民敬仰,聲望前所未有的高漲起來,帝舜卻遭遇了和帝堯一樣的窘境,那就是他和女英的兒子商均也是個不肖子,名聲不好,於是禹漸漸的把持了朝政,堯死之後,舜在位39年,晚年被禹逼迫南巡,死在蒼梧之野,就地葬在了九嶷山的南面,禹頗有黑色幽默之風,他把丹朱葬在了九嶷山的北面。

禹登臨帝位,號稱夏后氏,收天下銅鑄就九鼎,分天下為九州。九州自此而定。禹老了,禹的老師,白帝後裔,大業之子伯益攝政,治理國家,禹死後,傳位給他的兒子啟,伯益辭官隱居到箕山南麓,啟登臨帝位,建立了夏朝。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

上古時候,天和地混混沌沌結成一團,像個大雞蛋,盤古就生長在這當中。經過一萬八千年,天地分割,屬於“陽”的清而輕的物事上升成為天,屬於“陰”的重而濁的物事下降成為地。盤古在天和地當中,一天變化多次,智慧超過天,能力超過地。天每天增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子也每天伸長一丈。這樣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的高度極高了,地的深度極深了,盤古的身量也極長了……所以天和地的距離是九萬里。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膚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天地開闢時誕生的盤古,臨到他將死的時候,周身突然發生了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成了風和雨,發出的聲音成了轟轟的雷霆,他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四肢五體變成大地四極和五嶽名山,他的血液變成江河,他的筋脈變成山川道路,他的肌膚變成田土,他的頭髮和髭鬚變成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膚上的汗毛變成了草和樹木,牙齒和骨頭變成了礦物和岩石,流的汗變成了能潤澤萬物的雨,就是寄生在他身上的各種小蟲豸,受到了風的吹拂,也都紛紛變成了生活在大地上的黎民百姓。

盤古死後,孕育盤古的先天混沌之氣產生了華夏古代神話的最高神明——昊天上帝,更常見的叫法是:天帝,也叫太一,皇天等,利瑪竇翻譯耶和華時就借鑒了這一稱呼,翻譯為上帝。在楚國,昊天上帝被稱為東皇太一。在古籍中,昊天上帝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天帝。昊天上帝人格不顯,應當是全知全能的神,而非人格神。當然要說昊天上帝就是鴻鈞老祖,太一和鴻鈞的含義的確相似。

盤古“開目為晝,閉目為夜”的功能被燭龍所繼承,燭龍也就是燭九陰,住在鐘山,人稱鐘山之神,長的是人面蛇身,顯然和龍首蛇身的盤古有親緣關係,另外一個和盤古有親緣關係的,是住在雷澤的雷神,長的是人首龍身。

盤古死後,精氣孕化為人類,開啟了五氏時代,這五氏分別是(按時間順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有巢氏教人建築房子來躲避猛獸,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結繩記事,他們都被推舉為領袖,開啟了自話說太昊有個不成器的兒子叫做少典,少典雖然沒什麼光輝事迹,卻娶了有蟜氏的妹子,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黃帝,一個是炎帝。黃帝繼承了少典部落,居住在姬水,炎帝繼承了神農部落,居住在姜水,該部落有個分支是蚩尤部落,掌控着九黎,黃帝的事迹大家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說了,主要是兩次神戰,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是神話時代的兩次大高潮。

阪泉之戰,《史記》記載:“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炎帝統領神農氏部落後日益壯大,和軒轅爭奪天下,奈何不修德政,沒人擁護,在阪泉和軒轅大戰三場,軒轅驅使着以各種神獸作為神明的部落,並有來自昆崙山的神獸英招(為昊天上帝看管花園),陸吾(掌管天帝座下天之九部,兼管崑崙之丘)相助,座下的禺強,苗龍等兒孫也已成長為一方神明,風后,應龍等大神也正當壯年,此時的軒轅可謂神威無匹,炎帝一方陣容就沒有這麼強大了,只有自己的幾個兒孫,炎居,並節,以及猛將刑天可用,最終因實力不濟而戰敗,歸順了軒轅,部族被軒轅所吞併。這是個盛世啊。是的,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暴風雨前的平靜正在消逝,神話的狂瀾正在悄悄孕育,等待着震驚天下。帝嚳很生氣,因為祝融重黎去剿滅共工氏的叛亂久誅不盡,於是帝嚳誅殺了重黎,令重黎的弟弟吳回擔任祝融,以及重黎的兒子太子長琴領兵徹底剷除共工氏餘孽,我猜測帝嚳能這麼不留情面的斬殺了叔父顓頊的重孫,一方面是和帝嚳和顓頊的間隙有關,另一方面聯繫共工氏後來的所作所為,有可能重黎犯了一個大錯,這個大錯可能是導致後世那場巨大災難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帝嚳還是施施然回到了天上,帝位傳給了帝摯,帝摯風評很差,做了九年後被迫將帝位讓給自己的弟弟堯,號稱陶唐氏,腹黑男帝堯正式登場,開啟了一代傳說。

帝堯剛當政,民心未歸,就出了一件大事,自己同父異母的堂兄,帝嚳和女神羲和所生的十個太陽,十隻金烏,因為不明原因,一齊降臨人間玩耍,這下壞事了,十日齊出,天下大旱,酷熱難耐,民不聊生,傷亡慘重。並且同時天下有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等凶神齊出,帝堯默默的看着,找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早年因為箭術十分高超被帝嚳所賞識,賜下了神器級的弓和箭,在帝嚳的軍隊任職。他叫做羿。

帝堯找來了羿,一番交談,羿同意去解決這個問題,羿回到家裏摸着帝嚳賜給他的神弓,良久,擦亮了長箭,毅然背負起長弓,出門向東,他登上東方的高山,望向了高空中十個明亮的太陽,太陽中隱隱映出三足烏的身形,弓如滿月,鬆手,長矢如同一道飛虹,剎那間的光輝似乎蓋過了日光,便聽一聲慘呼,一道金色的血液從天際灑落,九隻金烏被羿一一射殺。

最終,羿留下了一隻金烏,隨後,他前往弱水誅殺了猰貐(燭龍之子),前往疇華之野誅殺了鑿齒,在凶水斬殺了九嬰,到青丘國的水澤中斬殺了大風,在南方的桑林之野擒住了封豨並烤着吃了,又去洞庭湖誅殺了修蛇。羿的故事講完了,接着我們來看第二個人,他就是禹,我們還記得重黎因為剿匪不利被帝嚳所斬殺,他的弟弟吳回接任了祝融神位,會同重黎的兒子太子長琴繼續剿滅共工氏餘孽,我一直覺得重黎被斬殺還有什麼內幕,因為共工氏的欲孽之後又幹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洪水,重黎也許發現了什麼卻沒來的及阻止,共工氏幾經波折終於在帝堯晚年的時候做成了這件大事,滔天的洪水淹沒了大地,被全世界多個民族的神話所記載,比如著名的聖經體系,他們躲進了諾亞方舟。但身處洪水中心的帝堯卻無處可躲,他又找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鯀(音滾),是顓頊的兒子,經常在名山大川里遊盪,擅長治水。

帝堯命令鯀火速前去治水,鯀受命后開始開工,但是洪水勢大功效不顯,後人說鯀治水只知堵不知疏,不足為信,鯀治水數年都沒有成果,回來面見帝堯,說:“這樣下去進度太慢,我需要那樣東西。”帝堯沉默了良久,搖頭拒絕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詩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萬詩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2章 初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