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炬焰
此時看遍野都是潰逃的土賊軍兵,段書常喝道:“四中隊追擊,讓那些流賊好好看看,與我大夏南洋兵為敵的下場,其他中隊原地休息一個半時辰。”
四營作為輔助戰兵,體力消耗相對較小,在還有餘力的情況下,對敵人進行向西驅趕,他們從一中隊讓開的防線中大呼小叫沖了出去,舞着自己的腰刀,往潰退的土賊身後追去,並驅趕他們衝擊以遠離的主力。
其他四營經過幾個時辰高強度的作戰,聽到休息的命令,心理一下鬆懈下來,個個都像脫了力一樣,紛紛倒下,再也不想站起來。
見大夏兵追來,那些往西逃的土賊是慌亂,而土賊步卒大陣半個時辰前已經撤離,要不被潰兵這樣一衝,有全體炸營的危險。
近兩萬斷後土寇己經崩潰。在大夏軍四中隊的驅趕衝擊下,所有酋長軍官們開始率先驚恐逃散,謀划多日的伏擊,以大敗告終。
*****************
大夏咸亨元年六月,中原大地局勢正處於暫時的穩定和恢復期。
麥子便要收穫,水稻也快差不多了,將要上台的皇帝成為百姓心中新的期盼。
在大夏朝經歷如此大的恥辱之後,希望他能選賢任能、勵精圖治、重振國體,而在柴余瑞、趙崇、鄭明、范遂等盤踞朝堂多年的勢力去后,武朝殘存的朝堂,也確實存在着振作的可能和空間,大量的學人士子,民間武者,再度開始奔走運作,希望能夠從龍有功,一展抱負。
甚至不少原本隱居之人,眼見國事危殆。也已經紛紛出山,欲為振興武朝,獻計獻策。
而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選擇的方向。大約有三個個。其一是位於中原大地核心的洛陽,其二則是位於長江南岸的建康,其三就是幾千裏海江之外的巨港。
此時,經過草原人的肆虐,原本的大夏都城燕京,已經是狼藉一片。城牆被破壞。大量防禦工事被毀,事實上,燕國大軍自十五年前離去,是因為燕京一片死人太多,隨後疫情已經開始出現。
這古老的城池一片荒涼,燕雲十六州人煙稀少,曾經肥沃的土地已很少有人耕種,卻成了擠不上大燕朝堂的草原小族歡樂的的牧場。
這遼闊天地。大夏與燕帝國,是如今整個地球上中心的兩方,野心家與實權者們熙來攘往,等待着這下一步局勢的變化,觀望着兩個大國之間的再度博弈,百姓則在這稍許安寧的夾縫間,期待着更長的平安能夠持續下去。
而在不被主流關注的邊緣之地,一場戰鬥正在進行。
南洋,蘇門答臘島中心偏西北的占碑,一望無際,方圓十幾里的巨大戰場上,雙方十幾萬人的吶喊如雷動。
雨來的快,去的也快,陰天,一萬多人的鐵甲洪流,像是一堵巨牆般衝鋒過來了!
大夏南洋軍主力。
有史以來最恐怖的新式步兵。南洋移民之本。總數在一萬左右的重甲步兵,人馬皆披鐵甲,自甘棠八年前在長江南岸建立這支軍隊以來,原本三千老兵除一半退伍以外,大多已經成為這支部隊的底層軍官,成為這支部隊的靈魂。
六月二十三的上午,兩軍在占碑和雙溪兩城交接處的邊緣相遇了。
珂沙里大軍也好,迎面而來的大夏南洋軍也好,都沒有減速。在進入視野的盡頭處,兩隻軍隊就能看到對方如黑線般的延伸而來,天色陰霾、旌旗獵獵。
放出去的斥候在未見對方主力時便已經歷過幾次搏殺,而在占碑兵敗后,珂沙里大軍一路西行,遇上的皆是西面而來的潰兵,他們便也知道,從東南面兜過來的這支萬人軍隊,是不折不扣的勁敵。
這樣的認知對珂沙里的大小領主和各部酋長來說,沒有太多的影響。
察覺到對方竟然朝這邊悍勇地殺來,除了說一聲大膽外,也只能說是這支軍隊連番大勝昏了頭——他心中並不是沒有疑惑,為了避免對方在地形上做手腳,謝里夫命令全軍繞行五里,轉了一個方向,再朝對方緩速衝鋒。
只見視野那頭,南洋軍的軍隊列陣森嚴,他們前排長槍林立,最前方的一排士兵手持長柄巨刃,一步一步地朝着珂沙里大軍走來,步伐整齊得猶如踏在人的心跳上。
當兩軍這樣對壘時,除了衝鋒,其實作為將領,也沒有太多選擇——最起碼的,在後路被斷的情況下,尤其沒有其他選擇。
有許多事情的被決定,往往沒有給人太多時間。這幾天裏所有的一切都是快節奏的,那南洋軍下占碑、踏雙溪,一路殺來是無比快速的節奏,謝里夫在得到後路雙溪遭到襲擊,已無退路的狀態下,回首一擊也是無比快速的節奏。
雙方的相遇,也正落入這種節奏里。
對方沒有任何遲疑的擺開了迎擊陣勢,士氣昂然。作為主力的國王近衛軍在占碑原這種地形上,面對主要是步兵的列陣,如果選擇遲疑,那以後他們也不用打仗了。
更何況,幾百年來,作為南洋這塊土地上的霸主,珂沙里軍隊的戰法,向來也沒什麼多的講究,一旦遇上敵人,以大兵團聚攏結群。朝着對方的陣勢發動衝鋒。在地形不算苛刻的情況下,在南洋沒有任何軍隊,能正面擋住這種強大軍隊的碾壓。
對方陣型中吹起的號聲首先點燃了導火索,謝里夫目光一厲,揮手下令。隨後,珂沙里的軍陣中響起了衝鋒的銅鼓沉悶的敲擊聲。旋即浪潮前涌,越來越快,猶如一堵巨牆,幾萬人奔踏捲起地上的塵土,大地轟鳴,排山倒海而來。
前陣即將踏入一箭之地,謝里夫在後方隱約看見對面的軍隊拔腿朝後飛奔,他心中感到不對。
但這樣的距離下,如果前方真有什麼陷阱。大軍並非沒有變陣或者直接衝殺過去的能力。
而對方調頭,銳氣已失,距離只要過去,對方就要經歷屠殺——往日裏,這等異想天開,讓大軍調頭然後推障礙出來做防禦的敵人,他也不是沒有見過,往往只是死得更快而已。
有什麼東西飛起在天空中,然後落下來了……
**************
穿着黃色雪白的軍衣服,背着藥箱與一把小型的胭脂刀,張佳玉看見了軍隊前方雙溪鎮那簡陋的籬笆牆。
咸亨元年六月,夏肅宗死去的這一年,張佳玉從十三歲走向十四歲,逐漸變成了青澀的少女。
過去的八九年時間,隨拓荒團而行的小姑娘看見了這一片荒涼野蠻之地,變成魚米之鄉的全過程。
他出生於草原野蠻人第一次南下的時間點上,大夏肅宗二年的春天。待到肅宗七年,張佳玉一家人去往江南時,他還只有六歲,父親張老實才為她起名字,在母親施教的學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憨實的父親在失去一個男孩之後,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這個女兒身上,實際際上是個充滿了期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