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場 伊闕之戰
吹響秦國進攻東方的號角
時代背景
戰國後期,在中國的廣闊的土地上,並存著七個國家,分別是齊、楚、燕、趙、魏、秦、韓七國。七國當中,秦國位於當時中國的最西部,也就是今天陝西和甘肅部分地區,這裏正處在我國的第二階梯黃土高原上。其他幾個國家都位於中東部地區,分佈在今天一馬平川的華北大平原上。秦國高原的優勢在於有崤山等天然屏障作為保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秦國很快發展起來。西漢政論家賈誼在他的《過秦論》中有過這樣的描述: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由此可見,秦國對佔有大量良田沃野的六國垂涎已久。自商鞅變法后,秦國國力日益強盛。自秦昭王時起,加快了兼并六國戰爭的步伐,乘齊、魏相持之際,首先加兵地處中原要衝的韓、魏之地。秦稱霸天下的第一塊攔路石就是位於中原要衝之地的韓魏。當時的楚國已衰敗,秦國已經沒了南面的顧慮,從而可以向扼守崤函東部及伊洛等地大舉進攻,以便開闢日後進軍中原的道路。崤函以東的韓魏,魏襄王與韓襄王在同一年去世,趙國國內發生內亂(趙惠文王何與公子章同室操戈;趙武靈王被困餓死於沙丘宮)。秦乘其兩國局勢動蕩之際,以左更(官職)白起為帥,興兵攻伐韓魏。
人物評析
▲秦國名將白起畫像白起,綽號人屠。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郿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白起擔任秦國將領長達30多年,期間,他先後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白起一生經過了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和長平之戰等諸多戰役,可以說,白起一生所經歷的戰爭,奠定了日後秦國統一中國的基礎。在舊時蒙學《千字文》中,將白起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伊闕之戰是白起的成名之戰,戰後他被加官晉爵,在秦國的地位節節上升。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白起是個十惡不赦的戰爭惡魔,僅伊闕一戰,被他殺掉的韓魏聯軍多達24萬,以至於當時一聽白起的名字當地人便瑟瑟發抖。此後,他在山西長平與趙軍的交戰中,又坑殺了40萬趙軍,充分暴露了其殘忍嗜殺的本性,真沒有枉費“人屠”的綽號。
交戰過程
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兵臨王城洛陽,要逼取東周的“九鼎”。“鼎”原本是用來煮食用的器皿,後來,它逐漸演變成代錶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九鼎,相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商代時,對錶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其實,早在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chì)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庄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然而這一次不僅僅是問,而是該為“逼”了。後來,這件事因秦國的內部發生叛亂和齊國出兵救周而作罷。雖然當時的周天子的權力已經嚴重衰落,但是如果有諸侯敢向天子發難,其他諸侯就會以“義軍”為名前去救援,這與東漢末年的情況非常相似。位於南方的楚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親附於秦,鑒於秦國的種種惡行,這引起了齊、韓、魏三國的不滿,便聯合舉兵伐楚。危急時刻,秦國不但不去救這位依附自己的小弟兄,反而趁火打劫,攻取了楚國的幾座城池,並誘楚懷王入秦而囚之,取其十六城。楚人立太子橫為王,就是楚頃襄王,秦楚失和。不久,齊宣王卒,湣(mǐn)王立,孟嘗君罷相,秦誘孟嘗君入秦欲殺之,孟嘗君設法逃出秦國,齊人仍以孟嘗君為相。
周赧(nǎn)王十七年(前298),孟嘗君率齊、韓、魏三國聯軍伐秦,攻至函谷關,秦傾全國之力拚死防禦,歷時三年,聯軍攻破函谷關,危及咸陽。秦國向聯軍求和,歸還韓河外及武遂,歸還魏河外及封陵地,三國乃退軍。但秦軍乘三國退軍之機,兵出函谷,收復失地,大敗魏軍於解(今山西臨猗西南),屯兵於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追襲韓軍至新城(今伊川西南),大破韓軍,攻佔新城。至此,秦國已從西、北、南三面包圍周王室。
此時的周王室內外交困,並已分裂為東周和西周,赧王寄居於西周國。而東周國不尊王命,與秦勾結,連年攻打西周國,赧王率西周國軍民連年征戰,民眾死傷無數。赧王見秦已攻下新城,周四面受敵,危在旦夕,於是發佈詔諭,命韓、魏兩國聯合抗秦。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春,韓、魏兩國派兵進入周王城,赧王糾合周、韓、魏三國之兵共24萬在王城誓師,拜韓國大將公孫喜為帥,決定舉兵伐秦。
當時秦昭襄王和他的相國魏冉均駐宜陽,秦王欲以向壽為帥,魏冉則建議以白起為帥。當時,向壽是秦新佔領區域的最高軍事行政官員;而白起則是級別較低的左更(秦爵十二級)。但魏冉認為此人善用兵,連年征戰,未有敗績,是一位不可多得將才。秦王採納魏冉的建議,以白起取代向壽為秦軍主帥。白起率數十萬秦軍從宜陽、新城向洛陽進發,負責再次帶領秦軍與韓、魏聯軍在伊闕山區域進行戰鬥。
伊闕(què),是洛陽南龍門山和香山的闕口,兩山夾峙,伊河穿流其中,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後世稱之為“龍門”,古時稱為“伊闕”。伊闕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乃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韓、魏兩國試圖阻止秦國東進的勢頭,舉全國之力攻秦,兵力加起來足有24萬之多,而白起帶領的秦軍數量還不及韓魏聯軍的一半。在此之前,秦軍已佔領了宜陽,接着又佔領了韓國新城(今伊川縣西南)。雖然秦軍打的是韓國,但魏國已感到唇亡齒寒,於是同意和韓國聯手迎戰秦軍。
十萬秦軍在白起的帶領下向東方開拔。這一年,這個年僅25歲的小夥子軍銜是左更,相當於今天的上校軍官。讓一個上校去指揮十萬人的軍隊,長途奔襲攻打韓魏30萬聯軍,可見當時秦國在用人方面的不拘一格。白起進入洛陽地界后,派人偵察了韓魏聯軍的部署,發現韓軍主力22萬人在前沿擺出一個防禦陣型,魏軍8萬人處於韓軍主力的側后位,擺出作為後援的架勢。他還發現韓軍做了充分準備,刀劍強弩等武器精良,幾乎傾盡全國兵力。而魏軍則是重甲裝備,士兵重甲、重盔、弓箭、劍戟全副武裝,也很厲害。
白起冷靜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發現韓魏聯軍表面上聯合,實際上關係並不緊密。兩軍雖然人多,但是對秦國的虎狼之師都有畏懼,都想讓對方先上,抵擋住秦軍大部分的衝擊力,自己則退居到後面隔岸觀火,等到戰爭進行得差不多的時候再上來,直接獲利。白起抓住敵軍互相推諉的心理,聲東擊西,派一支數量很少的部隊,去攻打韓軍,以這支側翼部隊牽制住韓軍。然後集中優勢兵力,以絕大部分的主力部隊猛攻魏國。從兵力上來說,秦軍人數少,只是對方兵力的一半,而且遠道而來,兵士疲憊,糧草不足,這些對秦軍都很不利。但白起善於找出敵人的弱點,他發現對方雖然武器精良,人數眾多,但內部不團結。首先是魏軍,認為自己是來幫忙的,不願在前面抵擋秦軍;而韓軍因為是保家衛國,只好擋在秦軍的正面。而且,聯軍雖做了長時間的準備,但擺開的陣勢是總體防禦,這就為秦軍的主動進攻創造了條件。
魏國的重甲部隊,不但沒有發揮其主要作用,反倒成為了這支部隊的累贅。那些士卒全副武裝,人人穿着“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很大力氣才能拉開的硬弓,背着裝有50支箭的箭囊,頭戴鐵盔,手中持戟,腰間佩劍,還帶了三天的乾糧,這樣的軍隊行動起來笨重而遲緩。白起看看自己的兵士,只有前胸、後背披甲,這屬於輕甲,最多縛一個披膊,騎兵則乾脆不縛披膊,這雖不利於防護,但能夠快速出擊。秦軍的機動靈活,正好可以對付魏軍的笨重。白起想,只要能把韓軍堵在河谷內,另派輕騎悄悄摸到魏軍背後,先打掉魏國這8萬笨甲兵,就可兩面夾擊,把韓軍消滅在狹長地帶。
戰鬥開始了,秦軍首先在西線用疑兵吸引韓軍注意力。他們打出無數旌旗,擊鼓吶喊,人沸馬喧,韓軍看到西邊有花花綠綠的旗子,不知虛實,只好嚴陣以待,時不時拉開強弩,射向西邊的秦軍陣地。而側後方的魏軍則懈怠起來,認為前面有韓軍頂着呢,自己先打個盹兒吧。就在此時,近10萬秦軍主力,一律輕裝簡從,於伊川境內翻山越嶺,趁聯軍注意力都在前面陣地上,悄悄繞到今伊川白元(因白起屯兵而得名),山呼海嘯般直撲魏軍而來。那些秦兵凶如虎狼,本來身上就沒有重甲拖累,這時殺得興起,索性脫掉衣服,赤膊上陣,斬掉一個頭顱,就用繩子捆在腰間,相互炫耀激勵,疾速殺向魏軍。而韓軍主力,此前都埋伏在伊闕狹長的河谷內,被西線秦軍堵住闕口后,出也出不來,打也沒法打,短兵相接后,強弩和弓箭又不能發揮作用,急得嗷嗷直叫。而魏軍此時已被擊潰,主帥當陣被俘。已殺入魏軍陣內的秦軍,從周邊涌過來,配合外圍的秦軍打擊韓軍,韓軍受到兩面夾擊。僅僅幾個小時,七八萬魏軍的腦袋,就掛在了秦軍士兵的褲腰帶上。戰場上,秦軍絕對不留活口,原因很簡單:人頭是秦軍士兵晉爵的砝碼,是秦國行之有效的戰績激勵措施,士兵每斬敵人一個首級,就會獲得一些耕地,殺人越多,得地越多;同時每殺一敵,獲晉一級爵位,殺人越多,爵位越高,爵位達到四級后,就可以當官,不必再服徭役。可以想像,在秦軍將士的眼中,敵人的頭顱就是財富和地位。戰鬥還沒有打響,秦軍看見敵人的頭顱,就像看見珍寶一樣,心裏直發癢,急着要割下來,去兌換耕地和爵位。
而此時,韓軍剛剛緩過神來,就受到了兩面夾擊,秦軍再次集中力量,直接打掉了韓軍的指揮系統,剩下的韓軍皆陷入恐慌,於潰敗之中被殺無數,原本清澈的伊河水,已被韓軍的鮮血染紅了。白起攻下伊闕,馬不停蹄,立刻率軍追擊向東潰敗的韓軍,秦軍見人就殺,見頭就砍,不要俘虜,只留首級。他們手裏握着兵器,腰間掛着人頭,近乎瘋狂地追殺,向東佔領了韓國5座城池。
伊闕之戰,聯軍的24萬人除戰死外全部成為階下囚,白起毫不手軟,在伊闕山下將俘虜全部斬首,死屍遍野,流血漂櫓,全天下都為之震驚。韓魏兩國的精銳部隊在此戰當中盡皆覆滅,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了。此戰勝利,使秦國向東入侵中原成了一股不可抵擋的勢頭。白起因功被晉陞為國尉,同時,他還因這次輝煌的勝利和殘忍殺害24萬人而聞名天下。
▲2000多年前的秦國士兵復原圖
戰爭影響
伊闕之戰以後,白起乘勝追擊,攻打韓、魏兩國,一路勢如破竹,大肆吞併兩國國土。公元前293年,白起乘勝追擊,不等獻城的使者交涉,攻取魏城61座。公元前292年,攻下了魏國的垣。公元前291年攻佔了韓國的宛。公元前290年,迫使韓國割讓武遂200里地,魏國割讓河東400里地。公元前289年再率大軍攻魏,又連下蒲阪等61城。經過一系列的打擊,韓、魏兩國已經不堪一擊,對秦國構不成任何威脅了。這些勝利不僅大大刺激了秦國的野心,也使秦國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尤其是佔領了產鐵和冶鐵的中心——宛,增強了秦國的兵器製造工業,為秦最後統一天下打下了物質基礎。
策略分析
伊闕之戰,白起抓住聯軍自保實力,互相推諉,不肯先戰這一戰機,共殲滅韓、魏聯軍24萬,攻佔伊闕等5城,開創了先秦戰史中一次較大規模且是以少勝多的殲滅戰。白起作戰指導特點有三個:一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滅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二是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直至消滅敵人。三是重視野戰築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阻敵,並防其突圍。這種以築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是非常適宜的。
☆☆戰爭小檔案☆☆
戰役名稱:伊闕之戰
發生時間:公元前239年
交戰雙方:秦國VS魏國、韓國聯軍
交戰地點:伊闕(今河南洛陽市龍門)
實力對比:秦軍10萬VS24萬聯軍
戰爭結果:全殲魏韓聯軍24萬
戰爭性質:進攻戰
智慧級別:☆☆☆☆☆