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趙獻姬攝政當國

第149章 趙獻姬攝政當國

雖然鄭國的冶鐵技術落後,無法製造出品質優良的鐵制兵器,但鐵制農具還是勉強能製造的。鄭駘了解到目前鄭國冶鐵存在的最大問題便是無法完全融化鐵礦,只能使鐵礦石在低溫條件下被木炭還原成塊煉鐵。這種塊煉鐵雜質多,只能鍛,不能鑄。

對於融化鐵礦石的問題鄭駘想到了煤炭、風箱和螢石。鄭駘後世所在雜誌社刊登過介紹鄭州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內容,鄭駘正好看過這篇內容。鄭駘知道後世鄭州的新密、登封、新鄭、鞏義、偃師等市及鄭州市郊區都蘊藏着豐富的煤炭資源,而這些地方大多在現在的鄭國境內。鄭駘便命鄭國各地的地方官員在當地勘探有沒有蘊藏着可以燃燒的黑色石頭。

風箱原理簡單,其實這個時代已經有一種原始的風箱,名叫橐,只是由於信息閉塞,鄭國暫時還沒有罷了。風箱用木材和皮革就能製作,由一個木箱、一個推拉的木製把手、一個活動木箱和一個皮橐皮構成。鄭駘將風箱的原理及結構告訴木匠便能很快制出。

關於螢石則是鄭駘在後世從科教頻道一期節目中了解到的,那期節目講的是一個有着數百年歷史的冶鐵小鎮,其中講到這個小鎮之所以冶鐵昌盛是因為這裏盛產螢石。螢石的主要成分是氟化鈣,加入冶鍊爐中可以提高爐溫,是非常好的助熔劑,而且還可以除去硫、磷等有害雜質,而且還能同爐渣形成共熔體混合物,增強活動性、流動性,使渣和金屬分離。螢石礦分佈廣泛,晶體呈玻璃光澤,顏色鮮艷多變,質脆,鄭駘同樣命地方官員在當地勘探螢石礦藏。

牛耕自然需要耕牛,所謂耕牛就是指黃牛和水牛,好在這個時代列國都還沒有管控國內耕牛的買賣,鄭駘只要肯花錢還是能買來大量耕牛的。

鄭駘準備在鄭國開設牧場養殖耕牛,這不僅是為了省錢,還是為了能培育出品質更優良的耕牛,而且也要防備將來列國禁止耕牛出口。

鄭駘將牧牛之事劃分到了太僕寺之下,他命太僕寺官員在密州縟葛縣開設牧場,從列國選取品種優良的耕牛養殖。

鄭駘召來從仕郎馮垣,對其吩咐到:“馮垣,你去中山國購買一千頭耕牛回來。”

“是。”馮垣應到。

鄭駘也算對中山國有恩,他想着讓馮垣去中山國買牛怎麼也要便宜點,馮垣隨後帶着錢和人便去了中山國。

隨後鄭駘徵調全國百姓興修溝渠,引水灌溉,雖然鄭駘要將向州打造成糧食基地,但並不代表其他地方就不種糧食了。

鄭駘將共州濟水南岸修建的新城取名為濟陰城,此時濟陰城外圍城牆已經初現規模,鄭駘親自來到濟陰城內指導修建城內設施。

濟陰城佔地面積約四十頃,呈口字形,也就是沒有城郭之分。濟陰城北城牆位於濟水南岸,東、西、南、北四面城牆各開三個城門,北面為連通濟水的水門。

一條名叫運水的人工河南北貫穿濟陰城,這個時代陸路運輸肯定沒有水路運輸方便,所以鄭駘設計了這條人工河。

鄭駘準備將濟陰城四方靠近城牆的位置全部修建為倉庫,這樣可以方便存放從四面八方運到濟陰城的貨物。由於倉庫都是土木結構,每座倉庫都有一定的安全間隙,而且每隔幾座倉庫都會挖人工湖儲水。

倉庫之後修建的是四處住宅區,住宅區之後則是商業區。住宅區修建的全部是獨門獨戶的院子,西、北兩區為普通住宅,東、南兩區為高檔住宅。

商業區內則要修建商鋪、商場和各類休閑、娛樂場所,商鋪的建築樣式如後世的臨街店鋪一般;商場的建築樣式就如後世的商業廣場一般,這個時代的建築雖然不能修到後世鋼筋水泥建築那般高度,但修到十幾二十米高,也就是五、六層樓高完全沒問題;休閑、娛樂場所鄭駘準備開設茶樓、酒樓、酒店、勾欄瓦舍、青樓、洗浴中心、體育館、賽馬場、射擊場、圖書館等。

濟陰城的正中心為政務中心,主要政府機關均設在於此。濟陰城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寬十餘米,為雙向道,也會將行人路和馬車道間隔開。鄭駘深知居住環境衛生的重要性,於是在濟陰城的基礎建設中加入了許多公廁、垃圾站和公共浴室。

鄭駘為濟陰城做好規劃后又來到了密州,為密州的發展做規劃。

蠶桑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鄭駘肯定不會捨棄。對於蠶桑業鄭駘只能在管理和經營方式上給與幫助,至於紡織技術方面的問題便愛莫能助了。鄭駘準備給每里分配一片桑林用於養蠶,在每黨選出幾名善於養蠶之人指導該黨之民養蠶。

鄭駘還準備在密州種植茶葉,這個時代茶文化還沒有興起,鄭駘要將茶文化發展起來。鄭駘種植金銀花和小葉茶樹。

金銀花在鄭國境內有分佈,但還沒有人工種植,若是種子繁殖則需等到來年,而扦插繁殖現在正是時候。鄭駘便在密州劃出一片金銀花種植基地,然後選取健壯的多年生野生金銀花枝條進行扦插種植。

茶樹原產於長江以南地區,雖然現在長江以北地區也有種植,但數量不多,鄭駘只好命人南下搜集茶樹樹種。

隨着漆器的發展,列國對生漆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個時代主要還是從野生漆樹上割取生漆,有着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說法,所以鄭駘準備人工種植漆樹獲取生漆。

鄭駘依然會鼓勵和扶持鄭國百姓在自家院子裏養殖家禽和家畜,他在密州着重要搞的是規模化養殖。要想規模化養殖家禽和家畜就必須做好防疫工作,鄭駘便命人在列國搜羅有能力的獸醫。

隨後鄭駘又前往虢州規劃工業區的建設,這個時代還是手工業,作坊都是家庭式作坊,也就是工作場所就是各家各戶的住宅。鄭駘準備將虢州的作坊從住宅中分離出來,修建專門的工業區廠房用於作業。廠房的樣式、結構都一樣,以後只需根據實際用途簡單改造就行了。

鄭駘從虢州回到新鄭后又來到了位於新鄭城南郊的大學工地。大學整體佔地面積約五頃,大學內被劃分為了若干個校區,方便教授不同的學科,每個校區都是由教學區和生活區構成。

鄭駘在大學工地視察一遍后便開始着手小學的事,如今官學衰廢私學興起,雖然鄭國有許多鄉校,但那些都是私塾,鄭駘要開設的小學就必須從頭開始。

鄭駘準備在鄭國每個鄉都開設一間小學,負責該鄉的啟蒙教育。雖然以鄭國目前的財力無法做到完全的義務教育,但鄭駘可以按最低標準收取學費。這個時代的學科可分為禮、樂、射、御、書、數六門,一個老師就可以教授這六門學科。學生少的鄉只需要一名老師便夠了,學生多的鄉便多配幾名老師就是了。雖然一鄉有六千二百五十戶人家,現在又沒有計劃生育,鄭駘估計現在一間小學能有幾百名學生就算多的了。因為這個時代普通百姓子弟還很少有機會讀書,一是因為付不起學費,二是因為家裏人口多,需要的勞動力多,三是因為在貴族的世襲世祿制度下普通百姓就算讀了書也難以為官。而且目前鄭駘還不打算讓女童入學,畢竟想要改變重男輕女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雖然鄭駘把學費降到了最低,但還是會有一部分家庭支付不起學費,而且有些支付的起學費的家庭一時之間恐怕也難以將陳舊的觀念轉變過來。鄭駘估計要等到科舉制度成功推行后,甚至是要等到有大量接受過小學教育的普通百姓子弟有了成就后,進入小學學習的普通百姓子弟才會多起來。

所以目前小學需要的師資力量不會太多,老師少學校的開銷就小,學費也就不用太多。而小學生的學習用具開銷也不大,啟蒙之時學生不需要課本,也不需要筆墨,有沙盤便足矣;啟蒙結束後學生可以自己抄寫書籍,竹簡、木牘可以自己製作,原材料到處都是,只有筆墨需要花銷罷了。

小學的學科鄭駘暫時也不會調整,依然是禮、樂、射、御、書、數六門學科。

禮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禮,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禮便是這個時代的行為規範,相當於後世的思想品德教育。

樂即《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樂舞,《雲門大卷》用於祭祀天神;《大咸》用於祭祀地神;《大韶》用於祭祀四望;《大夏》用於祭祀山川;《大濩》用於祭祀周始祖姜嫄;《大武》用於祭祀周代祖先。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樂不可不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戰國當國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戰國當國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9章 趙獻姬攝政當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