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沙場秋點兵
第一章沙場秋點兵
黃帝歷四三一三年十一月。襄樊大雪紛飛。
相對於大雪,草原大軍的攻城,才是如今整個襄樊,乃至整個南夏小朝廷面臨的最大災難。
年前,草原大軍攻克大夏王朝東北屏障錦州府,大夏護國柱石老將甘像升殉國。長城外盡為異族所有。
三年前,草原大軍陷大夏都城燕京,大夏皇帝景宗柴智遠自焚於大明宮皇極殿。
黃帝歷四三一零年七月中旬,就番江南建康的景宗七弟魏王柴信遠在江南轉運使史彌簡、兵備道賈儒、八府巡按宋慈、建康知府丁道梓。謝、陸、鄭、石江南四大家族及居江南的郭、甘、趙、楊、狄、曹、韓、呼延八大勛貴等支持下在建康稱帝。改元康德,史稱夏肅宗。並追封為國捐軀的甘像升為淮安王。
從今年九月開始,草原大汗赫連闊在漢奸降將趙元道的建議下,兵分三路,東路由赫連闊二弟赫連牧野帥兵三十萬進功淮泗。中路以征南都元帥慕容旭忠為主將,趙元道為副將,發兵四十萬,征襄樊。西路由赫連闊親自帥兵二十萬進功四川。其中中路軍最為強大,由五萬在過往裏橫掃歐亞大陸的鮮卑鐵騎和十幾萬由歐洲臭人、女真、契丹、渤海、溪人、河北漢人等為主力和二十多萬黃河南北叛偽軍組成的強大軍隊,攻打南夏戰略要地襄樊。中原大地,數十萬大軍肆虐而過帶來的傷害至今未過,焦黑的廢墟,遭兵匪肆掠的村莊看不到一絲生命的跡象。兵匪過處砍殺走不動的老弱,饑民就像草原上的羊群,被驅趕着來到襄陽前線。
襄陽,樊城夾漢水而立,漢水之南為襄陽,之北為樊城,城堅池深,互為犄角。
三日大軍到后一邊建立營寨,伐木建造攻城器誡,一邊驅趕饑民在鹿門山、白河口建立攻門台,以期隔絕襄樊之間的聯繫。隨後草原大軍將襄陽、樊城兩城團團圍住,並全力圍攻河北面的樊城。
自幾日前草原大軍將襄樊兩城圍住,大夏襄樊兵備道呂大中每天雖不像以前那樣花天酒地,幾日來多到城上鼓舞士氣,軍士們雖有怨言,卻沒有一個人逃離,看着敵軍攻城準備一天天完成,呂大中越是寢食難安,他已上書朝廷,要求供給糧草、援軍,又修書一份懇親長江水師統帥范遂發兵救援。由於漢水被草原軍隔絕,糧草輜重缺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反應。
看着河對岸的樊城,呂大中心裏一片灰暗,正在他出神的時候,忽然他的親將襄陽防禦使呂忠過來,低聲道:“大帥,水軍統治李玉來了。我以叫下人將其領到帥府客廳等候。”呂大中精神一震,說道:“回府。”
李玉年近五十,舉止頗有文人之色,三綹鬍鬚一直垂道胸前,自從一個應該是翰林學士卻參旨長江水師九江段都領的文人,他不畏懼與異族大軍交戰,但來自奸相史彌簡的畢肘,卻讓他心力交疲。
兩年前,南夏肅宗登基恩科大比中,李玉高中三甲探花,瓊林宴上,一百多名新科進士在狀元王鳴之榜眼甘奉的帶領下集體磕書夏肅宗,要求朝廷興兵北伐。遭到史彌簡等求和派的清洗,堂堂進士三甲及第,王鳴之、甘奉、李玉沒能一個進入翰林,三人全部被逐出朝堂,以文代武。王鳴之封為河北招討使,所謂河北招討使,就是派到敵占區工作的光桿司令,拿着朝廷的碟牌,去組織淪陷區群眾敵後抗戰的。李玉被封為正七品長江水師九江段統治。而榜眼甘奉雖然在瓊林宴上叫的最歡,卻因其祖父是淮安王甘像升,現吏部尚書甘甫長子,被封為正六品江陵知州。
呂大中匆匆回府,直奔客廳,看到迎出廳門的李玉說道:“李統治,范遂范大帥派來多少援軍,糧草軍誡什麼時候能到?”
李玉憤怒良久,扶須到:“范遂畏敵如虎,以長江江寧段防守為要,拒絕調兵,只是派我把朝廷的糧草運到襄陽,只是漢水現已被草原大軍截斷,糧草也運不進來。”
聽到此話,呂大中登時臉色煞白,一屁股癱在帥椅上到:“這、這、如何是好。襄樊兩城三十萬軍民糧草只夠三月之用,如救兵不至,我只能組織大軍突圍,李都統可帥水師由長江入漢水接我大軍撤到江南如何?”
李玉急到:“大人萬萬不可,城外已被大軍圍的水泄不通,即使我軍能突圍出去,憑我六百艘戰艦,又能接幾人過江。再說襄樊還沒到山群水盡的地步。賊寇欲攻襄樊,必先破樊城。樊城無憂,則襄陽無憂。只要大人不怕朝廷彈劾,可修書一分,把樊城防禦指揮權交出,我去遊說江陵甘知州來助將軍。大人知道甘家和史彌簡丞相交惡,而大人與江北兵馬都統治賈儒賈丞相關係莫逆,大人調他賬下聽用,朝廷必不會怪罪大人。也不會判甘知州擅離職守之罪。”
見呂大中驚疑不定,又苦勸到:“大人,在這生死存亡關頭,大人應該拋棄門戶之見。”
呂大中渴望到:“他能幫我使樊城不失?”
“大人,我雖然痴長甘知州三十歲,卻與他同年進士,由於末將水寨與江陵隔江相望,幾年來常常到甘知州那裏做客。大人應該知道,甘知州是淮安王長孫,甘家自大夏立國起。世代將門,名將輩出。世人皆知百年前大帥甘茂被奸相石塘所害后,其後人大多棄武從文。只留大房從武,岳知州是甘甫公老來得子,岳知州文採風流,名滿天下。但據在下所知,其兵法武功更勝。當年大帥甘茂獄中絕食,奸臣萬德蘇怕甘大帥死於獄中,讓其次子甘雷到獄中伺食。甘大帥將一身所得歸納出兵法八篇書與甘雷後背傳出。終於在遇害前將整書傳完。后奸相石塘將甘大帥一家流放雲南,大帥夫人協雷、震、霖三子及其長孫甘像升公千里赴雲南。甘夫人為防丈夫一身心血被官差發現,將兵法八篇書與五歲的四子甘霖和一歲的長孫甘像升內衣上,帶到雲南。甘大帥沉冤昭雪后,此兵法由甘霖之孫甘珂經幾年修訂與整理,終於完整成書。此書就是盛傳的《武書紀要》。甘大帥曾留言,資質平庸之輩不得修習此書,甘家後人不能像趙括一樣誤己誤國。甘珂公協此書遍訪甘家後代,尋找傳人。終於在五代後人中尋得聰慧之人,《武書紀要》終得有所傳。此人便是現任江陵知州甘奉。甘知州名滿天下,多有江湖奇人異士來投。其用甘家軍方法訓練的三千虎賁,大多原是北方笑傲山林的巨寇。大人如用此強援,可保襄樊不失。”
聽得此話,呂大中道:“既如此,我現在就修書,賢弟可帶走我的調兵虎符走一趟,趁草原大軍還未對漢水完全隔絕,今晚就趁小船離開,望賢弟早去早回。”
李玉這一去註定要和甘奉擦肩而過。時間回到兩個月前,自草原大軍又一次為南侵做準備的時候,潛伏於大都的楊惲就把消息傳遞給了甘奉。
楊惲,大夏楊老令公之後,夏神宗時定州路都管楊文廣玄孫。且是妻子楊璐遠房族叔,到這一代對楊家家主楊潔亮來說,只是楊家旁支,潛伏草原多年。
自七月初接到消息以來,甘奉知道草原大軍不耐暑,其南征最早要到八月底。
小冰河時期剛剛來臨,剛入九月,略過漢水的寒風已經有了凌冽的氣息。還遠不到枯水的季節,河水好像比往年少了許多,露出大量的河床。
漢水由北向南從江陵城東注入長江,自六年前甘奉金榜題名上任以來,江陵城防得到大力修繕,城牆上到處可以看到新鮮夯土的顏色,經過幾個冬天咧咧寒風的吹打,城牆夯土不論新舊已堅如鐵石。
河西岸江陵城牆上,一二十人正站在一起指指點點,正中拱衛着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着大袖儒衣,頭戴璞巾。身高八尺(1米80左右),肩平腰窄,身形矯捷。劍眉星目,線條柔和。曾經是臨安城萬千仕女的深閨夢裏人。
甘奉望着泛泛流淌的漢水做沉思狀。
腳步聲響,一個四十多歲的武將走上城牆,對甘奉搖了搖頭。
甘奉鄒鄒眉頭:“夏貴,怎樣?”
夏貴聞言后搖頭道:“朝廷還沒有要進一步援助襄樊的消息。斥候剛剛報來的情報,正如主公所猜,草原大軍在襄樊漢水的鹿門山、白河口建造了攻門台。並打造了大量的雲梯、撞車、石炮、攻城耬車。還從西域帶來大量的猛火油,聽說一部分西域工匠正在打造回回炮。”
甘奉聽后問道:“內部有消息嗎?”
夏貴從衣袋裏拿出一張簡易地圖遞給甘奉道:“達子的軍寨佈置圖。”
看了看手中的地圖,轉身對眾人說:“大家都是甘某的兄弟,家主傳下的兵書之地形篇中所說。
襄陽四戰之地,這裏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帶以漢水,阻以重山。
其一為西百十里之夷陵(今湖北宜昌)此地扼守三峽巴蜀東進之地,西進可水陸並進攻取江關(今重慶奉節縣),收復巴蜀,威脅關中。
其二北臨南陽,南陽之地,水陸之沖,北接宛,洛,平塗直至。南陽隋運河天然護城。獨山,桐柏山兩扇門戶扼守襄樊,兩山南緩北翹,南軍易攻易守,而北軍卻難攻難守。佔領南陽可威脅五關,北伐中原,收復東京汴梁,還我河山。
其三東方信陽,乃春秋楚國所建,隔絕淮漢。從楚國建此城千餘年來西進之兵不能破之。歷來拒守江東之地,以長江為天塹,又有守江必守淮之說,如南下俘虜進戰淮泗,可起信陽之軍東進攻擊淮泗側翼。
其四襄樊去江陵步道五百里,勢同唇齒,無襄樊則江陵受敵。江陵赤壁,長江水道之咽喉,襄陽若失,江陵必失。江陵若失俘虜必順江而下,攻佔九江,盡而江南不保。
襄樊天下第一形勝之地,南北之咽喉,東西之腰膂。襄樊不失,進可還我河山,盡復大夏故土。退可保我江南黎民免受奴役戰亂之苦。
至此生死存亡關頭,某認為不能再等朝廷的詔書,即刻起兵。
此戰某隻有區區三千兵馬,而敵軍有四十萬。某以寡敵眾,有死無生,眾家兄弟可敢與我赴死?”
眾人都到:“大人不惜身,我等豈能懼死。”
甘奉道:“好!你等聽我將令,不是沒有破敵的可能。”夏貴兄;“你即刻派人到桐柏通知張順、張貴兄弟與八日子時掘壩放水,等水勢緩,令兩兄弟行快船從上游殺出,拔除鹿門山、白河口兩處攻城台。明天一早你本人帥一千老弱殘兵,多部旌旗,一路虛張聲勢與七日晚抵達襄陽城南,不可與敵軍碰面,敵進你退,敵退你進,要給敵人造成朝廷大舉援助襄樊的假象。”朱富、范天順兄弟:“隨我一起與今晚帶領三千主力秘密出城,繞道新野,與八日凌晨攻擊漢水以北達子大軍大營。此戰我部以火燒敵人猛火油為目的,如果可能一舉燒掉達子的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