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道士下山

第十三章 小道士下山

老道士張雲舍還是在大石坪上滔滔不絕地講着。李青山知道今天必定有事要發生,於是也靜心聽講。

老道士繼續說道:“東方雄之所以知道天下有奇書,乃是他少年時候的一段奇遇。他少年時上山打獵,在深山裏徹夜未歸,遂在一棵大樹上休憩。忽然,竟然眼見遠處一處似大龍模樣的山在移動,真是怪異無比。偏偏東方雄天生膽大,以為是自己看花了眼,為了印證於是跑去追那座山,追了一宿,越走越遠。天明之時,他發現自己已處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大山中,那山雄奇俊美幽靜,雲霧繚繞,猶如仙山。他一路攀登,半日之後終於到了山頂,竟在那裏發現了一處洞天福地,裏面竟然全是上古典籍。”

太陽已西斜,山中更加清冷。

李青山算了一下,從清晨到太陽西斜,老道士已經說了將近一天,於是心疼說道:“師父,你回觀里休息一下,喝口水再說。或者改天再說罷,來日方長。”

老道士擺擺手,說到:“無妨,你且繼續靜心聽。東方雄所得的這些上古典籍中,最為珍貴的自然是那兩部天書,一部是天陽神功,他自己練了。另一部是神龍九式要訣,需要天生金剛體方能練。另外還有一樽九龍血玉,也在他手中。他曾言,九龍血玉在手,天下我有。”

“東方雄雄才偉略,膽識過人。他先是自己練天陽神功,得大成之後方才出山。出山之後,立即遍尋天下的天生金剛體,終於遇上吳十步,於是將神龍九式要訣轉贈,既是培養一個高手,也是收買得力幹將。而且,他在那堆上古典籍中,學得一門出神入化的觀星術、風鑒術,因此竟然能推出我和上官經綸的修為突破之事,並以此印證天機。隨後,他又尋找各地能人異士,終於完成組建'神武'。”

“'神武'中最為出名的是三聖、四傑。東方雄帶領三聖四傑,開始征服天下各宗各派,所向披靡。隨後,開始向魔域宣戰。魔域勢力極大,分為九支一堂,即魔、鬼、妖、怪、邪、魑、魅、魍、魎共九支及刑天堂,高手就有數萬人。那一戰最為驚天動地,魔域幾乎損失殆盡,神武及九州正派也死傷眾多,其中宗門正派掌首就死了數十人,四傑也僅余其二。”

“贏了天下,東方雄自稱武帝,按功分賞,中州給了我雲虛教,北州給了吳十步,東州給了上官經綸,南州給了四傑之楊三典,西州給了四傑之沈百里。另有海外歸墟、方壺、蓬萊三州,東方雄自己歸隱其中。但他僅僅做了“武帝”三年,就突然帶着九龍血玉突然離奇失蹤,再也沒有出現過,至今已有十數年不見蹤跡。有傳聞說他是尋找了秘地,修鍊更為可怖的神功,能通天徹地;又傳聞他已飄揚出海,尋找海外仙山,以求長生不老。”

“這些年來,許許多多的人想尋找到東方雄。有的人想知道他生死,故人念舊情;有的人想知道他生死,因為想爭權奪利。如今天下仍能太平,皆因我與武聖、文聖三方互相制衡。半年前,武聖袁十步來訪之時,他與我較量內功,我感覺他的‘神龍九式’霸道無比,已是‘雷’境,如今應該快突破至‘天境’。'天境'一到,他就九階圓滿,到時候天下無人可敵了。現今我去了兩層功力,此消彼長,已斷然不是武聖、文聖對手。若我不及時恢復並更進一層,只怕這天下又要起風雲。”

老道士沉吟一下,繼續說道:“為今之計,我只好閉關修鍊,恢復功力,並衝擊通明境。時間可能短則半年,長則數載。這段時間內,青山你和老褚下山遊歷吧。你這十六年來,只呆在這仙來山,對世道仍一無所知。”

李青山和褚四海同時“啊”地一聲。

老道士擺擺手,接著說道:“此次下山,除了遊歷四海增長見識,青山要牢記幾點:一是青山還需要到雲虛觀熟讀那裏的道家典藏。你雖是我徒弟,也算半個雲虛教弟子,但不必遵雲虛觀的清規戒律,只需隨你心意;二是不可顯露武功,以免鋒芒太露,招人嫉恨。若是人人知道你是我徒弟,又深藏武功,我怕你會遭人算計;三是為武一道,切記天下武功雖多,但勿貪多,在精不在雜。太虛太玄神功需勤加修習,好在這門神功與別派武功大為不同,運用‘太玄吐納法’,真氣能自行運轉,就連睡夢中也能取得進步。劍術一道,可學可不學,只用心悟劍,有朝一日真正達到身隨劍走、身劍合一。這天下大勢,遲早需要你介入其中;四是若有武帝東方雄的線索,就跟蹤尋找,此事事關重大。我身上這枚玉佩,也給青山隨身帶着吧,‘紫雲神劍’也由你們帶下山。”

說罷,解下腰間的玉佩,給了李青山。

老道士指着玉佩說道:“你們看到這上面有一條騰雲駕霧的龍了么,這玉佩也叫‘雲龍’玉佩。文聖上官經綸身上也有一枚,上刻有一條纏在華表之上的龍,叫做‘文龍’玉佩;武聖袁十步身上也有一枚,上刻的乃是一條張牙舞爪狂怒之龍,叫做“狂龍”玉佩。另外上官經綸的弟弟上官逐風也有一枚,上刻一條隱沒在冰山中的龍,乃是‘冰龍’玉佩。冰龍玉佩如今已經為你所有。”他指了指武聖帶來冰龍玉佩。

“另外還有極為重要的一枚,乃是天龍玉佩,是武帝東方雄親自帶着。正所謂‘天龍出,諸龍隨’也就是只要有天龍玉佩,可調遣其他四龍,其實天龍相當於‘兵符’。當今武林宿老看到這幾枚玉佩,自然敬畏三分。如今你已擁有兩枚玉佩,須好生珍惜愛護。”然後又指着紫雲神劍說道:“紫雲神劍是你之物。但你尚未懂用劍,此劍又是神兵利器,削鐵如泥,因此暫時由褚四海背負着吧。”

老道士重重嘆了口氣,接著說到:“武帝東方雄消失已久,我看天下將不會太平多久了。且看你們造化吧!”

交代完畢,李青山、褚四海陪同老道士上到仙來山頂。這仙來山海拔極高,越往上越寒冷,越往上越陡峭,山頂高聳入雲。他們三人都已有內勁修為,攀山自不在話下,半個時辰就到了山頂。山頂上雲霧繚繞,上面竟有一壇池水,清澈幽深,碧綠如玉,平平如鏡,是以叫做“鏡池”。老道士引着他們進入一個極為隱秘的山洞,裏面曲曲折折,到了其中一個巨大的石室方停下。室中竟然早有一人在等待,褚四海和李青山正眼一瞧,竟是沈諳。李青山已經許久未見沈諳,此刻見到,自然上去敘舊。褚四海環視一眼,發現室內貯藏物品甚多,可見老道士對於閉關一事,早已叫沈諳準備。

“就到此,你們去吧。”老道士說完,頭也不回走進石室,揮揮手叫他們三人撤出。

李青山等三人剛退出石室,石門轟然一聲關上。李青山悵然若失,呆立良久才離去。

回到道觀,李青山和褚漢山收拾好行囊,準備下山。他在山上,十幾年都是着短襟居多。如今要下山,他換上了一身青藍色長道袍,匹配上他的少年老成及文質彬彬氣質,還真如換了一個人一樣。果真是人靠衣裳。

畢竟十年未下山,這一離開還真有點不舍,念念不忘回頭。褚漢山笑罵他娘氣。

他們來到山腳,順便告辭養父養母沈諳和杜岄,並將白狐寄養在沈杜家中。沈、杜兩人聽聞老道長安排了張雲舍下山歷練,雖心有不安,但看到有褚四海陪同着,心想大可放心。

沈明月聽聞哥哥以及師父要出遊,吵鬧着要跟着去。李青山板著臉不給她跟隨出去,她一惱火跑回了房間。

兩個人便出了門。仙來山原本是在中州與東州交界處,他們按照路線是先從東州南州一帶走起,然後迂迴中州,最後往西州和北州。

東州為文聖“上官經綸”所管,州內九郡六十縣,幅員遼闊,地勢平坦,平原多,肥田廣,魚米豐盛。

一路上,小道士處處好奇,東瞧西看。褚四海閱歷廣泛,對這一帶風土人情尤為熟悉,一一為講解當地的名山古迹、宗門教派、武林人士。特別是講到東州最為出名的是“文聖”上官經綸,天縱英才,由文入武成聖,且為人儒雅,實行文治,崇文重教,不喜武道。而且上官經綸寬厚待人,鼓勵耕織,不禁商賈,因此東州之內民安人興。

李青山聽后,對崇文宮心馳神往,對那“文聖”上官經綸也大為佩服。忽然他想起年幼之時的教書老師,於是說道:“不知道我那上官老先生,與這上官經綸認識么?”褚四海在旁詭異笑着,閉口不答。

兩人一路閑聊,竟也不寂寞。走走停停,游山覽水,已過了一月。

這一日,他們來到東州中部的江南郡,一老一小一前一後走在大道上。忽然身後噠噠噠馬蹄聲響起,大道上數匹馬奔跑過來。李褚二人閃在道旁,讓他們先過。

來人都是鮮衣怒馬,顯然是富貴人家。其中居中的一個少年,騎着耀眼的白馬,似乎是這一群人的主兒。這少年,實在太英俊了!他約莫跟小道士一樣十五六歲年紀,身材不是甚高,勻稱修長,面如冠玉,皮膚勝雪,眉如遠黛,雙眸璨璨如星,眼波流轉。頭上一頂鑲嵌鵝黃寶石的軟方帽,一身淺綠雕花絲綢長衫,外罩薄如蟬翼的煙羅軟紗,映襯得那些顯露在外的額、頸、手等肌膚更是雪白,猶如發光的白玉。真是光彩照人!

李青山自打下山以來,第一次看到這麼丰神俊逸的人物,情不自禁盯着瞧,似乎失了神。那少年也回頭瞧了一眼小道士,突然了勒馬停住,上下打量李青山,眼光停留在了李青山腰間系的玉佩上。隨後眼光一轉,又上下打量褚四海,看到他背後包裹嚴實的長型武器,心知裏面是劍支。

那少年朝着李青山點點頭,說到:“小道長可是來自中州的雲虛觀,此刻是要去何處?”聲音甚是軟糯柔和。

李青山望着少年,深感自慚形穢,拱手行禮,答道:“不是來自雲虛道觀。小道來自中州和東州交界處的仙來山仙來觀,此番是雲遊四海,走哪是哪。”

“哦,仙來山仙來觀啊?沒聽說過,改天有時間要去瞧瞧。那小道長可否跟我們前行?老三,騰出兩匹馬來!”

“不必不必。小道十分感謝!~”李青山趕忙搖搖手。

“那好,後會有期!”那少年說完,對着小道士粲然一笑,唇紅齒白,繼續策馬前行。

李青山看到那少年一笑,不知為何,竟然心口一盪,望着他的背影獃獃出神。褚四海在背後“咳咳”兩聲,隨後陰仄仄怪笑。

李青山臉色一紅,知道褚四海要說不好聽的話,自是不搭理他,繼續走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道士李青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小道士李青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小道士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